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也谈新课程下一堂好课的标准以高中历史为例【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如何进一步推进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笔者以为,明确新课改理念下好课的标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科目,标准不尽相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本文中,笔者试从“好课应该是有主题的、好课应该是融“三维目标”为一体的、好课应该是理性地、准确地对待历史、好课应该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好课应该是生成的等五方面来简要阐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标准的理解。【关键词】 新课程 好课 标准 高中历史2011年11月,笔者有幸观摩了在海宁举行的高中历史“双高”课比赛,比赛中,各位选手都使出浑身解术,各展所长,让听者获益匪浅、感触颇多。由此引发了在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的想法。长期以来,关于一堂课好坏的标准,历来没有统一的认识,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接下来,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好课应该是有主题的(即一课一个中心)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能都听过这样的课,开课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连接流畅、板书清楚、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知识点也面面俱到,学生听后反映也很好,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试图再回忆这堂课时,却发现怎么也无法再完整的呈现这堂课了。之所以出现以上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不是那堂课不好,而是这样的课缺少了一个统领整课内容的主题。主题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就历史课而言, 主题是统领整个历史课堂教学 , 让学生感觉历史变化、 感悟历史真谛并最终内化为师生情意的指导思想。它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中人格发展的需求,来源于某课历史知识所蕴涵的情意,它是学生人格发展与历史知识蕴涵情意的交集,是一节课的灵魂。所以,要想让一堂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突出主题。如一位老师在讲到人民版必修一1787年宪法一课内容时就做到了这一点。他打破传统思路的束缚,把“不放弃原则的妥协,以寻求达到最高利益”作为统领整堂课的主题,在教学设计中,围绕“为什么要制定宪法?、宪法的制定是一帆风顺吗?、宪法的艰难产生给我们的启示等三方面展开。通过宪法最终实现的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利益的平衡来让学生感悟“妥协”在1787年宪法确立和完善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妥协应该遵循的原则,由于教师在整堂中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使学生感悟到了“正确妥协”的必要性。更难能可贵的是该教师接下来还把“正确妥协的原则”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相结合,这样,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传授了一种人生哲学,让人听后感到意味深长。二:好课应该是融“三维目标”为一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的要求。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落实三维目标时必须注意三者之间的有机交融。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 还要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进而学会学习,最后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可能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下面是一位老师在讲授旧人教版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时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该设计就很好的做到了融“三维目标”为一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出示图片五星红旗、播放孙楠的歌曲红旗飘飘新颖别致,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曾联松生平简介1、曾联松在报纸上看到“新政协”是什么组织?组成人员有何特点?这种特性将发挥什么作用?2、结合材料,分析共同纲领的性质和作用。3、结合历史知识,分析曾联松“大星嵌镰刀铁锤五星红旗”图案的设计意图?4、毛泽东为什么建议将“镰刀铁锤”删去?5、曾联松主动参与国旗的设计,其方案最终被新政协采纳。这件事说明什么?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图片及课本内容完成各问题开国大典(图示、配音)问:1、此时此刻,毛泽东那样的政治家首要考虑的是什么问题?2、像曾联松那样的普通中国人在想些什么?3、蒋介石在想些什么?4、美帝国主义在想些什么?感受新中国成立时激动人心的时刻,增强民族自豪感。新政权面临的内忧外患。(出示)巩固新政权的斗争(出示)问:1、经过三年的努力,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怎样的一个新中国?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仅用三年时间就迅速稳定了政权?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例加以说明。3、国力弱小的新中国要不要帮助朝鲜抗击美国的侵略?4、中国政府为什么采用“志愿军”的番号?5、两幅历史照片又说明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由发言,同时根据图片内容归纳总结课堂探究出示:曾联松的话“我永远相信,五星红不会倒,愈经风雨,它将愈鲜艳夺目。”和三个心愿。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见证了新中国许多辉煌的时刻(图示)学习本课后,当你再次对升旗仪式时,你会有什么新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课堂的生成在此处课堂反馈略略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首先通过图片、音像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较好地完成基础知识、基本史实的教学: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的性质和作用;开国大典;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巩固新政权的斗争。在此基础上 ,又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 通过国旗诞生记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巩固新政权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情操。而且, 其中设计的问题自然而真实,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习惯,学生在思考与回答的过程中,会产生心灵共鸣。最后,教师又深知历史的现实功能,设计了曾联松的五星红旗见证了新中国许多辉煌的时刻(图示),学习本课后,当你再次面对升旗仪式时,你会有什么新感受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这样的设问,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课堂的生成。三:好课应该是理性地、准确地对待历史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多元的, 但所有好课的共性应如任世江先生所言:“向学生传达尽量准确的历史信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实验 ) 也指出历史教育应培养学生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 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这不仅仅是指历史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求真、求实、创新” 的科学态度,,也是要求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时候 ,应尽量做到 “求真、求实”,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不能误解、曲解教科书的叙述与结论;另一方面 , 教师还要能够鉴别教科书中的一些观点和史实。但笔者在平时听课时发现, 目前教学中还是有一些教师由于理论素养欠缺、疏于学习 ,史学观点落伍 , 受困于 “传统语境 ” 或 “革命语境 ”的影响 , 常常以阶级分析法分析历史人物, 使历史人物脸谱化, 历史事件格式化,分析结论说空话。