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出题角度及答题规范归纳.doc_第1页
“诗歌鉴赏”出题角度及答题规范归纳.doc_第2页
“诗歌鉴赏”出题角度及答题规范归纳.doc_第3页
“诗歌鉴赏”出题角度及答题规范归纳.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知识清单:(重点要理解好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个层面的内容。)一:表达方式:掌握描写、抒情2种(一)抒情方式:a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即事抒怀,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尤见出豪爽与飘逸这风。如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放得意这情溢于言表。再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b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1.借景抒情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以乐景衬乐情、以哀景衬哀情(欲扬先抑)2.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如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脉脉无语之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如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3. 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特点是,隐晦的表情达意,含蓄蕴藉;似在咏物,实为表志;物耶人耶,融为一体;一般兼用了“象征”手法。如陆游卜算子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安石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着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两首,分别用“梅花”“杏花”象征着不随俗,出类拔萃、性格坚强的人,是诗人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写照。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开头两句描写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始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二)描写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虚实结合、形声色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白描、渲染、正侧结合、细节、远近结合等。1.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动静相对,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再如他的“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静山因“转”而动,流水因“日”而静,一经诗人之眼,一切饱蕴诗意。又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2.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好处是,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实虚: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多指文章想象的分。如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实。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虚!”写出了理想和现实的巨大矛盾,理想在现实中幻灭,这正是辛弃疾一生的悲愤。已逝之景、之境。这类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3. 形声色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4.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也即不加渲染烘托而粗笔勾勒,乍一见平淡无奇,细嚼之如饮醇酒。好处是“真切深刻,回味无穷”。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与之相对的是“工描”5. 渲染是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醅新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前三句,诗人尽情渲染,自己酿造的米酒,呈黄绿色,面上还浮有一些悬浮物,细如蚁;那酒正放在红泥抹的小火炉上温着,火炉是新的,红的色泽;这时天快黑了,看来要下雪了。经过这一番渲染,最后一句的法问“能饮一杯无?”也就水到渠成,得到了突出6. 正侧: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三种。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再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诗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势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二:表现手法(狭义):象征、用典、烘托(渲染)、反衬、对比、联想、想象、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欲扬先抑、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1.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好处是,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报的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 2. 用典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5个典故。 3. 烘托(渲染):与描写中的渲染大致相同 4.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5. 对比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以英雄美人的穷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对比,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6. 联想、想象 7. 动静结合:与描写中的动静结合大致相同 8. 虚实相生:与描写中的虚实相生大致相同 9. 抑扬:包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毁教夫婿觅封侯。”先写少妇“不知愁”,后写“悔”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10. 借古讽今11. 托物言志:与抒情中的托物言志大致相同。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比、双关等。1. 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形象,强化对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以生动的形象强化表情达意,从而深化诗歌的主题;总之,就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能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如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再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如贺知章的咏柳巧妙而形象地将春风喻为剪刀,表现得自然有活力。2. 比拟(分为拟人、拟物)有两种,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好处是,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如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3.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好处是,使语言简练、含蓄,富于变化,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4.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好处是,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提示事物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可见愁思的深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侠客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李白箜篌谣“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5. 对比:与表现手法中对比有相同之处。6. 双关使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如果是依其含义而成的,叫“语义双关”;如果是依其读音的相似相同而成的,叫“谐音双关”。好处是,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使语言含蓄、风趣。谐音的如“道是无晴却有晴”“春蚕到死丝方尽”。语义的,如韦庄的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表达技巧出题角度及答题规范归纳一:【设问方式】 1、未点明表现手法的。如:“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现技巧/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2、点明了表现手法的。如: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等。二:【基本格式】说出表达技巧类型+结合内容分析说明+表达作用三:【格式运用例析】例1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解答: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要点一:指出是何种表现手法)。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要点二:作者如何运用这种手法)。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要点三:这种手法如何传达出诗人的感情)。例22010广东卷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例32010安徽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