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民族乡野生动物综合养殖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鄂伦春民族乡野生动物综合养殖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鄂伦春民族乡野生动物综合养殖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鄂伦春民族乡野生动物综合养殖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鄂伦春民族乡野生动物综合养殖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项目概况与编制依据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新生鄂伦春族乡野生动物综合养殖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 新生鄂伦春族乡人民政府3、项目总负责人: 谢志伟 新生鄂伦春族乡党委书记4、项目技术负责人: 韩云江 爱辉区畜牧兽医局局长 5、项目经济负责人: 吴学英 新生鄂伦春族乡人民政府乡长6、项目建设地点: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鄂伦春族村7、建设期限:2011年3月2011年12月。8、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占地30公顷野生饲养场,分三区放养马鹿100只、梅花鹿100只、狍子60只、野猪1000头,笼养黑熊30只。9、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10、项目资金来源:申请试点县补助资金800万元,爱辉区投放整合资金700万元。11、主要建设内容:土建工程:(一)土建工程1、新建养殖场区周边及各养殖区域隔离护栏6000延长米。2、三个养殖区域分别建设1000平方米圈舍,采用混凝土柱轻钢屋面排架结构,墙体四周100厘米以下为砖混结构,上部为轻钢彩板结构,每所圈舍隔离出100平方米,用于动物产仔及幼仔抚育。3、新建业务用房600平方米,包括管理人员办公室300平方米、防疫治疗室及药品仓库300平方米,业务用房采用砖混结构。4、新建饲料加工车间及仓库1000平方米,采用混凝土柱轻钢屋面排架结构,四周为敞开式。5、新建青储饲料窖2座,每座50立方米。6、新建场区水泥道路1000米。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一区圈舍M210002二区圈舍M210003三区圈舍M210004饲料加工车间M210005检验检疫疾控室M2506青贮窖M310011污水处理站M24012锅炉房与水泵间M24013水源井泵房M22014业务用房M260015畜牧场地围栏延长米600016道路M100017绿化M2300(二)设备购置 设备清单1生产设备数量1.1清粪车台31.2自动供水车台31.3青贮饲料收割机台21.4秸秆揉搓机台21.5压草机台21.6打捆机台21.7草捆堆垛机台21.8切草机台31.9大马力拖拉机台22污水处理设备2.1风机台12.2浮筒式滗水器台12.3水泵台13电力控制设备3.1电力变压器台13.2低压配电柜台23.3无功功率补偿柜台13.4组合式动力配电柜台23.5自耦减压起动控制柜台23.6控制箱台43.7电磁起动器个44供暖通风设备4.1锅炉台14.2引风机台14.3鼓风机台14.4螺旋除渣机台14.5多管除尘器台14.6热力除氧器台14.7玻璃钢防爆轴流风机台14.8玻璃钢屋顶风机台14.9玻璃钢轴流风机台15给排水设备套16饲养运输车57办公及通讯设备套8检验检疫设备(台)套10二、实施方案编制依据1、国家、部、省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各专业技术规程、规范、规定和定额。2、国家民委经济司、财政部农业司关于开展兴边富民补助资金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试点的通知。3、爱辉区“十二五”规划及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及经济转型规划。4、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三、建设依据和标准1、国家标准和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条 国家鼓励驯养繁育野生动物。3、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四章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管理。第五章 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4、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必要性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前提,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方针政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特色产业培育为支撑,以改善边境区县和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核心,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整合资源,整合部门力量,切实增强边境区县自我发展能力,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边境区县与内地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兴边、富民、强区、睦邻的目标。