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听说市场上有种大米叫有机米,它有什么特点?哪里有卖?答:所谓有机米,是指水稻从种植生长到收割的全过程,土、水、肥、除草等要素运用和管理环节中全部采用无化学物的方法来完成,最终将稻谷加工成的大米。有机米生产基地的选择相当严格,因为有机米栽培土地不是一般农田可以充当的,因而栽培土地的选择应选用山区、大的圩区、湖泊边缘或湖泊岛内的农田作为水稻栽植地。具体它要求水稻栽培农田本身没有农药残留或残留量极少;水源的供给是无油污及与化工排污河道相通的内河水;肥料不用无机化学肥料而代之用禽、畜等农家肥料;稻田除草不用化学除草剂;水稻栽植地还选用无空气污染和空气指数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了确保水稻生产无污染,往往在耕作方式上吸收一部分传统农业耕作上的优点:如为了解决除草问题,采用耥稻耘稻和人工掳草的方法;为解决除虫,采用稻田放养鸭子的办法,既能起到一部分除虫、灭草的工效,还能自然施入鸭粪有机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据了解,宜兴粮油集团大米有限公司生产的“隆元”牌有机大米在我市部分大型超市有售。10、什么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答: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都是安全食品,安全是这三类食品突出的共性,它们从种植、收获、加工生产、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但是,他们又有不同点:有机食品是指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进行农业生产,完全不含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的食品。绿色食品是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标准和环境、产品一体化跟踪监测,严格限制化学物质使用,能保障食品和环境安全的食品。绿色食品采用证明商标的管理方式,对市场秩序具有规范作用。无公害食品在我国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和规范。这类产品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的使用人工合成化学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可以这样理解,无公害食品是保障国民食品安全的基准线,绿色食品是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环保食品,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环保、健康食品。三者在我国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的条件,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相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三者并存。(但国际上只有有机食品,并无绿色食品或无公害食品之说,因为在发达国家消费者眼里,既然是食品都应该是无公害的。)11、什么是强化米?为什么强化大米越来越受到重视?答:强化米是指在普通大米中添加某些营养素而制成的成品大米。目前,用于普通大米营养强化的营养素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等。大米皮层和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在碾米过程中,随着皮层和胚芽的碾脱,所含的营养成分也随之流失。大米的加工精度越高,营养成分损失也越多。另外,大米在淘洗过程中,也会损失许多的营养成分。对普通大米进行营养强化,不仅可以补充其流失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增加大米本身缺乏的一些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赖氨酸、铁和钙等。食用强化米可以改善人们的膳食营养,补充缺少的微量营养素,满足人体生理的正常需要,减少各种营养缺乏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12、什么是大米的食用品质?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大米的食用品质是指大米在熟制过程中和食用时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能,如色泽、滋味、软硬等。影响大米的食用品质的因素很多,诸如品种类型、加工工艺、新陈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其中籼米直链淀粉含量在18%-25%之间,煮熟后粘性低,吸水性强,出饭率高,米饭颗粒分明,不符合无锡地区百姓的口味要求;粳米直链淀粉在19%-18%之间,煮熟后粘性较大,吸水性中等,出饭率低,食用品质较佳,口感符合无锡地区百姓的喜好。