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论文-论汉代廷尉制度.doc_第1页
中国法制论文-论汉代廷尉制度.doc_第2页
中国法制论文-论汉代廷尉制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法制论文-论汉代廷尉制度一、廷尉官名的由来 廷尉主管刑狱,是汉代最高的司法官,为九卿之一。宋书百官志载:周时大司寇为秋官,掌邦刑,秦为廷尉。汉书百官公卿表:廷尉,秦官,掌刑辟。颜师古注云:应劭曰:听讼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兵狱同制,故称廷尉。师古曰: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廷,主要是公平的含义。 太平御览卷二三一引韦昭辨释名曰:廷尉、县尉皆古尉也,以尉尉人也。凡掌贼及司察之官皆曰尉。尉,罚也,言以罪罚奸非也。尉,本是军事将领的官职名,廷尉作为司法官,不仅掌管普通案件,还可审理军队案件。 秦以前,司法官曾被称为司寇,战国时以理为狱官之名。秦国在统一中国以前,已在朝廷设置廷尉,作为中央最高司法官员。这时廷尉的主要职责是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称之为诏狱,同时也有权处理各地上报的疑难案件。汉承秦制,廷尉这一官职由秦开始设置,汉代承袭而来。汉代的司法官体系,由皇帝直接管辖,最高的司法官仍为廷尉。景帝六年曾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名廷尉,哀帝元寿二年复为大理。王莽时曾改名作士。东汉光武以后复为廷尉,建安中又改为大理。虽名称改变数次,但执掌始终未变。 二、廷尉的执掌与机构设置 廷尉掌管刑狱,既管刑事审判,又管理监狱。汉所谓召至廷尉,即为入狱。因此,廷尉不仅是机构名称和官名,也是中央监狱名,如: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廷尉所辖监狱也称廷尉诏狱。后汉书百官志:廷尉,卿一人,中二百石。本注曰:掌平狱,奏当所应,凡郡国谳疑罪,皆处当以报孝武帝以下,置中都官狱二十六所,各令长名世祖中兴皆省,唯廷尉及雒阳有诏狱。即西汉武帝以后,有中都官狱二十六所,而东汉仅有廷尉和洛阳诏狱。 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平天下狱。廷尉主要的职责就是审理疑难案件,以使天下的监狱中没有冤案为己任。 西汉廷尉的属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宣帝地节三年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 下面简要看各属官的职责。 (一)廷尉正 汉书广川王传:天子谴大鸿胪、丞相长史、御史丞、廷尉正杂治巨鹿诏狱。汉书黄霸传:闻霸持法平,诏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师古注曰:此廷中谓廷尉之中。宋祁曰:庭当作廷)。 廷尉可以参加杂治诏狱,可以单独决疑狱,可见,其地位仅次于廷尉。 (二)左右监 廷尉监分左右监,即廷尉左监和廷尉右监。如汉书丙吉传:以故廷尉监征。 汉书息夫躬传:上遣侍御史、廷尉监逮躬系洛阳诏狱。汉书淮南王安传:上遣廷尉监与淮南中尉逮捕太子。 廷尉监的禄秩和廷尉正的相同,但是地位却略低于廷尉正。与廷尉正一同派遣的是大鸿胪、丞相长史、御史丞,而与廷尉监一同执行逮捕任务的是中尉和侍御史,中尉和侍御史要低于长史和御史中丞,而且,廷尉监的职务是逮捕,廷尉正的职务是杂治诏狱和决疑狱。因此,可以得出监的职位低于正。 (三)左右平 廷尉平简称廷平,又分左右。汉书刑法志:宣帝自在闾阎而知其若此。及即尊位,廷史路温舒上疏,言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语在温舒传。上深愍焉,乃下诏曰:间者吏用法,巧文浸深,是朕之不德也。夫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今遣廷史与郡鞠狱,任轻禄薄,其为置廷平,秩六百石,员四人。其务平之,以称朕意。于是选于定国为廷尉,求明察宽恕黄霸等以为廷平,季秋后请谳。(鞠狱,注引如淳曰:以囚辞决狱事为鞠,谓疑狱也。宣帝地节三年设置廷尉平四人,主要是取代原来的廷史,进行鞠狱的具体判案工作,并增强对司法的控制。后汉书百官志本注曰:掌平决诏狱。 除以上三种属官外,还有各种掾史。如张汤就经常引正监掾史贤者。汉书朱博传:徙为山阳太守,病免官。复征为光禄大夫,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平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史,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史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史,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掾史被称为典法掾史。