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09培养方案.doc_第1页
计算机专业09培养方案.doc_第2页
计算机专业09培养方案.doc_第3页
计算机专业09培养方案.doc_第4页
计算机专业09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6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并具有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系统的初步经验和潜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等。毕业生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发挥专业特长,成为该领域的主要人力资源,并具有在该领域进一步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潜能,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层面的能力:(1) 基本能力1) 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和概念能熟练运用。2) 能用科学、逻辑地思维方法,系统地分析、确定和阐明用户的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工程意识,管理和经济效益意识,以及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2) 专业综合素质1) 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受到良好的本学科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2) 具有突出的信息获取能力。不但熟悉原有的技术,还要对新兴的技术做出快速的反应。3) 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团队和社会交流能力1) 能将个人行动与团队合作相融合,在队伍中相互协作来达到团队的共同目标。2) 能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运用恰当的专业词汇和用户及同伴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为了适应国际化需要,应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3)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各种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方法。同时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自学能力。三、学制实行四年基本学制。学生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延长在校学习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延长期。四、课程设置一览表(见附表)五、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军事教育训练安排在第一学期开学前3周;教学实践包括专业技能训练、参与科学研究、学术活动、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环节,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社会实践包括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环节。六、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及拟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活动,积极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探讨和科学研究,尤其是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活动。七、第二课堂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灵活性,开辟多方面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途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第3到第7学期期间为学生安排了5次专业知识讲座(见附表5)。学生在校期间均要参加学院社团组织活动;每学期至少听3次学术报告,至少读5本有意义的书(其中至少2本专业学术著作)。各项活动均应有记录,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八、成绩考核学生成绩考核按学院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均应加以考核,并按环节单独评定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九、毕业与学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并符合各项要求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学院的有关规定,经院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其工学学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十、专业必修课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代码:0500007 学分:4 学时:72内容简介:本课程系统地讲述C 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则,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指针、函数、结构型、共同型、枚举型、文件等知识的使用。培养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能力和素质,以及思维方法,为以后学习其它计算机程序语言和课程打下基础。使用教材: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参考教材:张毅坤,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马君)课程名称:离散数学课程代码:0500037 学分:3 学时:54内容简介: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课程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是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知识,结合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掌握处理离散量的基本数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学习专业课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集合论、关系与函数、代数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特殊代数系统、图论等,是进一步学习数据结构、人工智能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建议教材:离散数学,乔维声,西安电子出版社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参考教材:离散数学教程,邓天炎,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王瑞)课程名称: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代码:0400038 学分:4 学时:72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两部分内容,数据结构部分重点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所涉及的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数据对象的抽象与实现;算法设计部分介绍基本的算法设计策略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对象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和存储结构以及相应的算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建议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参考教材:数据结构,王若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蒋理)课程名称:操作系统课程代码:0500006 学分:3 学时:54内容简介: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系统软件,专门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软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其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本课程主要讲授操作系统概述、作业管理合用户接口、进程管理、死锁、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工作原理和实现技术;具有使用操作系统和分析操作系统的能力;理解和掌握 Unix、Windows 操作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为以后在操作系统平台上开发各种应用软件或系统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徐甲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数字逻辑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参考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任秉毅)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课程代码: 学分:4 学时:72内容简介: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发展及应用;系统总线、存储器(包括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CPU的特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指令系统、指令流水、RISC技术及中断系统;控制单元的功能和设计,包括时序系统以及采用组合逻辑和微程序设计控制单元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措施。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及工作过程,系统掌握存储器及存储体系结构,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及与此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议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逻辑电路参考教材: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二版),郑纬民、汤志忠,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系统结构,陆鑫达,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体系结构,石教英,浙江大学出版社;Computer Architecture:A Quantitative Approach,John L.Hennessy,David A.Patterson, 机械工业出版社(张娟)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代码:0500025 学分:3 学时:54内容简介:本课程强调基本原理,围绕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计算机通信的基本原理,以TCP/IP体系的核心协议为基础,以OSI参考模型为主线,介绍因特网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物理层、点对点的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部、应用层、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等内容。结合目前流行的网络体系结构论述计算机网络的理论、标准与关键技术。同时介绍局域网、广域网的组网方式、多媒体网络、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建议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参考教材:计算机网络,Andrew S.Tanenbaum,清华大学出版社(李建廷)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课程代码:0500009 学分:2 学时:36内容简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包括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等)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联系,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本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正确地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在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建议教材:新世纪大学物理,陈颖聪,华东师大出版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参考教材:大学物理简明教程,梁励芬等,复旦大学出版社;大学物理学,张三慧,清华大学出版社;普通物理学(第五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立)课程名称:数字逻辑电路课程代码: 学分:3 学时:54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课程主要讲解数制和编码、逻辑代数及逻辑函数化简、基本逻辑电路及触发器、各种集成化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应用、同步时序电路及异步时序电路的设计与分析、集成化时序电路、逻辑电路的参数、可编程逻辑电路等内容。