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练习(新人教版)《合集》_第1页
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练习(新人教版)《合集》_第2页
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练习(新人教版)《合集》_第3页
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练习(新人教版)《合集》_第4页
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练习(新人教版)《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练习(新人教版)(与)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练习(新人教版)合集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练习(新人教版)第1节 杠杆12013齐齐哈尔 下图1218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B )图1218【解析】 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正确;镊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错误;面包夹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2图1219是各式各样剪刀的示意图,现要用它们来剪开较硬的物体,其中最合适的剪刀是 ( B )图121932013安徽 如图12110,轻质杠杆AB可以绕O点转动,在A点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B点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若将动力的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 ( D )A动力臂增大,动力增大B动力臂增大,动力减小C动力臂减小,动力减小D动力臂减小,动力增大【解析 】 在A点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动力时,动力臂最长,因此当动力沿虚线方向拉杠杆时,动力臂将变小,而阻力和阻力臂均不变,可知动力将变大。4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 N和 300 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减少50 N,则杠杆 ( B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 D无法确定5如图12111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 ( C )图12111AGAGB BGAGBCGAGB D无法比较62013庆阳 园 艺师傅使用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D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 离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D减小阻力臂,省力【解析】 树枝尽量往剪刀轴靠近,可以减小阻力臂,更省力。7图12112中关于力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 C )图12112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D )A减小摩擦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9如图12113所示是用长棒撬石块的示意图,当在A点用竖直向下的力F1压长棒时,石块未撬动。采取下列措施,最有利于把石块撬动的一项是( A )图 12113A把垫着的小石块移得离大石块近一点,而且用力方向改为F2方向B把垫着的小石块移得离大石块近一点,而且用力方向仍为F1方向C把垫着的小石块移得离大石块远一点,而且用力方向改为F2方向D把垫着的小石块移得离大石块远一点,而且用力方向仍为F1方向102013佛山 如图12114为我国古代建造宫殿移动大石料的情景,对此图提供的信息 解释不合理的是 ( D )A左边的人所使用的撬棒相当于省力杠杆B大木料下放置小圆木是为了减小摩擦力C通过杠杆移动木料时可以省力D抬起大 木料的一端则另一端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112013南京 如图12115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 为重心,他的体重为550 N。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 的力臂是_1.5_m,大小为_330_ N。图12115【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和支持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分别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即动力臂L10.9 m0.6 m1.5 m,L20.9 m;(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FL1GL2F1.5 m550 N0.9 mF330 N12以O 为支点质量忽略不计的杠杆挂上10 N重物A,杠杆同时还受另一个大小与FA不等、竖直向上的力FB作用,处于平衡。在图12116中画出:(1)FA的力臂lA;(2)FB的示意图并标示它的大小。图12116解:如答图所示。第12题答图13(1)图12117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动力F1及阻力F2的方向,画出动力臂l1及阻力臂l2。图12117(2)生活中许多器械是用杠杆原理来工作的,如图12118所示的剪刀就是杠杆。请画出这把剪刀的动力F的力臂和这根杠杆上B点所受的阻力的大致方向。图12118解:(1)如答图甲所示。(2)如答图乙所示。 第13题答图甲 第13题答图乙14衣服夹是一种常用物品,图12119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图12119A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B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15在图12120中,O为支点,画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 保留作图痕迹)。图12120解: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16如图12121所示是列车上常用的手推车,车内货物均匀摆放。车前行时,需经过障碍物。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若手推车和货物总重200 N,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3,则服务员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为_300_N。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B_(填“A”、“B”或“C”)点,这种情况下,手推车可以视为_省力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图1212117小明要测量一根1 m左右、粗细和质地都均匀的细木棒的质量,通过估测发现木棒的质量会超出现有天平的量程。于是,他想用其他方法进行测量。现有器材:天平、一块质量适当的金属块、一把量程为20 cm的刻度尺和几根足够长的细绳。只利用现有器材,请你帮他设计测量这根细木棒质量的方案,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木棒质量的数学表达式(用测量量表示)。解:(1)主要实验步骤: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用细绳和刻度尺测出木棒的长度L;将用细绳系好的金属块系在木棒的一端,然后将另一细绳一端做成绳环套在木棒上,用手提起该绳的另一端,并移动绳环的位置,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 用细绳和刻度尺测量出绳环到系金属块那端的木棒长度L。(2)如图,以O为支点,第17题答图杠杆平衡,G铁LG12LL即:mgLMg12LL解得,木棒的质 量:M2LL2Lm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练习(新人教版)第2节 滑轮1如图1228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 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 B )图1228AF甲F乙 B. F乙F丙CF丙F丁 D一样大2关于滑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 方向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力的方向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32013泉州 如图1229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 C )图12294用如图12210所示的动滑轮拉重为30 N的物体匀速上升1 m,则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分别是(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重)( C )图12210A15 N、1 mB30 N、2 mC15 N、2 mD30 N、1 m5图12211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甲 乙图12211A 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6图12212所示的甲、乙、丙是使用动滑轮的三种不同的方法,动滑轮质量不计,其中最省力的使用方法是 ( B )图122 12A甲图 B乙图C丙图 D一样大72013内江 如图12213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图12213AF1较小BF2较大C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D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F1、F2、F3做的功相等【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F1、F2、F3都与物体重力相等,所以三种拉法所用拉力一样大,故A、B、C错误;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由WFs可知,力F1、F2、F3做的功相等,故D正确,故选D。8(多选)如图12214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 ( BD )图12214AF1F2F3214 s1s2s3214BF1F2F3214 s1s2s3241CF1F2F3241 v1v2v3214DF1F2F3214 v1v2v32419如图12215所示是利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已知重物重G1500 N,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是_500_N,如果动滑轮重30 N,则拉力F是_510_N。