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融《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doc_第1页
李喜融《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doc_第2页
李喜融《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doc_第3页
李喜融《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doc_第4页
李喜融《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喜融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收件箱;2010-12-01 15:25:30;+8613959209089;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点、线、面、棱是认识长方体的要素,教师从回顾这些知识入手,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而由学生自主思考、提出与长方体有关的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学数学,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目标明确,兴趣浓厚,效果明显。(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陈险峰)收件箱;2010-12-01 15:26:20;+8613859866260;下午第二节叶老师上的梯形面积一课,教学设计有新意,但教学语言欠规范,如梯形面积计算应除以二,但师生常说成“除二”;还有“平形四边型的底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应规范为“拼成的平形四边型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等等,数学是严谨的,教导学生说规范的完整话也是数学课的一项教学内容,且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收件箱;2010-12-01 15:27:06;059588899804;教师设计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探究 这样的教学目的明确 学生学的有趣 收件箱;2010-12-01 15:28:02;+8613599351989;整个课堂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显得形象、直观、生动、三个游戏从易到难,逐层深入使整个课堂非常活跃,并且有纪律,在李老师富有激情并具有数学逻辑思维语言的引导下,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都保持着激情,充满了自信,整个课堂非常活泼,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的课内外知识,更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不愧是一节好课。收件箱;2010-12-01 15:29:46;+8618750290377;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等活动来体验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经历了从迷糊到清晰过程,男教师适于上这样的课!收件箱;2010-12-01 15:30:41;05952789586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李老师能巧妙地揭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并以此为深入研究的入口,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提出问题,不仅能收件箱;2010-12-01 15:30:45;059527895868;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收件箱;2010-12-01 15:30:43;+8613959209089;评梯形的面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叶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办法,难能可贵!(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陈险峰)收件箱;2010-12-01 15:33:26;059526956777;李老师创设的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看摸比想等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件箱;2010-12-01 15:33:35;+8613959944918;李老师在传授时,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了全面的认识。避免了以讲代教的单一说教的缺点。收件箱;2010-12-01 15:34:08;+8613860889016;李喜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学生积极回答,课堂教学组织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了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8613859177520建议李老师在引导学生数棱的时候,可以发给学生打印好的框架图,让学生直接标出序号,在幻灯下展示,会更清晰,直观.+8613615915534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体积教师很亲切,教学中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探索面、棱、顶点的特征,教师又能很好起到导的作用。挺好的+8613860889016李喜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学生积极回答,课堂教学组织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了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收件箱;2010-12-01 15:34:08;+8613860889016;李喜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学生积极回答,课堂教学组织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了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收件箱;2010-12-01 15:34:49;+8613859177520;建议李老师在引导学生数棱的时候,可以发给学生打印好的框架图,让学生直接标出序号,在幻灯下展示,会更清晰,直观.收件箱;2010-12-01 15:34:58;+8613615915534;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体积教师很亲切,教学中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探索面、棱、顶点的特征,教师又能很好起到导的作用。挺好的收件箱;2010-12-01 15:35:29;+8613959289203;李老师在长方体的认识中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既阳刚大气又尽显呵护柔情。让学生在和谐的有挑战性的情境中探究出长方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收件箱;2010-12-01 15:36:04;+861385900136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能从点线面入手,课的伊始别具一格;从课的本质出发,学生的空间观得到有序训练收件箱;2010-12-01 15:36:10;+8613959209089;再评梯形的面积:前不久公布的一组数据,在21个国家的学生能力测试中,中国学生计算能力第一,创造能力倒数第五,而想象能力排倒数第一。这与我们的教学有密切关系。叶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办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创新、研究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极有意义,极有价值,值得尊敬,值得学习!