13、究竟什么是陈化粮,陈化的粮食能吃吗?答:(1)粮食陈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个过程。粮食是有生命的有机体,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粮食的内部结构逐渐松弛,酶活性降低,呼吸能力衰退,生活力减弱,这是粮食自身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粮食在储存期间即使是未发热、生虫、生霉,也仍然存在陈化的自然现象。粮食陈化现象表现在食用品质和使用品质下降,严重陈化时酸度明显增加,口感明显变差,但并不一定就是黄曲霉毒素等卫生指标不合格的粮食。(粮食是否产生黄曲霉毒素,与粮食的储存时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与粮食收获时的气候条件和储藏条件有关。即使是当年收获的粮食如果不及时进行干燥,生霉后也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从加强和规范粮食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出发,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的有关规定,评价粮食能否食用,不应笼统地评价其是否超期储存或是否陈化,而是应当评价其是否符合国家粮食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同时,国家制定的谷物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按储存品质的优劣,将粮食分为宜存、轻度不宜存、重度不宜存三类,用以指导粮食储存企业对库存粮食适时推陈储新,确保食用安全。14、为什么市场上经常出现有的大米颜色偏黄色?答:稻谷脱壳碾白后为大米,正常大米一般为白色(还有紫大米、红大米等)。稻谷在收获期间,如遇高温多雨未能及时脱粒干燥,米质很容易被沤黄,加工的大米,常带有黄粒米,严重时可使整批大米带有黄色。稻谷储存时间过长或因保管不善,也会使加工的大米带有黄粒米或使整批大米呈现黄色。黄粒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米中的营养成分发生了成色反应,一般认为是粮食中的氨基酸和糖类等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颜色,也称为非酶褐变。能否食用?经过对大米质量指标、卫生指标的检测合格后方能食用。国家标准规定黄粒米不得大于2,黄曲霉毒素B1不得大于10PPb(即:一亿分之一)。15、如何识别霉变大米?可以食用吗?答:大米的霉变有一个过程,一般是先出汗,随后脱糠,失去原有光泽,表面出现灰粉状碎屑,最后是米粒起筋,沟纹形成白线。大米发热霉变主要征状:一是异味。可闻到一种异味,这是发热霉变的先兆;二是硬度下降。由于大米和微生物的强烈呼吸,局部水分凝结,米粒潮湿,称为“出汗”,其硬度下降叫“身骨发软”,散落性低,手握可以成团;三是起毛。米粒湿润,粘附糠粉,米粒上未碾尽的糠皮浮起,显得毛糙,通称“起毛”;四是起眼。由于大米胚部组织较松,富含蛋白质、脂肪,霉菌先从此侵蚀,使胚部变色俗称“起眼”;五是起筋。米粒侧面与背面的沟纹呈白色,继而成灰白色,米的光泽发暗,故称“起筋”。大米出现了起筋、起眼现象,表明发热霉变早期阶段结束而转入第二阶段。早期阶段大米品质变化不大,如及时处理,不影响食用。进入霉变第二阶段的大米,不能食用。16、平时购买大米时如何挑选?答:消费者在购买大米时,不要只图价格便宜,还要注意大米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挑选。一看:看大米的色泽和外观。正常大米大小均匀、丰满光滑,有光泽,色泽正常,少有碎米和黄粒米。一般来说,腹白少(阴色)的大米口感好,消费者挑选时可挑选腹白少(呈阴色)的大米。二抓:抓一把大米,放开后,观察手中粘有糠粉情况,合格大米糠粉很少。三闻:闻大米的气味。手中取少量大米,向大米哈一口热气,或用手摩擦发热,然后立即嗅其气味。正常大米具有清香味,无异味。四尝:尝大米的味道。取几粒大米放入口中细嚼,正常大米微甜,无异味。另外消费者在购买大米时还应查看包装上标注的内容。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包装上必须有QS标志并注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特殊标注内容等。消费者最好不要购买无标签的大米。不要只图价格便宜,而购买色泽气味不正常、发霉变质的大米。17、大米为什么要抛光?有的抛光大米为何成了“毒大米”?答:(1)大米为什么要抛光稻谷经脱壳后成为糙米,糙米去除绝大部分皮层和一部分胚后成为大米。大米米粒的表面还带有少量糠粉,影响大米的外观品质、储存性和制成的米饭的口感,所以需要通过“抛光”工序去掉这部分糠粉。抛光是清洁米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由于抛光可去除米粒表面的糠粉,适当的抛光能使米粒表面淀粉胶质化,呈现一定的亮光。