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初等教育(中文与社会方向) 论文论文内容提要:(400字左右)潮汕地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广东最东端,素有“省尾国角”之称。而且,潮汕地区三面环山,面朝大海,这样一个封闭的地域造就了潮汕人与中原一脉相承又有其独特方面的婚姻家庭观。本文通过对潮汕人以及潮汕婚姻家庭观念的解剖,对潮汕旧婚姻观与新时代潮汕婚姻特点的不同之处进行探讨,从而反映潮汕人恪守儒家学说,婚姻家庭观念方面极其现实,从一而终、一夫一妻,以孝道为重、子女为贵。旨在通 过对潮汕婚姻现象以及潮汕家庭观的分析,让更多的潮汕年轻人了解潮汕文化,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潮汕地区的文化传统。关键词:潮汕地区;潮人;婚姻习俗;家庭观念 学生签名:读大学二年级时,学校开设了潮汕文化这一科目,让我这个本地的潮汕人开始有了研究我们潮汕文化的强烈愿望。之前翻阅了几本关于潮人历史、传统习俗以及潮语的谚语熟语等书籍,其中关于潮人婚姻和家庭观念的表述十分有道理、有意趣,由此萌发了自己对于我们潮汕婚姻及家庭观念的思考和探究。一、关于潮汕人潮汕地区(以现在广东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为中心)。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潮汕人,是汉民族中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的一个支系。 潮汕人,简称“潮人” 。潮人是以“民系”为划分标准,归属于汉人的一个群体。潮汕文化是一种以母语潮汕话以及血缘为基础的群体文化,而非地域文化。所以,潮人所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指居住于潮汕本土的潮汕人,而且应当包括海内外的众多潮汕移民。 潮人的足迹遍及全球,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汕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谋生,形成社会风气,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清中叶著称一时的广帮商人,主要由广州帮和潮州帮商人组成,潮商在国内的东南沿海及江南一带生意做得很大,在泰国、新加坡一带颇有势力。强烈的商品意识,是潮汕人一种颇具优势的文化潜质,使他们在改革开放时期足迹遍及城乡,渗透各行各业,特别活跃。秦汉以后,汉文化向岭东扩展。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影响逐渐扩大,陈元光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韩愈谪任潮州刺史,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宋元时期,大量移民入潮,闽文化北来,使潮汕地区全面开发,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明清时期,最终形成有鲜明特征的潮汕民系文化。潮汕地区从宋代起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人才辈出。其中,以潮商最为令世人赞赏,天生为商业而生存,赚取了无尽的财富。华人首富是潮州人李嘉诚;大陆首富是汕头潮阳人黄光裕。著名的财富杂志评出的2004年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有三位潮人,分别是排名第三的 李嘉诚、排名第11的谢国民和排名22位的罗康瑞。中国青春产业的领军人物、深圳大学校友、QQ总裁马化腾也是潮人,祖籍汕头潮阳人。因此,潮人也被世人称为“东方犹太人”。 二潮汕婚姻及家庭观念在婚姻嫁娶方面,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通过婚姻建立起家庭,完成“孝养父母,供奉祖先,养育后代”的任务等等。客观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人们在婚姻嫁娶观念上的不同以及在某种观念支配下不同地区婚姻嫁娶习俗上的差异;在走向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动,中国传统婚姻嫁娶观念和习俗正在逐渐受到现代化的侵蚀,有些地区甚至走向瓦解。 韩愈夕贬潮州之前,潮人由于三面环山、面朝大海等封闭性的地理环境,与世隔绝,所以性格较野蛮,被鄙称为“六甲荒”。但也正因为这种封闭保守的环境造就了潮人民不畏死、率性而为、情理重于法度、着眼现实等性格特点;进一步造就了与中原文化截然相反的“商农并重”观念。可是,在家庭婚姻方面,潮汕人却严格恪守儒家学说,守护中国的礼教传统,有着严重的家族观念,可以说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潮汕地区婚姻嫁娶现象的分析思考,探寻其中的利弊,以求更好地理解潮汕地区婚姻及其家庭观念。就本人而言,自出生至今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是生活在潮汕本土,对于海外潮人的婚姻家庭状况不甚了解,所以,本文主要还是以潮汕本土作为研究对象,而海外潮人的状况则是通过文献以及书籍做穿插和简单的介绍。