二、工作思路将黑河市爱辉区北部6个乡镇作为兴边富民补助资金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试点承办区域,把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鄂伦春族村作为具体实施村,项目区共覆盖辐射周边6个乡镇,7920户住户,24778人,其中少数民族715户、贫困户1154户,占总户数的23.6%。项目以新生乡为中心,结合区域和乡村实际情况,我们将大力实施上项目促发展的发展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依托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和贫困群众致富能力。通过以兴边富民补助资金为支持,以产业项目为平台,整合各种政策、资金、项目资源,全力扶持推动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的保持与建设,积极改善少数民族乡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养殖业。依托地源和地理优势,充分发挥鄂伦春族居民悠久的狩猎历史和养殖野生动物的经验,将该项目做大做强。1、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大力扶持和群众自力更生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吸纳少数民族户、贫困农户及其他群众入股参与实施项目建设,最终实现试点区域群众走上致富路。2、发展目标以富集的生态、林业、野生动物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大力发展野生动物养殖特色优势产业,使其逐渐形成一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增产增收支柱产业。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野生动物生产基地和良种选育基地,依托瑷珲山珍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对野生动物加工销售动物深加工产品,并可向区域外养殖场提供优良商品幼仔,带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当地生态环境和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辐射带动周边6个乡镇共同致富。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生产能力为:年产马鹿幼仔80只、梅花鹿幼仔80只、野猪7200只、狍子幼仔80只、熊幼仔16只。3、扶持方式 主要是向项目区投入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地方财政扶持资金和吸收社会资金等方式加以扶持。4、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为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供组织保障。区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 长:尹 力 爱辉区人民政府区长副组长:代树奇 爱辉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 关永宏 爱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组 员:赵青海 爱辉区财政局局长吴良俊 爱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韩云江 爱辉区畜牧兽医局局长吴学英 新生鄂伦春族乡乡长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指导组:组 长:关永宏 爱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副组长:韩云江 爱辉区畜牧兽医局局长组 员:尹明杰 爱辉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马殿阁 爱辉区畜牧兽医局高级工程师 张亚军 爱辉区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领导小组下设监督保障组:组 长:张琳丽 爱辉区监察局局长成 员:王 鹏 爱辉区财政局副局长单衍堂 爱辉区审计局副局长王志强 爱辉区国资办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 任:吴良俊(兼)爱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成 员:夏黎明 爱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2)完善制度,为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机制保障。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一是协调民族宗教局、财政局等各涉农部门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二是制定发展规划,按规划科学实施。三是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兴边富民项目进展情况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保质、保量,按期进行。四是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技术指导组的工作职责:一是对项目基地建成后养殖生产环节全方位指导。二是项目实施后搞好养殖技术人员培训,进行市场预测销售指导。 监督保障组的工作职责:一是加强资金的监督使用。确保资金投向正确、使用规范、及时到位。保证申请财政资金要集中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不得做为其它项目基础设施的配套资金。二是保证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资金使用规范合理,杜绝违法违纪现象发生。