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宝兰客专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中铁四局宝兰客专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中铁四局宝兰客专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中铁四局宝兰客专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中铁四局宝兰客专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四局宝兰客专项目部中铁四局宝兰客专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四局宝兰客专项目部二一六年一月目 录第一部分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1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11.4应急预案体系11.4.1预案分级21.4.2各级预案要求.21.4.3应急预案体系图.31.5应急工作原则.31.5.1预防为主的原则.31.5.2生命第一的原则.41.5.3快速反应原则.41.5.4防止次生事故的原则.41.5.5尽力抢救人员的原则.41.5.6控制事故扩大减少财产损失的原则.41.5.7先期处置原则.41.5.8统一指挥原则.41.5.9协调作战原则.52.危险性分析.52.1项目概况.52.1.1工程概述52.1.2工程难点62.1.2.2桥梁施工62.1.2.3隧道工程72.1.2.4特殊地质段基础工程72.1.3安全管理的重难点72.1.4工期8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83.组织机构及职责.83.1应急组织体系.83.2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机构).83.3工区应急救援小组.104.预防与预警.104.1危险源监控.104.1.1危险源监控方法.114.1.2危险源预防措施.114.2预警行动.124.3信息报告与处置.124.3.1信息报告程序.124.3.2现场报警方式.125.应急响应 135.1响应分级.135.2响应程序.135.2.1响应程序流程图.135.2.2响应通用事项.135.2.3呼救.145.3应急结束.146.后期处置 .156.1事故现场清理.156.2恢复生产.157.保障措施157.1应急队伍保障.157.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57.3经费保障.157.3.1经费来源.157.3.2费用核算.168.培训和演练 .168.1培训.168.2演练.169.奖惩 .1710.附则.1710.1术语和定义1710.2应急预案备案.1810.3维护和更新.1810.4制定与解释1810.5应急预案实施.1811附件.18第二部分项目部专项应急预案 20一、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01. 火灾(爆炸)事故类型依据20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03. 组织机构及职责.203.1应急组织体系.203.2指挥机构及职责.204预防与预警.214.1危险源监控.214.1.1火灾管理.214.1.1火源管理.214.1.2可燃易燃物管理.214.2预警行动.224.3触电急救电话要求.224.4救援过程中信息报告程序.225应急处置.225.1 响应分级.225.2 响应程序.225.3 处置措施 .225.3.1自救.225.3.2救援人员施救措施(救援组).245.3.3电气火灾救援.255.4受伤人员现场救护(伤员营救组).265.5现场秩序维护(保卫疏导组).275.6外部救援联络(通信联络组).27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277附件.287.1火灾常识.287.1.1术语.287.1.2火灾等级.287.1.3火灾发展变化.287.2灭火器的配备要求.297.2.1灭火器的适用性.297.2.2灭火器配置位置要求.307.2.3配置数量要求.307.3干粉灭火器的使用.30二、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33组织机构及职责.333.1应急组织体系.333.2指挥机构及职责.334预防与预警.334.1危险源监控.334.2预警行动.345应急处置.345.1响应分级.345.2响应程序.355.3.2自救方案.355.3.3专业应急救援.355.3.4受伤人员救治.36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37三、脚手架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4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13组织机构及职责.413.1应急组织体系.413.2指挥机构及职责.414.预防与预警424.1危险源监控.424.2预警行动.425应急处置.435.1响应分级.435.2响应程序.435.3处置措施.435.3.4受伤人员救治.45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467注意事项.46四、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7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7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73组织机构及职责.473.1应急组织体系.473.2指挥机构及职责.474预防与预警.484.1危险源监控.484.2预警行动.485应急处置.495.1响应分级.495.2响应程序.495.3处置措施.495.3.4受伤人员救治.50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07注意事项.51五、防洪防汛专项应急预案.52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5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23组织机构及职责.543.1应急组织体系.553.2指挥机构及职责.554预防与预警.554.1危险源监控.554.1.1防洪防汛管理.554.2预警行动.595应急处置.595.1响应分级.595.2响应程序.595.3 处置措施 596.