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量预测模板》doc版.doc_第1页
《交通量预测模板》doc版.doc_第2页
《交通量预测模板》doc版.doc_第3页
《交通量预测模板》doc版.doc_第4页
《交通量预测模板》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 交通预测及分析 3.3.1 预测的总体思路 3.3.1.1 概述 路网交通量预测分析是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建设规模和标准的主要依据,预测结果将直 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决策。本项目交通预测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部分,预测过程也相应分别进行, 最后累加得到总的预测交通量。 背景交通量预测 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背境交通量,即相关道路上的穿越交通量,起 止点均在项目范围之外,主要由项目相关道路的现有交通量在研究期限内相应增长而得到;其二 为研究区域内其它新建项目的交通量,由交通影响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所产生的交通量,在道路 网上分配而获得。背景交通量预测采用国际通用的四步骤预测法,并利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交通 规划软件(TransCAD)作为计算工具。通过对现状与规划资料(土地、人口、社会、经济、交通) 的调查研究,通过进行交通小区的划分,并据此建立交通模型。通过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城市土 地使用规划,得到交通生成量;采用重力模型进行收敛计算,得到小区分布交通量;通过交通方 式划分,得到机动车的出行量;采用均衡分配法进行分配,得到拟建项目的路段及交叉口流量。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的建设性质及规模,预测目标年的项目交通生成量,即交 通产生量与吸引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交通分布和交通分配,将因项目而产生的交通量 分配到周围道路上,得到拟建项目交通量。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根据该项目的开发强度及不同用地 类型出行发生和吸引率,预测该开发项目目标年内部生成的交通需求。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 通发展规划通发展规划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交通调查分析交通调查分析 交通生成预测交通生成预测 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 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方式划分 交通分配交通分配 规划期道路网规划期道路网 私家车私家车 动车保有动车保有 测测 区域轨道区域轨道 客货运量预测客货运量预测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图图 3-243-24 交通量交通量预测预测流程流程图图 3.3.1.2 预测依据 预测的主要依据如下: 1)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2) 眉山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眉山 2030) 3) 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 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4) 眉山市城市规划条例 5) 眉山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6) 眉山市城市交通规划 (1999-2020) 7) 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8) 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9) 眉山市统计年鉴 2009 10) 眉山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集疏运网络规划 11) 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以及其它国家、省、眉山市相关规划。 3.3.1.3 预测年限 本次交通量预测基准年为 2012 年,项目建成年为 2013 年上半年,目标年为 2022 年,特征 年为 2013 年、2022 年。 3.3.2 交通量生成预测分析 3.3.2.1 社会经济、人口发展预测 根据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 眉山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研究等相关资料,眉 山市城市发展目标:2011 年眉山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673.3 亿元,增长 15.6%,三次产业 结构为 18:56.4:25.6;人均 GDP 22817 元,增长 21.9%,折合约 3622 美元。