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目目 录录 I I 文字部分文字部分 1 1 前言前言 1 1 1.11.1 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工程概况 1 1 1.21.2 勘察目的与任务勘察目的与任务 2 2 1.31.3 勘察工作遵循的规范、规程勘察工作遵循的规范、规程 2 2 1.41.4 勘察中布置的主要工作、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勘察中布置的主要工作、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3 3 2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5 5 2.12.1 场地环境条件场地环境条件 5 5 2.22.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5 5 2.32.3 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 5 5 2.4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7 7 3 3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7 7 3.13.1 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评价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评价 7 7 3.23.2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评价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评价 8 8 3.33.3 地基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地基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9 9 3.43.4 地震效应评价地震效应评价 1212 4 4 地基评价及基础方案选择地基评价及基础方案选择 1515 4.14.1 计算参数计算参数1515 4.24.2 持力层选择持力层选择 1515 4.34.3 桩类型及单桩承载力桩类型及单桩承载力 1515 4.44.4 成(沉)桩可行性评价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成(沉)桩可行性评价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1616 5 5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1717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I IIII 图表部分图表部分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钻孔柱状图 4、水质分析报告 5、土工试验汇总表 IIIIII 附件附件 1、建筑物单体红线图 2、勘察技术委托要求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 前言 岩土一班一组受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委托,对其拟建的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A 区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项目名称: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教学楼 建设单位:长江大学 设计单位: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项目地点:长江大学附属中学院内 设计正负零标高:32.00 米 1.11.1 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工程概况 拟建建筑总面积为 11900 m2;北楼(A 区)为美术教学及办公用房,南楼 (B 区)为音乐教学及办公用房,层数均为四层;南北楼之间用连廊连接,在 连廊中部设有一层的音乐厅;建筑总高度 16.5 m。详见表 1。 表表 1 1 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 项项 目目主主 楼楼连连 廊廊附 楼 地上层数 401 1 地下层数 000 0 基础埋深 1.51.51.5 结构类型框架框架框架 建筑高度(m) 16.58.18.1 条形基础最大宽度 3.36.37.86.37.8 最大线荷载(KN/M)建筑面积(m2) 595010861086 基础类型柱下条形基础桩基础桩基础 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50kfak150k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1 根据拟建建筑物层数、功能特征与场地情况,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复杂性 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1.2 勘察目的与任务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次工程勘察属一次性详细勘察,目的在于查明拟建建筑物场区内岩土 体的分布情况,岩土层的均匀性及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地下水位埋藏情况,为 工程基础设计等提供可靠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依据。勘察任务技术要求如下: (1)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并做出分析与评价。 (2)查明拟建建筑物基础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分布规律,并提供各土 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提供各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指标。 (4)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评价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 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 (5)查明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6)根据场区与地基的岩土工程条件和拟建物的结构特点,对场地的工 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对基础型式的选择提出建议,并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岩 土参数。 1.31.3 勘察工作遵循的规范、规程勘察工作遵循的规范、规程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 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2 (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5)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 (DB42/1692003) (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DB42/2422003) (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DB42/489-2008) 1.41.4 勘察中布置的主要工作、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勘察中布置的主要工作、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1.4.11.4.1 勘察方法的选择勘察方法的选择 针对拟建场地的岩土条件、建筑物特性及其设计对参数的要求和地区经验, 本次勘察以钻探、原位测试(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 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联合进行,通过多种方法的对比比较,以求客观真实地 提供设计所需的地层物理力学指标。 1.4.21.4.2 勘察布置的主要工作勘察布置的主要工作 (1) 勘探点布置 为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布设勘探点15个,针对建筑物基础埋深、基础尺寸 和基础形式,确定勘探点间距及勘探点深度。勘探点布设原则:沿拟建筑物轮 廓线、角点及轴线布设。勘探孔间距为1224.0m。勘探点深度:静力触探孔 以孔深15m控制,钻孔孔深进入细砂层5.0m左右。勘察时,各孔口高程的 0.000地面标高(32.00m)为引测点,采用全站仪引测,其精度满足要求。勘 探孔的布置方法详见勘探孔平面布置图 。 (2) 取样 为准确定名并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从钻孔中采取原状土样进行 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每层原状土样等级达到 II 级以上,砂土取扰动样。室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3 内试验主要进行土常规+抗剪、颗粒分析。钻孔取样间距一般控制在 2.0 米左 右。 (3) 原位测试 为综合判定地基土的力学性质和地基土的均匀性,并进一步判别液化和 为桩基评价提供参数,布设了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 验等原位测试。其中,标准贯入试验间距一般控制在 2.0 米左右。 (4) 环境水腐蚀性分析 对场区上部上层滞水取样进行水质分析。 1.4.31.4.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孔 15 个,其中钻探孔 6 个,静力触探孔 9 个。各勘 探孔具体位置详见勘探孔平面布置图 。外业工作自 2014 年 2 月 17 号开始, 至 3 月 2 号结束,历时 14 个日历天完成,投入了 GY-100 型工程勘察钻机 2 台, 静力触探 1 台,完成外业和室内工作量见表 2。 表表 2 2 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工作项目工作项目单位单位完成工作量完成工作量质质 量量 评评 述述 钻探m/孔 135.4/6 采用 GY-100 型工程钻机,旋转钻进。用于了解土层结构、分 层、试样采集、孔内原位测试。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静力触探m/孔 143/9 采用手摇静力触探机、08 型数显仪,进场前进行了探头率定, 施工时回零正常、数据可靠。原位 测试 标贯试验次/孔 23/6 采用 63.5kg 自动脱钩重锤,落距准确(76cm) ,钻杆垂直,孔 底干净,施工时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数据准确。 常规试验组 20 采用取样器压入取样,试验由单轴应变(四联剪)直剪仪测 试,用于获取不同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定名,试验精度高,成果 可靠。 颗粒分析个 16 在贯入器或岩心中采取,用于分析土的级配和定名,试验采 用筛分和比重计法,测试精度高,成果可靠。 室内 试验 水质分析个 2 上部潜水直接挖池进行采取,深度 1 米,用于评价地下水对砼 的腐蚀性,测试按规程进行,数据可靠。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4 孔位测量孔 15 采用全站仪进行孔位施放,测量精度高,成果可靠。 工程 测量 高程测量孔 15 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水位观测次/孔 6/6 在钻孔施工完 24h 后进行水位测量,成果可靠。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2.12.1 场地环境条件场地环境条件 场地位于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南侧为内科楼(八层) ,西侧紧邻后 勤办公楼(六层) ,东侧为锅炉房,北侧为长江大学医学院实验楼。 2.22.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表层有较多建筑垃圾,地面略有起伏,高差约0.5m 左右,绝对 高程30.5931.05m 。场地微地貌属长江一级阶地地貌单元,其覆盖层成因类 型为冲、洪积。 