三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合作社按章程规定分配收益。立足群众普遍受益,特别是鄂伦春族和贫困群众受益。四是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办公室工作职责:一是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及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工作流程。二是向领导小组及时汇报工作,将上级精神及时传达,并建立工作档案。 (3)加强培训,为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人力保证。 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培训规划,采取学历教育、远程教育、短期进修、参观考察多种形式,培养专业养殖人才。三、项目建设必要性(一)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是边境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爱辉区地处边境,边境线长184.3公里。新生鄂伦春族乡地处小兴安岭北部、爱辉区西北端,境内低山、丘陵连绵起伏、沟谷纵横,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减低。由于地质构造变动和物理风化作用,形成剥蚀地形、侵蚀堆积地形、堆积地形和火山岩地形,并构成了低山、丘陵、火山熔岩台地和河谷地貌特征。新生乡以鄂伦春族为主要少数民族,他们在长期以狩猎为主,以采集、捕鱼为辅的经济生活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在社会组织上,不但保留着父系氏族组织,而且还遗留了不少母系氏族的痕迹。在精神文化方面,紧密结合狩猎经济,创造了特殊的衣、食、住、行文化和以萨满教为主的古老宗教文化。由于地缘和民族生活习惯的原因,新生乡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特别是鄂伦春族聚居区生产方式落后,自然环境恶劣,脱贫任务重、贫困人口多,基础设施薄弱,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条件差,财政极其困难。(二)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是使鄂伦春族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重要途径,是打造“北方游猎第一乡”旅游特色品牌的重要措施。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民族乡是我国北部边境线上鄂伦春民族主要居住地之一。“鄂伦春”是民族自称,意为“山岭上的人”,原居于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两岸的山林之中。鄂伦春族人长年举家猎骑于马背上,人们称之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在长期以狩猎为主,以采集、捕鱼为辅的经济生活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独特的民族生活习惯造就了鄂伦春族人对野生动物养殖繁育技术的了解。项目的实施可以打破原有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无规划的养殖模式,真正使野生动物养殖项目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有效增加当地居民,特别是以鄂伦春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通过养殖基地的建设,可为新生民俗旅游名乡的建设增添新的特色旅游景点,加快打造“北方游猎第一乡”旅游特色品牌。 (三)爱辉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野生动物品种资源、饲草饲料资源、气候和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野生动物养殖业,是将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理性选择,是培植财源、安置农村富余劳力、实现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农业内部比较优势、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大力发展野生动物养殖业,对我区振兴区域经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富民强区目标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点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爱辉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阿穆尔洲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黑龙江相望,边境线长184.3公里。总面积14446平方公里,总人口19.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7%,辖11个乡镇、16个农林牧场、89个行政村。爱辉区地域辽阔,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全区有耕地100.5万亩,占总面积的4.64%,水田2700亩,人均耕地面积19亩。种植的主要作物有麦、豆、薯类及少量经济作物。有林地83.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7.8%,森林覆盖率70%,林木蓄积量4567万立方米,是东北防护林重点县区。境内大小河流68条,有4座水利发电站,9座水库。