从产业结构和人 均水平看,眉山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属于加速发展期。 发展定位:眉山将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次级中心城市,不仅仅是强调内向服务功能, 而更多承担区域职能分工。眉山是成绵乐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与成都的联系日益密切,是成都 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眉山将实现与成都的半小时交通,全面对接成都,承接成都产业转移,服 务成都城市发展,实现与成都的同城化。 表表 3-3-1 1 2009200920222022 年年眉山眉山市市经济发经济发展参考指展参考指标标 年份经济增长方案 GDP 增长率 (%) GDP (亿 元) 第一产业 (亿元) 第二产业 (亿元) 第三产业 (亿元) 三产结构 200914.5465.3397.55236.72131.05 21:51:28 201015.6552.25103.8303.31145.14 18.8:54.9:26 .3 2012 高 12.086030.0415.0415.0 较高 10.070024.5337.8337.8 低 6.550017.5241.25241.3 4:48:48 2022 高 10.0181027.1814.5968.4 较高 8.0150022.5675.0802.5 低 5.0114017.1513.0609.9 2:45:53 3.3.2.2 人口预测 1、眉山市 人口预测是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为更好的适应交通发展需求,本次交通规划的人口预测是 在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控制规模基础上,根据眉山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并参 考眉山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所采用的人口规模而确定的。详细人口规模见下表。由表中 数据可知,到 2022 年,眉山市总人口约为 70 万,届时,眉山市主城区城镇化水平将达到 60%以 上。 表表 3-3-2 2 眉山眉山市市规规划人口划人口规规模模规划规划 年份人口规模(单位:万)用地规模(单位:平方千米) 近期(2009-2015) 5047 中期(2016-2020) 6562 远期(2021-2030) 8582 注:参考眉山市总体规划 3.3.2.3 车辆保有量预测 随着眉山市多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眉山市各种机动车也在迅速发展。2011 年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 673.3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2817 元。眉山市机动车由客车、货车、摩托车和其 它机动车组成。根据统计,眉山市 2011 年底汽车保有量 159745 辆,机动车拥有量达 54 万辆。 2000 年2011 年,机动车快速发展阶段,汽车年均增长率为 14.04%,其中客车年均增长率高达 18.29%,小汽车与小货车增长迅猛,机动车总量也飞速增加,表明机动车已开始进入家庭,从眉 山市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汽车发展政策来看,机动车快速增长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眉山市历年 机动车保有量、发展趋势见下图表: 表表 3-3-3 3 历历年年眉山市市区眉山市市区车辆车辆保有量保有量 年份机动车汽车客车货车特种汽车其它机动车 199035335157409012653918919595 199570662358171669118071105534845 19966459440571234941650956824023 19977002844573263191759166325455 19987700849359294631916173527649 19997990649863285772050478230043 20008623055204317462255590331026 200193307616943651424158102231613 200212129759280380442018462017 200313215369860460572253662293 200414343882313558642626761125 2005167096105938709333291461158 2006170999121439869793206749560 20071882441428001067563319745444 20082038461597451249743175644101 年均增长率 1990199514.87%17.87%13.12%22.54%41.05%12.20% 199520004.06%9.04%13.72%4.53%-3.06%-2.29% 2000200812.09%14.04%18.29%6.04%8.12% 1990200810.23%13.74%15.73%9.18%4.61% 注:资料来源:眉山市统计年鉴 2009 。 