2.32.3 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 根据钻探揭露及静力触探测试成果,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在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按其成因类型、沉积年代可分为人工堆积层、第 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按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指 标与工程特性,可分为五小层。各土层的分布特性如下: 第层:杂填土() ,杂色,干至湿, 结构松散。该层浅部为砖渣、煤 ml Q 渣及混凝土块等组成,其主要为老房拆除后新近堆积土层;中下部为素填土, 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黄褐色,稍湿,该部分填土堆积时间较长。该层全场分 布,但土体均匀性较差,防空洞室附近地层杂填土较厚。一般层厚 1.35.0m,平均厚度为 2.63m。 第层:粘土() ,黄色,可塑, al Q4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5 局部硬塑,含锰铁质结核。其岩芯断面光滑,干强度较高,承载力较高,压缩 性中,一般层厚 2-2.5m,平均值为 2.2m。 第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 ,粉质粘土为黄褐色,软-可塑,岩心 al Q4 切面稍光滑,局部夹粉土。含水量大,承载力较低,压缩性较高,该层全场分 布,一般层厚 3-5m,平均值为 4.3m。 第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软-可塑,含腐殖质。断面光泽黯 al Q4 淡,干强度较低,韧性一般,其间夹有粉土和粉砂,承载力较低,压缩性高, ,该层全场分布稳定,一般层厚 1.5-3m,平均值为 2m。 第层:细砂() ,灰色,稍-中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 al Q4 少量云母碎片。承载力较高,压缩性较低,一般层厚 8-14m,平均值为 9.8m。 。 各土层厚度、层顶层底标高及深度见地层统计表 3,各土层物理、力学指 标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各土层空间分布特点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 表表 3 3 地层统计表地层统计表 地层地层 编号编号 时代时代 成因成因 岩土岩土 名称名称 项次项次 层厚层厚 (m)(m) 层顶高层顶高 程程(m)(m) 层底高层底高 程程(m)(m) 层顶深层顶深 度度(m)(m) 层底深层底深 度度(m)(m) 空间空间 分布分布 统计个数66666 最大值 1.3 32.5631.5001.3 最小值0.831.9530.9900.8 Qml 杂填土 平均值 1.03 32.1831.1501.03 全场 分布 统计个数66666 最大值2.431.5029.461.33.4 最小值1.830.9928.550.83 al Q4粘土 平均值2.1231.1529.031.033.15 全场 分布 统计个数66666 最大值529.4625.563.48.2 最小值3.128.55 23.89 36.5 al Q4 粉质粘 土 平均值4.0329.0324.703.157.47 全场 分布 统计个数66666 最大值 2.6 25.5623.458.2 9.8 最小值1.6 23.89 22.296.58.5 al Q4 淤泥质 粉质粘 土 平均值2.0324.7023.017.479.5 全场 分布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6 统计个数 6 6 6 6 6 最大值 4.6 23.45 19.879.813.1 最小值 2.5 22.29 10.06 8.5 12.2 al Q4 粉土夹 粉砂 平均值 3.08 23.01 17.93 9.5 12.58 全场 分布 统计个数 66666 最大值 13.923.4511.5613.126.4 最小值 8.322.294.7112.221 al Q4 细砂 平均值 9.823.019.6112.5822.4 全场 分布 2.4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4.12.4.1 含水层与隔水层含水层与隔水层 根据揭露的各土层岩性及其含水、透水性可划分为相对隔水层和含水层两 大类:层杂填土具大孔隙,强透水,属上层滞水含水层;层粘土为隔水层; 层粉质粘土为相对含水层;层淤泥质粘土为隔水层、层粉土夹粉砂为弱 含水层层细砂为承压水含水层与区域强透水性承压含水层连通。 2.4.22.4.2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埋藏条件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埋藏条件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其中上层滞水赋存于层杂填土中, 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以垂向迳流渗透及蒸发排泄,勘察时测得上层滞水 水位埋深为 0.91.2m;承压水赋存于层粉土夹粉砂及层细砂中,该承压 水主要接受临区含水层侧向补给,层间侧向径流排泄。勘察时测得承压水水位 埋深 3.29.8m。 2.4.32.4.3 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质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第 12.1.1 条的规定,本次勘察 在 ZK1、ZK12 钻孔处采取两件上层滞水水样进行了水质分析。其水质分析结果 见阅水质分析成果总表 。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7 3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3.13.1 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评价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评价 综合建筑场区的地形、地貌及岩土工程特性,场区地形较平坦,无不良地 质作用,场地稳定。场地浅层分布的层填土土体成分复杂,全场范围内层厚 变化较大,该层均匀性较差; 层粉质粘土和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物理 力学性质变异较小,力学性质比较稳定,土层比较均匀;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空间稳定分布,力学性质变异性较小,承载力较低,该地层均匀性好;层粉 土夹粉砂强度较高,分布稳定。