有宜牧草地175万亩,沼泽8.8万公顷,水面9.7万公顷。爱辉区自然资源富饶,境内大体是六林二草一水一分田。森林覆盖面积为1,395万亩,占总面积的64.4,同时山林盛产黄芪、刺五加、一轮贝母等366种野生中药材和木耳、猴头、蘑菇等林产品,栖息着驼鹿、黑熊、紫貂、野猪等40余种珍稀野生动物。爱辉区是农业大区,爱辉区委、区政府于2001年初提出“粮转畜”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野生动物养殖业,以此振兴全区农村经济,全面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半壁江山”和 “由农业大省向畜牧强省转变”战略目标,是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全区共11个乡镇,将爱辉区北部6个乡镇作为兴边富民补助资金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试点承办区域,分别是新生乡、二站乡、罕达汽镇、西峰山乡、上马厂乡、张地营子乡,上述六个乡镇森林覆盖面积大,河流纵横,水草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品种及种群数量多,发展野生动物养殖业的优势和潜力很大。二、建设地点分析黑河市爱辉区新生乡作为项目建设的中心,位于黑河市爱辉区西北部,是我国北部边境线上鄂伦春民族主要居住地之一,地处小兴安岭北麓与大兴安岭联接处的刺尔滨河畔,地理坐标:北纬5030、东经12647,海拔高度为260米,距黑河市区公路里程76公里。全乡辖区面积1700平方公里,是由鄂伦春、汉、满、达斡尔、蒙古等5个民族组成的鄂伦春少数民族乡,全乡三个行政村四个自然屯,总户数为360户人口1076人,201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480元。新生乡地处东北亚季风气候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北端、寒温带南端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小气候变化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湿,平均气温-20;1月最冷,平均气温-25-26,最低气温可达-40;7月最热,平均气温17.422.2,最高气温可达36;年平均积温15001800,年平均日照时数2655小时,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05125千卡/平方厘米年。新生乡境内林区,属于寒温带落叶混交林:干燥山脊及阳坡以蒙古柞林占优势,而阴坡山腹及平坦山谷地则多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树混交林。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落叶松、胡桃秋、水曲柳、黄菠萝、多种榆、椴、桦、杨、柳、柞等树种30余种。全乡森林面积155万亩(1980年调查),占乡土面积的66.10%;新生乡共有草地73.2万亩,占爱辉区草地总面积的13.28%,在爱辉区11个乡镇中排第二。项目建设地新生村是新生鄂伦春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处刺尔滨河和索尔其干河交汇处北岸,丰富的牧草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养殖业的首选之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生存环境,新生乡野生动物品种多。兽类中毛皮珍贵的有狐狸、黄鼬、水獭、灰鼠、麝鼠、獾子、貉子、山狸子等;肉用动物主要有狍子、野猪、驼鹿、野兔、雪兔等。药用动物主要有熊、驼鹿、马鹿等。第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估算依据本项目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有:黑建经字2000第7号,即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黑建经字2000第10号,即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建筑工程参照2004、2005年黑河地区同类建筑实际决算价格。建筑材料参考黑河地区2009年、2010年市场价格,材料运杂费按黑龙江省1998年公路定额进行编制。仪器设备投资是通过市场调查和向生产厂家及经销商询价得到价格资料。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是按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有关规定计取。二、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为15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529.5万元;设备购置242.9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12万元;优质种畜301.2万元;项目预备费用9.7万元。流动资金404.6万元。