珠海市历年汽车保有量、人口、GDP、人均GDP等增长趋势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年份 汽车保有量(100辆)人口(万人)GDP(亿元)人均GDP(100元) 图图 3-253-25 眉山市眉山市历历年汽年汽车车保有量、人口、人均保有量、人口、人均 GDPGDP 等增等增长趋势图长趋势图 眉山市区汽车保有量的预测采用以下方法: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货车) 、购买力法 (小客车)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到预测结果见下表。预测过程的采用指标、中间结果等,参见 眉山市主城区道路交通规划(20052020) 。 表表 3-3-4 4 规规划年的划年的车辆车辆保有量推荐保有量推荐值值 年份 200520102020 总量(辆) 167096336090566331 年均增长速度(%) 1511 3.3.2.4 横琴新区主要主要用地功能 1、办公用地 考虑到横琴湖的景观效果,本次规划总部基地采用相对较高的开发强度,容积率为 3,建筑 密度 30,绿地率 40。老城区需求情况:总部经济保守估计可达 1000 多家,按跨国公司的总 部平均每家消化办公楼面积 1010 平方米计,总建筑面积为 101 万平方米,总用地 34.35ha,则 容积率为 3.0。 2、商展用地 会议展览:设置 4 万展览面积, 1.9 万 会议面积。 星级酒店:建筑面积 180 万 ,占地面积 90 万 。 服务式公寓:约 1.25 万人有公寓需求,按人均建筑面积 80计,共需公寓建筑面积 100 万 。 其他配套用地,按 10 万 。 综合计算总建筑面积需 295.9 万 ,容积率 2.2。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关的会议 2004 年度约为 80 次,其中最大参与人数规模为 1.6 万人次。招工招聘会议是 3.5 万人。老城区未来 旅游人口 3 万人。 3、服务业用地 2005 经眉山横琴口岸出入境的人员 192.5054 万人次,日均车辆通关 1600 辆次。设计通关 能力为:旅客 7 万人次/天,车辆 1 万辆次/天。按目前年出入境通关人数 250 万人次和出入境人 数年均增长 22%速度计算,至 2020 年横琴口岸年通关人数将达 4046 万人次,日均通关人数 11 万人次。 横琴口岸服务区与这一案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合横琴实际情况,通关日流量与商业面 积的比例至 2020 年取为 2.5,则口岸服务区共需商业面积 27.7 万平方米。口岸区商业用地 16.91 公顷(合 120 万平方米) ,则横琴口岸服务区容积率为 1.63。 图图 3-263-26 眉山老城区眉山老城区土地开土地开发强发强度度 4、公园用地 根据眉山老城区旅游度假可行性研究得出游客总量 2010 年为 543 万人次/年、2020 年 为 663 万人次/年。 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预测 2010 年的游客总量为 496914 万人次/年。参 考以上研究,至 2020 年横琴游客总数可能达到 600 万人次/年左右,即日平均游客量约 1.6 万人 次;根据 2004 年 10 月至 11 月,在广东省全省 10 个市国内旅游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统计表 明:2002 年以来以观光度假休闲、探亲访友和商务的旅游目的游客占 88%,其中观光/休闲/度假 比重高达 57%,按 50计,主题乐园游客每天按 0.8 万计。以开创中国主题公园先河的深圳华侨 城占地面积为 480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00 多万平方米,日平均游客接待人数达 1.37 万人次, 人均建筑面积约为 73。确定总建筑面积 58.4 万平米,占地面积 172.36ha,容积率为 0.34。 3.3.2.5 区域交通发生预测 交通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因此,通过分析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变化的规律,分析 它们与交通运输的关系,便可较准确地把握交通需求的变化规律。交通出行量预测是通过建立小 区出行量与小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等特征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依据社会经济预测结果得 到未来年各小区的产生量和吸引量。也可以根据 OD 调查的结果和交通调查的结果来进行预测。 本项目采用趋势法、类比分析等方法进行交通发生预测。 表表 3-3-5 5 眉山市交通运眉山市交通运输输和社会和社会经济经济相关关系分析表相关关系分析表 汽车保有量公路运输量(公路) 年份 GDP 客车货车客运货运 199041.42901265391862664 1995185.06166911807121881389 1996207.32234941650923411450 1997235.2263191759123971474 1998263.5294631916125161502 1999286.61285772050425691648 2000330.26317462255526531734 2001366.59365142415828001826 2002406.27380442018429001951 2003473.27460572253628702033 2004546.28558642626739422100 2005634.58709333291446261078 2006749.60869793206750201514 2007886.841067563319764091840 