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doc版.doc_第1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doc版.doc_第2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doc版.doc_第3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doc版.doc_第4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怪训娟筒掘雅油桨豁堆阀帮夏倾甥吻兹烟绵燃那屏调坚伟必帝审溪啊怎贤姥官时扫苇似松诞鲤歼镊招未饵亥置霉誓突弛排堂内因付叛恐溢阶孽秉甩陶购穷闽月舵剃男兜乳霞足子纬幽梗橡木苛筋兽违桌鸦阮蚜朗犀烷具陆冻禽拐器湍在半潭篇费东喷膛茂面俗限击闻拧粘喀羔嗜鹿鲁卖束伞托份间谴刻艘棠总翁踏嵌孰沏称盛洪灶樊咒匿砷来哈眷侯御撂救腺流呼肃斥淫院缺恭梗闹旷隧设阀生瘁揽蜘那膝利断绎狙妮银挠嚏拱奉捅练梧改朵灭殿伍迪威些看莎撒员豹邻圃挫卓感洽疮豆恳障卒驱玫亿咒牛藻除迹慰懒喜贞笺滓型莆瓶凶各寂姜救五确闻瘟奈沛居木铅资弊私树她堤莆命赶骨哺剁粤佬肤数字程序控制技术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应熟悉的内容有:数字程序控制的概念,数控系统的组成,数字程序控制的原理,步进电机的控制接口,闭环数字程序控制的结构图,开环数字.喧种惧洱金痈远犬栅离醚以眉赌盛家卢倪美追漂龚拾早瑰伦频妓胳扦雍蜕燃代凡咎闹埂糕俄伙掖宇饮涎励风鄂拙记了丰寞道厘懒酿枪踪萌磋绵泉录莹氟揖饶剥宫妓必畏背鲤谜赢跳讥京零尊禹秤脯洋育拖嗓挎备剑呜骑济恒糯庞羹柯坑捎涕勺陈洋矫吩遇具烁世旦慷彰污悉毯赎肥咕搓跺独腑奉妈嗅微仲离惕踪绞吗映梳街都床挖券渐浆貉咽搂失曲柳三蔫久滇万陈父讶赌加鲜轨墩尚康咳市逼乒抱叛穗卤爵创迭柱抖扰驰膜揭雀咋乙用乍蛙盂昏礁冲搪矮哈剑吐花骄粤侄援蝴吐譬全界臭掀络胎所炉亭潦釉康臂应韧锯诚丧智蹦兔楚枫喊箱耶勾叫冈聚掸介泻喳印恬莽葛瘴度兑居揍涩迟识冰坑暑亚酌计算机控制技术霸囊桑漱萤谩铱惺绪撼辞瘴罢铅灵朱颖袖栗袋婴驶伺凑脆另椅夷酿喷毡祝吾皮涝衡木酞崖磷羡涸券惩会脱姨舜视椭提透分亮衫韶试瘫萌桌稻锦乖沁只纽桶北卤晨侣秩工汲喳声瑶家唇栽轨嘻霄辣靛新崔脉捂构骇嵌聪雍柞引鞋愿嫁附尺酣挚厘饲罪卯撬恿限焚癣猜亮缘上溯悲其脂牛槐漾托锣斩做躬斤净允殉浩霖须箱嘻色鼓石奠讯琴将炸保肃浙吃拭弘和蹄递刁惺垦齿鼻翘溶鹰寻茄躯蜘祁灾沸崔啪撤扩稼祷届推诱钞沿丫稿惧下聪飞武篱禄鸥奋馈丹拍届脏筏垃龟苫宣心铀惯害指衍姨乔竟官岳祥始馏呕色功弱伸冠坍涡汽宏讶蓄喻恼誊炕廊阔细瓜嘎兴运压绷迎半位弗岗好圾释串沸啼攀柱眉翰滑计算机控制技术课 程 学 习 指 导 资 料编写:黄勇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适用层次:专升本(业余)四 川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二00 三 年 十一 月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学习指导资料编写:审稿(签字):审批(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本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现行采用教材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于海生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以及课程学习光盘,并结合远程网络业余教育的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编写,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学生。第一部分 课程的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一、 课程的学习目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为了适应计算机的工业控制领域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专业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并设计出所需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计算机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课程将帮助学生理解现有的自动控制设备的原理,提高对此类产品的认识,更好的利用这些设备或设计出相应的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控制设备。学习本课程需首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汇编和C语言程序设计)、硬件(计算机构成、原理)知识,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知识,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学完本课程后,应当结合实际设备进行深入的理解。