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什么是经典 1、经典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说的是“经”,而不是专指道德经这个经,就是经典。中国人的字很简洁,一字一意,所以这里说的经典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字。经典是书中最高的称谓,是传世万代的巨著。2、现在很多学者不尊师,不知耻,东抄西借些文字,掏点钱印出来,就大肆炒作,“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大师。 现在的人乱用词语,我见过一本书叫广告经典,想了很久,这个书名很没文化,不得法。“广告”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应时而生,而不是传万代的东西,更何来广告经典之说。这就像一棵树,根只能活上个一百年,但却要说这棵树千岁万岁,有点言过其实了。还有个毛病就是“经典口语化”,这也是对“经典”这个词的大不敬之处。比如我们上街,随便看到个花花衣服、毛绒玩具,心里很喜欢,于是就脱口而出:“这个东西经典呀”!所以希望听过讲座的学友们要注意自己日常语言中的每个字。 3、“经”是什么意思?经这个字有绞丝旁,我们就能够看出它是来自纺织行业中的,“经”就是纵向编织的线。横向的线是纬线。于是有了“经纬”这个词。那么为什么不叫“纬典”呢?道理很简单,看看古代的织机就明白了。经线是基础,纬线是用梭子穿的,所以经就比纬重要了。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经”字:是一种有条不紊的编织排列。 “典”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语言可以理解为“最重要的书,规章制度”。我们看看甲骨文的 “典 ”字,表现的是人们拜倒在一堆书(石书或陶书)面前的场景。这些都足以说明“典”的重要性。 但我们还要注意一点:但凡是经典,是随处随时都可以用的。4、经典记载的是大“道”,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这句话能帮助我们理解经典的永久性。 有人说:“这种什么时候都对的东西不存在,违反了辩证的原则。”世界上能治百病的药是不存在的。很正确!但是经典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理。比如说“石头永远不坏”,这就是错的。但是,“世界上的石头都会坏”这个理就是对的,这就是经典。二、我们为什么要研读“经典” 经典是有关民族危亡的,经典是有关人性善恶的,经典是有关世界和平的。高度:大家认为中华民族有价值吗当我们开始说这个话题时,我相信不少人会突然从一种盲目的状态苏醒过来。此时会产生两种态度:民族有价值观和民族无价值观。持有价值观念的这部分人,很好,但你们可能还没最终弄清楚:“中华民族”或者“民族”这个观念存在的价值在哪里。下面我们详细的讲讲。 (一) 心灵归属是价值之一 归属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归属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归属感的建立源于人类群居生活的习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从古猿分出来好几支,群居的这支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叫尼安德特人。还有一部分是独居的,他们的身体比人类祖先强壮很多,可以单独和大型食肉动物搏斗,可是那部分已经灭绝了,正是因为独居的特性灭绝了他们。 是什么力量让离开家的人,扛着猎物又回到家中,与其他人分享?是什么力量让我们牵挂我们的朋友和亲人?这就是归属感。 假如有人说我没有丝毫的归属,我自生自灭,无亲无友。这是装酷,除非这个人不是人。归属需求是已经种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根本不是一个人依靠理性能去掉的。 民族就是一种归属,而且是最大的归属。因为最早的民族是依靠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这个符合人类进化的原则。所以我们说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一个血脉下来的。其他的民族也有相似的说法,日本人说他们是大和民族,法国人说他们是高卢人,德国人说自己是日耳曼民族,很多例子。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移民国家没有民族观念(可是 他们有国家观念,这也是一种归属)。进化论也从科学上证明了这一点:“每一个物种都有 同一个祖先” (二) 全人类文化的延续 人类是一个大家族,而又因为很多原因四分五裂,形成现在这么一个多元化的现象。