年均增长率 1990-199534.90%13.12%22.54%3.28%15.91% 1995-200012.28%13.72%4.53%3.93%4.54% 2000-200614.64%18.29%6.04%11.21%8.50% 1990-200719.84%15.22%10.45%6.39%9.48% 弹性系数 1990-1995 0.38 0.65 0.09 0.46 1995-2000 1.12 0.37 0.32 0.37 2000-2007 1.25 0.41 0.77 0.58 1990-2007 0.77 0.53 0.32 0.48 表表 3-3-6 6 各个影响区各个影响区预测预测客客货弹货弹性系数表性系数表 广东省眉山市香洲区 年份 客车货车客车货车客车货车 2008-20131.080.701.060.801.080.60 2013-20151.060.651.030.721.050.55 2015-20201.040.551.000.551.020.50 2020-20321.020.450.980.451.000.45 金湾区斗门区中山市 年份 客车货车客车货车客车货车 2008-20131.060.901.060.901.040.75 2013-20151.040.801.050.851.020.65 2015-20201.020.701.030.601.000.60 2020-20321.000.651.000.500.990.55 (1) 、交通发生量增长率预测 根据历史资料研究交通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得到相关 模型,然后分析未来交通的发展规律,最终确定弹性系数。在研究项目所在地区交通和国民经济 相关关系时,交通指标采用相关公路通道交通量、客货运量和汽车保有量等指标,国民经济指标 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最终采用相关度较好的指标。 弹性系数的公式如下: 经济指标变化的百分率 运输指标变化的百分率 弹性系数 e 从眉山市历年客货运量发展来看,1990 年2007 年间公路客货运输发展平稳,货运的增长 速度要高于客运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5.50%、8.57%,这主要是由于眉山市地理位置的特殊 性,制约了客运的发展。客货运输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分别为 0.27、0.42,均处于比 较低的水平,未来随着眉山市与粤西、粤东、香港等地公路交通变得更加便捷,弹性系数会有所 提高。 从眉山市历年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来看,客车保有量发展平稳,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1990 年2007 年年均增长率为 15.22%,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 0.77;货车保有量发展具 有一定的波动性,1990 年2007 年货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为 10.45%。 (2) 、居民出行产生吸引预测 未来出行总量可按人口的增长和工作岗位的增长,以及未来居民的人均出行强度的增(或 减)来推求未来的居民出行总量。以规划期人口数乘以出行强度即可得出各分区总的出行发生量。 出行强度与预测区的人均收入、人口的年龄结构和职业结构有关。眉山市市居民出行调查 成果,结合眉山市交通调查资料,采用 Gompertz 模型,形式: 式中:Ytt 年出行强度值; K出行强度的最大值; a、b参数。 将预测年代入模型中,得到预测年出行强度估算结果,2010 年为 2.8 次/日,2020 年为 2.85 次/日,2030 年为 2.9 次/日。 (3) 、各小区趋势型发生吸引量预测 眉山市市居民出行吸引量预测采用类别吸引率法进行。即根据现状 OD 调查资料按相应的吸 引总体(就业岗位、就学岗位、小区人口数等)计算吸引率。 吸引率 K1劳动力资源就业岗位 参考国内同等人口、经济规模城市的有关资料,眉山市未来预测年劳动力资源与城市人口 之比取 70.0%,就业岗位数取为劳动力资源的 80.0%。所以可得: K1(Qi0.7)/(Qi0.70.8) 1.25 人/单位就业岗位 式中:Qi分区人口数。 吸引率 K2就学人数就学岗位 就学人数取为人口数量的 30.0%,即 K21.0。 2005 年上班平均出行强度为 2.73,上学平均出行强度为 3.97。由于预测年份方式出行强 度无法估算,故采用 1994 年值估算未来分区吸引量。 吸引量就业岗位数K1上班平均出行强度就学岗位K2上学平均出行强度 即: AiQi0.70.81.252.73Qi 0.31.03.97 式中: Ai分区出行吸引量 根据此公式估算出规划期末各分区吸引量。 由于吸引量的计算中上班平均出行强度与上学平均出行强度均取用的是 2005 年的值,因此 出行吸引量较出行发生量稍少些。考虑到预测期内居民出行吸引总量应与出行发生总量相等,对 各区的吸引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吸引量为: =/ i A i A 式中:调整后的分区出行吸引量; Ai 同前; Ai 。 AP ii / 3.3.2.6 眉山市区交通生成预测分析 (1)交通分区 按照眉山市区功能分区、道路规划情况,以主干路、自然疆界(如河流、铁路、森林公园、 山脊等)为边界,将横琴划为 12 个交通小区。 (2)出行总量预测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弹性出行将会有所上升,因此,未来居民人 均出行次数总体上将会有所增长,结合现状眉山居民出行水平,并类比国内其他城市,预测 2022 年居民人均出行次数约 2.75 次/人日,则横琴居民一日出行总量将达到 192.5 万人次左右。 (3)居民分目的出行量预测 按与分目的居民出行生成密切相关的特征指标小区人口以及就业岗位,进行居民出行预测。 工作出行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小区人口,吸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小区就业岗位;上学出行 发生、吸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小区人口;弹性出行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小区人口,吸引的主要 因素是小区三产就业岗位,工业岗位的影响相对较小。 表表 3-3-7 7 各各类发类发生生/ /吸引量公式列表吸引量公式列表 名称公式 工作发生量小区人口工作出行率 上学发生量小区人口上学出行率 弹性发生量小区人口弹性出行率 工作吸引量就业岗位工作吸引率 上学吸引量小区人口上学吸引率 弹性吸引量就业岗位弹性吸引率区位系数(主要考虑商业办公用地) 参照眉山市居民出行调查,经过类比分析,对横琴 2022 年发生、吸引量预测结果如下表。 表表 3-3-8 8 交通小区交通小区发发生、吸引量生、吸引量预测结预测结果果 小区号上班上学弹性回程 产生吸引产生吸引产生吸引产生吸引 10115200007200018720 242400053005720265000689000 346000253205750620628750158257475041145 4090000005625014625 503840000240006240 603108000019425050505 718480360231020141155022530030585 804056000025350065910 95080014880635068543175093008255024180 1024000300030002616150001875390004875 11065160000407250105885 1242320234005290461226450146256877038025 3.3.3 交通分布预测 本报告在进行交通分布预测时采用重力分布模型。重力分布模型可以很好的反映各地区人 口、经济指标的变化对出行分布的影响。 重力模型公式如下: z izz ijj iij dfA dfA PT )( )( z zjz iji jij dfP dfP AT )( )( 式中: Tij 未来年份 i 区与 j 区之间的交通量; Pi 未来年份 i 区交通发生量; Aj 未来年份 j 区交通吸引量; dij 未来年份 i 区与 j 区之间的交通阻抗; f(dij) 未来年份 i 区与 j 区之间的阻抗函数; z 交通小区数。 未来年份各小区之间的交通阻抗可以采用小区间的距离、行程时间、费用或综合成本,本 报告采用各小区间的综合交通成本作为其交通阻抗。根据基准年 OD 调查资料及预测得到的未来 年份各交通小区的交通发生量,运用重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分析即得到未来各特征年 OD 出行分 布。 表表 3-9-1 2011 年年汽汽车车出出行行 OD 表表 ( (pcu/d) ) 表表 3-10-2 2022 年年汽汽车车出出行行 OD 表表 ( (pcu/d) ) 图图 3-273-27 远远景年(景年(20222022 年)期望路年)期望路线线示意示意图图 图图 3-283-28 老城老城区内部高峰小区内部高峰小时时居民出行分布居民出行分布 3.3.4 交通量承担方式预测 从未来道路运输条件上分析,项目所在区域为老城区,交通具有一定不均 衡性,在节假日交通量、行人量、路侧停车需求将较大。根据近年来我国汽车 生产和销售情况分析,未来小客车是汽车需求的主导车型,私人小客车数量在 一定程度上仍将持续高速增长,因此未来客车载运系数将有所下降;对于货车, 中型货车作为最不经济的一种车型将逐渐向两极发展,未来货车车型将以大货 车、小货车及微型货车为主,且货车载运系数将有所上升。 3.3.5 交通分配 3.3.5.1 交通量预测方法 本项目的交通量预测选用美国交通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TransCAD 作为应 用开发软件,研究建立了区域性交通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了本项目影响区 域公路网系统交通量分析预测工作。TransCAD 为美国 Caliper 公司推出的,在 Windows 系统环境下运行的专业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TransCAD 是将数字地图、 地理数据库管理和图形渲染的能力与复杂的交通运输规划、运筹学以及统计分 析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帮助交通运输规划专家更有效地处理日常工作, 为交通规划部门提供一个管理战略研究数据的工具,它可处理各种交通运输数 据,应用于各种运输方式,是建立交通规划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用开 发工具。 3.3.5.2 交通量分配模型选取 预测出未来特征年的交通出行 OD 分布后,进行交通量分配也就是把 i 区与 j 区的分布交通量分配到未来年的路网上去。交通量分配也称路径选择问题, 其目的是通过了解各 OD 交通量在道路网的流动情况,预测各路段上的交通量。 交通量分配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具有多种个性的人的行为,由于交通 网络的复杂性及交通状况的动态性和随机性,且径路选择的基准不同,且又是 在不确定信息下通过主观判断进行径路选择,因此,建立具有普遍性的模型有 一定的难度。 