图1221510用如图12216所示的滑轮组匀速 向左拉动重为100 N的物体A,所用拉力 F为10 N,(不计滑轮重和绳重及滑轮和绳之间的摩擦)则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30_N,方向向_右_(填“左”或“右”)。图1221611图12 217是现代家庭经常使用的自动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地晾起洗好的衣服,取下晒干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图中动滑轮有_2_个,此装置_能_(填“能”或“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图1221712用图12218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 2倍,请在图上画出绕线的方法。图12218解:如答图所示。第12题答图13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12219所示的装置。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 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 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图12219动滑轮重G0/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所挂钩码 的重力G/N 0.5 1.0 1.5 2.0 2.5 3.0 3.5 4.0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8 1.0 1.3 1.5 1.8 2.0 2.3 2.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_FGG02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 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_不省力_。14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12220所示,某人用绳子沿着倾斜方向通过定滑轮拉住钩码,已知人手的拉力为F ,钩码重力为G。(1)请在图中标出这只“杠杆”的支点O,画出拉力F、钩码重力G及它们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图12220(2)若不计摩擦、滑轮重和绳重,请用杠杆平衡条件推证:FG。解:(1)如答图所示。第14题答图(2)由几何知识知:l1l2R(R为滑轮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即Fl1Gl2,得:FG15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实验中,完成了如图1222 1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图12221实验次数 物重G/N 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1 1.00 0.60 0.652 1.50 1.10 0.903 2.00 1.60 1.15通过分析数据,与书中结论有较大偏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解:(1)由表中数据可看出,使用定滑轮时(图乙 )F1G,这是由于没有考虑弹簧测力计外壳受到 的重力,使用动滑轮时(图丙)F2G2,是由于没有考虑动滑轮受到的重力。(2)使用定滑轮时(图乙),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或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或实验前先测出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使用动滑轮时(图丙),要先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然后比较拉力与总重的关系(或采用轻质滑轮或增加钩码数量)。2019春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练习(新人教版)第3节 机械效率12013河南 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 它将同一物体匀速 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D )A有用功减少,总 功减少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解析】 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因此有用功不变,A、B排除;机械效率为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不变,机械效率增大,则总功减小。所以D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机械的效率越高,做功一定越多B机械效率低的机械做功少C使用任何简单机械都不省功D提 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办法是增加滑轮的个数32013乐山 如图1237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 16 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 10 N,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动滑轮重4 NB使该用动滑轮要费距离C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解析】 根据F12(G物G动)得G动2FG物210 N16 N4 N,所以A正确。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所以B正确。W有用W总100 %GhFs100 %16 Nh10 N2h100 %80 %,所以C正确。提升物体的速度快,则做功快,功率大,但效率不变,所以D错误。42013德州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1238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图1238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解析】 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1n(G物G轮),n12,n23,绳子受的拉力:F1 12(G物G轮),F213(G物G轮),F1F2,乙图省力;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相同,W有用W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52013武汉 如图1239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 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 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 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B )A45 N、50 % B45 N、75 %C60 N、50 % D60 N、75 %【解析】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 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和地面之间摩擦力为f45 N,A处的拉力大小为FAf45 N。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s2s物,F30 N,f45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W有用W总fs物F2s物f2F45 N230 N100%75%。6如图12310所示,工人师傅用250 N的力将重4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1 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A )A80%B62.5%C125%D20%7如图12311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 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上升了1 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 )A做的有用功是800 JB拉力F的功率是80 W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D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是60%82013哈尔滨 如图12312所示,工人用250 N的力F将重为400 N的物体10 s内匀速提升2 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80_%_,拉力的功率为_100_W。图123129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12313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的情况下,甲所用的拉力_大于_乙所用的拉力;甲滑轮组的效率_等于_乙滑轮组的效率。(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12313 图1231410小雪用三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12314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0 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4 m,若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每个滑轮重为_30_N。11如图12315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地面6 m高的三楼,沙子的质量为50 kg,装沙子的桶的质量为8 kg,动滑轮的质量为2 kg,工人匀速拉绳子的力为300 N。(忽略摩擦和绳重,g取10 N/kg)求:(1)工人做的总功。(2)工人做的额外功。图12315解:(1)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6 m12 m,拉力做功:W总Fs300 N12 m360 0 J;(2)忽略摩擦和绳重,W额(G桶G动)h(m桶m动)gh(8 kg2 kg)10 N/k g6 m600 J。122013南京 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12316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实验序号 钩码重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cm 1.0 20.0 0.7 40.0 2.0 20.0 1.2 40.0 3.0 20.0 1.7 40.0图123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