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1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 (m),常用单位有毫米 (厘米 (分米 (千米 (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 m”表示。 分米:分米 (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 1 分米相当于 1 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 毫米:英文缩写为 1厘米 =10 毫米 =分米 =米 =千米 ) 2 / 41 2、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 10(2进制的基数是 2,类推 ),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 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 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 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3、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 : 564, 6能够减去 2,所以不用向高位 5 借位。 4、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 519 1不能够减去 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 5借位。 5、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6、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3 / 41 859 7、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 678=有公共端点的两条 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9、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 =”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例: 10(因数 )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 ) 2201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 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4 / 41 “ 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 这 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 1 米 =100 厘米 100 厘米 =1米 5、线段 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 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 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 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 1(米) 30(厘米) 练习本宽 13(厘米) 铅笔长 17(厘米) 黑板长 2(米) 图钉长 1(厘米) 一张床长 2(米) 一口井深 3(米) 学校进行 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 25(米) 宝宝身高 80(厘米) 跳绳长 2(米) 一棵树高 3(米) 一把钥匙长 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 24(厘5 / 41 米) 讲台高 90(厘米) 门高 2(米) 教室长 12(米) 筷子长 20(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 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 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 1”。 4、和 = 加数 加数 一个加数 = 和 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相同数位对 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在个位上加 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6 / 41 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个位加 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 1再算。 4、差 =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 =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 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法估算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是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估算。估算时,把这个数估成与他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去计算。 4、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7 / 41 个数相加(减)一样,要 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 步骤:先读题 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 作答。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3、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一共 .? 比 .? 比 .?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要点归纳: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如右图。 顶点 3、角的特点: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8 / 41 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 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6、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7、画直角的方法:画一个点 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 3 个角中,有 1 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 4个角,都是直角。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与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知识要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 9 / 41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 2+2+2=6,用乘法算就是: 2 3=6或 3 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 4+4+4=12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4 3=12或 3 4=12 4 3 = 12 或 3 4 = 12 : : : : : 相同加数 相同加数的个数 和 相同加数的个数 相同加数 和 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 6 3=18 读作:“ 6 乘 3等于 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因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10 / 41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 5表示 5 个 4 相加或 4个 5 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 =积 加法:加数 +加数 =和 和 加数 =加数 减法:被减数 减数 =差 被减数 =差 +减数 减数 =被减数 差 8、在 9 的乘法口诀里,几乘 9 或 9 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 1 9=10 1 9 5=50 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 3+3+3+3+2=14 乘加: 3 4+2=14 乘减:11 / 41 3 54 10、“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11、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 个 5,就是 5的 3 倍。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一、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 3、画对称轴时要用虚线。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镜面对称 如湖面的倒影、照镜子都是镜 面对称现象。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三、补充对称图形。 12 / 41 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可以先在格子中找到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对称点,然后用直线连接。在对称轴上的点,其对称点还是这个点。对称轴是竖直方向的,图形左右对称;对称轴是水平方向的,图形上下对称。 第七单元 统计 知识要点归纳: 1、统计方法:“正”字统计法、列表统计法、条形统计图。 2、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画正字)。 3、“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 5。 4、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 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 1。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知识要点归纳: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2、数字的组合;衣服的搭配;握手;怎样付钱;推理、猜测。 3201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13 / 41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 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 =”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14 / 41 ( 2)用乘法算式求商。 (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 =份数、总数份数 =每份数、被除数 =商除数、 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除数 =被除数商、因数因数 =积、 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1、 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15 / 41 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 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一、用 7、 8、 9 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 )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 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16 / 41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 1,最小的余数是 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 1)先写除号“厂” (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 ,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 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17 / 41 (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 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 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 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 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 10000 以内数的认识 1、 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 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 10最大的两位数是 99; 最小三位数是 100最大的三位数是 999;最小四位数是 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 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 10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 99999。 18 / 41 三、整百、整千数加 减法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 2)先把 0 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 0。 2、估算 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第 8单元 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计量较重的物品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 =1000 克、 1千克 =1公斤、 1公斤 =2斤、 1 斤 =500克、 1斤 =10两、 1 两 =50克 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推理时,先根据条件确定必然情况,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情况。 4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解决问题 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19 / 41 乘除混合)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同级运算的型:+,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不同级 运算的类型: +,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 54 8 22=54( 8+22)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 小括号。 二、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 =每份数。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 =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20 / 41 除以,“ =”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 =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 =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几倍”。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 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总价单价 =数量。总价数量 =单价。 三、图形与变换 1、角:锐角、直角、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是直线运动。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如:推拉窗。 21 / 41 3、旋转:当物体围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时,自身方向会发生改变。如:方向盘。 4、平移的方法:先确定平移方向和格子数(也就是距离)。找到原图形的各个顶点。把各个点按相同方向平移相同的 格子数。把新顶点按原图形的顺序连接。 五、克和千克 1、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 1克。两袋 500 克的盐约是 1千克。 4、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000g进率是 1000 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6、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立式计算,一般是把 千克换成克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22 / 41 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 0”或者连续两个“ 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 4、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 0”占位。 5、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6、数 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7、最大的一位数: 9,最小的一位数: 1 最大的两位数: 99,最小的两位数: 10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最大的三位数: 999,最小的三位数: 100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最大的四位数: 9999,最小的四位数: 1000 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最大的五位数: 99999,最小的五位数: 10000。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他们的最低位都是个位。 23 / 41 8、 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大约”“可能”“大概”出现就是近似数。 方法:两位数的看个位上的数估算,三位数及三位数以上的看十位上的数估算。(四舍五入) 万千百十个 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注意在笔算加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 1作 10再减。2 、估算方法:估算是整百数:看十位,十位小于五的( 4、 3、 2、 1、 0)就少看,直 接把个位、十位舍去写作“ 0”。(四舍)如: 532 500十位大于五或者等于五的( 5、6、 7、 8、 9)就多看,把个位、十位写作“ 0”的的同时还要在百位上加上 1。(五入)如: 567 600 估算成几百几十数(整十数):看个位,个位小于五的( 4、 3、 2、 1、 0)就少看,直接把个位舍去写作“ 0”。(四舍)如: 532 530个位大于五或者等于五的( 5、 6、 7、 8、 9)就多看,把个位写作“ 0”的的同时还要在十位上加上 1。(五入)如: 567 570出现“大约”“可能”“大概”时,就需要估算,要 用“”符号。 24 / 41 七、统计 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便于更好、更清晰地观察、比较和分析数据。 2、条形统计图:一格可以代表 5 个单位,也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来确定一格代表多少。数很大时有的一格可以代表 10个单位。 八、找规律 1、一组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把最后的放在最前,其余的往后移。 把最前的放在最后,其余的往前移。 2、数列的变化规律:等差数列;前两个数的和相加等于后一个;倍数关系 ;每个数都是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 5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第 1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导热油循环油泵。 25 / 41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第 4齿轮沥青泵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 较长物体的长。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青泵。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 温沥青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 )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 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6 / 41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轮润滑油泵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 )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 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 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27 / 41 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 100 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 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 100 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 (一 ):我长高了 受成长的快乐。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 38 页 头齿轮油泵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初步认识角,并且能够辨认。 (3)知 道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2、 40页 (1)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直角,会画直角标记。 28 / 41 (2)能利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利用工具画直角。 (3)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44页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 )47页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列增压燃油泵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 5 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9 / 41 (2)能用 5 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 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列增压泵的乘法口诀 (分 2课时 )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 2、 3、 4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 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列渣油泵安装尺寸 (3)掌握 2、 3、 4 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 56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系列渣油泵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 2 题中,应适当拓 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的乘法口诀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 6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30 / 41 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 6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沥青拌合站增压泵 1、建立观察角度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 状,发展空间观念。 2、轴对称 (1)通过欣赏图片,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说一说”等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能找到一条恰当的直线即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 3 (3)能辨别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镜面对称 3(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 称现象。 (2)经历探索、掌握镜面对称现象基本特征的过程 (镜子里外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31 / 41 相反 ),发展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 )3式船用三螺杆泵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 7 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3(2)掌握 7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2、“倍”的意义及应用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螺杆泵的安装尺寸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 8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的乘法口诀 3(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 、编制并掌握 9 的乘法口诀。 32 / 41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 (二 ):看一看、摆一摆 (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 3、 4、 5、 6单元的相关知识 (观察物体、角的认识、表内乘法 )。渣油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七单元:统计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 方法 (画正字 )。 轮泵 (2)进一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 2 个单位的 ),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齿轮泵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样本容量、比较信息,描述信息等 ),并让学生尝试作出简单的决策 (95 页内容可以设计决策问题 )。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高压齿轮泵 1、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3 / 41 (2)让学生经历摆学具、画图示、列图表等过程,逐步抽象出全面的、有序的排列和组 合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过渡到抽象。 (3)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简单的推理可调压渣油泵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做标记”、“列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题型举例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 1 、口 算51312+1042+2410+5525+6689+1066+1699168+2661583618+1286087387、判断比 16少多少?”和求“比 16的数是多少?”都用减法算 ()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高压齿轮泵 (5)55=25 读作:两个因数都是 5,积是 25、 ()(6)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有关系。 ()(7)照镜子时,镜内和镜外34 / 41 的人上、下没有变,左、右对换了 ()(8)黑板面上的直角和书面上的直角是一样大的 ()3。列式计算: (1)比 29多 17的数是多少?是多少? (2) 两 步 竖 式 计 算45+5+40=8300=96=94=7+2337=4。先看图,再填空导热油泵 (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 _;沥青泵 (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 _; (3)第一堆有 3 个,总个数是第一盘的 ()倍,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式是: (4)画出来,使的个数是的 4 倍。 (5)在 86=48 都叫做 (), 54叫做 ()增压燃油泵。 (6)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 (7)写出积相同的乘法口诀来螺杆泵 12(米 21厘米 =()厘米 53厘米 ()厘米。 (9)你的身高大约是 ()米 ()厘米 (10)一条线段有 ()个端点,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锈钢齿轮泵 (11)一个角有 ()个顶点 和 ()条边,边是直直的,不可以度量。 5、应用 35 / 41 (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 9 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 2 倍,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 (2)亮亮身高 85 厘米,玲玲比亮亮高 10 厘米,玲玲身高多少厘米? (3)二年级有 8 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 6 人。一共有多少人? (4)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 3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6、口算 7764+30=464+8=99+9=86选择。下面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7+7+73+3+4+3+38+8+8+800厘米的绳比较, ()两样长 1 米的绳较长 100厘米的绳较长 8、统计稠油泵在二 (一 )班先班长时,四位同学的选票如下:张刚:正正王芳:正正正李强;正正 (1)整理数据高温油泵姓名李强票数 (2)画阴影完成统计图 (票 )张刚 列齿轮油泵李强王芳 2(4)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9、简单的逻辑推理 三个同学的数学成绩是 90 分、 96 分、 98 分。甲说:36 / 41 “我不是最高,也不是最 10。填符号 锈钢齿轮泵在里填上 +、 -、 、 (一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基础: 20以内的加、减法 ) 1、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 1、 1进退位 1、 2计算法则高粘度齿轮泵 1、 3比 (填空、列式计算、应用等 ) 1、 4两步 1、 5估算 (二 )表内乘法 列立式液下齿轮泵 2、乘法含义 2、 1加和乘 (看图、算式等 ) 2、 23、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4、乘法口诀 (填充、写两个算式 ) 4。 1积同口诀不同 5、一位数相乘 (口算、列式计算、应用、综合等 ) 5、 1最大能填几 5、 2 几个几二、量的计量 (三 )厘米和米 100 厘米 7、 1计算 (四 )量物体的长度 28、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限整厘米 ) 9、估计物体长度 37 / 41 三、空间与图形 (五 )线段与角 (直角 )10、线段 11、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12、角和直角 13、角各部分名称 14、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15、画线段 16、画角 17、画直角 六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18、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自考专业(会计)综合提升测试卷(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高频难、易错点题往年题考附答案详解
- 应急处置安全培训课件
- 车辆转让合同(标准版)
- 船员劳动派遣合同(标准版)
- 2024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练习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安全员考试全真模拟模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4年高职单招自我提分评估及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冲刺练习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集
- 2023年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阳光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表
- GB/T 18253-2000钢及钢产品检验文件的类型
- 虚拟仪器-第4章-LabVIEW的程序结构课件
- 2022年太原市第二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职地理》配套教学课件
-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表格
- DB51∕T 2571-2019 林下黄精种植技术规程
- 世园会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 金相检验4-结构钢的金相检验
- 不同截面钢牛腿设计计算(exce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