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607注意事项.61六、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3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63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33组织机构及职责.633.1应急组织体系.633.2指挥机构及职责.634预防与预警.644.1危险源监控.644.2预警行动.645应急处置.645.1响应分级.645.2响应程序.655.3处置措施.65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77注意事项6810第一部分 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1.1.1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项目部应急管理工作。1.1.2建立项目部快速、有序、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预防或减少潜在施工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对施工安全造成的影响。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切实做到救援工作有序,最大限度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其它影响。1.2编制依据1.2.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17号令)1.2.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1.2.3西兰客专公司、集团公司有关应急管理方面的文件;1.2.4本管段施工项目危险源调查识别及评价分析结果。1.2.5国家有关安全方面法律法规、标准、规范。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铁四局宝兰客专项目部范围内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有人员伤亡伤害、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1.4.1预案分级项目部应急预案体系在集团公司、建设单位框架内,分为项目部、工区两级。预计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火灾、爆炸、基坑坍塌、脚手架坍塌、隧道坍塌、触电、高处坠落、突泥突水事故等。项目部负责编制总体预案和事故影响较大、可能需要动用全项目部资源来救援的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编制火灾、爆炸、基坑坍塌、脚手架坍塌、隧道坍塌、突泥突水、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工区负责编制现场处置方案及不需要动用全项目部资源来救援的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项目部规定工区编制的专项应急预案为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防洪防汛等造成有人员伤害及汛期造成财产损失的事故。工区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进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岗位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1.4.2各级预案要求总体预案主要从标段总体上阐述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原则,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规定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专项应急预案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及危险源、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设施或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现场处置方案要具体、简单、针对性强。 1.4.3应急预案体系图图1:管理组织结构层面预案关系图图2: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关系图1.5应急工作原则项目部应急管理工作按优先次序遵循以下原则:1.5.1预防为主的原则日常加强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管力度,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5.2生命第一的原则保障救援人员人身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现场作业条件的安全性。一切救援行动必须首先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二次伤害发生。1.5.3快速反应原则事故处置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事故发生工区必须在第一时间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向项目部领导直接报告,指挥机构领导要尽快到达事故地点。1.5.4防止次生事故发生的原则救援方案要科学合理,防止由于救援程序不当、方法不合理而造成新的事故。1.5.5尽力抢救人员的原则事故如果造成有人员受伤、被困或失踪,救援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搜寻、抢救人员”而展开。1.5.6控制事故扩大、减少财产损失的原则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阻止事故蔓延、扩大。尽力从事故现场转移出更多的设备、物资等,以减少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1.5.7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的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5.8统一指挥原则发生事故后,由指挥中心全面负责内部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并配合、服从上级有关部门对事故的统一指挥,保证处置工作的统一高效。