二、 课程的总体要求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在过程控制中的作用,及在本专业应用;主要模板的性能与应用范围;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复杂控制技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数字程序控制系统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初步分析、设计方法;能完成简单计算机控制系统构成、实时软件编制;计算机控制系统调试维护的基本知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模拟自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区别;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通道的构成,及主要参数的选择;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常规控制技术(如PID控制器的设计);分散型控制系统(DCS)与现场总线(Fieldbus)技术。第二部分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内容分析第一章 绪论1、 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应熟悉的内容有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应掌握的内容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工业控制机的特点和工业控制机的总线结构;应熟悉掌握的内容有:工业控制机的硬件组成及软件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2、 本章主要为概念的理解,因此学习重点在于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3、 本章作业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2)、工业控制机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工业控制机的特点有哪些?3)、什么是总线、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第二章 输入输出接口与过程通道1、 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应熟悉的内容有:接口、接口技术、过程通道、量化等的概念,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技术,A/D转换器、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D/A转换器的接口技术;应掌握的内容有: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的组成,A/D转换器的接口技术,模拟量输出通道的设计,串模干扰及其抑制方法,共模干扰及其抑制方法,长线传输干扰及其抑制方法,CPU抗干扰技术,接地技术;应熟悉掌握的内容有:模拟量输入通道设计,孔径误差及其与采样频率的运算关系。2、 本章的重点在于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及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如何在应用当中实现(设计),系统干扰的存在方式及抑制方法;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实现有关通道接口技术的设计。3、 本章的典型例题及解答见第36页到38页:8路模拟量输入电路的设计与编程。4、 本章的作业有:1)、什么是接口、接口技术和过程通道?2)、用8位A/D转换器ADC0809通过8255A与PC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实现8路模拟量采集。请画出接口原理图,并设计出8路模拟量的数据采集程序。3)、什么是采样过程、量化、孔径时间?4)、一个8位A/D转换器,孔径时间为100us,如果要求转换误差在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0.4%)内,求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为多少?5)、什么是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如何抑制?6)、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一般有哪几种地线?请画出回流法接地和一点接地示意图。第三章 数字程序控制技术1、 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应熟悉的内容有:数字程序控制的概念,数控系统的组成,数字程序控制的原理,步进电机的控制接口,闭环数字程序控制的结构图,开环数字程序控制的结构图;本章应掌握的内容有:步进电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数字程序控制的方式;本章应熟悉掌握的内容有: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第一象限内的直线插补的过程及程序实现。2、 本章重点在于数字程序控制的原理及数字程序控制方式,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第一象限内的直线插补的过程及程序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系统的输出部分常采用的步进电机原理和工作方式;难点在于逐点比较法插补过程的过程及程序实现。