层细砂,物理性质稳定,力学性质变异性小, 承载力极高,级配较好。综上所述,场地稳定,地基土均匀性较好,可进行本 工程的建设。 3.23.2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评价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评价 3.2.13.2.1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评价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评价 场地分布主要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其中上层滞水赋存于层填土 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以垂向迳流渗透及蒸发排泄。其水量受当地气 候的影响,一般水量不大,可用水泵集中抽排进行治理。场地深部埋藏的承压 水受场地深厚隔水层的阻隔,在不穿透隔水层的前提下,可不考虑其对工程的 影响。 3.2.23.2.2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12.1.1 条,当有足够经验或 充分资料,认定工程场地的水对建筑材料不具腐蚀性时,可不取样进行腐蚀性 评价。荆州市城区中下部的砂卵石含水层的承压水经水文地质队长期研究及长 期勘察资料认定:该承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钢筋无腐蚀性。因此本场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8 区下部承压水可不取样进行腐蚀性评价,只对上层滞水取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根据场地气候条件及岩土的含水特性等条件综合判定本场地环境类型为 II 类。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50021-2001)表 12.2.1表 12.2.5 的规定,上 层滞水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见表 45。结果表明: 上层滞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本工程不涉及土和水对 钢结构的腐蚀性,在此不作评价。 表表 4 4 上层滞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上层滞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腐蚀介质腐蚀介质环境类别环境类别界限值界限值实测值实测值腐蚀性判别腐蚀性判别 II6.50 PH 值 (mg/L) 弱透水 5.00 7.477.71 微 强透水 1.03.716.44 微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9 表表 5 5 上层滞水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上层滞水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腐蚀介质腐蚀介质环境类别环境类别界限值界限值实测值实测值腐蚀性评价腐蚀性评价 Cl-+0.25SO42- (mg/L) 干湿浸水 100 78.8292.37 微 3.33.3 地基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地基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地基土参数分别根据土工试验、静力触探测试、标准贯入试验(N)及超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 N120等方法统计计算,依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 工作规程DB42/1692002 附录 P 查表求得。其中层填土结构松散,软硬不 均,不宜利用,故未提供相关参数; 层粘土、层粉质粘土,层淤泥质 粉质粘土,层粉土夹粉砂依据室内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及静力触探测试 资料分别统计、计算查表综合取值;层细砂依标准贯入试验及静力触探测试 资料分别统计、计算查表综合取值。 异常值的剔除采用置信区间法即(+3)法则。指标选用原则:对于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所需指标,包括压缩系数、压缩模型及变形模量采用指标 的平均值;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所需指标,包括抗剪强度、承载力特征 值等采用指标的标准值。最终确定承载力特征值时,综合考虑了各钻孔土层的 均匀程度和力学强度,并结合经验确定。 (1)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各层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统计方法是:先将试验异常值进行取舍,然后分层 统计,统计结果见表 6。 表表 6-16-1 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10 地层地层 编号编号 岩土岩土 名称名称 项项 目目 含含 水水 量量 w w 孔孔 隙隙 比比 e e 重重 度度 (kN/m(kN/m3 3 ) ) 孔孔 隙隙 率率 n n 液液 限限 W WL L 塑塑 限限 W WP P 液液 性性 指指 数数 I IL L 塑塑 性性 指指 数数 I IP P 压压 缩缩 系系 数数 a a1-2 1-2 (Mpa(Mpa- - 1 1) ) 压压 缩缩 模模 量量 E ES S (Mpa)(Mpa) () C (kpa) n10101010101099991010 max0.4161.14419.40.5320.5680.3220.9570.2320.576.46920.535.0 min0.290.80717.90.4470.4240.2470.0710.1750.293.7466.02.0 35.975 0.92818.850.4760.490.2720.3260.2160.3595.5513.7517.95 3.5970.0980.4650.0270.0520.0280.2890.0260.0870.8615.46812.21 粘土 0.110.1060.0230.6570.0160.1030.8870.1260.2420.1550.3980.650 