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主备人:韩正连 备课时间:07/10/22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2 能从微观的角度出发,运用化学键的知识解释化学反应的能量问题。3 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反应热与焓变的内涵,认识热化学方程式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 :焓变,H的“+”与“”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一, 知识回顾: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变化,同时还伴随有能量变化,回忆: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举例说明:二, 讲授新课(一) 焓变 反应热1. 焓: 含义 表示符号2. (内能是系统内部一切形式能量的总和,包括动能,热能,分子振动能,核能等)3. 反应热:4. 焓变: H=H(生成物)-H(反应物) 单位:补充:恒压反应的热效应恰好等于生成物与反应物之间焓的差值, 焓是物质中能以热量的形式交换的那部分能量,物质中这种能量越多,焓值就越大, 焓是一种状态函数,当指定了温度,压强时,它的数值就确定了,其大小仅取决于状态与物质形成方式无关,如:水不论它怎样生成(冰融化,蒸汽冷凝,还是化学反应生成)在25一个大气压,1摩尔水的焓值都一样.当物质的温度变化时, 焓值也随之变化, 1摩尔100的液态水比0时焓值大,当物质的聚集状态发生变化时焓值也要发生变化,如18克冰融化为18克液态水需要吸收5.994千焦的热, 18克100的水汽化必须加入40.63千焦的热.(二) 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微观解释)1. 化学反应本质:2.以H2+Cl2=2HCl为例分析(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H=反应物键能的和生成物键能的和.这说明该反应完成时, 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大,这是放热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的热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因此,规定放热反应的H为”“,即上述反应的反应热为:H=-184.6kJ/mol反之,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通过加热,光照等吸收能量(能量来自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因此,规定吸热反应的H为”+“.例如,1 molC与1 mol水蒸气起反应, 生成1 molCO和1 molH2 ,需要吸收131.5 kJ的热量,即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H=+131.5kJ/mol综上所述, H=H(生成物)-H(反应物) 当H为”“或H0 反应物的焓大于生成物的焓 反应吸热5. 反应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 反应过程 (放热反应) 反应过程(吸热反应)5反应热数据的应用判断反应发生的难易例如,C(石墨,S)=C(金刚石,S) H=+770kJ/mol通过该反应不难得出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也就是说石墨更稳定, 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很难发生,反过来,由于金刚石能量高,所以金刚石就相对容易转化为石墨.计算燃料的用量例如,现有标准状况下CO,H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16.8L经完全燃烧后共放热867.9KJ,并生成18克水.已知,2 H2(g)+ O2 (g)=2H2O(l) H=-571.6KJ.mol-1,2CO(g)+O2 (g)=2CO2(g) H=-566KJ.mol-1,求燃烧以前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三)热化学方程式根据课本例1和例2以及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归纳1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含义:以H2(g)+1/2O2 (g)=H2O(g) H(298K)=-241.8KJ.mol-1为例H2(g)+1/2O2 (g)=H2O(l) H(298K)=-285.8KJ.mol-13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4.同时讨论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后面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在化学方程式后面必须标明反应热,反应热符号用H表示,并与化学方程式间用空格隔开;放热反应的H为“”或H0要注明反应温度,因为温度不同时,焓变不同。H的单位是KJ.mol-1 ;mol-1的含义参考课本资料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H的数值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符号改变,绝对值不变。不指明条件,即指25,1atm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热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2.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3.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难点:燃烧热概念及相关计算。探究建议:调查与交流:家庭使用的煤气、液化石油气、煤炉等的热能利用效率,提出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查阅资料: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未来新型能源。讨论:太阳能储存和利用的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并交流:“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讨论:选择燃料的依据。查阅资料并交流:火箭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燃烧热。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引入新课。板书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一、燃烧热 讲述反应热种类: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 板书1定义:在 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学生讨论、归纳概念要点 (1)在101 kPa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又如H2燃烧生成液态 H2O,而不是气态水蒸气。 (2)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 (3)可燃物以l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4)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例:H2(g)十O2 (g)H2O(l);H=-285.8kJ/mol 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投影思考与交流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汇报1、根据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储量、开采、储存的条件、价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2、表中较理想的燃料是:氢气、甲烷、甲醇等。 板书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投影例:10 g硫磺在 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地,放出的热量能使 500 g H2O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 ,热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讨论 10 g硫磺燃烧共放出热量为: Q = mC(t2t2)500 g 4.18 103kJ/(gC)(62.418)C = 92.8 kJ,则lmol(32g)硫磺燃烧放热为=-297 kJ/mol,硫磺的燃烧热为297 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S(s) + O2(g) = SO2(g);H=-297 kJ/mol 板书二、能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我国能源状况 回答能源就是,它包括。