多元化就是人类的发展标准和标志。我们都学过矛盾的理论,矛盾双方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构成了发展。如果没有多元化与统一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社会早就完蛋了。希特勒就不懂得“矛盾存在是必然”的道理,因此导致了他的错误思想和一场罪大恶极的战争。所以,文化的延续是人类发展的必须,文化的多样性是全人类的需要。这个观点有哲学和历史经验为依据,是血的教训,不是学者、书生们的危言耸听。 国家是不稳定的超大集体,地理范围也是不稳定的,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相对固定的,是国家民族存在的根本。所以学者们一般是按文化系统来划分世界的,而政治家是按坐标来划分的。中华民族不是依靠国土得以生存,而是靠文化,民族是文化的载体。 (三) 民族是人安全的最基本保障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纵观历史,一个国家的灭亡从来都不是战争,而是因为民族文化被消灭而消亡。古埃及是被伊斯兰文化侵略消灭的,古印度是因为殖民文化而被消灭的。 中国遭受过多少次侵略?元人入侵、满人入侵都是外族入侵,结果都被中华民族的文化给消灭了,他们变成了我们中的一部分。中国人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想要安全,就得团结。想团结,依靠的不是总统、主席,而是“民族的观念”。民族的观念靠什么传承就是经典。 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之后,我们能最直接的看到中华民族意识在起作用。具有这种民族意识才是一个中国人的标志,不是拿个身份证就说明是中国人了。在民族危亡、大灾大难之际,贡献自己力量的才是该民族的人,才能叫“某某国人”。记得地震时有个小孩子因为打不了韩国的劲舞团游戏,说四川人该死之类的话,说明这个孩子已经不是中国人了,我们可以把她清除出大家庭。 所以当灾难发生时,民族是我们能依靠的,也是唯一能依靠的。当然这个说法也是有局限性的,这里所说的灾难通常是大灾难。如果是同学、同事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我看就用不着动用民族力量,私下解决就行了。大家都看过一部美国电影,说的是“彗星撞地球”,这个时候,全人类都应该团结了,结成一个大民族,可是这种灾难发生的几率很低(实际上天天都发生着世界性的灾难,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如大气污染、全球变暖、物种灭绝)。最多的灾难还是在民族与民族之间产生的。 通过以上三点的详细说明,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存在的更深层的价值,那么那些持“民族无用论”的人也应该放弃本身的态度了。 总之,经典支撑文化 前面我们讲了民族是依靠血缘和文化建立起来的,血缘客观存在,我们不说。我们说说文化是靠什么支撑的,其实就是经典。经典构成了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东西。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很客观的指出“革命成功的标准是审美观的改变”。审美观又是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这些都是经典要记载和传承的东西。 我想大家又有问题了,经典为什么会不一样呢?经典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只要是能称为经典的东西,核心思想就是“真、善、美”。经典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说法不同,习惯、风俗不同所致,根本上没多大的区别。 高度:有善恶吗 前面我们说了,经典的最大特点是教导大家“真、善、美”的。可是什么是“真、善、美”呢? 给大家说,满足了我们最本质的需求就“真、善、美”。为什么这么说?最本质的需求是原始的动机,我们的一切活动,包括思想、行动,都是从那里派生出来的,那里就是根本。这个问题很辨证,100万字也很难说清楚。 讲一个例子:为什么男孩子会觉得一个女孩子美?什么爱情呀、心灵火花呀之类的说法都不是根本。根本就两个字繁殖,繁殖需求是生物存在的根本需求之一。大家想想人类的祖先,如果异性相见后像老鼠见了猫,或者相互厮杀,那么人类怎么可能从远古走到现在,早就该灭绝了。这种感情就是真的、善的,自然也就是美的。包括禁欲的宗教也不反对男女相恋,有句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就是菩萨也愿意成就世间的美好姻缘。 但大家要注意,一个人同时和十个人生孩子就是不对的。除非世上男人多于女人数倍,或女人多于男人数倍。这时候有人就要发问了,你不是说这是本能吗?