但是,无论如何,潮汕人即使在空间上有分居的差异;在时间上,有时代的不同,但其婚姻家庭观念还是存在着极多的共性。而这些共性主要的源头在哪里呢?一是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二是潮汕本土在其封闭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下渐渐形成的文化认识。两者的结合即构成了潮汕婚姻家庭文化与中国其他群体具有显著区别和特征的个性文化。(一)中国婚姻旧俗中国自进入封建社会特别是唐朝以来,男女婚姻,“俨同贸易”,并有卖婚、换婚等婚姻形式的出现。由于潮汕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婚姻之守旧,其共同特点是,父权、夫权、族权等封建思想作怪。子女是父母生的,父母可以决定子女的一切,包括终身大事,说一不二。“儿女我所出也,终身之事,我皆握其权者也。我意如此,彼又何敢不从”。礼记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日,是善事我,子须夫妇之礼焉,终身不衰。”就是说,孝道高于一切,一切以父母的好恶为标准,只要父母合意,可以“掠夺子女毕生之幸福,以偿其父母之欲望。”由此而出现了儿女不参与婚事,父母堂上议婚,儿女必须回避等怪现象。 旧婚俗使广大妇女处于层层被压迫的地位,受尽了痛苦的煎熬。潮州歌谣共君坐床头,道出了潮汕旧女子在母家受尽兄嫂虐待的辛酸:“共君坐床头,共君细咀目汁流。在家受尽兄嫂苦,受尽柴烧熨我头。共君坐床头,共君细咀垂垂啼。在家受尽兄嫂苦,受尽柴烧共铁钳。”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是封建社会套在广大妇女身上的枷锁。潮汕人丈夫外出,妻子也要老老实实守在家里理家务、养孩子: 君去南海买麦生, 吩咐娘仔勿过家。 别人咀话勿接嘴, 目仔放落面青青。 君去南海买糖方, 吩咐娘仔勿看人。 别人咀话勿接嘴, 目仔放落面带红。 不仅如此,旧社会有的妇女被丈夫抛弃后还须终生守寡。下面的这首潮州歌,便倾吐她们孤身之苦: 月斜三更门正开,长夜横枕意心怠。 短命冤家无口信,望断肝肠无人来。 池塘莲花发枝枝,鸳鸯戏水闹凄凄。 蝴蝶双双叶上舞,独娘赏花孤身栖。 总体而言,旧婚俗使广大妇女处于层层被压迫的地位,受尽了痛苦的煎熬。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汕人的婚礼已越来越富于时代气息了,不少青年男女早 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但是,有一些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仍然存在。值得深思的是,对于如今社会而言,这种观念究竟这是好还是坏呢?(二)潮汕婚姻家庭观念的特点1传统潮汕人婚姻家庭观念的本质特点 (1)恪守儒家学说,完整保留中国传统的婚俗习惯以及家庭伦理道德 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古代文化中,婚姻的基础和最高宗旨是“合之好,则天之道”,以及“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就实际而言,婚姻也承担着“孝养父母,供养祖先,养育后代”三大任务。对此,潮汕地区继承了古代婚姻的宗旨以及任务,而且将其发扬光大。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但是作为潮汕子弟,很多人都仍然恪守这样的信念。可能很多人认为,潮汕人的婚姻家庭观比较保守。不过在今天的社会,我认为“保守”二字不太恰当,换成“现实”也许更为合适。以前,潮汕地区由于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在地理上形成了这样一种地理上的封闭,完整地保存了华夏民族古老的思想及传统,这与当代潮汕地区这种现实的婚姻家庭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历史的脚步轻轻地踏进这个从未有过的历史的转型期的时候,为什么潮人依然维系着这种传统的观念?一个方面是这种观念已经在潮人心中深深扎根;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观念有着它在当今的生存意义。爱情自由浪漫的谬论满天飞扬,诸如门当户对、从一而终这些哲理般的传统观念正在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的气氛下,我更觉得潮汕人的这种观念是难得可贵的。在没有物质基础的情况下,任何的浪漫自由必将只是空中楼阁,“门当户对”讲的就是这样一种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比什么“浪漫、自由”来得更加现实的。特别是在刚刚步出校门的年轻人中,这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房地产可以颠覆一切的时代,一个栖身之所是两个年轻人十多年的努力,在这十多年里你的一切努力就仅仅是为了它,你必须战战兢兢,职场的一切波动都是致命的。也许,到头来,十年的奋斗最终都买不起一个“容身之所”。所以,本人认为,如今的潮汕人这种仍然恪守儒家学说以及完整保留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2)从一而终,一夫一妻,全国离婚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在我目前所收集到的资料中,没有什么比较权威的资料可以显示潮汕地区是全国离婚率最低的地区。