1.5.9协调作战原则项目部各部门、各工区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2.危险性分析2.1项目概况2.1.1工程概述中铁四局宝兰客专东起陕西省宝鸡市,自西宝客专宝鸡南站引出,沿渭河峡谷南岸向西,至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建天水南站,出站下穿耤河及天水北山滑坡群,沿天巉公路向西北方向至秦安县设站,出站沿天巉公路西行,经通渭县、定西市至兰州市榆中县,穿越皋兰山、沈家岭后引入终点兰州西站。线路横跨陕西省和甘肃省两省,正线建筑长度400.740公里,其中陕西省境内45.741公里,甘肃省境内354.999公里。起讫里程:DK655+448DK683+620,全长28.172km,其中:(1)过渡段路基段、共113m,路基挖方4.4万方、填方0.9万方。(2)大桥5座889.1延长米,中桥2座185.6延长米。大桥依次为:晁峪大桥、庵坪东沟大桥、庵坪沟大桥、大沟大桥、马棕山大桥,中桥有:大水沟中桥、长沟中桥。(3)隧道6.5座,总长27055.8延长米,有太宁隧道、晁峪隧道、安平隧道、林光村隧道、南马棕山隧道、千家沟隧道、牛背隧道(半),不含隧道照明。(4)无砟轨道道床56.344km。2.1.2工程难点2.1.2.1、桥隧比例大、专业类型多,施工管理组织协调难度大、工期紧。本标段线路全长28.172km,桥梁长1.08km,占线路的4%,隧道长27.055km,占线路的96%,整个标段桥隧相连,施工难度大。涉及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及无砟轨道工程。涉及的专业类型多,施工组织系统安排和协调管理难度大。2.1.2.1.桥梁结构类型多,桥梁施工工艺复杂,干扰大。全标段简支箱梁23孔,均位于桥隧相间沟谷地段,拟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T构、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灌注法施工。2.1.2.2桥梁施工项目部管段内有大桥5座共计889.1m, 中桥2座共计191.1 m。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灌注法施工见表1。 表1:桥梁施工结构类型表序号桥名中心里程孔跨桥长(m)备注1晁峪大桥DK661+4591-24m+5-32m+1-24m简支箱梁224移动模架2庵坪东沟大桥DK669+3417-32m简支箱梁240移动模架3庵坪沟大桥DK669+6102-24m+3-32m简支箱梁158.6移动模架4大沟大桥DK676+0654-32m简支箱梁141.9移动模架5马棕山大桥DK679+934(32+48+32)m连续梁124.6挂篮施工6大水沟中桥DK681+3382-40m砼T构92.8挂篮施工7长沟中桥DK681+8482-40m砼T构92.8挂篮施工2.1.2.3隧道工程本标段隧道共6.5座,总长27.055km,占境内线路长度96.04%,占其中长度大于6km的晁峪隧道、安平隧道、牛背隧道(牛背隧道全长6437米,陕西段施工长度1734.8米)。标段隧道(见表2)表2:隧道概况表序号隧道名称起讫里程长度(m)围岩级别(m)明洞1太宁隧道DK655+448DK661+3475899.0 283370106012801612晁峪隧道DK661+600DK669+2217621.0 54515615406402313安平隧道DK669+688.35DK675+994.056305.7 69.740201870270764林光村隧道DK676+150DK679+8803730.9 37.4256470033099.55南马棕山隧道DK679+987.6DK681+3111323.4 45.098083549521.316千家沟隧道DK681+370DK681+811441.0 27.220011667.8307牛背隧道DK681+885.2DK683+6201734.8 10.988070013013.92.1.2.4特殊地质段基础工程本段线沿线主要不良地质问题有滑坡、错落、坡面溜坍、危岩落石,其次为泥石流、岩堆、人为坑洞等。2.1.3安全管理的重难点本标段具有隧道长,桥梁结构类型多、施工点多、技术难度较大、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周期较长等特点,具有隧道施工、高处作业、桥梁连续梁施工、爆破施工、危险物品存储管理等安全管理重点和难点。2.1.4工期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3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6年11月30日(不含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总工期45个月。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机械部及各工区参与,按照中铁四按【2013】116号文要求,对本标段施工中的潜在危险源,充分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以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进行了调查、识别。采用LEC法进行半定量评价和分级,确定出重大危险源清单。项目部依据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以及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与应急体系相适应,成立项目部及工区两级应急组织体系。3.2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机构)组长:孙爱军(项目经理)副组长:陶新华(常务副经理)姜好(常务副书记)组员:陈华、季启俊、李亮、吴湘、卢林清、陈小新、黄龙、于海波、李东。 职责:事故发生后决定启动应急预案;负责指挥工地抢险工作,向各救援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及各工区的救援资源,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宣布应急结束;1小时内向业主、集团公司、地方安监局报告事故情况。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调度办公室,办公电话:0917- 2975588,应急领导小组下设抢险救援组、物资供应组、保卫疏导组、信息发布组、伤员营救组,各救援组人员组成及职责见 表3 。表3:各救援组组成及职责组别组长组员联络人小组职责抢险救援组陶新华于海波李东,工区经理、总工、队长及工区救援队工区经理根据抢险指令负责实施救援,防止次生事故,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并点名核查、记录物资保障组陈华陈小新工区物机部长、材料员事故点物机部长应急物资准备、保管及有效性检查,事故中物资机械调配和保障供应保卫疏导组季启俊黄龙,工区安全总监、安质部长、安全员事故点安质部长现场隔离和警戒,治安保卫,疏散人员,道路管制,维护救援通道信息发布组姜好卢林清,工区党委书记、办公室主任事故点党委书记接待媒体、上级单位及时发布救援信息。