是真善美吗?怎么又成错的了?当性别数量相当的时候,一个人拥有了十个异性,剩下的同性怎么去搞这种真善美的事情?我们这不是耽误了别人的幸福生活了吗?真善美是整个世界的、宇宙的和谐,而不是来满足你个人私欲的。如果一个人能顺应自然、宇宙的规律就是真善美。孔子把这个事情说的很清楚:君子好色而不淫。这就是一种符合了自然规律的做法。什么时候该怎么做,这个古人很辩证的总结出来。四川丰都有副对联很好的说明了这个例子: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世间无完人;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天下无孝子。 老子怎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老子没有孔子讲得更清楚。老子说了原理,孔子说了现在的具体做法,只是现在而已!孔子的这个“法”是有语境的,就是受现在人类的环境限制。 好了!我们看看就这么个事情,要讲清楚善恶复杂不复杂,如果每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按这个方法来研究的话,大家这辈子都做不了几件事了,多数时间在想事情。 可是有人给我们把方向已经把握好了,甚至已经做完了几乎所有的日常行为规范,这些人就是圣人、伟人。他们把这些已经总结好的方法记录在文字中,形成经典,这些宝贵的遗产到我们这一代就快消失了!几千字、上万字的东西,我们能记住的仅仅是只言片语,有的人连只言片语都记不住了。 三、最后我们对为什么要读经做个总结 为了中华民族不消亡而读经。为了国家昌盛太平而读经。为了能活得更舒服而读经。为了我们尚未完全泯灭的良知而读经。为了能分清是非黑白而读经。 四、怎么读经 经典是好,可是有几个问题让人们望而却步。读什么经?读多少?百家争鸣,读哪本?该怎么用? 先说第一个问题,读什么经 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经典”,比如欧美民族的圣经;伊斯兰地区的古兰经;已故印度的佛经、吠陀经;中国的四书、五经、道德经、部分佛经。那我们读什么经? 给大家说一个简单的道理:“谁的娃谁管”,中国人读自己的经就可以了。要是别人的家长管自己的娃,那娃也就不是自己的了,长大了管别人叫爸妈。 为什么?前面讲了,经典能影响到一个民族和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孔子论语卫灵公中说:“志不同道不同者不相为谋。”,意思就是没有共同志向、共同事业的人不能在一起。志就是最终理想;道就是实践方法。 中国人只有建立起共同的“志”,共同的“道”才能形成民族。中国人要追求我们民族的“志同道合”,于是就要按同一个标准做事、学习。所有的中国人,当然也包括古代的中国人,经过我们横向纵向地联系(横向就是同时代比较联系,纵向就是不同时代的联系)后,不难发现,能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标准的就是儒、释、道、法、墨、管、阴阳家的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儒、释、道。 假如大家现在把古兰经当国学标准来读,那么要么我们不算中国人,要么孔子、老子不算中国人。前面虽然说了经典的中心都一样,都是“真善美”,可是实践方法不一样,志同道不合,也是要产生矛盾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我替大家说了,“释家是印度的,不是中国的。”佛家思想在战国以前,刚传入我国时,我们可以称为是外道,因为还没有融入本土文化中。可是佛家思想在中国快速传播之后,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之后与诸子百家思想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系统。 我们现在区别文化是侵略还是融合的方法很好,很简单,容易理解。原来的文化是否还是主流文化就是标准,如果原生文化还是主流文化,这说明后来的文化是融合的。如果原生文化变成了支流文化,甚至消灭了,这就是文化侵略。所以我们说,佛家文化融会到中华文明之中。 任何一种文化发展到今天都不会是原生的,都是经过相互融合、发展才产生的,我们不能抱着极端的民族主义观念去对待外来文化问题,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支持,我们现在还处在蛮荒阶段,还在穿着草裙跳大绳。 大家用这个分析方法可以分析一下我们国家过去四十年的发展之路是否得当,甚至可以预测出未来四十年的发展结果。很多人已经预见到了,看见了民族的危机,所以我国现在有意识地重拾国学、重视国学。第二个问题,读多少经 先给大家讲个小笑话:我在俄罗斯进修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叫安娜,俄罗斯美女,但年龄不大,只有二十五、六岁左右的样子。她给我们上俄罗斯的历史课,讲圣彼得堡的历史时很骄傲呀!