外观效果好,商品价值提高。目前流行的抛光是湿式抛光,也就是在抛光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这样可使胚乳和留存在米上的少量米糠的结合力减弱,有利于彻底碾去米糠,提高米的光洁度和抛光均匀度。着水量通常约为大米流量的0.2%0.3%。合理地配置水量可以有效地去除糠粉,降低米温,减少增碎。(2)有的抛光大米为何成了“毒大米”为提高大米表面的光亮度,有些不法厂商在抛光时不仅添加水,还非法添加矿物油,由于矿物油不能食用,所以,添加矿物油抛光的大米变成了“毒大米”。18、买大米时,发现粳米中混有许多籼米,请问对食用是否有影响?答:粳稻米粒质地较硬,淀粉中含支链淀粉较多,蒸煮时米粒发黏,食用品质比籼米好;籼稻米粒质地疏松,淀粉中含有直链淀粉较多,米粒蒸煮后膨胀系数小而黏性差。国家标准规定“各类大米中混有其他类大米的总限度为5%”,若粳米中混有许多籼米则是一种以次充好的现象,会导致大米食味品质改变,因而消费者选购大米时要注意识别籼米与粳米,尽量在大超市购买包装米。19、糙米比大米更有营养吗?答:糙米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大米(精米)主要是胚乳,还含有碾米过程中残留的极少量皮层和胚,所以含有全部皮层、胚和胚乳的糙米比去掉绝大部分皮层和部分胚的大米更有营养。由于糙米皮层的纤维素含量远高于胚乳,既难以制成米饭,制成的米饭口感又不好,所以一般不用糙米来做饭。通过生物、物理等方法处理后,可以将糙米制成各种食品原料或食品。糙米加工成大米的过程中,加工精度越高,大米越白,但营养损失越多。糙米皮层所含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维生素B1(硫胺素)具有预防脚气病,促进发育等功能;维生素B2(核黄素)可预防口角炎、皮肤炎等疾病,增进人体健康。20、能介绍一下粗粮和细粮的区别吗?粗粮应该如何吃?答:“粗粮”是相对于大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一种称呼,主要是指包括玉米、高粱、小米及各种豆类等在内的粮产品。富含纤维的“粗粮”尽管吃起来不像“细粮”那样顺口,却是难得的保健食品。一方面,“粗粮”多种植在高海拔、无污染地区,是公认的具有特殊食疗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另一方面,在食物越来越精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呈现逐渐减少趋势的今天,注意增加粗粮,补充膳食纤维,对于预防肠癌、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有其现实意义的。适量进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对人体是有益的,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过多吃粗粮也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所以,科学的做法是粗细搭配,一般的比例为粗粮1份+4份细粮。这样既能发挥粗粮的功效,又避免粗粮进食过多产生不良反应。21、怎样辨别霉变粮食?答:不论是原粮还是成品粮,如果储存时间过长或者受热、受潮、被水浸湿,都有可能产生霉变。霉变的粮食其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霉变的粮食还会变色、变味和带毒。人体摄入后,可能会呕吐,发热和慢性中毒。下面就介绍辨别几种常见粮食霉变的方法:面粉:正常面粉为白或淡黄色,略带麦香味。生霉后颜色变暗、有酸味或哈喇味,若面粉中有许多小粉团,用手搓也不易散开,说明面粉变质已经很严重。大米:米粒表面变暗、变黄、变绿,有霉味、臭味等,均说明大米已经霉变了。大米霉变后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豆:正常的绿豆应为清绿色或黄绿色。辨别绿豆时,一是观其色,如是褐色,说明其品质已经变了;二是观其形,如表面白点多或绿豆中空壳较多,说明其已经被虫蚀,没有食用价值。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粮食部门会及时处理,防止霉变的粮食进入市场。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时,要认真辨别霉变粮食,把好入口关。22、吃什么油好?答:油脂提供了人体必需而又无法自身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及各种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人体缺少这些物质将会产生多种疾病,危害身体健康。从物理性状上,将“常温”(1520)下成液态的脂肪称作“油”。从来源上,又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简称“植物油”和“动物油”。植物油多数是液态的,少数也有固态(如棕搁油、椰子油等)。