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潜力简析.doc_第1页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潜力简析.doc_第2页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潜力简析.doc_第3页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潜力简析.doc_第4页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潜力简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简析 中国指数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0-12-10城市的发展与房地产业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房地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城市是房地产业运行的载体;城市的飞速发展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完善也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5822.76亿元,其中商品房销售额为7955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6%;到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至340507亿元,增幅为151%,而商品房销售额增至43994亿元,增幅为4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92%。6年间,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0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平均价格仅为2359元/平方米,到2009年增至4695元/平方米,6年时间将近翻了一番。其中,一线城市房价上涨速度远快于平均水平,如北京上涨291%,上海上涨251%。为了稳定国民经济,抑制房价非理性上涨,2010年4月,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一线城市成为调控的重点,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成交量迅速萎缩,而二、三线城市成交量则相对稳定。在一线城市房价过高、土地资源稀缺以及城市发展等瓶颈问题的共同作用下,开发企业及购房者逐渐把目光转移至二、三线城市。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正向相关性。房地产业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产业,其发展水平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公共设施越完善,居民消费能力越高,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也就越高,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1.二、二线城市GDP增速普遍高于一线城市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北上广深”创造的GDP占全国比重相对较大,居全国前四位,上海2009年GDP高达14901亿元,居首位。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也较为成熟,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GDP的增长幅度渐趋平缓,对比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2009年的GDP增长率,“北上广深”的增速明显低于部分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上海GDP增速8.2%,处于较低水平。二、三线城市GDP总量虽不及一线城市,但近几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城市规模及经济水平随之迅速提高,如合肥2009年GDP增长率达17.3%,位居前列。(见图1)2001年至2005年间,一线城市GDP占全国GDP比重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大,此期间房地产市场发展也较为迅速;2005年,该比重开始下滑,至2009年占比13.1%,较2005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而35个大中城市中,二、三线城市GDP占全国比重保持在25%左右,2009年为27.4%,与2005年相比上升1.2个百分点,发展速度快于一线城市。(见图2)2.二、三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一线城市2000年以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房地产市场需求量也较大,但近几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其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较为平缓,而一些二、三线城市经济则进入快速增长期,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增长较为迅速。如2007年合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高达21.92%,明显高于北京和上海。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虽然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同程度下滑,但武汉、合肥等一些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仍高于北京、上海。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房地产需求量的增加,进而带动了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吸引了更多投资企业的目光。3.二、三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较为合理,购买力强劲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部分城市房价疯狂上涨,上涨速度远快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速,已大大超出了居民的购买能力。2009年北京、深圳、上海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4.8、14.8、12.9,而长沙、重庆、沈阳等二、三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分别为5.2、6.2、6.5,明显低于“北上广深”。(见图3)一线城市过高的房价使得刚性需求无法实现,投资、投机性需求占领市场。而二、三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较低,居民购买力较为充裕,而且房价和收入上涨空间比较大、上涨速度较快,为开发商提供了较大的利润空间及较好的发展前景。土地市场发展情况1.住宅用地成交量前十名中,二、三线城市占九位从土地市场来看,二、三线城市土地资源丰富,楼面地价相对较低,开发商拿地成本不高,且竞争压力较小。从35个大中城市招拍挂土地市场来看,2010年1-9月,成交住宅用地建筑面积最大的是天津,为3304万平方米;紧随其后的是武汉,建筑面积为2393万平方米;排名季军的是大连,成交1874万平方米。位于前十的一线城市仅有上海,位列第七,共成交1151万平方米。而北京、广州、深圳住宅用地成交建筑面积分别为703万平方米、204万平方米、44万平方米。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由于开发时间较长,可开发土地越来越少,且楼面均价不断上升,土地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要求严格,土地市场门槛提高,大部分企业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二、三线城市。(见图4)2.二、三线城市住宅楼面均价远低于一线城市,拿地成本相对较低楼面均价是衡量开发商拿地成本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0年1-9月35个大中城市成交的住宅用地楼面均价来看,北京排名首位,楼面均价为8612元/平方米;其次是上海,7004元/平方米;广州相对略低一些,为4401元/平方米。可见,开发商在一线城市的拿地成本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另外,深圳未排入前十以内,主要原因在于深圳1-9月份成交的两宗住宅用地均位于远离城区的坪山新区,因此楼面均价较低,但仍高于部分二、三线城市。(见图5)3.二、三线城市楼面地价/房价处于中等水平,利润空间较大从地价、房价及地价/房价比值来看,35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地价、房价均名列前茅,而地价/房价比值却位于中等偏上水平,北京、上海、广州分别为0.45、0.47、0.39,深圳由于本年度成交地块均位于偏远郊区,地价较低,地价/房价比值为0.08。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地价/房价比值位于0.1-0.5之间,与一线城市差异不大。地价/房价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发商投资的利润空间,因此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利润空间仍位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短期内不会发生本质变化,而二、三线城市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利润空间各不相同。另外,房价上涨空间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房地产投资利润空间的标准。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在8000元/平方米以下,上涨空间巨大;一线城市均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且北京、上海、深圳商品房价格已接近20000元/平方米,上涨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二、三线城市越来越受到房企的关注,并逐渐调整其投资策略。(见图6)4.企业战略布局转移,房企在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储备远高于一线城市十大地产企业在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远大于在一线城市的土地储备。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企业在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增速也大于一线城市的增速。尤其是招商、金地、华润、绿城和绿地,其一线城市的土地储备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减少,而二、三线城市则呈上升趋势。万科、保利、中海虽然在一线城市土地储备增长速度仍高于二、三线城市,但从建筑面积的绝对量来看,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储备量远高于一线城市。因此,长远来看,大型地产企业投资向二、三线城市转移是必然的趋势,这是由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的。(见表1)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1.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渐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2003年以来,35个大中城市中,二线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一直高于一线城市,且差距逐年增大。一线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下降,近两年由于经济危机后的宏观政策刺激,下降趋势减缓,而二、三线城市占比在2003到2008年间缓慢上升,近两年略有下降,但没有明显的拐点。2003年,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8.79%、34.37%;到2010年1-8月份,一线城市占比下降至13.11%,而二、三线城市占比增至37.87%。从中可以看出房地产投资逐渐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不同地区的投资环境及各企业不同的发展战略决定的。(见图7)2.二、二线城市销售面积占比稳定在30%以上从商品房销售面积来看,35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自2004年起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0年1-8月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103万平方米,仅占全国总销售面积的5.89%,较2004年下降了12.49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2010年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6216.27万平方米,占全国总销售面积的30.77%,较2004年仅下降0.74个百分点,可见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市场更稳定,投资风险较小。(见图8)3.二、三线城市销售额占比自2005年开始超过一线城市,市场潜力巨大35个大中城市中,2003年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占全国总销售额比重基本一致,分别为33.97%、33.29%。一线城市自2004年起销售额占比逐年下降,仅在2009年宏观经济刺激作用下略有上升,2010年1-8月销售额占比又恢复下降趋势,“北上广深”四城市总销售额为4789.93亿元,占全国同期总销售额的18.13%,较2003年下降了15.84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近年来商品房销售额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较为平稳,2010年1-8月总销售额达到9219.15亿元,占全国总销售额的34.90%,较2003年上升了1.61个百分点。从图9中可见,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额占比自2005年至今一直高于一线城市,且趋势不断加强,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比一线城市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市场潜力巨大。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增长势头非常强劲,无论是土地市场、房地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