讨论有人说我国已探明的煤和石油储量已足以使用好几百年,我们根本不必要节约能源?(发表自己的见解)讲述 权威部门的最新测算显示,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我国能源的利用率却很低,矿产资源利用率为一。例如,年我国美元耗煤标吨,是日本的倍,德、意、法的倍,美国的倍,印度的倍,世界平均水平的倍。如此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也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讨论 新能源的要求与探索(让学生讨论、想像,激发使命感和求知欲)汇报1、要求:产生能量高、经济、污染少。 新能源有: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2、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燃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率,节约油气资源,加强科技投入,加快开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和等。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且有些可以再生,为再生性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少。板书1、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讲述在现有的能源即将出现危机之时,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那些储量更丰富、更清洁、可以再生的新能源,并惊奇地发现,这些新能源大多数与我们日常生活一直息息相关。人们在不知不觉地使用着它们,只不过今后我们将采取新的方式利用它们。板书2、新能源介绍:副板书太阳能讲解其实在各种类型的新能源中,并不是都像核能一样让人感到很神秘,其实大多数新能源离我们很近,比如太阳能。大家想一想,太阳能的最大优点是什么?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太阳是一颗不断发光发热的恒星,其能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看这样一个数字,地表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燃烧550万吨煤炭时的能量,是太阳给与了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形成了自然界中复杂的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塑造了不同地区的地表景观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日常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利用太阳能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对环境无污染,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太阳能在利用时的不足之处,即非常分散,必须制造出一些装置来收集太阳能。 投影副板书氢能讲述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极有前途的二次能源。氢能有许多优点:氢的原料是水,资源不受限制;氢燃烧时反应速率快,高发热值大;更突出的优点是氢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是最干净的燃料。另外,氢能的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液态氢已被用作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中的能源。1980年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氢能汽车。1985年原苏联也利用Ti、Fe、V合金氢化物进行了用氢气和汽油作为混合燃料的汽车的试验,若在汽油中加入质量分数约为4的氢气,则可节油40,废气中的CO也可减少90。预计不久的将来,氢能不仅可以广泛地作为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的动力,而且可以成为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能源。副板书地热能投影讲述地热能约为全球煤热能的1.7亿倍。地热资源有两种:一种是地下蒸汽或地热水(温泉);另一种是地下干热岩体的热能。利用地热能发电,在工业上可用于加热、干燥、制冷与冷藏、脱水加工、淡化海水和提取化学元素等;在医疗卫生方面,温泉水可以医治皮肤和关节等的疾病,许多国家都有供沐浴医疗用的温泉。副板书 风能讲解同太阳能相似,风能也早已被人们熟悉和利用,现代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变得越来越具有魅力。有哪位同学知道,人们是如何利用风能的?学生活动 讨论并回答问题。早期人们只是简单地把风能通过一定的装置转换成机械能,如风帆助航。近代人们则将风能应用到了发电、供暖、通讯、灌溉、制冷以及海水淡化等领域,例如丹麦约有600个中心通讯站用风机供电,这样既可节煤、油、气,又可以清洁环境;美国、日本等国正在积极研制风帆货船,以使古老的帆船获得新生。今后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再提到风车可能就不再只是荷兰的专利了。教师提问 关于风能利用的问题,它也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利用风能应选择在经常刮风的地区。投影授课时间2009年 7 月 1 日授课人教材版本选 修第四册课 题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 型新授课共 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2、 能用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1、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2、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课前准备学法比喻、交流、练习。教法1、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例,引出定律盖斯定律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问题研究经过讨论、交流,设计合理的“路径”,根据盖斯定律解决上述问题。2、 归纳总结实验无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教学思路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可间接计算求得某些无法直接测得的反应热,如 C 与O2 生成 CO 的H。二、反应热计算例1例2 例3第二课时板书参考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上两节课内容。导课在化学科研中,经常要测量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但是某些物质的反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在生产中,对燃料的燃烧、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废热的利用,也需要反应热计算,为方便反应热计算,我们来学习盖斯定律。板书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计算一、盖斯定律讲解1840年,盖斯(GHHess,俄国化学家)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一条规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投影讲解根据图示从山山的高度与上山途径无关及能量守衡定律来例证盖斯定律。(学生自学相关内容后讲解)板书1、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讲述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利用盖斯定律不难间接计算求得。板书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问题对于反应:C(s)+ O2(g)=CO(g)因为C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CO,总有一部分CO2生成,因此这个反应的H无法直接测得,请同学们自己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一个方案反应的H。师生共同分析我们可以测得C与O2反应生成CO2以及CO与O2反应生成CO2的反应热:C(s)O2(g) =CO2(g);H=3935 kJmolCO(g)+ O2(g)=CO2(g);H=2830 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很容易求算出C(s)+ O2(g)=CO(g)的H。