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万元)价格(万元)备注一工程费用1073.6混凝土柱轻钢屋面排架结构(一)土建工程529.51一区圈舍M210000.11002二区圈舍M210000.11003三区圈舍M210000.11004饲料加工车间M210000.0110混凝土柱轻钢屋面排架结构,四周为敞开式5检验检疫疾控室M2500.0964.8砖混结构6青贮窖M21000.08811污水处理站M2400.145.6砖混结构12锅炉房与水泵间M2400.083.2砖混结构13水源井泵房M2200.112.216业务用房M36000.1272砖混结构17畜牧场地围栏延长米60000.0212018道路M35000.0052.54米宽19绿化M33000.0041.2(二)设备242.91生产设备1.1清粪车35151.2自动供水车32.36.91.3青贮饲料收割机台212241.4秸秆揉搓机台2361.5压草机台28161.6打捆机台28161.7草捆堆垛机台26121.8切草机台3261.9大马力拖拉机台2482污水处理设备2.1风机台1112.2浮筒式滗水器台1222.3水泵台1113电力控制设备3.1电力变压器台1553.2低压配电柜台2123.3无功功率补偿柜台1113.4组合式动力配电柜台20.513.5自耦减压起动控制柜台2123.6控制箱台40.2513.7电磁起动器个40.2514供暖通风设备4.1锅炉台1444.2引风机台10.60.64.3鼓风机台10.40.44.4螺旋除渣机台1224.5多管除尘器台1334.6热力除氧器台1554.7玻璃钢防爆轴流风机台1224.8玻璃钢屋顶风机台10.50.54.9玻璃钢轴流风机台10.50.55给排水设备套1336饲养运输车58407办公及通讯设备套58检验检疫设备套50(三)优质种畜只(头)1290301.2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21土地使用费02工程建设监理费1.53工程保险费2.54生产职工培训费35建设单位管理费36勘察设计费17前期工作费14.8一、二项合计1085.6三预备费9.7四建设期利息合计1095.3三、资金筹措(一)资金来源。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新生向鄂伦春乡野生动物综合养殖项目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补助800万元,地方整合配套资金7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由以下构成:1、从2011年爱辉区财政预算内资金中投入500万元。2、大户集资个人入股200万元。(二)国家投资800万元支出以下主要环节:1、购置种畜 投资301.2万元2、检验检疫疾控室及设备 投资 54.8万元3、种畜圈舍 投资316万元4、畜牧场地围栏 投资120万元5、储备仓库 投资8万元37第五章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一、经济效益分析1、销售收入项目达产后年产马鹿幼仔80只、梅花鹿幼仔80只、野猪幼仔7200只、狍子幼仔80只、熊幼仔16只。销售价格:马鹿幼仔: 1500元/只 梅花鹿幼仔: 1600元/只 野猪(可繁育):2000元/头 狍 子 幼仔: 1700元/只 熊 幼 仔; 20000元/只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501.4万元。(详见表十)2、总成本费用养殖场年消耗粗饲料6537吨、精饲料1626吨、食盐8.8吨、煤30吨、电36000度、柴油15吨、水500吨,人工27.4万元,维修、营销、摊销等共计费用1044万元。(详见表四)3、利润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501.4万元,总成本费用及折旧1044万元,利润总额457万元。 (详见表十一)二、财务指标1、盈利能力分析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财务盈利能力指标为:项目计算期内平均所得税后投资利润率23.30%;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9.76%;财务净现值(FNPV,i=8%)1751万元。 2、盈亏平衡分析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盈亏平衡点,该项目以正常生产年的数据为基础,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成本BEP = 100%年平均销售收入-年平均可变成本 =22.27%即本项目达到年产设计能力的22.27%,项目即可保持盈亏平衡。说明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3、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4.78年。(含建设期1年,详见附表6现金流量表)三、社会效益分析1、通过黑龙江省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民族乡野生动物综合养殖项目的建设,开发黑龙江本地特有山野牲畜品种,对优化我省牲畜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将促进我省畜牧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面发展。2、有利于畜牧产品品质的改善,满足人民对名优畜牧产品日益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使百姓菜篮子里的畜牧品种更多,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3、通过试验示范,实现相关养殖技术的成熟,提出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4、项目建成后,每年向全省提供良种7500余只(头),带动养殖户致富奔小康,促进新生鄂伦春族乡及周边乡镇经济发展。 第六章 项目管理运行一、项目投入机制 项目投入机制采用试点区(县)兴边富民补助资金 +区本级财政投入资金 + 项目区大户投资及入股资金的投入机制。国家兴边富民补助资金800万元,全部用于对该项目的无偿扶持。区本级财政投入资金500万元,其中200万元用于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无偿扶持,300万元作为入股对少数民族及特困、贫困户的扶持补贴股份;项目区大户投资入股资金200万元,由乡镇居民自愿认购。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预定10000股,每股500元,即500万元。大户入股资金上限10股即5000元,底线为1股。制定优惠政策,将新生乡鄂伦春族及贫困户确定为认购的优先对象,以扶持鄂伦春族农户、其他少数民族和贫困农户为重点。