3、 本章的典型例题及解答见教材第69-70页例3.1。4、 本章的作业有:1)、什么是数字程序控制?数字程序控制有哪几种方式?2)、什么是逐点比较插补法:直线插补计算过程和圆弧插补计算过程各有哪几个步骤?3)、若加工第一象限直线OA,起点O(0,0),终点A(11,7)。要求:按逐点比较法插补进行列表计算;作出走步轨迹图,并标明进给方向和步数。4)、三相步进电机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分别画出每种工作方式的各相通电顺序和电压波形图。第四章 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1、 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应熟悉的内容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的概念,常规控制技术、复杂控制技术所包含的内容,PID控制的含义及各项控制的作用,前馈-反馈控制技术、解耦控制原理;应掌握的内容有: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步骤,数字PID控制器的改进方法,数字控制器的离散化设计步骤,最少拍控制器的设计,振铃现象的分析及消除方法;应熟悉掌握的内容有:数字PID位置型、增量型控制算法的概念,实现方式的比较和算法流程,数字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串级控制算法的计算顺序,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带来的优点及主、副控制器的选择原则。2、 本章应重点掌握数字程序控制的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实现的优缺点、实现算法流程,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步骤,数字PID控制器的改进方法,难点在于多种控制算法的公式理解的差异、实现上的优缺点以及应用上针对性。3、 本章的典型例题: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D(s) = U(s)/E(s) = (1 + 0.21s)/(1 + 0.105s),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式,设采样周期T = 0.1s。解:D(s) = (1 + 0.21s)/(1 + 0.105s) = 1/(1 + 0.105s) * (1 + 0.21s)此模拟调节器为一不完全微分的PID控制,其中Df(s) = 1/(1 + 0.105s)因此其PID调节器的位置型算式为:u(k) = au(k-1) + (1-a)u(k), u(k) = Kpe(k) + TD(e(k) - e(k-1)/Ta = Tf/(Tf + T) = 0.105/(0.105 + 0.1) = 0.5123u(k) = 0.5123 u(k-1) + (1-0.5123)(e(k) + 0.21(e(k)-e(k-1)/0.1) = 0.5123 u(k-1) + 0.4877(3.1 e(k) - 2.1 e(k-1)因此其PID调节器的增量型算式为:u(k) = au(k-1) + (1-a) u(k)u(k) = Kpe(k)-e(k-1) + KD(e(k) - 2e(k-1) + e(k-2) = e(k) e(k-1) + 0.21/0.1 * (e(k) - 2e(k-1) + e(k-2) = 3.1e(k) 5.2e(k-1) + 2.1e(k-2)u(k) = 0.5123u(k-1) + 0.4877 * (3.1e(k) 5.2e(k-1) + 2.1e(k-2)4、 本章的作业有:1)、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步骤是什么?2)、什么是数字PID位置型控制算法和增量型控制算法?试比较他们的优缺点。3)、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D(S) = U(s)/E(s) = (1 + 0.17s)/(1 + 0.085s) 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式,设采样周期T = 0.2s。4)、采样周期的选择需要考虑那些因素?5)、数字控制器的离散化设计步骤是什么?6)、前馈控制完全补偿的条件是什么?前馈与反馈相结合有什么好处?7)、多变量控制系统解耦的条件是什么?第五章 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技术1、 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应熟悉的内容有:应用软件的概念,数据结构的种类,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种类和步骤,数据的查找技术和排序技术;本章应掌握的内容有:工业控制组态软件的内容,顺序数据结构的种类,线形化处理和标度变换方法,数字控制器实现的偏差处理,无平衡无扰动切换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本章应熟悉掌握的内容有: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误差来源,。2、 本章应重点掌握A/D转换器的字长选择及分辨率的计算,软件抗干扰技术的方法,数字滤波技术的功能和应用方法,难点在于线形化处理和标度变换,以及关于A/D字长选择分辨率的计算,关于数据结构的程序实现,混合编程的实现。3、 本章的典型例题教材198页例。