H1=H2+H3H2=H1H3=3935kJ/mol(2830kJ/mol)1105 kJmol即:C(s)+ O2(g)=CO(g)的H=1105 kJmol 练习1、通过计算求的氢气的燃烧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如上图表:已知:H2(g)+O2(g)=H2O(g);H1241.8kJ/molH2O(g)H2O(l);H244.0kJ/mol根据盖斯定律,则HH1H2241.8kJ/mol(44.0kJ/mol)285.8kJ/mol2、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H,但可测出CH4燃烧反应的H1,根据盖斯定律求H4CH4(g)+2O2(g)CO2(g)+2H2O(l);H1=-890.3kJmol-1 (1)C(石墨)+O2(g)CO2(g);H2=-3935kJmol-1 (2)H2(g)+O2(g)=H2O(l);H3=-285.8kJmol-1 (3)C(石墨)+2H2(g)CH4(g);H4 (4)解析:利用盖斯定律时,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经过简单的代数运算得到所求反应,以此来算得所求反应的热效应。也可以设计一个途径,使反应物经过一些中间步骤最后回复到产物:因为反应式(1),(2),(3)和(4)之间有以下关系: (2)+(3)2-(1)=(4)所以 H4=H2+2H3-H1=-393.5 kJmol-1+2(-285.8) kJmol-1-(-890.3) kJmol-1=-74.8kJmol-1板书可间接计算求得某些无法直接测得的反应热,如 C 与O2 生成 CO 的H。二、反应热计算例125、101Kpa,将1.0g钠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晶体,并放出18.87kJ热量,求生成1moL氯化钠的反应热?例2乙醇的燃烧热: H1366.8kJ/mol,在25、101Kpa,1kg乙醇充分燃烧放出多少热量?例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1)CH3COOH(l)+2O2=2CO2(g)+2H2O(l);H1870.3kJ/mol(2)C(s)O2(g) =CO2(g);H2=3935 kJmol(3)H2(g)+O2(g)=H2O(l);H3285.8kJ/mol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2H2(g)O2(g) = CH3COOH(l);H=?小结略第二课时 (习题课) 课堂小结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可间接计算求得某些无法直接测得的反应热,如 C 与O2 生成 CO 的H。二、反应热计算例1例2 例3三、第二课时小结参考教案。作业布置第一课时作业p14 1、2、3、4、5、6第二课时作业P14 7、8、9、10、11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三维目标1、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知道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探究日常生活中各种化学反应快慢的表示方法和意义,培养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能力,培养良好的化学素养。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通过对同一化学反应中以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数值的差异,体会反应中各物质间的必然关系。培养区别、比较物质变化的能力。3、 知道实验测定物质反应速率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设计的观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法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言介绍本章学习内容 一 是 化学反应速率 二 是化学平衡 三 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问 古代建筑物在本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使腐蚀的速度变快呢? 这就是我们第一节要研究的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板书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讲述石油的形成需要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反应很慢,而氢氧点燃爆炸反应瞬间就能完成,这由化学反应本身的特点和反应物的性质所决定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实验取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5mol/L的盐酸和醋酸6 mL,在分别套上预先加有等量碳酸钠粉末的气球,同时把气球里的碳酸钠粉末加到试管里,观察气球膨胀的快慢。讲授由实验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气球膨胀要明显比碳酸钠与醋酸的快。也就是说,不同物质在反应时有快慢之分。在化学中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表示反应的快慢。完成实验观察、回答现象复习回顾提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思考回答新课讲授设问化学反应速率用什么来表示方法,数学表达式需注意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请阅读课本P17有关内容,回答上述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讲授并板书一、化学反应速率1、 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或生成物增加的浓度来表示2、 数学表达表示:v=C/t;单位:mol/(L.min)或mol/(L.s)3、 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投影 例题 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 + 3H2 = 2NH3起始浓度(mol/L) 8 20 05min后(mol/L) 6 也可判断 14 也可判断 4 浓度变化 (mol/L) 2 推出 6 推出 4指导学生完成 P18“学与问”有关内容3、根据下图填空:(1) 反应物是_;生成物是_(2) 在2分钟内A、B、C三者的反应速率值各是多少?(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讲评(内容略)思考,阅读课本内容回答问题听讲动手练习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新课讲授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讲评小结并板书对于反应 m A +n B=p Y +qZ V(A):v(B):v(Y):v(Z)=m:n:p:q过渡如何准确地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通过实验测定的设问化学反应速率测定方法有哪些?指导学生阅读请阅读课本P18有关内容,回答上述问题。 板书二、化学反应速率测定的方法实验分别取浓度为4mol/L的硫酸和1mol/L硫酸各50mL,各与0.24g镁条反应,记录比较镁条完全溶解所需时间。加入试剂镁条完全溶解所需时间4mol/L的硫酸1mol/L硫酸思考测定该反应是否有其它方法?说说看。听讲思考,阅读课本内容观察、纪录学生猜想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归纳小结化学反应速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没有负值;表示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一定条件下,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某反应的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且它们的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系数比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表示。