二、项目运行机制 项目采用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合作社可以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国有、民营、民用、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作用,是财政扶贫兴边富民资金运行的创新模式。(一)合作社成立以投资农户为成员,成立野生动物综合养殖合作社。由入股村民按照股份进行选举投票,每股享有一次投票权,产生养殖合作社会长及理事。会长是合作社的法人代表,主持合作社的全面工作。其中一名副会长抓生产经营工作,另一名副会长主抓销售工作。各项具体工作接受政府成立的专门工作组的指导和监督。依照合作社的章程,把群众威望高、能主持正义、有理财经验的人推选为合作社监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设4名(无偿形式)主要职责是对合作社工作进行监督。生产组织和生产定员是项目建成后生产运营的重要环节。在养殖合作社理事会组织下,对社员进行培训。聘用技术人员3名,招工人10名,销售人员4名。(二)少数民族、特困户及贫困户参与 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贫困户是试点项目重点扶持的群体。项目区共覆盖辐射周边6个乡镇,共有7920户住户,24778人,其中少数民族715户、贫困户1154户。为了能让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和贫困户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生产过程,合作社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农户和贫困户自筹能力低等因素,制定优惠政策,将新生乡鄂伦春族及贫困户确定为认购的优先对象,以扶持鄂伦春族农户、其他少数民族和贫困农户为重点。新生乡、二站乡、西峰山乡、上马厂乡、张地营子乡、罕达汽镇6个乡镇,对鄂伦春族农户每户入股即配送4股(最高持股为14股),其他少数民族农户及贫困户入股即配送2股(最高持股为12股),其他居民入股配送1股(最高持股为11股)。以上均以户为单位享受此扶持政策。如何公平公正公开评选贫困户,使真正的贫困户能够参与到项目中,从项目中收益是本项目运行的关键。我们采取项目区村民自愿申请、村“两委”推荐、10联名推荐等方式,并依据民政及村规民约的相关规定,联合评选出贫困户,并通过公示确定。全乡的贫困户产生和管理采取民主测评、群众监督、动态滚动管理的方式。各村建立贫困户档案管理机制。每年度进行一次群众测评贫困户受益情况,贫困户脱贫后,股份待遇依照合作社章程及村规民约终止。股金留做合作社资本金。对因病灾等情况新产生的贫困户通过群众测评后纳入贫困户管理,享受配股等待遇。(三)产品销售销售过程合作社采用在全国推广,一是依托黑河瑷珲山珍公司对大部分野生动物进行加工,销售动物深加工产品。90%的产品外销,10%的产品作为旅游产品销售;二是销售养殖场繁育幼仔,提供给大型养殖场及周边市县区养殖户,销售价格由合作社统一定价,销售资金统一管理。(四)效益分配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平均利润349万元,合作社把利润总额分成三部分:1、利润总额的10%即34.9万元留作合作社发展基金,用于合作社的生产发展;2、利润总额的10%即34.9万元留作村集体积累,主要用于项目区内新生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但所安排项目必须经村民代表一事一议表决才能实施;3、利润总额的10%即34.9万元留作项目风险金,用于防范公司的潜在亏损、受灾等风险,从而提高了公司的防范抵御风险能力,风险金采取专户专管,接受合作社全体成员的监督。4、利润总额的70%即244万元,用于股金分红。合作社共有股份10000股,每股可分得收益244元。股份的形成是:少数民族发展资金800万元及本级财政投入资金500万元,共计1300万元,其中1000万元留作合作社的国有资本金,国有资金不参与分红。300万元分成6000股作为少数民族和贫困户的增股和配股资金。其余建设投资200万元拆分成4000股,由项目建设区域内居民以家庭形式购买,上限为10股。通过合作社集体研究确定,对鄂伦春族农户每户入股即配送4股,对鄂伦春族入股农户(以最低入股数1股计算)每户当年可得收益:5股244元/股=1220元;对其他少数民族农户及贫困户入股即配送2股,(以最低入股数1股计算)每户当年可得收益:3股244元/股=732元;其他居民入股配送1股,(以最低入股数1股计算)每户当年可得收益:2股244元/股=488元。通过以上效益分配形式可以极大的改善少数民族、贫困户及入股农户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就业岗位20个,主要吸纳有养殖技术的少数民族和入股贫困户。同时,养殖场年消耗粗饲料6537吨,价值523万元,可与参股农户签订青储饲料和农作物秸秆收购协议,直接有效的提高参股农户收入水平。还可带动以新生乡为中心的周边乡镇农户从事运输等服务养殖场的行业,实现劳务转移,达到增收。三、项目建成后管护机制项目建成后其资产产权全部属于国有,由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合作社必须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组织生产经营和收益分配,同时确保合作社成员一律享有平等的权利义务,让农民真正体会到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人员定期培训,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每年利用冬闲时间培训30天,对生产工人的生产技能培训,上岗前集中组织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上岗后每月组织三次培训、每次培训一天。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第七章 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安排一、建设期限 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民族乡野生动物综合养殖项目建设期限为10个月,即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011年3月聘请专家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论证编制项目实施方案。