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送元二使安西》.doc_第1页
简析《送元二使安西》.doc_第2页
简析《送元二使安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析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唐朝著名田园诗人王维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由诗题送元二使安西读者便可大致了解到“元二”应该是诗人的朋友,他将要奉使前往安西,诗人作此诗正是为了送别他。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本首诗的上联。先来分析前一句“渭城朝雨浥轻尘”。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王维送别朋友的地点、时间以及天气。“渭城”是这对友人即将分别的地理位置,“朝”是早晨,“雨浥轻尘”则交代了天气。浥是湿润、沾湿的意思,轻尘即微尘,地上细微的尘土。雨只是沾湿了地面上扬起的微尘,可见这场雨一定很小很细,似乎连老天都不忍看见这对朋友间的分别,所以善解人意地飘起细密的雨丝来传达忧伤不舍的情绪。后一句“客舍青青柳色新”是在前一句大环境的衬托下,调近焦距,突出描写了送别场景中的这个小环境。“客舍”也就是传舍,驿站,是供行路之人暂住的地方,就如同今天的旅店、旅馆。“青青”和“新”共同用来形容“柳色”。春天来了,杨柳吐绿,本就是一派“青青”之景,再加上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晨雨的洗礼,杨柳被洗出了“新”意。在一片杨柳的映衬中,客舍也就显得格外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仅是将上联的这两句诗连起来品读,眼前就如同展开了一幅画卷一般:清晨的一场春雨过后,大地万物都像被洗涤过一样复苏了,渭城的客舍前杨柳扶风,依依飘扬,春雨的滋润令杨柳叶焕然新生,青翠欲滴。此联中的“柳”字尤其值得细品。因“柳”与“留”谐音,自古便有折柳送别的风俗,而又因柳枝依依袅袅,非常适合表达饯行时依依惜别、意欲挽留的情意。所以这首送别诗在上联中便不能免俗地提及了“柳”这个字,并且送别的情境中杨柳还是生长在客舍周围,更让人产生了一种惜别不舍之情将这对友人缠绵环绕其中的感觉。 上联写景,用“雨”、“轻尘”、“柳色”、“青青”、“新”等为全诗烘托出轻柔、明丽、清新的环境气氛,虽写送别诗却又与一般饯行诗极力渲染分别时的惨重明显不同,该诗的基调并不低沉感伤,在景色的映衬下更是显出爽朗明快,充满希望的感情色彩。这大概也就正是许多人喜欢这首诗的原因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君”是朋友元二,“更尽”是再尽,“故人”则是指老朋友。下联是劝饮之辞,更是临别时望友人珍重的赠语。切入点很小,只是杯中之酒,却显出小中见大的无穷意味,在不经意间便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展现的淋漓尽致。反复体味这两句诗,再对照上联的两句,我们就能感觉出饯行之宴已行至尾声,诗人心中的离情别意在此刻已经达到了高潮,但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该从何说起,所以朋友,你还是再饮一杯酒吧,要知道你这次西行,出了阳关,可就再也遇不到像我这样的老朋友了啊!这句话显然是诗人站在朋友的角度展望前行之路所做的设想。诗人用最亲切的体贴人心的情感来关心友人,这正是友情的最可贵之处,也是全诗最感动人心之处。下联中值得关注的是“更尽”二字,更尽一杯酒,可见友人此时早已不是喝了一杯酒,而是很多杯酒已经下肚,然而诗人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依依不舍之情,只好借着劝饮这一杯又一杯美酒来传达对友人的满腹深情。酒杯中承载的早已不仅仅是美酒,更是诗人心中绵长真挚的情意。自古就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在这一句诗中诗人就生动地印证了其真理性。诗人没有描写分别的惨重与悲苦,但并不代表这对朋友之间的友情是浅淡的,相反王维由自己的亲身体验叙写了内心的真情,劝酒传情是一种崭新的创造,充满了新鲜感和真实感,所以也就显得格外亲切、自然和感人。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单独品味下联,我觉得它在传达殷殷温暖的深厚友情的同时,又透露出一丝怅惘、虚无的情调。诗人本就是复杂情绪的结合体。故人即将离开,奉使安西,不知道何日才能再相见,诗人不禁觉得身边又少了一个懂自己、理解自己的知音,这时脱口而出的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既是对朋友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反复诵读之下,就显出了一丝怅惘之情。可是读者若结合上联体味一番,却又产生一种敞亮的感觉,全诗的感情基调依然是惜别而非伤别,脉脉离情加丝丝怅惘正构成了惜别最本真的含义。 王维是田园诗的代表诗人,后人常常评论其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该诗的上联正是创造了这样的美妙境界,读者只需闭目冥想,一幅春日杨柳送别图便可跃然脑海,而下联劝酒抒情,极富个性。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颇有情致的现场效果。下联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所以能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也正是因为诗人道出了读者心中的情,完美地做到了“以辞达意”,实现了一种跨越时空阻碍的情感共鸣。这显然是历代文学作品所共同追求的高超境界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除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手法运用,诗人还尝试了音乐与文学的融合。唐人选取此诗作为送别之曲,并将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称为“阳关三叠”。音乐与文学的有机结合反映出诗人王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