(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陈险峰)收件箱;2010-12-01 15:36:43;+8613906090623;教学梯形一课值得学习的亮点是:一是教师巧用篮球三秒区梯形面积是多大这个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好奇和乐趣,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动机,是乐学和我要学的好例子;二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相结合的好课例,让学生用数学解决身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用紧密结合,学得具体且扎实;三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操作尝试解决问题会学的方法,由浅入深、由具体数据到字母抽象,由开放式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到生生和师生互动点评小结,让学生学有所悟,学得深刻有效。收件箱;2010-12-01 15:37:06;+8613159258163;长方体的认识是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发展的重要一课,特征的深刻认识对后续表面积和体积学习影响深远,个人觉得有限的时间安排教学长方体较好.正方体教学后续学习.收件箱;2010-12-01 15:38:03;05982222099;叶老师的这节课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内通过亲手操作导出梯形面积公式,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理念,同时扎实地落实了三维目标中*分段缺失*收件箱;2010-12-01 15:38:00;+8613950000452;李老师的数学课堂大胆、放,小心收。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像放飞的风筝一样,而风筝线则抓在老师手中,收放自如。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了自己需要的不同的知识。收件箱;2010-12-01 15:38:33;+8615960317092;名师不愧是名师,上起课来有大师的风度,得心应手,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随机应变,重视直观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不但掌握了数学知识,更掌握了学到知识的方法,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收件箱;2010-12-01 15:39:12;+8613489094586;以回忆点、线、面来引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孩子明白了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并通过巧妙的揭示名称为入口,让学生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的动力.接着放手让学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培养了孩子空间观念.设计理念很有特色,真正做到了挥洒教师智慧,舞动灵性课堂,很值得学习. 收件箱;2010-12-01 15:39:33;+8613950782285;李老师的长方体框架,制作可以帮学生直观数出棱数,但如果能再制作一个将三组相对的棱分别漆上三种颜色的长方体框架就更好地帮助学生探究出哪些棱相等了。收件箱;2010-12-01 15:40:14;+8613600717953;在本节课中,教师能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摸一摸,想一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学生获得了充分的亲身体验,发展了数学思考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05988265997李喜融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来达到教学目标。很好的体现这次活动目的。收件箱;2010-12-01 15:44:07;+8613506019155;听了李上余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就是轻松,老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我们听得也轻松.然而在这轻松中我们却看见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每一场小小的比赛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老师赢,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学生赢,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同时每场比赛的胜负也是问题对策所在.收件箱;2010-12-01 15:44:47;+8613763899977;李老师特有亲和力,教学特有序,与学生互动特多,学生学得特开心,教学效果特好。制作长方体是这节课的亮点。一节老课要上出新意就是靠特点。收件箱;2010-12-01 15:45:17;+8613489487339;李老师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1、能根据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强调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概念;2.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索问题的现实情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3.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数学生活化。收件箱;2010-12-01 15:45:25;+8613959209089;再评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探索方法多样,或剪拼,或拼组,而在极短时间内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每一种方法吗?学生尝试的方法就一定能得到正确的公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善于倾听非常重要。倾听能打开自己的思路,倾听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倾听能丰富自己的认知,倾听能完善自己的计算办法,倾听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和结论,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是否在认真倾听。(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陈险峰)收件箱;2010-12-01 15:46:38;+8613950789599;梯形的面积一课,叶老师能让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剪拼、计算、观察、比较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但是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不妥,学生花在计算方面的时间多于如何应用计算的结果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导致后面拓展延伸时很多同学不懂得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公式)去直接解决问题。收件箱;2010-12-01 15:47:18;+8613489487339;李老师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1、能根据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强调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概念;2.