2011年4月完成“实施方案”报告审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勘察、初步设计,编制仪器设备采购计划,项目进行公开招标。2011年5月2010年12月完成项目主体工程、设备全部到位,对仪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申请国家验收。项目建设形象进度表序号工 作 名 称时间(月)进 度1234567891011121实施方案编写与审批2011年2初设编制与审批2011年3工程备料与招标2011年4土建工程施工2011年5设备安装分期验收2011年6工程竣工总验收2011年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一、鹿的饲养管理(一)成年鹿的饲养管理1、以青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合理搭配饲料,定时定量饲喂。力求饲料多样化,精料每天喂23次,青粗饲料尽量满足需要,每天喂45次,必要时可任其自由采食。一般先喂粗料后喂精料,并应根据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数量的饲料。2、调换饲料要逐渐进行,鹿在夏秋季节以青绿饲料为主,冬春季节则以贮备的粗饲料为主。更换饲料时,新换的饲料量要逐渐增加,不能突然全部换掉或喂的新饲料量过大。若突然改变饲料,会影响胃肠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影响鹿的健康和生产性能。3、公母鹿应分圈喂养,坚持每天在圈内对鹿进行哄赶运动,饲料、饮水、鹿圈尽量要求干净卫生,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应经常注意观察鹿的精神状态、吃食和反刍,鼻镜有无水珠,大小便是否正常等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医治和处理,有条件的应定期请兽医进行检疫。 4、要注意饮水,鹿在采食后需要饮水,水要清洁卫生,应当尽量为鹿创造随意饮水的条件,以便能喝到大量充足的饮水。(二)仔鹿的饲养管理1、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 通常仔鹿出生时全身毛湿。除靠母鹿舐干外,必要时应采取人工辅助措施。如用抹布擦干湿毛,使仔鹿及早吃到母乳(初乳)。健康良好的仔鹿产出后0.51小时即能站起觅母乳。鹿乳的特点是水分少,干物质多,乳脂含量高,仔鹿少量吸吮即能满足。一般母鹿每隔34 小时喂乳一次, 每次不过23分钟。 在仔鹿哺乳期,饲养管理人员必须注意避免有气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嫌其有异味而拒哺。 如果分娩后母鹿死亡或有病不能哺乳及乳汁不足时,必须采取人工哺乳措施。通常用牛乳或山羊乳代替。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和哺乳量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决定。在无经验标准的情况下,仔鹿人工哺乳的给量可参照犊牛的人工哺乳量。人工哺乳的卫生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坚持做好乳汁、乳具的消毒,防止乳中出现细菌和发生酸败。母鹿分娩后12个月,常出现泌乳量急剧下降的情况,因此对正在哺育仔鹿的母鹿一定要加强饲养,适当增加营养价值高的多汁饲料,因为仔鹿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获得乳汁的质量。 实际上,仔鹿到了2030天就开始寻找植物性饲料并能采食一些嫩绿草叶,此时就应人工补充一些质量良好的柔软多汁的青绿饲料。但此时仔鹿的营养来源仍是以母乳为主。当仔鹿体重达到25千克左右时,便可以离乳,转入人工喂养。 2、离乳后仔鹿的饲养:断乳后按照仔鹿的性别、体质强弱、个体大小等情况分为若干个小群、分群饲养。仔鹿圈应设置在远离母鹿圈舍的地方,也可将母鹿拨出,仔鹿留在原圈中。离乳初期的仔鹿,由于骤然离开母鹿,会鸣叫不止,精神状态、食欲都受到很大影响。饲养员要更加耐心护理,经常呼唤仔鹿,接近鹿群,缓解仔鹿的焦躁不安。断乳分群后仔鹿转入幼鹿圈舍,要逐渐增加饲料的投放量,不可一次投喂过量。仔鹿食量小,消化快,采食次数多,离乳半个月内一日可喂45次,夜间补饲一次青粗饲料,以后逐步达到日喂3次和该时期日粮的全价性及营养水平。 离乳仔鹿的精料要细致加工调制,可将大豆、玉米煮熟,一部分玉米粉成玉米面,大豆磨成豆浆,按比例混拌。同时粗饲料可以投给青柞树叶、杨树叶、青玉米秸等,玉米秸要切碎;饮水要清洁、充足。此外要注意矿物质的供给,补喂多种维生素、含硒微量元素等添加剂,在日粮中加入食盐、骨粉,可防止佝偻病、软骨症的发生。二、野猪的饲养管理近些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加之人类对野猪滥捕滥猎,过度捕杀,导致野猪数量锐减。在这种情况下,人工饲养野猪,既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又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野猪圈舍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容易排水,便于采光和通风。野猪胆小,初时怕人。为了改变它的这一弱点,一般采用购买小型野猪进行驯养,其体重大都在10千克22千克,因这种野猪月龄不大,容易驯化,可塑性极强。在驯养过程中,最好将一多半野猪和一少半家猪混群饲养,比例为82。在这样的环境下,幼野猪与同等月龄的家猪会很快合群,让家猪带着幼野猪活动和采食。野猪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一般仿照家猪日喂2次。因其野性习惯,善于采吃生食,嫩玉米、土豆、地瓜、花生秧、地瓜秧、谷穗、南瓜、茄子等都是它喜欢吃的食物。