伤员营救组李亮工区工经部长,工区救援队事故点工经部长将受伤人员移至安全地带,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协助地方医疗机构运送人员,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通信联络组吴湘 工区调度事故点调度救援联络工作,向宝鸡市人民医院(电话)、救援机构保持信息通畅并负责救援路线指引工作。应急组织机构图见图3图3:应急组织机构图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各救援组人员因工作岗位或职务变动,接任其岗位或职务的人员相应成为小组成员。3.3工区应急救援小组工区要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党委书记、总工、安全总监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工程部、安质部、物机部、工经部、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工区应急救援小组既是工区级预案启动后的指挥机构,又作为项目部级预案启动后指挥机构的组成部分,接受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工区应根据本工区预案要求,成立与事故类型相适应的救援队。救援队日常归属各工区管理,项目部级预案启动后,由项目部统一调度。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监控方法项目部对危险源实行分级监控、挂牌销号制度。当某一施工生产活动具有某一级别的潜在危险源时,其相应级别的监控责任人必须到场。否则,不得擅自施工。存在重大危险源的施工项目或工序,项目部安排专职安全员在现场进行旁站监控。在施工现场设立危险告知牌以及应急联系方式、人员、号码。各级危险源监控责任人见 表4 。表4:危险源分级监控责任人序号危险源级别控制措施制定责任人控制措施落实责任人监控责任人14级危险源工点技术主管工区队长(施工员)工区安质部长23级危险源工区总工工区副经理工区项目经理32级危险源项目部工程部长工区项目经理项目部安全总监41级危险源项目部总工工区项目经理项目部经理注:危险源分级依据“中铁四安(2013)116号”标准。4.1.2危险源预防措施4.1.2.1施工到存在重大危险源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前,相应级别的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必须编制好并经过监理批准,施工现场责任人、监控责任人已落实。措施制定人、落实责任人要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安全培训,并对作业人员、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4.1.2.2确保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完善,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佩戴。4.1.2.3每班前由班长组织工人进行当班工作讲解,包括作业范围、内容、人员、安全规定、操作规程及配合;安全员班前组织作业环境检查,包括安全设施,个人安全防护,机械工况及保险、限位性能,作业人员精神状态等。4.2预警行动完善危险源辩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发生火灾、爆炸、基坑坍塌、脚手架坍塌、隧道坍塌、突泥突水、防洪防汛事故后,应急领导小组要立即对事故预计后果、影响范围等做出初步判断,并决定是否需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以及是否向外界寻求支援。4.3信息报告与处置4.3.1信息报告程序事故现场人员均有责任在第一时间将事故信息报告给就近的管理人员或直接上报应急小组办公室或组长。应急小组组长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同时,项目经理应当在1小时内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集团公司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监部门报告。事故导致有人员死亡的,还应向公安部门报告。4.3.2现场报警方式在施工现场设置项目部、工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及值班电话公示标牌。 外部救援电话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发现人迅速打火警电话119;有人员受到伤害的,打急救电话120;宝鸡市人民医院电话路交通事故,打110求助电话。向外部救援电话报警,要描述如下内容:单位名称、所在区域、周围显著标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线、候车人等候地址、事故简略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随后到路口引导救护车辆。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火灾、爆炸、基坑坍塌、脚手架坍塌、隧道坍塌、突泥突水、防洪防汛,由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其他事故,由工区项目经理负责启动应急方案。5.2响应程序5.2.1响应程序流程图5.2.2响应通用事项5.2.2.1应急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后,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救援队伍要服从现场指挥,在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按各自分工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5.2.2.2事故单位和现场人员应采取积极自救、互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5.2.2.3事故发生后,应急小组组长迅速对事故情况做出判断,提出救援具体实施方案、程序以及防止次生事故发生的措施;统筹兼顾、协调布置各救援队任务;确定警戒区域;事故得到控制后,对现场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再次发生事故。