必需脂肪酸绝大多数存在于植物油中,所以说食用植物油是最好的,因为动物油吃多了,会造成血液“胆固醇”含量过高,易诱发心血管病。人们最常选购的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红花籽油、葵花籽油、棉籽油、油茶籽油、芝麻油乃至亚麻籽油、橄榄油等等,只要品质有保证,都是理想的食用油。23、怎样选购食用油?答:选购食用油脂要掌握以下几点要领:一要看颜色,同品种的植物油,颜色越浅,加工精度越高,但太浅了以至于发白也不好,因为植物原油都有其特定的颜色,经过精炼,会清除一些,但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炼到一点颜色也没有,有点颜色对身体无害。二要看透明度,要选择澄清、透明的油。三是嗅无异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用鼻子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异味就不能食用。24、什么是调和油?答:调和油是根据使用需要,一般是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脂肪酸合理构成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馏、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脂。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脂,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25、天冷时,有时油会出现冻的现象,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对食用有没有影响?答:天气寒冷时,不少市民遇到家中食用油“上冻”的情况。油脂的“油”指液体部分,“脂”则指固体部分;“油”与“脂”随着温度的变化会发生可逆性变化(即形态的改变)。此外,由于油品在精炼过程中脱除杂质、水分、游离脂肪酸等成分的同时也脱除了胶体,使油脂的粘度下降,抗冻性能相对变差,在较长时间低温下放置,“油”会逐渐向“脂”转化,出现发浑甚至结冻现象,属正常的物理变化,不影响油的品质与食用,且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厂家和工艺也不一样,食用油的凝固点也不尽相同,并不影响油的品质与营养。另外,国家标准中对大豆、菜籽等为原料生产的一级油(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作了“冷冻试验”的要求,能达到标准要求即可(0储藏5.5小时应澄清、透明)。若消费者对食用植物油的质量有疑惑的,可到我局质监所或其他质监站进行检测,最好带有购物小票或凭证。26、常见炸油条、煎饼的油是黑乎乎的,请问危害有多大?答:反复煎炸的油就成了老油、废油。废油脂危害性很大。据动物实验证明,劣变油能使大鼠生长停滞、发生消化道癌肿。食用废油由于在高温下使用,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苯类成分及许多致癌物质,不仅人不能吃,动物也不能吃。在美国、德国等国家,食用废油一般交由指定专业厂家进行处理,回收作为化工原料。植物油经高温煎或炸,油脂反复使用会发生高温氧化,这种氧化比常温时油脂酸败的自动氧化要剧烈得多;同时,食品中的水分会发生水解反应,致使油的颜色变深、粘度增加、持续起泡,产生煎炸油劣变,这种劣变油首先是营养价值明显降低。在长时间高温状态下,油脂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D、E等失去生理活性,脂肪酸和维生素基本全部破坏。长期食用劣变油,人体可因为缺乏必需脂肪酸而出现不适症状。而且高温下重复使用过的废油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经聚合作用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丙烯醛、苯类等有毒物质,根本不能食用。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国家食用煎炸油的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煎炸过三次食品的油脂就应当废弃。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居民家庭。27、菜场上买的油,有时有些混,不太清,颜色也偏深,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一般老百姓家里常吃的植物油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按质量技术要求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级(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二级(相当于原来的高级烹调油)、三级(相当于原来的一级油)、四级(相当于原来的二级油)。其中一级、二级油要求澄清透明,三级、四级油经过280加热试验允许有微量析出物。