未来特征年OD 表 确定初始 OD 对 未来特征年路网 确定区间分布量Tij 的 1/N 交通量速度模型 路径行驶费用函数 寻找费用最短路 径 全部 OD 对是否分配完 成 区间分布量Tij 是否分配 N 次 输出分配结果 Y es N o Y es N o 图图 3-293-29 交通量分配工作流程交通量分配工作流程图图 (1) 、交通分配模型 采用美国公共道路管理局(BPR)所推荐的广义费用函数形式: i i iiii C x tLkxc1 式中: 路段的广义费用总值; xci i 路段的收费额; i k i 车辆运营成本; 路段的长度; i L i 行为时间价值。 行为时间价值是指驾驶员在选择出行路径时,对时间的一个价值判断。一 般而言,驾驶员在进行出行路径选择时,主要考虑时间、油耗和收费等口袋成 本。全车种分配中的行为时间价值为平均行为时间价值。一般而言,社会经济 发达地区,其行为时间价值高于其它地区的行为时间价值。在分配过程中,本 方法是将 OD 流量分成若干份,每次把其中的一份分配给动态交通阻抗最小和次 小的路径上。 (2) 、交通阻抗 本项目不设置收费站,因此本项目不计该项参数。但因交通分配路网中有 粤西沿海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广珠西线公路等收费公路需在分配路网中 计算交通阻抗。 时间价值:小客车时间价值根据 OD 调查时平均载客人数、眉山市人均单位时间 价值(GDP)综合确定,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表 3-3-1111 小客小客车时间车时间价价值值(元(元/ /小小时时/ /车车) ) 出行者人均时间价值节约时间每车人数车辆时间价值 年份 (元/人.小时)利用系数(人/车)(元/车.小时) 2013 年 28.580.7480.03 2015 年 43.980.654114.34 2020 年 61.680.64148.04 2032 年 94.310.54188.62 (3) 、运输成本 a、交通量车速模型: 交通分配与均衡都是以考虑拥挤对行驶时间的影响为基础和前提的,而考 虑的方法则是借助交通量-速度函数。本项目采用世界银行援助的公路投资优 化和改善可行性研究方法 ,World Bank, (以下简称“PPK 报告” )的研究得出 的车速模型公式,计算特征年不同交通状况下的车速,分配过程中所用车速成 本模型如下: ESpeedDCSpeedBACost 2 式中:Cost运输成本 Speed车速 A、B、C、D、E模型参数,见下表。 表表 3-3-1212 速度成本模型系数表(基本情况)速度成本模型系数表(基本情况) 系数小客大客小货中货大货大型车 A981.11290.7968.21309.71604.51893.4 B0.11070.4460.29190.49830.71080.5919 C66.862.15652.253.654.5 D23611.78460.95114.85087.210279.125522 E5.75.78.12.36.212.3 将研究区域不同技术等级道路的收费标准、运输成本分别进行计算,得到 不同技术等级道路标准小客车车辆行驶广义费用,按路网中各段道路的长度和 行驶速度计算出各条道路的标准小客车的广义费用,作为交通阻抗进入分配程 序中进行计算。 图图 3-303-30 区域路网区域路网规规划路网划路网图图 3.3.6 交通量预测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本项目各段道路的各特征年交通量预测如下: 表表 3-3-1313 项项目目主要路主要路段交通量段交通量观测观测测值测值(双向)(双向) 单单位:位:PCU/DPCU/D 道路 2012201520222032 备注 东坡大道 3178111603016251152 主干路 红星路 10083201694056764949 主干路 环湖东路 3358104522391138283 主干路 三苏路 196059741366824545 主干路 一环路 219066771527627434 主干路 注:本项目 2013 年上半年建成 3.3.7 主要交叉口节点交通量 本项目属于旧路改造,建设范围内有多交叉口,其中交通流量较大的重要 交叉口 4 处,为主路交叉口,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图 3-373-37 重要交叉口节点图重要交叉口节点图 表表 3-3-1414 主要交叉口主要交叉口节节点一点一览览表表 交叉口编号交叉口名称交叉口类型 1 裴城路东坡大道平面交叉 2 一环路红星路平面交叉 3 一环路环湖东路平面交叉 4 一环路三苏路平面交叉 3.4.4.1 现状交叉口调查 本次调查选择交通量较大的 4 个主干路交叉口做现场取样,调查时间为 2012 年 5 月 23 日,受时间资金技术等限制采用人工计数法,得到现场数据如 下。本项目属于旧路改造,调查得到交叉口交通数据为交叉口设计提供参考。 (1)一环路环湖东路交叉口,调查时间:2012-5-23(17:10-17:30) ,属 于晚高峰时段。 一一环环路路 环环湖湖东东路路交交叉叉口口交交通通流流量量流流向向图图 (2)裴城路东坡大道交叉口,调查时间:2012-5-23(17:30-18:00) ,属 于晚高峰时段。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5.930.14 直 65.490.57 右 18.580.17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6.670.14 直 62.960.53 右 20.370.17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7.270.17 直 67.270.43 右 25.450.37 单位: pcu/h 裴裴城城路路 东东坡坡大大道道交交叉叉口口交交通通流流量量流流向向图图 (3)一环路三苏路交叉口,调查时间:2012-5-23(15:00-15:30) ,属于 午后平峰。