汉书兒宽传:以宽为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汉书路温舒传:廷尉光以(路温舒)治诏狱,请温舒署奏曹掾,守廷尉史。 掾史有奏谳掾、奏曹掾等,都有决狱判案的职责。 除此外,还有一些属官,如:汉书兒宽传注引臣瓒曰:汉注卒史,秩百石。师古曰:从史者,但只随官僚,不主文书。既有卒史,又有从史。 东汉改变了西汉的属官,后汉书百官志云:正、左监各一人。左平一人,六百石。注云:前汉有座右监平,世祖省右,而犹曰左。可见,只是人数发生变化,职责官阶都未变。 三、廷尉的审判程序 廷尉掌管刑狱,主要是审判活动。杜周为廷尉客有让周曰:君为天下决平,不循三尺法。 决狱,表示审判案件。首先,廷尉直接审理三公九卿、地方太守和诸侯相及刺史等官的案件。而对于三公九卿还会用杂治的方法。 廷尉解决下级机关的疑难案件,接受奏谳则是司法的上级机关,汉书刑法志记载: 高祖七年制诏御史: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决。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 汉书朱博传:博迁廷尉,典决疑当谳,平天下狱。后汉书百官志:凡郡国谳疑狱,皆处当以报。 汉代的审判是有一定法律程序可循的。如果地方官无法解决案件就报廷尉,廷尉还不能决断就报皇帝裁决。决疑当谳就是指有疑难案件就上谳的判案程序。疑难一般主要是关于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因此从上报的内容来看,还要附上当比律令,以有助于上级机关的决断。看来,在汉代的法律适用问题就是审级设立的原因之一,从一个侧面反映汉代审判程序的设置状况,也标志着当时的法律发展程度。官吏必须要当比律令作为依据,才能出入人罪。尽管由于官员或皇帝的品行和水平良莠不齐,也表现出法律程序发展的水平。 光武时,有疑狱见廷尉曹史张禹,所问辄对,处当详理,御史册免廷尉,以禹代之。虽越次而授,亦足以厉其臣节。 傅贤为廷尉,每冬至断狱迟回,流涕。又,盛吉为廷尉,每冬至节,罪囚当斩,夜坐省狱,其妻执烛,吉持丹笔,夫妻相向垂泪。 每年冬至节气之时,廷尉都要集中处理一批案件。而遇有重大案件,皇帝还会指派其他官员与廷尉一起会审,称为杂治。如东平王云狱,由廷尉梁相和丞相长史、御史中丞及五二千石杂治;丞相王嘉狱,由将军以下与五二千石杂治等。 四、廷尉的作用机制 汉书兒宽传:宽为人温良,有廉知(智)自将,善属文,然懦于武,口弗能发明也。时张汤为廷尉,廷尉府尽用文史法律之吏,而宽以儒生在其间,见谓不习事,不署曹,除为从史,之北地视畜数年。还至府,上畜簿,会廷尉时有疑奏,已再见却矣,掾史莫知所为。宽为言其意,掾史因使宽为奏。奏成,读之皆服,以白廷尉汤。汤大惊,召宽与语,乃奇其材,以为掾。上宽所作奏,即时得可。异日,汤见上。问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言兒宽。上曰:吾固闻之久矣。汤由是乡(向)学,以宽为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甚重之。 汉书张汤传:是时,上方乡(向)文学,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平亭疑法。奏谳疑,必奏先为上分别其原,上所是,受而著谳法廷尉挈令,扬主之明,奏事即谴,汤摧谢,乡(向)上意所便,必引正监椽史贤者,曰:固为臣议,如上责臣;臣弗用,愚抵此。罪常释间。即奏事,上善之,曰:臣非知为此奏,乃监、掾、史某所为。其欲荐吏,扬人之善解人之过如此。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监吏深刻者,即上意所欲释,予监吏轻平者。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诋;即下户赢弱,时口言虽文致法,上裁察。于是往往释汤所言。汤至于大吏,内行修,交通宾客饮食,于故人子弟为吏及贫昆弟,调护之尤厚。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而深刻吏多为爪牙用者,依于文学之士。丞相弘数称其美。 由上可知,汉代中央有三公九卿,地方有太守、诸侯相以及刺史等官,都可以实施司法职能。因此,虽然廷尉作为专门的司法官享有一定的权力,审判案件还是受到一起杂治的官员的牵制,而且各种司法官都可以单独审理案件而不受廷尉监督,没有监察,分散了司法权力,降低了司法权威。而皇帝还可以裁决重大案件并改变一些案件的判决,更降低了廷尉作为专门司法官的权威。总之,廷尉虽然作为独立的司法官员存在,却不具有司法官员理应享有的权威;虽然能够审理很多案件,却没有最终的判决权;虽然可以审理专门的案件,却受到各方面的牵掣。这样的司法官,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却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制度保护,他们唯一需要负责的人仍是皇帝。 因此,这时候的司法官虽然和普通官员的职能已经有所分离,但仍然是官员间相互依赖的官制的一部分,离独立的司法审判还有很长的距离。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