但是,就我们潮汕人在当地的生活经验便明显可以感到潮汕地区的离婚率的确很低。 潮汕地区的低离婚率究其原因,在于:其一,潮汕人认为婚姻的宗旨在于“结二姓之好”,若离婚,便是“结二姓之怨”。在家族观念浓厚的潮汕地区,结二姓或二家之怨的事,是很不希望发生的,所以,当潮汕家庭感情出现危机的时候,无论是婆家,还是娘家,都会尽力规劝双方合好,以和为贵。其二,潮汕女子有很强的忍耐性。不得不承认,就潮汕地区来说,婚姻出现问题的根源大多来源自男方。面对丈夫的过错,大多潮汕女性都睁只眼闭只眼,而且认为:“婚姻就是两口子过日子,无论好与坏都要过下去。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原因,她们不希望离婚,也不会同意丈夫离婚的。” 其三,潮汕父母有很强的家庭责任感,离婚意味着是个人的解脱,但更多的是,离婚意味着下代人的痛苦。所以,为了下一代,潮汕父母都从心灵底处拒绝离婚。这便是潮汕人重情理之处。另外,对于离婚,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大多都认为是丢人的事,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批评,有损公婆、父母以及家族的声誉。而且,潮汕人法制观念淡薄,所谓的淡薄,不是因为不懂法,很多人都知道“想离婚找法院”这样一个道理,可是,出于对对簿公堂的厌烦,一般潮汕人都会寻求社会道德规范下的私力救济方式来调解矛盾,而不愿进行离婚诉讼,这也跟潮汕人与生俱来的对公权力的不信任有关。 另外,从一而终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仅体现在妻从一夫而终,也体现在夫从一妻而终。也就是说,潮汕地区除了地位显赫和有道德瑕疵的极少数人,大多是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即使在古代也是这样;在当地,就更不用说。这种具有强烈家庭责任意识的观念,让不少外地的未婚男女都梦想着娶一个会持家的潮汕女孩为妻或者嫁给一个顾家的潮汕男人为夫。 (3)盲婚哑嫁时代,夫妻感情从无到有,从坏到好 在以往,潮汕人的结婚大多是盲婚哑嫁的。当然,现在随着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盲婚哑嫁的情况已经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以自由恋爱为主流。当今社会,有不少人都在批评潮汕地区以往那种盲婚哑嫁的弊端和害处,但我想说的是,盲婚哑嫁不一定就是不幸福。我的父母便是因盲婚哑嫁而走在一起的。他们对婚姻的满足感,是我等身为子女,所有目共睹的。而且,在潮汕这样的家庭也并非仅是我家,相反,大部分家庭都是这样,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结婚的人。 在众人眼中看来是毒瘤的盲婚哑嫁,却在潮汕人这里找到了生长的土壤,并也为潮人所认同。而且,更令外人感到惊讶的是,在这些通过盲婚哑嫁而组建起来的潮汕家庭,夫妻之间的感情绝大多都是从无到有,或者从坏到好,呈良性发展趋势的。生活的时间越长,他们的感情会更为加深。彼此相汝以沫,经营着婚姻、家庭,直至生命的结束。 这不得不说是与潮汕人以家庭为重的家庭观紧密相连的,家庭观影响着婚姻观,也便使得双方对自己的婚姻越来越满意。即使在婚姻的初期,双方对对方都没有感情或者不甚满意,但是随着生儿育女,随着赡养父母或公婆,双方便渐渐将爱转移到子女身上,继而将爱的高度提高到整个家庭。双方也会随着家庭的温馨而渐渐爱上对方,从而使这种感情随着生活的柴米油盐而愈来愈真实,愈来愈浓。所以,归根到底,是家庭责任感催生了真情与爱。在如今这个婚姻十分不稳定的社会里,到处充满着“外遇”、“出轨”等等不忠实于婚姻的现象,能够如此真的不得不令我们为之赞叹。 而且,在潮汕地区比较普遍的现象还有,即使是潮汕人本群体内部,也很少有跨市结婚的,大多是隔壁村之间的通婚,或者隔壁镇之间的通婚。本人通过调查了解到,潮汕地区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儿女的对象也是潮汕人,因为潮汕地区的很多文化是外地人难以学习甚至是难以理解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不会讲潮汕话”,婆媳之间存在言语沟通的障碍。就本人来说,父母早在我步入大学时就已叮嘱我:得找潮汕的男孩子。当时还觉得父母是老古董,思想落伍。其实仔细想想,父母这样叮嘱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女儿不要嫁得离家太远了。况且,嫁在潮汕地区有安全感。至少可以在父母的身边、兄弟姐妹彼此都有个照应。(4)浓厚的家族以及家庭责任感,孝道为重,子女为贵 前文已经提及潮人婚姻家庭观的最基本特征是恪守儒家学说,保留中国传统的婚姻习俗以及家庭道德伦理。这对于潮汕家庭的直接影响便是,使潮汕人具有非常浓厚的家族以及家庭责任感,孝道为重,子女为贵。潮汕人一般都会将家族的荣耀放在至上的位置,待人处事是否有辱祖宗,是否有辱门楣,是否伤风败俗,都是潮汕人考量的标准。 另外,中国传统儒学对潮汕人的影响还体现在:“父母在,不远行,行必有方”。 虽然在海外的潮人占总潮人的1/3,但是,在以前,潮人并非很愿意便漂游海外的,而是的确受生活所迫。当然,改革开放后,离家创业的潮人也很多,这是新的气象。