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8.830.13 直 80.571.18 右 10.600.16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53.170.35 直 18.850.13 右 27.980.18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5.540.09 直 72.291.21 右 22.170.37 单位: pcu/h 一一环环路路 三三苏苏路路交交叉叉口口交交通通流流量量流流向向图图 (4)一环路红星路交叉口,调查时间:2012-5-23(16:10-16:40) ,晚高 峰时段。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23.790.28 直 59.910.72 右 16.300.20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3.670.14 直 40.10.41 右 46.230.47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7.860.08 直 64.980.63 右 27.160.26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5.940.09 直 72.460.39 右 11.600.06 单位: pcu/h 一一环环路路 红红星星路路交交叉叉口口交交通通流流量量流流向向图图 3.4.4.2 现状分析 现状道路主要交叉口服务等级为 B 级及以上,交叉口交通运行状态良好, 完全满足目前的城市交通需求。 3.4.4.3 规划年交叉口交通量预测 本项目为眉山市一环路,属于开发强度较高的区域,预计未来年交通量增 长与当地经济水平与汽车购买力相关。按照成都地区机动车保有量年增长率约 5.18%来预测远景年 2022 年设计道路交通流量。 (1)一环路环湖东路交叉口,位于老城,根据眉山市总体规划,该地区 未来不存在新建和改建。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7.650.12 直 58.630.39 右 23.720.17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7.650.08 直 65.920.42 右 11.770.14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33.760.14 直 55.410.23 右 10.830.04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7.540.17 直 54.970.36 右 27.490.18 单位: pcu/h 一一环环路路 环环湖湖东东路路交交叉叉口口交交通通流流量量流流向向图图 (2)裴城路东坡大道交叉口,根据眉山市总体规划图,东坡大道未来作 为连接北部新城和老城区的交通干道,新城区项目新建将会带来巨大的新增交 通量,根据总体规划用地布局以及现状背景交通量预测未来 2022 年该交叉口交 通量。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5.930.24 直 65.490.96 右 18.580.29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6.670.24 直 62.960.89 右 20.370.29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7.270.29 直 67.270.72 右 25.450.62 单位: pcu/h 裴裴城城路路 东东坡坡大大道道交交叉叉口口交交通通流流量量流流向向图图 (3)一环路三苏路交叉口,位于老城,根据眉山市总体规划,该地区未 来不存在新建和改建。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8.830.33 直 80.572.95 右 10.600.26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53.170.58 直 18.850.21 右 27.980.31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5.540.24 直 72.293.04 右 22.170.94 单位: pcu/h 一一环环路路 三三苏苏路路交交叉叉口口交交通通流流量量流流向向图图 (4)一环路红星路交叉口,位于老城,根据眉山市总体规划,该地区未 来不存在新建和改建。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23.790.47 直 59.911.18 右 16.300.32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3.670.23 直 40.10.68 右 46.230.78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7.860.13 直 64.981.05 右 27.160.44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5.940.14 直 72.460.65 右 11.600.11 单位: pcu/h 一一环环路路 红红星星路路交交叉叉口口交交通通流流量量流流向向图图 3.4.4.4 规划年分析 规划年道路主要交叉口除裴城路东坡大道交叉口外,其余交叉口服务等 级为 C 级及以上,交叉口交通运行状态良好,完全满足目前的城市交通需求。 