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卫标知识守护生命.doc_第1页
马卫标知识守护生命.doc_第2页
马卫标知识守护生命.doc_第3页
马卫标知识守护生命.doc_第4页
马卫标知识守护生命.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 识 守 护 生 命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存技能教育据统计,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地震、海啸、台风、洪水一场场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今年在四川地区发生的特大地震,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威力,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天灾不可避免,我们必须学会防范和自救。在全民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普及地震、洪水、火灾、 台风、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的应急自救常识,提高学生的应急自救能力,乃当务之急。而在中学的各个学科中,地理学科在进行灾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系水文、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知识,涵盖了主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并深入分析了他们的形成原因和机制。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发生时的应急自救常识教育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探索生存技能教育预设点。地理课程是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存技能教育资源。合理地挖掘这些资源并进行必要的整合,然后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教育,可以使学生生存技能提高。下面以湘教版必修为例: 教材章节题目课文有关内容生存技能教育可预设点1.1地球的宇宙环境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3地球的运动1.4地球的结构小行星撞击地球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生物形成昼夜节律(生物钟)地球自转偏向力测量学校所在地的经度示意四季更替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速度不一样运用科学技术摧毁它或改变其运行轨道预报太阳活动防止宇宙射线危害航天员根据人体生物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河岸边建筑物要考虑流水侵蚀引起塌方野外方向的确定人体健康与四季气候的变化短暂时间的逃生和地震预报2.2地球表面形态2.3大气环境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风力作用对流运动引起雷阵雨蓝色光很容易被散射霜冻出现在睛朗的夜晚热力环流应用:城市风、山谷风盛行西风带季风气候不稳定性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都有明显的差异寒潮气旋伏旱、秋高气爽海啸、风暴潮野外水源的寻找和建筑物应避开断层线沙漠生存手册 防雷常识 交通路口红绿灯(红灯停)防霜冻措施有污染的工厂和卫星城应建在城市环流之外森林发生火灾白天不应该向山顶跑(逆风逃生),森林里迷路白天应顺风走去南极科学考察轮船经过盛行西风带时风高浪急,防晕船防洪抗旱锋面活动与疾病寒潮袭来如何预防哮喘、心脑血管疾病台风、飓风、龙卷风避险常识中暑的防治,秋季昼夜温差大,户外运动防感冒怎样预防海啸和避险,做好防范应对风暴潮。3.3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丛林跋涉注意事项;避免受到野生动物(草原中的肉食动物)伤害的措施;沙漠中夜行晓宿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气候变化扩大某地疫病的流行煤炭的开采地质地貌的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野外营地的选择气候变化与健康预防矿难总结各种灾害发生后人类应对措施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灵活多样的生存技能教育1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保证课堂上能渗透生存技能教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新课标下的课堂应该充满生存技能教育。老师要根据需要把相关的减灾和防灾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如在学习中国的洪涝灾害时,可向学生介绍如何防灾,遇到洪水如何自救,灾后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分析洪涝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要减轻洪涝对我们的危害,我们每个人应怎样做等。如讲到滑坡时,可结合在1983年甘肃查纳村滑坡事件中,村民明知山顶开裂有威胁,可是大家束手无策,不知向何处报灾,也不知谁管,不知怎样预防和防止滑坡的发生,更不知疏散和撤离。所以当滑坡发生时,全村115人,只有一个幸存下来。如果村民受过有关山体滑坡的灾害教育,发现开裂,就组织村民进行撤离疏散,同时组织村民在开裂地带采取固定措施,同时注意引开水源,滑坡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即使没能避免滑坡的发生,至少可以使损失降低到最少的程度。2采用演讲、讨论等形式,渗透生存技能教育围绕生存教育主题,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一系列演讲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增加生存技能教育。如“地震”教学,在课前,可复制、剪辑两段录像:一段是唐山大地震的纪录片;一段是地震专家介绍地震逃生的技能。为了加深学生对地震灾害的认识,首先播放了录像片:断壁残坦,家破人亡,失去亲人的伤心欲绝,加上播音员“煸情”的解说,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情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他们有的面色凝重,有的表情惊愕,不相信地震会造成这样的人间惨剧接下来的讨论自然围绕两个话题展开:地震太可怕了,现在能否预先知道?如果遇到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同学们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献计献策,讨论热烈,最终懂得了地震逃生的基本技能。又如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后,让学生结合实际,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组织学生以“自然灾害与我们”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增加防灾和应对灾害的技能,提高生存能力。3、利用地理专题教育,渗透生存技能地理专题教育具有周期短、活动性强等特点,能相对集中、灵活地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实现生存教育的目标。但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地理专题教育的活动形式,丰富专题教育的内容,深化生存教育的内涵。办讲座:结合地理新教材有关专题的教学,举办一些诸如野外生存技能、地震、台风等避险对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初步具有自救互救的防灾、救灾能力。出板报:通过地理新教材某些专栏的学习或结合某些纪念日、节日,如:世界气象日、世界防灾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消防日、世界水日、交通安全日等。让学生利用班级板报,适时地开展一些班级黑板报的宣传和评比。当然,板报的内容要突出生存技能教育,体现生命教育内涵。开网站:此外,在学校网站上,结合教材专题中生命教育的题材,开通生命教育专题网页,让学生把生存技能常识写出来。三、走出课堂,运用生存技能,开展生存挑战活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开放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依托地理教材引导学生学好生存技能知识,又不被教材内容所局限,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教材中的生存内容与学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1设计生存挑战游戏。如把学生带到小山林中间,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从正南方向离开,以最先到达出口者为胜。活动结束后学生总结归纳他们找出方向的方法。有的在林中找一棵树桩,根据它的年轮来识别方向,因为其年轮总是南面的宽而北面的窄;有的观察一棵独立的树,其南侧的枝叶茂盛,而北侧的则稀疏;也有的学生在岩石众多的地方,找一块醒目的岩石来观察,岩石上布满苍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时常通过这种野外教学活动,把点点滴滴的求生知识、生存经验和技能渗透在活动中,并把它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心里有底,做到临危不乱,是提高他们生存能力的有力保证。2结合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活动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自然,协调学生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有利增强学生为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能力,是锻炼他们生存技能的有效方式。如:围绕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开展一次研究性活动,又如收集本地区有关的自然灾害前兆的谚语,以及防灾减灾的有效方法,在全班进行交流。3加强演练,学以致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的防灾安全知识大多是从课堂和书本上获得的,但书本和现实毕竟存在差距,因此必须通过实战演练,才能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