5.2.2.4事故发生单位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一是控制事故处置现场的出入口,保证事故救援工作能正常开展,防止外来人员干扰正常的处置工作;二是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及时做出标志、摄影、拍照、详细纪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5.2.2.5若进出现场道路被损毁,应当尽快恢复道路,提供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装备。在确保安全前提下,请求相关单位尽快恢复水电、通讯等有关设施,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5.2.3呼救当工地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发现情况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将信息准确传出。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人员、抢救小组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项目应急小组处。5.3应急结束事故现场已得到控制,事故现场机械设备或人员已被转移安全地带,人员已得到妥善救援及安置,应急小组组长宣布应急结束。6.后期处置6.1事故现场清理在宣布应急救援结束以后,由事故工区项目经理负责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在清理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清理人员作业、机械挖掘以及环境方面的不安全因素,防止再次发生事故。同时,清理现场应在事故调查取证结束后进行。如确需移动现场,按本预案5.2.2.4款执行。6.2恢复生产在事故调查结束之前,特殊情况需立即恢复生产的,应取得项目部经理批准。7.保障措施7.1应急队伍保障各工区根据本工区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要求,建立相应的应急抢险队伍。抢险人员应充分考虑个人身体、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组织纪律观念等。要求选择身体强壮、动作灵活、协调性好的人员,能够在抢险时迅速进行救护、搬运物资和背负伤者等工作;要求头脑反应快、视力和听力好,能够随时观察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避免受伤;心理素质要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沉着冷静,听从指挥,正确执行抢险和救助任务。7.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详见各专项应急预案。7.3经费保障7.3.1经费来源项目部建立安全费用专项账户,所有与应急预案准备及响应发生的费用(包括应急预案编制及专家评审费用,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应急预案响应),均在安全费用专项账户中支出。7.3.2费用核算其他工区协助事故工区救援产生的费用,借助社会救援力量(地方专业救援队),其他单位救援产生的费用等,按实际发生数额,由项目部审核后统一支付。8.培训和演练8.1培训应急预案项目部组织预案编制部门、编写人员,对本预案涉及人员、部门进行培训,并将预案编号发到有关部门和工区。其后,每半年或预案修改更新时组织一次预案培训。工区级应急预案由工区总工程师、安全总监组织技术、质量、安全、物资、机械等部门人员编制,经批准后报项目部安质部备案。培训工作由总工程师、安全总监组织,编制人员参与,每半年或预案修改后组织一次预案培训。8.2演练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并经过批准后,由预案主编部门向所有现场人员进行宣传培训。制定预案演练计划,并按计划定期进行演练,验证预案的合理性,全面保持、提高应急能力。总结、评价演练结果,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在演练过程中,让熟悉危险设施的现场人员、有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与。并视演练内容、方式,决定是否邀请有关方面机构、专家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每一次演练后,及时进行评价,找出不足和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协调指挥是否科学合理,通讯系统是否能畅通,应急资源准备是否充分,人员是否能安全撤离,应急救援分队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救援人员是否能正确熟练使用救援器具,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预案演练可以对全过程进行演练,也可以只针对预案中的某项单独进行演练。专项应急预案演练以桌面演练为主,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实作演练。9.奖惩对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有功人员的奖励、对存在过失人员的处罚,按照项目部安全奖惩办法执行。办法中没有具体规定的,由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10.附则10.1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10.2应急预案备案项目部应急预案报备部门有中铁四局集团公司、宝兰客专指挥部、监理单位。10.3维护和更新演练中存在整改项、现场危险设施和危险物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落实整改。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经过批准后,由项目部安质部及时将更改内容书面通知预案持有单位和人员,并及时组织学习培训。10.4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安质部负责主编,经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批准。在预案理解、执行过程中的歧义,由项目部安质部负责解释。10.5应急预案实施本应急预案经过项目经理批准后正式实施。工程结束后,本预案自动失效。