建议教材: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王尔乾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参考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电子技术(第二版),江晓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张娟)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课程代码:0500046 学分:3 学时:54内容简介: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数据库处理的基础、设计与实现。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关系数据库系统、SQL语言、复杂数据库理论、数据库维护、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技术新发展、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并行数据库系统等。建议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参考教材:数据库处理,美David M.Kroenke著,施伯乐、顾宁、刘国华译,电子工业出版社(王浩鸣)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程代码:0500038 学分:3 学时:54内容简介:开设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并能运用C+语言进行基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培养学生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设计出清晰、简洁、高效的程序。掌握C+过程式编程对C语言的改进:包括内联函数、引用、函数重载、函数模板;C+基于对象编程:包括数据类型、类、对象、封装、信息隐藏、成员访问控制、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等内容;C+面向对象式编程:包括基类、派生类、单继承、多重继承、虚函数、流输入/流输出等。建议教材: C+ 程序设计(第二版 影印版),Nell Dale,Chip Weems,高等教育出版社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参考教材: C+ 程序设计教程,钱能,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级语言 C+ 程序设计,刘瑾,高等教育出版社; C+ 程序设计语言(特别版),Bjarne Stroustrup,机械工业出版社(蒋理)课程名称:信息保障与安全课程代码: 学分:2 学时:36内容简介:本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现代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初步学会现代信息系统中的防范措施、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与技术;较全面地学习有关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掌握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培养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增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课程从安全模型、安全服务、安全分析、安全技术以及安全策略入手,全面介绍保障网络环境安全的各要素,保护网络系统免于受到攻击、提高安全性能的机制,构建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的安全策略、掌握建立有效的安全机制。建议教材:网络信息安全,肖军模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网络参考教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贺思德等著,科学出版社(孙清)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课程代码: 学分:2 学时:36内容简介: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论述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及实现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实践。主要内容由软件工程、硬件工程及管理工程的相关知识构成。包括信息学、系统学及管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与定律,以及信息系统工程方法论;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及原型化方法,这些是目前开发信息系统的主要方法;怎样构筑应用系统所需的计算机硬、软件平台结构;信息系统工程的管理等内容。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引入信息学、系统学及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作为信息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全面介绍开发信息系统的三个方法;充分反映当今信息系统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建议教材:信息系统工程原理、方法与实践,李之棠等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参考教材:信息系统开发,邵丽萍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罗养霞)课程名称:Web系统与技术课程代码: 学分:3 学时:54内容简介:本课程以WEB应用开发为切入点,通过对WWW技术基本概念、HTML技术、脚本语言技术、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开发、程序语言设计、客户端脚本技术、服务器端程序开发技术等方面的介绍,使学生了解WEB编程机制。具体内容包括JSP、Servlet开发,WEB应用程序安全性,数据库操作技术,WEB服务器安装和配置,异常处理,会话管理,JAVABEAN开发和应用,JSP标签库的开发/应用,WEB应用程序的结构和布置等。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应用Java Web技术开发电子商务、政务、企业信息化的基本能力。建议教材:Web系统与技术(Java Web应用技术),殷兆麟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参考教材:Web开发技术教程,林宏基,北京大学出版社(罗养霞)课程名称: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课程代码: 学分:2 学时:36内容简介:主要介绍网络运行管理的基本概念,IT基础设施库(ITIL),网络运行管理的基本框架,硬件管理,配置和变更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掌握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的主要领域,网络管理软件,网络运行管理的法律法规。目的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深入理解网络系统运行原理,掌握基本的网络系统管理工具,能够对网络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并初步具备基于Windows网络的一般故障排除的能力。建议教材: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黄骁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网络参考教材: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薛卫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张天宇)课程名称:人机交互课程代码:0500189 学分:2 学时:36内容简介:人机界面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工程、隶属和谐人机环境的大学本科课程。重点讲述如何设计实现计算机与人之间的友好界面和交互方式,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人机界面和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人机界面和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认知学基本概念、硬件人机界面设计方法、软件人机界面设计方法、网络人机界面设计方法、人机交互技术与设备、开发工具与环境、下一代人机界面和人机交互的技术趋势等方面。其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作为交互式对象的人的行为, 知道怎样利用以人为中心的途径来开发和评价交互式软件。建议教材: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Second Edition, Alan Dix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参考教材:人机交互,董士海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瑞)附表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一览(总表)课 程 分 类学分授课时数学 期 周 课 时 分 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12345678一、公共课平台约占总学分的44%711233571必修课模块约占总学分的35%57981572任意选修课模块约占总学分的9%14252二、学科共同课平台约占总学分的13%2235046学科共同课模块约占总学分的13%2235046三、专业课平台约占总学分的28%425442121专业基础课模块约占总学分的16%232481662专业选修课模块约占总学分的12%1929646四、实践教学平台约占总学分的20%321独立实验(实训)课程62中期实习23周3周3学年论文12周2周4毕业实习36周6周5毕业论文(设计)810周10周6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军事训练(军事理论)、毕业教育34周3周1周7公益劳动、爱心服务12周2周8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22周第1-4学期9假期社会调查22周2周10第二课堂教育3第1-8学期11体育达标1第1-8学期总 计16121273152226252619149附表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一览(1)知识平台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授课时数学 期 周 课 时 分 配理论实践12345678公共课平台必修课110010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531100109中国近代史纲要230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1083311001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5431100027形势与政策2(123)110300014大学语文23621300001大学英语46041300002大学英语47241300003大学英语47241300004大学英语47241300006大学英语听说23620400060高等数学1016533660500158计算机导论34530500007程序设计基础4482441200008体育1362小 计5798157221910921公共任意选修课人文社会科学类至少选修2个学分47222自然科学类至少选修4个学分4722计算机应用类2国际化类艺术类课程至少选修2个学分610822体育卫生艺术类2小 计142522462注: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2004年11月17日)精神,形势与政策课总学时为123,计2学分36学时,第三、第六学期各计一个学分,其它87学时不计入总学时。附表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一览(2)知识平台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授课时数学 期 周 课 时 分 配理论实践12345678学科共同平台课必修课0500046数据库原理3441030500037离散数学35430400038算法与数据结构4541840500006操作系统3543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4541840500025计算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