听讲第2 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模型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学会用规律解释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影戏那个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2、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2)、在利用碰撞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也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探究、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1、压强、催化剂对化学速率的影响,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实验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多媒体微观演示直观教学、讲述讲解【教学用具】相关实验仪器与药品、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过程】【知识回顾】、【动画演示】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 分子碰撞理论。【实验探究】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2-2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反应加入试剂0.2mol/L Na2S2O3 5mL0.1mol/L H2SO4 5mL0.1mol/L Na2S2O3 5mL0.1mol/L H2SO4 5mL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褪色时间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结论的深化理解】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是定值。改变它们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动画讲解碰撞理论分析原因。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反之,减少压强,相当于降低浓度,反应速率减小。思考增大压强是不是对所有化学反应都有效?交流向一密闭的SO2+O2=SO3反应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能否增加反应速率?【结论的深化理解】1、对象:反应体系中有气体;2、只有引起浓度改变的压强改变才会导致速率变化。三、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探究2-3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反应试剂种类与用量0.1mol/L Na2S2O3 5mL0.1mol/L H2SO4 5mL0.1mol/L Na2S2O3 5mL0.1mol/L H2SO4 5mL化学方程式 实验温度出现浑浊的时间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动画讲解碰撞理论分析原因。科学探究已知4H+4I+O2=2I2+2H2O ,现有1mol/L KI溶液、0.1mol/LH2SO4溶液和淀粉溶液,请设计实验证明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判断反应速率的标志:(溶液变色的时间)试剂种类和用量实验温度试剂加入顺序和理由实验现象结论定性与定量关系分别如何?4、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探究2-4试剂种类和用量5%的H2O25%的H2O2 、MnO2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反应速率 。动画讲解碰撞理论分析原因。科学探究比较在2mL 5%的H2O2中加入FeCl3和CuSO4溶液各1mL时二者的分解速率。结论不同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不一样。五、其它影响因素:表面积、电磁波、光照等【全课总结】各个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课堂巩固】见学案习题。【作业布置】1、科学探究2(课本23页):进一步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化学平衡(一)教案课题:第三节 化学平衡(一)授课班级课 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过程与方法1、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2、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3、加强新知识的运用,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是掌握新知识的关键,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日常生活、基本化学反应事实中归纳化学状态等,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重 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难 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节 化学平衡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溶解平衡的建立开始时v(溶解)v(结晶)平衡时v(溶解)=v(结晶)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二、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引入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化学反应,有的能进行到底,有的不能进行到底。请同学们思考并举例说明。讲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板书第三节 化学平衡讲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反应限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的规律。板书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思考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讲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讲所以说刚才回答说不溶了是不恰当的,只能说从宏观上看到蔗糖的量不变了,溶解并没有停止。我这里把这一过程做成了三维动画效果,以帮助大家理解溶解过程。投影演示一定量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讲这时候我们就说,蔗糖的溶解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是一个动态平衡。板书溶解平衡的建立开始时v(溶解)v(结晶)平衡时v(溶解)=v(结晶)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探讨我们学过那些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讲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加0.01molCO和0.01molH2O(g),的体系中各组分的速率与浓度的变化 投影相等V正时间速率V逆讲开始时c(CO) 、c(H2O)最大,c(CO2) 、c(H2)=0。随着反应的进行,c(CO) 、c(H2O)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c(CO2) 、c(H2)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进行到一定程度,总有那么一刻,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相等,且不再变化 板书二、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问化学平衡有什么特征?投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动:动态平衡v(正)=v(逆)0(2)等:v(正)= v(逆)(3)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4)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小结对于不同类型的可逆反应,某一物理量不变是否可作为平衡已到达的标志,取决于该物理量在平衡到达前(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可;否则,不行。学生举例化学反应存在的限度。课题:第三节 化学平衡(二) 授课班级课 时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其探究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2、 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重 点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 点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节 化学平衡(二)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2、如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不会使平衡移动。