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索问题的现实情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3.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数学生活化。评课者:安溪县第九小学-陈艺云收件箱;2010-12-01 15:47:33;05926862987;评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一课 李老师教态自然 语言简练精彩有效 展示男教师课堂上独有的教学风采 收件箱;2010-12-01 15:47:58;+8613950362827;李喜融老师的课堂看似轻松,其实渗透着深厚的教学功底.学习名师,不虚此行.收件箱;2010-12-01 15:47:15;+8613950789599;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李老师能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整节课学生带着问题并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摸量、动口议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值得借鉴。收件箱;2010-12-01 15:48:54;05982222099;叶老师扎实地落实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我认为如果在计算梯形面积练习中,把抽象的习题换成生活中的实会加强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收件箱;2010-12-01 15:50:07;+8613799732025;李老师能准确引导学生经历实践,思考问题的探索过程,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并且不断地深化和拓展,收件箱;2010-12-01 15:50:26;05982222099;叶老师扎实地落实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我认为如果在计算梯形面积练习中,把抽象的习题换成生活中的实例会加强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收件箱;2010-12-01 15:50:29;+8613859880228;李老师的教,不教倒清楚,越教越糊涂。+8618750616101听了这几节课,觉得每个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想要的就表扬一下,不要的就不评价。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打击?是否符合学生心理成长?数学课怎么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请专家支招!谢谢!05958712500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老师不厌其烦让学生用各种方法数长方体的面、点、棱,让学生的充分认识长方体各个特征,然后放手让学生制作长方体,注重学生的感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要人。收件箱;2010-12-01 15:51:58;+8618750616101;听了这几节课,觉得每个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想要的就表扬一下,不要的就不评价。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打击?是否符合学生心理成长?数学课怎么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请专家支招!谢谢!收件箱;2010-12-01 15:52:51;05958712500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老师不厌其烦让学生用各种方法数长方体的面、点、棱,让学生的充分认识长方体各个特征,然后放手让学生制作长方体,注重学生的感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要人。收件箱;2010-12-01 15:53:56;+8613859115886;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1.老师通过点、线、面的回顾引出要探究长方体的顶点与面、棱长的特征。2.让生自主发现长方体的顶点、棱长与面的特征,在学生汇报时让生有序地数棱是一个难点,师让不同的学生上台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如果能再一起总结一下怎样才能有序做到不重复就更好了。3在制作框架这个环节中.师问怎样制作时有一个生说用小棒的长度一样做出来是正方体师没能及时补充应长短有别的一些小棒。剩下几条棱可以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这个环节很好。充分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认到这三条棱的重要性及名称。收件箱;2010-12-01 15:54:29;05928478735;李老师这节课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循序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学生经历认识的过程,进行自主探究.收件箱;2010-12-01 15:55:18;+861306317056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李老师通过让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并且引导学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运用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独立研究正方体的特征,从而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收件箱;2010-12-01 15:55:58;+861395033405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我很喜欢去棱环节 这样不仅完成学习目标巩固长方体特征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经历一个从迷糊到清析的过程+8613950486192感谢李喜融老师给我们带来一节生动的课,这节课在课前就以漫画来导入,充分强调“特征”,让学生明白找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重要性。通过摸、比、想等活动来认识点线面的空间位置关系,学生经历了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而本课精采之处在于对长宽高认识这个难点的突破上,通过制作框架和拆除框架的环节,建立起长宽高清晰的表象,这一点上出了新意。+861395033405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我很喜欢去棱环节 这样不仅完成学习目标巩固长方体特征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经历一个从迷糊到清析的过程收件箱;2010-12-01 15:57:15;+8613074894899;长方体:本节通过直观认识特征,引导学生对面线棱点等要素加以思考研究,通过质疑操作交流掌握结构,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空间观念。收件箱;2010-12-01 15:57:29;05927890880;李老师的对策我太喜欢了.整堂课把“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课改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课堂中既学到了知识,也得到了快乐!这不是我们一直所苦苦追寻的轻松愉快有效的课堂吗.收件箱;2010-12-01 15:57:26;+8615160066755;李喜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出发,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逐步引导学生经厉了实践、思考问题的探索过程,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感觉和上一堂课梯形的面积一样,课堂气氛略现沉闷能否做到象任特所说的那样让数学课堂“朝气”一些、“喜气”一些!