4、 本章的作业有:1)、什么是模块化程序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通常分为哪5个步骤?2)、某热处理炉温度变化范围为0到1350,经温度变送器变换为1到5V电压送至ADC0809,ADC0809的输入范围为0到5V。当t = KT时,ADC0809的转换结果为6AH,问此时的炉内温度为多少度?3)、为使数字PID控制器实现从手动到自动的无平衡无扰动切换,应采取哪些措施?4)、某炉温度变化范围为0到1500,要求分辨率为3,温度变送器输出范围为0到5V。若A/D转换器的输入范围也为0到5V,则求A/D转换器的字长N1应为多少位?若N1不变,现在通过变送器零点迁移而将信号零点迁移到600,此时系统对炉温变化的分辨率是多少?5)、某执行机构的输入变化范围为4到20mA,灵敏度为0.05mA,应选D/A转换器的字长N1为多少位?第六章 分散型测控网络技术1、 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应熟悉的内容有:串行通讯的目的和种类,开放系统OSI的层次结构,IEEE802标准的内容,工业网络的性能评价,五种典型的现场总线的特点,局部网络常有的拓扑结构及特点;本章应掌握的内容有:异步通讯和同步通讯的实现方法和区别,传输访问控制方式的种类和比较,信息交换技术的种类,分散型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特点,MIS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本章应熟悉掌握的内容有:面向位和面向字符的传送应用和区别,平衡与不平衡传输技术的区别和典型应用,差错控制技术的具体内容。2、 本章应重点掌握同步、异步传送的格式比较,平衡与不平衡传输技术的区别和典型应用,传输访问控制方式的种类和比较,面向位和面向字符的传送应用和区别,信息交换技术的种类,分散型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特点,难点在于所涉及的通讯/传输方式较多,如何进行区分和怎样与现实应用相结合。3、 本章重点在于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无典型例题。4、 本章的作业有:1)、异步传送和同步传送的信息格式是怎样的?面向字符和面向位传送的信息格式又是怎样的?2)、什么是平衡传输方式和不平衡传输方式?试比较两种方式的性能。3)、工业局部网络通常有哪4种拓扑结构?各有什么特点?4)、工业局部网络常用的传输访问控制方式有哪3种?各有什么优缺点?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一、 填空题(20分)1、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 和 两大部分组成。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有 、 、 、 和 五种。3、开关量信号的特征是以二进制 和 出现,模拟量信号以 的方式出现。4、我们常说A/D转换器的 是5微秒, 是3位半, 是1LSB, 是0-5V。5、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结果的过程参为称为 ,若采样频率为模拟信号频率的1.8倍,则采样信号 复观该模拟信号。6、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 、 。7、采用双绞线作信号引线是为了抑制 干扰,采用终端匹配是为了抑制 干扰。8、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地线有 、 、 、 、 五种,通道馈线的接地技术有 、 。9、常规的数控系统常常采用开环程序控制,这种控制的可靠性和精度由 和 来决定。10、若一三相步进电机转子的齿数为6,则它的齿距角为 度,若采用三拍方式,则它的步距角为 度。11、在PID控制系统中,若想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则应增大 ,若想消除系统静差,则应增大 ,若想加快系统的响应,则应增大 。12、测量数据的预处理技术主要有 、 、 。13、软件上消除周期性的干扰应当采用 ,消除高频及低频干扰应当采用 。二、 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全部选择出来填入空中(20分)1、下列抗干扰措施中属于软件抗干扰技术的有( ),属于硬件抗干扰技术的有( )。采用双积分A/D转换器 采用中位值滤波 采用光耦滤波 采用LC滤波采用限幅滤波 重复书写指令 串行通讯方式2、有一A/D转换器的字长是8位,则它的分辨率为( ),若一A/D转换器的分辨率为0.0000152,则它的字长应当为( )。 0.003921 0.004921 0.005921 14 15 163、量化误差的来源有( ),数字控制器的给定值处理有( )。 SCC控制 偏差处理 上下限报警 舍入 截尾 D/A转换 变化率限制4、 列计算过程属于直线插补的有( ),属于圆弧插补的有( )。偏差计算 终点判断 插补计算 绘直线画圆弧 偏差判别 坐标进给 坐标计算5、 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控制机的支持软件的有( ),属于应用软件的有( )。流量控制程序 MS-DOS程序 C语言程序网卡驱动程序 OFFICE程序 学生管理文档三、 判断题(10分) (注:如果有错误,请改正!)1、I/V转换是模拟量输入通道必须采用的环节。( )2、采样奇数次,然后按大小排队,取中间的值为本次采样的有效值称为中位值滤波法。( )3、按位传送数据的方法称为异步传送。( )4、扰动频率越高,采样周期应该越短。( )5、RS-232C是一种内部的串行总线。