n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min31.40.84917.90.5134.020.80.62111.90.726.96152 max40.91.11819.20.4641.827.40.96415.50.282.81921.527 34.760.95018.70.4937.223.60.80813.60.4654.439.458.88 2.500.0890.3330.022.611 2.207 0.1231.1430.1321.074.3876.24 粉质粘 土 0.0710.0930.0180.0400.0700.0930.1520.0840.2840.2420.4640.703 n777777777777 min36.71.00117.80.50.330.21.0080.1280.433.0225.82 max42.01.14418.50.530.410.261.3640.1680.84.705116.5 38.731.05518.20.510.3650.2181.1510.1470.5793.748.2143.142 2.1620.0570.2920.0130.0240.0240.1380.0160.1200.4922.1681.457 淤泥质 粉质粘 土 0.0560.0540.0160.0250.0660.1100.1200.1090.2070.1310.2640.483 n333333333333 min33.50.92918.70.4820.315 0.2150.6770.0950.44.6269.511.5 max34.30.94318.70.4850.367 0.2721.280.100.424.82321.514.0 34.03 0.93818.70.4840.349 0.2520.9010.0980.414.7315.813.2 0.462 0.00800.0020.003 0.0320.330.0030.010.0996.028 1.443 粉土夹 粉砂 0.136 0.00900.0040.009 0.1270.3630.0310.0240.0210.382 0.109 表表 6-26-2 砂类土粒组含量统计表砂类土粒组含量统计表 颗粒组成含量(颗粒组成含量(% %) 层 号 岩土 名称 特征值 2010(mm)102(mm)20.5(mm) 0.50.25(m m) 0.250.075 (mm) 0.075(mm) 样本数 7999 最大值 1.79.689.538.1 最小值 0.20.261.49.1 粉细 砂 平均值 0.411.577.8720.0 (2) 静力触探成果统计 对静力触探成果按各孔的厚度加权平均值法进行统计,结果见表 7。 表表 7 7 静力触探比静力触探比 贯入阻力统计表贯入阻力统计表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11 地层地层 编号编号 岩土岩土 名称名称 试验试验 次数次数 n n 最小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大值平均值平均值 标准差标准差 变异变异 系数系数 统计修统计修 正系数正系数 m m 标准值标准值 s P 粘土91.21.51.300.100.0770.9521.2 粉质粘土9 0.5 0.740.620.110.1770.890.6 淤泥质粉质粘土9 0.521.120.790.220.2780.8260.7 粉土夹粉砂90.891.611.270.2560.2020.8741.1 细沙94.57.35.640.7920.1400.9125.1 (3)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 对现场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原始击数进行杆长修正后,结果见表 8。 表表 8 8 标准贯入测试统计表标准贯入测试统计表 地层地层 编号编号 岩土岩土 名称名称 试验试验 次数次数 n n 最小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大值平均值平均值 标准差标准差 变异变异 系数系数 统计修统计修 正系数正系数 推荐值推荐值 N N 粘土44.95.95.20.4690.0900.8974.7 粉质粘土41.82.82.1750.4790.2200.7481.6 淤泥质粉质粘土322.52.30.2650.1150.8271.9 粉土夹粉砂433.33.180.1260.0400.9543.0 细沙8121714.631.5820.1080.92713.6 (4)承载力、压缩(变形)模量确定 根据土工实验成果、标准贯入试验强度指标(理论公式法) 、静力触探试 验以及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方法,分别计算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 (变形)模量并结合区域经验综合取值。其中卵石层为变形模量,其余地层为 压缩模量。具体值见表 10。 表表 1010 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综合成果表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综合成果表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12 土工试验土工试验静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标准贯入综合取值综合取值 地层地层 编号编号 岩土名称岩土名称 fak (kpa) Es (mpa) fak (kpa) Es (mpa) fak (kpa) Es (mpa) fak (kpa) Es (mpa) 粘土 1035.551176.01137.31116.4 粉质粘土 784.43825.1 80 4.7804.75 淤泥质粉质 粘土 683.74723.1 65 3.568.53.5 粉土夹粉砂98 4.73924.91014.5974.7 细沙 16013.4168.816.716415 3.43.4 地震效应评价地震效应评价 3.4.13.4.1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 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4.0.3 条,本工程 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附录 A,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 第一组。 3.4.23.4.2 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邻近场地已有测试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为 20 米左右,场地等效剪 切波速估算见表 11,其中各地层剪切波速取值依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 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附录 J。