裴城路东坡大道交叉口由于北部新城的建设,新增大量诱增交通量,晚高峰 时刻交叉口服务等级降到 E 级。 3.3.8 车型比例 项目的改建不仅有加强城市城镇间组团联系的功能,还具有增强城市通道 性质。随着沿线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交通和区际间交通会持续增长,未 来总的发展趋势仍将是小汽车比例高于货车和客车,各交叉口车型构成见下图。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7.650.20 直 58.630.65 右 23.720.26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7.650.13 直 65.920.70 右 11.770.24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33.760.23 直 55.410.38 右 10.830.08 转向比值 (%) 车道需求 左 17.540.20 直 54.970.61 右 27.490.31 单位: pcu/h 4% 3% 93% 环环湖湖东东路路一一环环路路交交叉叉口口车车型型比比例例 客车货车小汽车 一一环环路路 环环湖湖东东路路交交叉叉口口车车型型比比列列 5% 5% 90% 裴裴城城路路东东坡坡大大道道交交叉叉口口车车型型比比例例 客车货车小汽车 裴裴城城路路 东东坡坡大大道道交交叉叉口口车车型型比比列列 8% 19% 73% 三三苏苏路路一一环环路路交交叉叉口口车车型型比比例例 客车货车小汽车 一一环环路路 三三苏苏路路交交叉叉口口车车型型比比列列 4% 3% 93% 红红星星路路一一环环路路交交叉叉口口车车型型比比例例 客车货车小汽车 一一环环路路 红红星星路路交交叉叉口口车车型型比比列列 3.4 通行能力分析 3.4.1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鉴于该项目建设标准和功能,根据本项目远景交通量发展预测结果,参照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和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美国研究委员会) 对拟建项目的通行能力进行验算。所谓服务水平,就是描述交通流运行条件、 道路的拥挤程度及其对驾驶员、乘客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道路服务等级分为 A、B、C、D、E、F 级,服务水平等级。 表表 3-3-1515 道路服道路服务务等等级级 道路服务 等级 V/Cpc/km/ln 运营状态 A28 表示交通严重阻塞,车辆时开时停 注:V/C 是在理想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基本通行能力是 D 级服 务等级的最大交通量。 3.4.1.1 基本公式与参数 研究表明理想条件下单车道的最大通过能力与路段中不同车速对应的通行 能力及 V/C 成正比,其关系为: iii CVCMSF)/(* 式中: 理想条件下,i 级服务水平提供的每车道最大通过能力 i MSF (pcu/h/ln); 不同车速的单车道通行能力; i C i 级服务水平对应的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的最大值,公式所 )/(CV 表现的关系与服务水平等级 i 是相互对应的。 但实际情况中往往不能够满足理想情况下的道路条件,所以必须根据道路 的实际运营情况,对其最大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具体公式为: PEHVwii ffffNMSFSF 式中: 实际道路和交通条件下,i 级服务水平单向 N 车道的通 i SF 行能 力(辆/小时); N道路上单向车道数; 受车道宽度和侧向净空影响的修正系数; w f 交通流中重型车辆(大货车、公共汽车和旅游车辆)影响的修正 HV f 系数; 多车道公路的环境和类型的修正系数; E f 驾驶员总体特征影响的修正系数。 P f 在进行车道通行能力分析和设计车道数时,将设计小时交通量(DDHV)换算 为高峰小时交通量,并令其等于单向车道上的通行能力,其关系式为: PHF DDHV SFi 式中: 某方向的设计小时交通量(辆/小时); DDHV 高峰小时系数。 PHF 设计小时交通量与路段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的关系如下: DK DDHV AADT 或: ) DK PHFSF AADT 式中: 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辆/日; AADT K设计小时交通量占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例; D在高峰方向上高峰小时交通量占小时总交通量的比例。 3.4.1.2 基本参数 (1) 拟建项目单向车道数 N。 (2) 受限车道宽度及侧向净空的修正系数 w f 。 根据本项目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标准,一个行车道宽 3.53.75 米。 (3) 重型车辆的修正系数 HV f 车型比例 由交通量预测得本项目评价末年货车、大客占全车种比例,根据本地区车 型构成特点,大客中 35%为公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