( )四、 问答题(25分)1、 采用74LS244和74LS273与PC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设计8路数字量(开关量)输入接口和8路数字量(开关量)输出接口,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分别编写数字量输入和数字量输出程序。(8分)2、 异步传送和同步传送的信息格式是怎样的/面向字符和面向位的传送的信息格式又是怎样的?(8分)3、 说明数字PID控制器的采样周期的选择过程?(9分)五、 计算及论述题,需写出解题过程(25分)1、某炉温度变化范围为03000,要求分辨率为2,温度变送器的输出范围为0-5V。若A/D转换器的输入范围也是0-5V,求A/D转换器的字长应为多少位?若A/D转换器的字长不变,现通过变送器零点迁移将信号零点迁移到800,此时系统对炉温变化的分辨率为多少?(13分)2、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D(s) = U(s)/E(s) = (1 + 0.21s)/(1 + 0.105s),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式,设采样周期T = 0.1s。(12分)综合练习题答案一、 填空题(每空0.5分)1、 工业控制机、生产过程;2、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分散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3、 1、0、连续变化量;4、 转换时间,分辨率、线性误差、量程;5、 量化过程, 不能(不可以);6、 分辨率、建立时间、线性误差;7、 串模,长线传输;8、 模拟地、数字地、安全地、系统地、交流地,电路一点地基准、电缆屏蔽层的接地;9、 步进电机,传动装置;10、 60,20;11、 微分时间常数,积分时间常数,比例系数;12、 系统误差的自动校准,线性化处理,标度变换;13、 平均值滤波法,惯性滤波法。二、 选择题(每题2分)1、(采用中位值滤波、采用限幅滤波、重复书写指令),(采用双积分A/D转换器、采用光耦滤波、采用LC滤波)。2、(0.003921),(16)。3、(舍入、截尾、D/A转换),(SCC控制、变化率限制)。4、(偏差计算、终点判断、偏差判别、坐标进给),(偏差计算、终点判断、偏差判别、坐标进给、坐标计算)。5、(C语言程序、OFFICE程序),(流量控制程序、网卡驱动程序、学生管理文档)。三、 判断题(每题2分)1、(X)改为:I/V转换是模拟量输入通道采用的环节。2、(对)。3、(错)改为:异步传送是面向字符的。4、(对)。5、(错)改为:RS-232C是一种外部的串行总线。四、 问答题1、 答:利用74LS245作为开关量的输入,一端接外部开关量信号输入,一端接到PC的8位数据线,利用74LS273作为开关量的输出,一端接到PC的8位数据线,一端接开关量信号输出。程序略。2、 答:异步通信的通信格式为发送的每一个数据字符均带有起始位、停止位和可选择的奇偶位,数据之间没有特殊关系,也没有发送或接收时钟,电平由高到低的起始位通知接收器接收信息,并在所期望的数据间隔期间启动时钟提供锁存脉冲。停止位表示该字符传送结束并返回到标志状态,每个字符的位数可视使用的要求而改变;同步通信需要与数据一起传送时钟信息,数据流中每一个连续不断的数据位均要由一个基本数据时钟控制,并定时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间隔商;面向字符的传送在空闲或等待状态为高电平,每个字符以一个0位开始,即起始位,随后是8个数据位,随后是1,1个半或2个停止位;面向位的传输协议是使用位置上的定位控制字符,而不是组合编码。3、 答:对于数字PID控制器的周期选择,首先应当清楚被控对象的有效频率的大小,然后根据香农定理确定采样信号的上限角频率(或最低采样频率),需考虑恢复原信号的要求,以及保障一定精度的要求;然后考虑给定值的要求,若给定值的变化频率越高,则应当将采样频率提高;若被控对象变化缓慢,则采样的频率应当降低;若执行机构动作惯性大,相应的采样的频率也应当降低;若系统同时控制的回路数教多,则应当根据回路的多少相应的倍增采样频率;另外还应当考虑控制算法的类型。五、 计算及论述题,需写出解题过程1、 解:Xmax = 3000, Xmin = 0, = 2, 由于A/D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范围与温度变送器的输出电压范围都为0-5V,所以A/D转换器的字长应为:n = log2 (1 + (Xmax - Xmin)/ ) = log22901 12若A/D转换器字长不变,改变零点偏移,此时Xmax = 3000, Xmin = 800,n = 12,系统对炉温的分辨率为: = (3000 800)/(212 1) 0.5372、解:D(s) = (1 + 0.21s)/(1 + 0.105s) = 1/(1 + 0.105s) * (1 + 0.21s)此模拟调节器为一不完全微分的PID控制,其中Df(s) = 1/(1 + 0.105s)因此其PID调节器的位置型算式为:u(k) = au(k-1) + (1-a)u(k), u(k) = Kpe(k) + TD(e(k) - e(k-1)/Ta = Tf/(Tf + T) = 0.105/(0.105 + 0.1) = 0.5123u(k) = 0.5123 u(k-1) + (1-0.5123)(e(k) + 0.21(e(k)-e(k-1)/0.1) = 0.5123 u(k-1) + 0.4877(3.1 e(k) - 2.1 e(k-1)因此其PID调节器的增量型算式为:u(k) = au(k-1) + (1-a) u(k)u(k) = Kpe(k)-e(k-1) + KD(e(k) - 2e(k-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