收件箱;2010-12-01 15:57:55;+8613859891616;制作长方体材料:用小棒。学生说:小棒只能做出正方体0这才是我们课堂要的生成的资源,可是老师却把学生的想法转移了,说成剪短了,就变成了长方体。这里需要老师的机智0收件箱;2010-12-01 15:53:53;+8613959209089;再评对策问题:课堂中出现了一个花絮,取卡片游戏中,挑战者拿到6之后,教师让台下的学生预测谁将获胜,一个女生清晰地分析,果断地判断擂主必输,可是挑战者昏庸,擂主捡了个便宜,获胜了,擂主得意洋洋的回到座位。我认为,这一事件蕴涵着无数值得挖掘的教学元素,这种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学材料极富教育价值,教师怎能轻易放过?(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陈险峰)收件箱;2010-12-01 15:58:17李喜融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拓展他们的思维是值得我学习收件箱;2010-12-01 15:58:25;+8613860519330;李老师的这节课实在,一点也不花俏,整堂课能借助长方体教具来展开教学,学生自己参与度高,是一节值得乡下教师借鉴的课收件箱;2010-12-01 15:58:22;+8613599351989;李老师的教具用的很好,学生不会感觉到长方体是抽象的东西。因为长方体的每个部分容易混起来,利用教具学生就很清楚的认识了各部分间的概念和关系,发展并拓宽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解决以后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件箱;2010-12-01 15:58:17李喜融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拓展他们的思维是值得我学习收件箱;2010-12-01 15:58:25;+8613860519330;李老师的这节课实在,一点也不花俏,整堂课能借助长方体教具来展开教学,学生自己参与度高,是一节值得乡下教师借鉴的课收件箱;2010-12-01 15:58:22;+8613599351989;李老师的教具用的很好,学生不会感觉到长方体是抽象的东西。因为长方体的每个部分容易混起来,利用教具学生就很清楚的认识了各部分间的概念和关系,发展并拓宽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解决以后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件箱;2010-12-01 15:57:30;+8615280757890;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用拆棱长想象长方体的方法,不仅认识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且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相当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收件箱;2010-12-01 15:58:12;+8613959209089;再评对策问题:取卡片游戏,挑战者昏庸,擂主捡了便宜。这一花絮,这一事件,值得教师挖掘,失败对挑战者有什么启示?该怎么改进?侥幸获胜对擂主有何启示?台下的学生清晰的分析为什么没能帮助挑战者获胜,这里还包含多少值得思考的问题?这种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学元素这样轻易错过,很可惜!(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陈险峰)收件箱;2010-12-01 15:59:45;+8615960317092;李老师很注重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花了较多的时间去做,如根据三条棱想像出长方体的形状等。收件箱;2010-12-01 15:59:58;+8613559055799;李喜融老师这节课教材本身比较枯燥、概念较多,但李老师能引导学生通过“摸、数、说”等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智慧,培养了能力,并发展了空间观念。收件箱;2010-12-01 16:00:34;+8615960960656;李喜融老师的课轻轻自然,语句精练,富有理性。特别是让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拆掉一条棱,你可以想象出长方体原来的长度?至少要留几条棱可以想象出原来的长度?这个环节精彩,令人印象深刻,使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收件箱;2010-12-01 16:00:53;+8613030998655;李喜融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洋溢着浓浓的数学研究的气息。回忆点、线、面旧知,把他们与长方体的顶点、棱、面联系起来,学习方向明确。学生自带的实物、教师的模型,直观教学使课堂轻松、紧凑、高效。收件箱;2010-12-01 16:01:21;+8613159258163;长方体教学的学情是教学设计必须要考虑 的,教师从点线面导入太远.我教学时先抽象出长方体,然后提出:长方体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比较中快速进入最近发展区.收件箱;2010-12-01 16:01:24;+8613105990606;李老师的问题对策一课充分呈现了综合活动课的特征,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率优,师生互动好,但总觉得思维性不足。其一对策是基于问题的整体思考,全局分析后系列判断,课中老师没有这方面的展示与给学生相应的空间,所以学生对问题的对策有走一步算一步,并无整体“胜算”的情况出现。其二对策是学生的思维判断,应让学生呈现思绪的完整过程。老师多次打断学生的过程陈述是不应该的。收件箱;2010-12-01 16:02:27;05927595759;李老师课简炼 有效 精彩 收件箱;2010-12-01 16:02:30;+8613859866260;李老师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以面、棱、顶点三要素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思考研究,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质疑、分析、验证等方法,充分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时空和展示的平台,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虽然时间安排上有瑕疵,但依然是一节成功的研究课!收件箱;2010-12-01 16:02:44;+8613959729258;虽然李老师没完成教学任务,但他实在地上,不应付,不草草而过。我欣赏他的这种精神!收件箱;2010-12-01 16:05:12;+8615280210166;李老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和语调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激发了学生深层次的想象力!课堂上学习方法的导向自然、朴实、理性!非常适合高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收件箱;2010-12-01 16:05:29;05952789586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学生通过手摸、眼看、手眼并用地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对长方体进行观察、触摸、按顺序地数,获得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收件箱;2010-12-01 16:05:32;059527895868;征。在此过程中,教师创造情境恰到好处地演示实体和框架长方体模型,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使用长方体学具。05952789586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学生通过手摸、眼看、手眼并用地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对长方体进行观察、触摸、按顺序地数,获得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在此过程中,教师创造情境恰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