而一旦在外地或海外闯天下的潮人,他们同样肩负着整个家族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他们在外奋斗并非为个人而奋斗,而是为家族,为家庭,为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子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以香港亚洲卫视永远名誉主席林百欣先生为原型而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我来自潮州,三个年轻人郑琛、李乃强及朱润为摆脱农村艰苦生活,肩负着家庭的责任感,从潮州来到香港挣扎求生的故事。所以,一般在外的潮汕人都会认为,离家在外而一无所成,是很耻辱的事。 接着,家族观念以及家庭观也会随着感情的加深而渐渐地升华为爱乡爱国的高尚品质。很多事业有成的潮汕人不仅仅回馈父母、尽孝道,而且,更会心怀桑梓,无私地回报家乡。海外的潮人而回馈祖国,捐财捐物,心系国家安危。譬如李嘉诚、李光隆、林百欣、陈弼臣之辈。这种爱乡爱国的情怀,便是来自潮人骨子里浓厚的家庭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种家庭责任感则是源于以血缘为基础的孝道和爱子爱女之心。 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为什么在外地以及海外的潮人可以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而潮汕本土的潮人却平庸过生活。离乡在外的潮人,家中有父母, 有子女,但他们无须直接操办家庭的柴米油盐,而将时间和精力奉献给自己的事业,为家庭、为家族名誉以及出人头地而奋斗;而本土潮人,却过着那种得过且过,不追求飞黄腾达,只求有能力养育父母、养育子女的生活即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家庭生活,使父母安享晚年,孩子得到更多的照顾和教养。尽管这样滋长了本土潮人的惰性,但也从可以看出潮人浓厚的家庭责任感。 四海潮人,有潮水的地方便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便有潮语。在众多的海内外潮人家庭中,潮汕话依然是交流的重要语言之一。无论走在哪里,无论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下,潮人家庭,都一定会携带自己的语言前行,并将语言流传给下一代。所以,在例如新加坡、泰国曼谷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法国巴黎的唐人街、柬埔寨、越南,都可以听到潮语。在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等地区还开办有潮汕话课程班以及潮人学校。新加坡拍摄的家庭教育电视剧小孩不笨,其原声碟便融合三种语言英语、普通话以及潮汕话,这真实地体现了潮汕话仍然是海外潮人家庭用以交通的重要语言,他们仍然没有忘却潮汕话。这也便是潮人对家庭以及家族的另一种解读,他们虽然远离家族,远离故乡,但他们念本,他们不忘根,不忘家族。即使子辈生于海外,依然教养他们铭记自己是华夏儿女,潮汕子弟。 2新时代潮汕人婚姻观念的特点 在上文中提及到的是潮汕地区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但是,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改革开放以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新时代潮人基本上仍然是恪守 传统潮人所恪守的理念,譬如说“孝道为重,子女为贵”、“以和为贵,夫妻和弦、从一而终”、“不忘本不忘根”、“坚守伦理道德”等大原则是依然不变的。但是,新时代潮人,相比较于老一代潮人,在观念方面是更为理性化、开明化、科学化的,他们创造了新老观念的融合,在依然保持低离婚率的同时,也更加促进了家庭的和睦、平等以及民主。 所以现在,你常常都会看到那些在影楼穿着西式婚纱的潮汕新婚夫妇,但也遵照潮汕传统,结婚之日,依然在家里拜“五谷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民航维修安全试题及答案
- 生药学知识点重点总结名词解释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5飞机维修笔试题及答案
- 高楼外墙漆施工合同(3篇)
- plc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居住小区外墙清洗与保养服务合同
- 环保设施建设工程包清工合同标准
- 国际贸易代理合同规范范本
- 存量房买卖与租赁政策咨询合同
- 指甲材料改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儿童口腔健康宣教课件
- 工程造价咨询手册模板
- 设备维护服务方案(2篇)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监所防疫知识培训
- DL∕T 781-2021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PDF解密
- T∕CACM 024-2017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穴位埋线减肥
- 【ZYJ7型电液转辙机道岔工作原理与故障维修11000字(论文)】
- 学生心理健康一人一档、一人一案表
- 毕业设计(论文)-水果自动分拣机设计
- 食品科技的未来2024年的食品创新与食品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