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班上不少中国人,听了之后面面相觑,课后的作业是写自己故乡的历史。回来后我有意地缩了一下西安的历史,因为这个老师人很好,从不鄙视外国人,所以我也不好驳她的自尊心。这么一写也有两千多年。第二天,大家念各自的文章,有杭州的、北京的、济南的、南宁的,随便哪个城市也上千年了。老师听了之后就不跟我们说历史悠久的话题了。中国的学生最辛苦,学历史要很长时间,小学学,初中学,高中学,大学还学,可还是学不好。因为时间跨度太长,不好记。学美国历史就简单多了。这是一个小笑话,没有看不起美国人的意思。 这么长的时间要生生死死多少中国人,按照一亿人中出一个圣人,一个圣人著书10万字来看,这些书怎么读都读不完。更何况大圣大贤之多,著作浩渺如烟海,比例远远小于一亿比一。 方法一 不过这个大家不用担心,有句成语叫“追本溯源”。找到各家学说的源头,就是那几位圣贤之祖: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佛家的释迦如来,和诸宗法门的开山门之人,以及其他百家之祖,这些圣贤所著之文章就是经典,实际数量并不多。 再加上古汉语用语简练,字数少于现代汉语。这是读书的一个方法。 方法二 第二个方法是速读的。很多古人的苦恼和我们一样,所以他们穷极一生精力读遍所有经典,然后通过个人经验,从诸多经典中找到几篇非常有代表性的文章,然后重编成新书。如古文观止就是这样的书,古文数量多的数不清,“观止”的意思就是看到这里就可以了,这本书就是一本速读类型的书。喜欢诗的就读千家诗,喜欢画的就临芥子国画谱,喜欢文化的就读十三经。人常说大浪淘沙,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大浪淘金,淘去黄金剩下白金。 方法三 精读是第三个好方法。这个方法适用于基础较好的、智慧较高的、有触类旁通能力的人群。怎么精读呢?就是把经典中的一句话、一个偈言反复地读、研究。因为核心的精神在经典之中到处可见,但是总结性的章、句、字最能说明其意。比如佛家经典中的偈言就是整本佛经的精华,金刚经五千多字,最能体现核心精神的东西,在经中明确指出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经典自身也有方便之处,在文章中一般都会有总结性的语句,只是这种方便需要很深的功底。 方法四 第四个方法是读后人的论。是经典就有后人来读,后人也有造诣、智慧都很高的,他们能理解到经典中的深意,于是就写了论。我们现在把这个字再加上“经”字就可以组成一个词经论,现在人们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经论”,就是这个意思。 如春秋、左传齐名天下,现在很多人把这两个词连到一起说,认为是一本书,这个就错了。春秋是经,是孔子写的。左传是春秋的论,春秋这本书艰深难懂,而左传把春秋不好理解的,没有说明的东西向世人公诸。左传的字面意思就是左丘明为春秋做的传。春秋还有两本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公羊 传是公羊高写的,谷梁传是谷梁俶t 写的。当然一部经的论会很多,到底谁是得正果的呢?这要看专门研究者的评论了。比如有人专门读春秋,他读过所有有关春秋的论,这个人会说,某某是最得法的,某某的论是妄断妄见的。有一人说好未必好,人人都说某某的传写的好,那么我们就要听了。第三个问题,中国诸子百家,读谁的经 还是惯例,先讲故事,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大家都听说过吧?这个事情在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臭名昭著的事件,这也是秦始皇被骂为暴君的一个例证。我们有一个坏习惯痛打落水狗,别人骂,我们就跟在后面也骂,狗已经落水,无力反击,再骂还有意思吗?说得更坏点叫落井下石,不管谁骂,我们总要先搞清楚,再跟风骂人。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这里有一个幕后之人,就是李斯,李斯是吕不韦的学生,与吕不韦的思想体系同出一辙。 吕不韦是非常博学的人,集百家之长编了吕氏春秋一书,儒家是百家之长,自然也在其中。李斯得益于儒家思想,却要指使秦始皇杀这些读书人,同门师兄弟,为什么要相互残杀呢?给大家说几个原因。 焚书坑儒的原因 (一)没读通书,是愚儒才会被杀 儒家教自己门生为人处事的一个重要原则叫“君子不党”,这些儒生不听老师的教诲,结成一党,直面皇帝,以自己的朋党力量与秦始皇抗衡,如果你是秦始皇会怎么做?反对我统一大业的人都是敌人,当然杀掉!读书读到连书中的话都不记得了,书的确该烧了。 儒家教自己的门生要遵五常,要遵“天、地、君、亲、师”,这是孔子最基础的观点之一。结果有些不听老师话的学生被秦始皇杀了,“不尊天地,天地诛之”。道理很简单,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我们不尊重这个天地规律,秋天播种,在古代技术条件缺乏靠天吃饭的情况下,冬天一定会颗粒不收,结果呢?