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商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商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五、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问1、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实质?2、影响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投影 逆: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等:V正 =V逆(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动:动态平衡。达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正=V逆0)定: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平衡状态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改变影响速率的条件,来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平衡板书第三节 化学平衡(二)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科学探究实验2-5 已知K2Cr2O7 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r2O72- +H2O 2CrO42-+2H 。K2Cr2O7 为橙色,K2CrO4为黄色。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 0.1 mol/L 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作,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投影滴加310滴浓硫酸滴加1020滴6 mol/LNaOHK2Cr2O7溶液橙色黄色科学探究实验2-6 向盛有5 mL 0.005 mol/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 0.01 mol/L 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Fe3+3SCN- Fe(SCN)3 (1) 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4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4滴1 mol/L 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 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 3-5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编号12步骤(1)滴加饱和FeCl3溶液滴加浓的KSCN溶液现象颜色加深颜色加深C生增大增大步骤(2)滴加NaOH溶液滴加NaOH溶液现象试管都有红褐色沉淀,且溶液颜色变浅C生都减小活动结合溶液颜色变化,进行分析,填写表格。投影操作现象C生V正V逆V正与V逆平衡原混合液保持不变保持不变保持不变保持不变相等不移动滴加浓FeCl3溶液后达到平衡加深增大增至最大后减小增大V正V逆向右移动问上述两个实验中,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你是如何判断的?从中你能否知化学平衡的因素?投影填写下列表格,总结浓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浓度的变化 v正 v逆的变化 结果平衡移动平衡移动结果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少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活动根据表格,完成V-T图投影板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过渡 哪些状态物质受压强影响比较大?如何影响的?压强也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那究竟如何改变呢? 讲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固态、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影响很小,压强不使平衡移动。反应中有气体参加:压强减小浓度减小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反之亦然。板书二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2、如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不会使平衡移动。活动根据压强对平衡的影响画出增大压强的V-t图投影过我们知道,加热可以加快固体溶解,那同时也可以提高结晶速率,那么温度对化学平衡有没有影响呢?板书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科学探究实验2-7 NO2 球浸泡在冰水、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2NO2 N2O4;HV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cK ,V正=V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cK ,V正V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3)利用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升高温度,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复习提问什么叫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特征有哪些?化学平衡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宿州市立医院招聘编外人员4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甘肃酒泉肃州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中心选拔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2月广东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招聘劳动合同制法官助理、书记员招聘拟聘人选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昆明市盘龙区双龙街道卫生院招聘编外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江苏连云港农业农村局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甘肃临夏康乐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特聘农技员招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河南郑州巩义市总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5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安徽黄山市黄山区磐基砂石料经营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张掖市教育局培黎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14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武松的课件教学课件
- 大单元教学设计课件讲解
- 城市市容管理课件
-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课件-第三章 运输安全管理事项
- 公证在绿色金融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 肝囊肿的护理查房
- 公司厂房出租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物联网金融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锑矿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汇编
- 工程带班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