选取部份钻孔 (ZK1、ZK5、ZK9、ZK13)计算,其中,钻孔 ZK1、ZK5、ZK9、ZK13 的等效剪 切波速分别为 190.6m/s、179.9m/s、181.5m/s 和 185.0m/s,依据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表 4.1.3,符合 140m/sVse250m/s 条件,故场地 土类型为中软土。根据邻区剪切波速测试资料,覆盖层厚度属 350m 区间。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表 4.1.6,该建筑场地类别为 II 类。 建筑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表 5.1.4-2,地震特征周期值为0.35。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13 厚厚 度(度(m m) 标贯标贯 击数击数 剪切波速剪切波速 (m/s)(m/s) 地层地层 编号编号 岩土名称岩土名称 K1K5K9K13 杂填土 2.72.43.53.2140 粉质粘土 3.84.23.55.04.2172 粉质粘土夹粉土 粉砂 5.86.96.35.04.0170 粉细砂 6.85.56.16.616.2234 卵石 0.91.00.60.2390 ZK1 190.6m/s ZK5 184.8m/s ZK9 181.8m/s 等效 剪切 波速 ZK13 185.0m/s 3.4.33.4.3 地震液化地震液化 建筑物抗震类别为乙类,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依据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GB500212001 第 5.7.5 条,按 7 度进行液化判别。 本场地上部的层杂填土、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不存在 土的液化问题,只有第层粉细砂埋藏于地面下 11.6m19.8m 之间,需进行 液化判断。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第 4.3.4 条,在地面以下 20m 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按下式计算: cwscr ddNN31 . 0)5 . 16 . 0ln( 0 计算中地下水位dW取 1.8m;粘粒含量百分数取 3,N0取 7。则贯入点深度 分别为 14m、16m、18m 时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cr分别为 11.8、12.5、13.1 击。根据钻孔 ZK1、ZK4、ZK6、ZK10、ZK12、ZK13 第层标准贯入锤击数的统 计情况,见表 12。可以得出:以上各孔第层粉细砂土中标准贯入锤击数(未 经杆长修正)均大于相应的锤击数临界值,故判定本场地内第层粉细砂土不 会产生液化。 表表 1212 标准贯入锤击数统计表标准贯入锤击数统计表 钻孔编号土层编号土层名称试验段深度标贯击数(未临界值有无液化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14 经杆长修正) Ncr 15.00-15.3019 11.7无 Zk1 粉细砂 18.00-18.3024 12.3无 ZK2 粉细沙 17.40-17.7021 11.9无 Zk3 粉细砂17.00-17.301911.9无 14.70-15.0016 11.9无 Zk4 粉细砂 20.70-21.0023 12.4无 Zk9 粉细砂 14.70-15.0018 11.8无 Zk10 粉细砂 15.50-15.8021 11.9无 4 地基评价及基础方案选择 4.4.1 1 计算参数计算参数 根据土工实验成果与原位测试成果,依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技术规范DB42/2422003 附录 F 查表得不同桩型桩侧及桩端阻力值。见表 13。 表表 1313 桩基础估算参数表桩基础估算参数表 4.24.2 持力层选择持力层选择 场地层填土,结构较松散,强度低,压缩性高,物理力学性质各向异性, 工程性质差,不宜利用。 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预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业环保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绿色建筑推广实施方案: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改造策略
- 免疫治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突破:2025年市场分析与未来趋势报告
- 2025-2030植物基人造肉消费习惯培育及食品科技初创企业估值方法创新
- 2020-2025年咨询工程师之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学测发展观复习主
- 2022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专题解读课件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质量验收试题
- Ethyl-Lauroyl-Arginate-Hydrochloride-d23-生命科学试剂-MCE
- Unit8They'reDad'sshoes!Lesson3课件-新概念英语青少版(2008)StarterB
-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课件
- 自行缴纳社保协议书模板
- 2025年中考英语复习难题速递之阅读理解-记叙文(2025年3月)
- 《橡胶的硫化工艺》课件
- 《秋季腹泻》课件
- 用腾讯会议直播课程时如何使用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共五套)
- 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机器管招投标”模块化招标文件(施工)-(2025年第1版)
- 2025-2030中国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赛项)参考试题库及答案
- 胆囊结石病人的护理业务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