因此在野猪养殖区种植一些相应的植物,供其自由采食,同时添加家猪的配合饲料,采取半圈养半散放的养殖形式。三、黑熊的饲养管理黑熊俗称“黑瞎子”,属食肉目、熊科、黑熊属的大型兽类,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成年活熊一般体重为130250kg,身体肥大,头宽,吻短,耳短大而圆,野生时,夏季常居于高山上的石洞或大树洞中;冬季迁往低处,无固定巢穴。除交配季节外,一般白天单独活动,夜晚休息。能直立行走,行动缓慢,善游泳、爬树。食性很杂,主食嫩草、树根、野果等植物性食物;喜食蜂蜜、小型兽类及鸟蛋,也食昆虫或捕食鱼、虾,“冬休”(11月至翌年惊蛰)期间一般不采食。(一) 成年熊(3岁以上)饲养管理1、配种期 每年58月。熊食欲下降,食量显著减少,野性增强,同时天气炎热,发情配种消耗大。所以,日粮要适口性好、易消化、富含蛋白质。雌熊还要供给充足的蜂蜜、蚂蚁、苔藓及其副产品(每日35g)。饲养员不要随意靠近,严防伤人。配种时,选择体格健壮、健康无疾病、性别特征明显、繁殖力强、家族血统好、血缘较远、体型大小相似、人工驯化程度高、温顺易于管理的公、母熊。一般采用自然交配法,即将公熊与母熊按124的比例放入圈内自行交配,配种结束后隔离公熊。2、妊娠期 供给优质饲料,并逐渐增加饲喂量和青饲料。临产前要供给豆浆、鲜牛奶或奶粉并移于产房待产。保持养殖场安静、清洁。3、产仔泌乳期 每年13月产仔。一旦发现怀孕母熊后腹围显著增大,行动缓慢、小心,絮窝,食量突然减少或不食,坐卧不安,要在笼舍产房中放些自然紫外线消毒好的洁净柔软干草,供其絮窝。注意保持产房安静,严禁参观。产后1周内少喂或不喂,以便母熊更好护理幼仔。产仔后至断乳,产房不必打扫。饲料、饮水食具不可有香水、香皂等异味,以免引起弃仔或食仔。(二)仔熊(06月龄)饲养管理除哺母乳外,应尽早补给易消化利用的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并适量供给水果、青饲料。投食时1熊1槽,避免抢食争斗,采食不均。遇母熊无乳或弃仔时要进行人工哺乳。 (三)青年熊(6月龄3岁)饲养管理熊生长发育极快,特别是1.5岁前后,生理功能趋于完善,对疾病抵抗力和环境变化的适应力较强,是养熊取胆汁、调教、驯化的最适时期。此期要逐减缩小群体,对好斗者,应单独饲养。 四、狍子的饲养管理(一)幼狍 2月龄断奶至年底6月龄的小狍子。刚离开母狍的狍羔,常留恋母狍而呜叫不安,精神和食欲均受到影响,所以饲养人员要耐心护理,认真饲养,经常进入圈内呼唤,抚摸爱护,使人狍亲和,一般35天后可恢复正常,幼狍可塑性强,所以要细心训练凋教,为以后的饲养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刚断奶的狍羔,采食能力差,饲养时要选择鲜嫩、易消化、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青绿饲料,少给勤添,不限量。断奶第一周仍按哺乳期的日粮配比,精料由80克只逐渐增到100克只。混合草粉饲料以各种青绿饲料为主,与精料按1:1的比例混合后每天分34次投喂,投料2小时后将剩料清除。 自断奶第二周开始,应调整日粮配比,提高日粮质量。 (二)育成狍。育成狍各方面的发育比较成熟,应以粗饲料为主,锻炼狍的耐粗饲能力,饲料要求质量好,品种多。14月以干树叶和草粉为主,精料仍按300克只。48月以青绿饲料为主,草粉为辅,精料不变。因为此时狍处在性发育和体成长的重要时期,日粮要全价,保证喂饱喂好。 (三)种公狍。种用公狍的饲养管理是繁殖成败的关键。种公狍每年7月初至8月25日为配种准备期,种公狍不可过肥,也不可过瘦,应达到中等偏上体况。因此配种准备期应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饼粕比例,使蛋白质饲料占日粮精料的5060,并选择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多种青绿饲料投喂。特别是枝叶类饲料,含维生素E丰富的青绿饲料,应达到日粮青绿饲料的60以上。体况过肥的公狍,应适当减少日粮总量,特别是减少含脂肪高的饲料品种,可少给或不给,并增加其每天的运动量,饲养员每天驱赶公狍活动23次。体况过瘦的公狍,应选择适口性好的饲料投喂,并提高日粮营养水平,促使公狍增膘。配种期要注意控制公狍饮水,不能让公狍在打架和交配后未恢复平静时饮水。公狍配种前后半小时不应饮水,过度喘息时饮水,容易造成伤亡或丧失配种能力。 9月26日至10月底为种公狍恢复期。10月5日前仍保持配种期的日粮水平,10月5日后逐渐减少日粮中精料量,至10月15日降至每只300400克,青饲料不变,一直喂到10月底,以利种公狍尽快恢复体况。11月至翌年6月底为种公狍静止期,可与育成狍混群饲养。 (四)种母狍。种母狍达到14.5月龄后进入发情交配期,从此开始,以后每年12个月母狍全处于繁殖过程,环环相接,无一空闲。搞好母狍的饲养管理是养狍生产的重中之重。自8月26日至9月25日为母狍交配期,育成狍是初次交配,成年狍则刚刚结束哺乳期,一般母狍产羔后75天左右进入发情交配期。这时性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卵巢开始生成成熟的卵子,日粮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给,使母狍达到中等体况,不能过瘦。加强此期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繁殖力的基础。这时正值夏季,青绿饲料丰富,母狍应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依母狍体况增减,饼粕类蛋白质饲料应不少于50,采集青饲料应注意选择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种类,尽量多种饲料搭配饲喂,以满足母狍正常发情、排卵、受孕的需要。 9月至翌年6月为母狍妊娠期,在母狍妊娠前期代谢旺盛,食欲增加,应保证有充足的粗饲料,最好34种粗饲料搭配投喂;精料与草粉混合饲喂,干树叶直接投喂,此期夜长,应在每天最后一次投给足够的枝叶饲料,以每天早晨有少量剩料为度。草粉应选择质量好,营养丰富的23种草粉混合投喂,每只日补充胡萝卜100克左右,精料300克,其中饼粕类占13,以满足母狍及胎儿发育的需要。 在临产前30天还应注意限制饲养,使母狍保持中等偏上体况,防止过肥难产。特别是初产母狍,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