饿死活该。不尊君,结果就是被“君伐之”。 这些儒生目光短浅,只看到秦始皇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因建设而起的祸乱,但没想到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有私利,但也有长久利国利民的方面。愚儒们“不解君王意,民间说是非,欲制民乱,必当诛之。” 也有可能儒生们说的是好话,但方法不对,途径不对,后果也就不对了,所以他们被杀。说好话也是要有智慧的,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特别是对比自己“强、大、重”的人。说话是要别人能听懂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 (二)兴教干政,是狂儒才会被杀 教派都会有排他性,在古代,所有的教派都能立于其他教派之上,所以必须要成为国教才行,成为国教的必经之路就是让教徒左右朝政。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上的人是什么人?上人也。上人有什么样的标志?孔子说:“天生知之”。这些个被秦始皇杀掉的儒生没有一个是天生知之的,为什么?他连自己做这个事情要被活埋,并且会影响到儒家推广都不知道,还能叫天生知之吗?所以他们不是上人,就不能语上。这些个儒生轻狂所为,导致杀身之祸。 还有很多原因,如矛盾的双面性等等,与主题无关,我们就不讲了。 通过给大家讲述了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很清楚地感觉到问题所在,百家各有所长,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都是百家经典,关键在我们怎么去读。 再说说一个大儒汉代的董仲舒,这个人厉害得不得了,到现在,我们仍然受着他的影响。在汉武帝时期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只是表面现象。董仲舒的儒学理论融入了法家的制度,道家的无为,阴阳家的阴阳,还有五德终始论,是集中华文明之大成,只不过取名为儒学而已。董仲舒的这套理论就是汉学的始祖。他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先秦的儒家思想较像,但不全是,他依靠其他诸家思想的先进之处,补上了本身的不足。在他之后我们本土系统的汉唐文化就成形了。因此我们读书就要学董仲舒,集百家之长。 所以读书不限一家之言,读书要读活书,不能读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郴州市汝城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南宁马山县公安局第一次招聘警务辅助人员6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州市长乐生态环境局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年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泸州市蜀润建材有限公司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市汽车运输集团招聘6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芜湖市鸠江区招聘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省施秉县杉木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城投供应链集团社会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烈士陵园介绍课件
- 通信行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全员安全职责
- CGF生长因子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 渣土运输日常管理制度
- 【课件】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第3课时+反比例关系)+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JG/T 225-2007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 贴牌委托协议书
- 百万英镑课件
- 村级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透析导管患者的护理查房
- 胎盘早剥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