11附件11.1附件一: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人员联系方式序号应急领导小组姓 名职 务手机号码1组长孙爱军项目经理138792699582副组长陶新华常务副经理155018150003副组长姜好党工委副书记157191719994副组长(救援组组长)于海波总工程师159993466305副组长(保卫疏导组长)季启俊安全总监157692112346组员(物资保障组长)陈华副经理186790072887组员(物资保障组长)陈小新机械188702026968组员(伤员营救组长)李亮总经济师159296063339组员(通信联络组长)吴湘总会计师1592960533310组员卢林清办公室主任1576917195611组员黄龙安质部长1576917152812组员李东工程部长1577187883413组员 调度1576917161614办公室07953557060第二部分 项目部专项应急预案一、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火灾(爆炸)事故类型依据火灾分类(GB/T 4968-2008)标准进行分类。见表5表5:火灾(爆炸)事故类别及危害程度分析表火灾类别特性易发生场所危害程度A 类固体物质火灾耐火等级低的临时活动房屋,可燃易燃易爆物品(火工品)放置库房附近动火作业点财产损失、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严重B 类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油库、沥青熬制、防水板、油漆调释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严重C 类气体火灾氧气、乙炔、液化石油气使用场所D 类金属火灾无E 类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发电机房,配电室,用电量大、电线乱搭乱接、绝缘层破损致线路短路、配电箱随意安装在可燃木制构件上、裸露简易灯具等不规范用电场所财产损失、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严重F 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食堂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严重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见项目部综合预案中1.5款。3组织机构及职责见项目部综合预案中第3项。3.1应急组织体系见项目部综合预案中3.1款。3.2指挥机构及职责应急指挥机构为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小组组长担任总指挥。指挥机构及职责见项目部综合预案中3.2款。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火灾隐患监控及预防主要从形成燃烧的三个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及着火源)着手,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以预防火灾事故发生。4.1.1火灾管理施工现场火源主要有:焊接、切割作业产生的焊渣;切割机作业产生的高温铁屑;吸烟。火源的管理措施:划分存放区和动火作业区,作业地点与可燃易燃物堆放场保持安全距离,并在堆放场的下风向操作;焊接、切割作业时,设置围板,防止焊渣飞溅;禁止烟火场所,严禁吸烟;现场配备足够的、适用的灭火器材。4.1.2火源管理施工现场火源主要有:焊接、切割作业产生的焊渣;切割机作业产生的高温铁屑;吸烟。火源的管理措施:划分存放区和动火作业区,作业地点与可燃易燃物堆放场保持安全距离,并在堆放场的下风向操作;焊接、切割作业时,设置围板,防止焊渣飞溅;禁止烟火场所,严禁吸烟;现场配备足够的、适用的灭火器材。4.1.3可燃易燃物管理可燃易燃物严格按照平面布置规划图建库分类堆放,距离明火作业区保持安全距离。临时堆放的可燃易燃物品,必须用防火、耐火材料遮盖。4.2预警行动事故发生工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要根据火灾阶段判断及现场灭火设施情况,立即组织救援,并决定是否需要向消防队报警求助。4.3触电急救电话要求火警电话为119。急救电话:120、宝鸡市人民医院报警或拨打急救电话时要要描述如下内容:单位名称、所在区域、周围显著标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线、候车人等候地址、事故简略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随后到路口引导救援及救护车辆。4.4救援过程中信息报告程序在实施救援过程中,由通信联络组负责救援现场信息的收集及向总指挥汇报,并及时向各救援组传达总指挥的指令。5应急处置5.1 响应分级事故由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火灾救援。5.2 响应程序见项目部综合预案中5.2款。5.3 处置措施5.3.1自救被困火灾中的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地行动,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视线。发生火灾后,会产生浓烟,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在浓烟中采取低姿势爬行。火灾中产生的浓烟由于热空气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浓烟将漂浮在上层,因此在火灾中离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还应该有空气,因此浓烟中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头部尽量贴近地面。眼睛也会因烟的刺激,导致刺痛而睁不开。此时,可以利用透明塑料袋,透明塑料袋不分大小都可利用,使用大型的塑料袋可将整个头罩住,并提供足量的空气供逃生之用,如果没有大型塑料袋,小的塑料袋也可以,虽然不能完全罩住头部,但也可以遮住口鼻部分,供给逃生需要的空气。使用塑料袋时,一定要充分将其完全张开,但千万别用嘴吹开,因为吹进去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效果适得其反。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自救应注意的事项:、不入险地,不贪财物: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简易防护,蒙鼻匍匐: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一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问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寻求援助: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