如一位教师在讲授人民版选修4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课时,他为了树立马克思的伟人形象,在课堂中,极力列举马克思一生中的伟大事件,如一切为人类而工作,把自己的一切都投生于革命事业,领导全世界的工人运动,领导社会主义,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家庭幸福来完成自己的事业等等,整个课听完后给人的感觉是:马克思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这样的教学,笔者以为,是不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是没有理性的对待历史,而且这样的教学也不符合新时代对学生教育的要求。因为,真正的伟人,他在事业、工作之余,对自己的家庭、家人也应该是比较关心,也应该有自己的个人生活情趣的!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时讲出马克思比较人性化的一面,如他写给燕妮的情书,他和家人在一起朗读诗歌、童话、剧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图片,通过这些,来展示马克思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毕竟,伟人也是人,而这一点,我们的教师在讲课时却经常忽略。同样在讲到甲午战争中马关条约的签订者李鸿章一人时,一位老师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在课堂上,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表演模拟剧,让一位学生将李鸿章演得唯唯诺诺、卑躬屈膝,表达出来的思想是李鸿章就是导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罪魁祸首,其表演也得到了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赞许。这样一来,李鸿章完全被脸谱化了。难道能够把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到李鸿章一个人身上吗?答案显然不是!以上的两个实例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必须尽量做到 “求真、求实”,过程也必须处处让史实说话 , 简单地给 历史人物 “扣帽子” 都是不科学的。教师只有科学地理解与把握教科书,才能保证所要传达的历史信息的真实、可信。四:好课应该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平时的教学中,听课应该是最常见的教研活动了,相信每位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听一堂质量较低的课,发现时间过的特别慢,有一种味同嚼蜡的感觉,课中还会不自觉的看表,而听一堂质量较高的课,你会发现时间过的特别快,不知不觉的就下课了,而自己却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是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这就是好课和差课的区别,而一堂课要给人以美的享受,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两点:即巧妙的导人艺术、优美的语言的意蕴。好的开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功效 ,巧妙的导人 ,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创意的开讲,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很快投入对问题的思考。如一位教师在讲人民版必修3人性的复苏”一课时,针对本节课主要讲文艺复兴的内容,其中特别强调个性解放的主题,所以在上课一开始,就引入了一张巨大的超女李宇春的照片,此时,学生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了,接着老师马上问学生喜欢吗?生答:“喜欢”。师:“为什么喜欢”?学生答:“因为她有个性”,于是教师就很自然的引入了新课。同时,一堂课要给人以美的享受,优美的语言的意蕴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汉语是丰富多彩、极具魅力的。当我们采用一种形象的、趣味的、富于创意的语言时, 我们就能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历史 ,就能让遥远的历史成为有血有肉、可以触摸的真实影像, 就能将端庄严肃的历史演绎得通俗易懂,意趣盎然。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表述的创意迭出、妙语联珠呢 ? 怎样才能创造教学的语言美感呢 ? 一句话, 功夫在诗外。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博览群书、博学多才的,应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当然,我们要切记的是,不能信口开河, 胡编乱造 , 夸夸其谈 , 哗众取宠 , 给人以 秀 的感觉。五:好课应该是生成的叶澜教授曾讲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着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即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中,出现了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的时候,教师不是死板地按着预定的教学设计步骤,而是顺着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深入下去,从而来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在探求中取得师生的双赢。如一位老师在讲到旧人教版高三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一课内容时,提到由于岳飞在抗金过程中连连获胜,威望大增,引起了朝廷的不安,于是一天九道金牌要他回来,最后被秦桧等人害死在风波亭,随后秦桧和金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和约,从此后秦桧就成为奸臣、卖国贼的代名词,此后宋金也维持了一段暂时的和平,这时,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既然和平是世界发展的主流,那么秦桧的做法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把秦桧当成奸臣和卖国贼?。此时,边上一位胆子较大的学生又讲了:“应该为秦桧平反”。此话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上课老师显然一开始没想到这一点,愣了一下,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老师非但没有批评刚才那两位同学,而是顺着学生们的思路:“刚才有两位同学对我们以前的提法有疑义,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到底该不该为秦桧平反?”最后,通过学生课堂中激烈的讨论,教师进行了总结:“评价一位人物的标准是看他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同时,还要看他本人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是否一致。”显然这样做,老师没能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但这个过程却激发了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了生命激情,达到了课堂的生成。以上五方面,是笔者在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标准的粗浅认识,当然,好课的标准还有很多,但标准最多只能是作为一种工具,其最终目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利用它,而不是让它成为束缚我们手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基础题)附答案详解
- 2023年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特泥河哈达图浩特陶海农牧场招聘172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含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卷包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一【夺冠系列】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刑事侦查学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农村生物技术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协议
- 高中英语语法规则与句子结构教学课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完整版)附答案详解
- GA/T 594-2006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 GA 979-2012D类干粉灭火剂
- 筑梦项目启动仪式PPT模板
- 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题库答案
- 开发区(园区)招商引资投资指南手册【超级完整版】课件
- 露天矿风险告知卡
- 防爆设备规格书
- 教学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
- 铁道概论全套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服装色彩设计(PPT57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