您买的油出现混浊、颜色偏深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如油中水分偏多、受到污染、杂质超标、保存时间过长、掺有其它油脂等等均会有影响。从近几年我市的市场检查情况来看,不合格油脂多数为散装油。因为散装油密封不严,容易氧化,易受污染,掺假渠道比较多。一旦消费者买到不合格的油,有关部门在追究时难以查清源头。另外,油桶也存在污染的可能,目前散装油零售商、批发商都没有清洗油桶的设备,时间长了,油桶里面的杂质、油垢越积越多,也导致散装油质量不合格。所以,建议消费者尽可能到正规的商家购买小包装的食用油,且一次不要购买太多,勤买勤吃,注意索要购货凭证。28、据说橄榄油有益健康,请谈谈这方面的知识,该如何挑选?答:橄榄油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成份来看,橄榄油中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很大,除供给人体大量热能外,还能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胆固醇浓度,防止人体有害胆固醇过量;另一方面,从加工过程来看,橄榄油的烟点在220度以上,耐煎炸、稳定性高,即使大火煸炒也不会变质。可食用的橄榄油分为初榨橄榄油和精炼橄榄油两大类。初榨橄榄油是直接从新鲜的橄榄果实中采取机械冷榨的方法榨取、经过过滤等处理后得到的油汁,加工过程中完全不经化学处理;榨过第一遍油的橄榄渣里仍含有大量橄榄油,可采用溶剂浸出法从中提取。这种“二次油”一般被称为精炼橄榄油,质量不及初榨油,橄榄油的风味也少了。挑选时要看4个方面:一是酸性值。一般正规产品都会标注酸性值,最好的橄榄油酸性值不超过1,可食用的橄榄油酸性值不超过3.3;二是初榨油比精炼油好;三是产地。世界橄榄油主产国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其中,西班牙、意大利、希腊为世界三大橄榄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四是色泽。一般橄榄油的色泽从淡黄到黄绿色不等,越清亮品质越好,越浑浊则越差。29、什么是全麦粉?更有营养吗?答:将清理干净后的小麦经过特殊粉碎研磨加工,达到一定粗细度且包含皮层、胚芽和胚乳全部组成部分的小麦粉为全麦面粉。有时是在小麦粉中回添加一定粗细度和比例的麸皮,通过混合均匀形成全麦粉。由于全麦粉中麸皮含有更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因此,全麦粉具有更高保健营养功能。但由于麸皮的“稀释”作用,导致全麦粉制作食品的功能和口感性较差。30、为什么市场上购买的馒头和面粉颜色偏白,是否越白越好?答:面粉的自然色泽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面粉的颜色与小麦品种和其加工精度有很大关系,白麦的颜色比红麦白,精度高颜色相对白一些。许多厂家还通过添加增白剂来增白(稀释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专用添加剂,“增白剂”是我国面粉行业对稀释过氧化苯甲酰的俗称),稀释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作用不仅仅是增白,而且还有加速面粉后熟,提高小麦的出粉率和抑止面粉在贮存中的霉变等作用。但过量使用增白剂会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国家标准规定每公斤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不得超过0.06克(十万分之六),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对人体健康并无不良影响。若面粉颜色呈雪白、惨白或灰白,则为过量使用增白剂所致,因此,面粉并非越白越好,应选择色泽为乳白或淡黄色的面粉。市场上有些不法经营商将印染工业用的“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添加在面粉、米粉中,起到“漂白增色、防腐、增加韧性”等作用,这是违法行为,人们食用后会引起过敏、食物中毒等疾病,且易致癌。消费者若发现相关可疑行为,可向我局执法支队举报,电话:82614679。31、面粉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面粉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因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而对面粉或其制品有不同的作用。目前,与面粉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可归结为三种类型:增白剂、品质改良剂和营养强化剂。增白剂主要包括某些氧化性很强的物质。通过加入这些物质,使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氧化,达到使面粉色泽变白的目的,但过量食用会影响身体健康。品质改良剂主要包括氧化剂、还原剂、乳化剂、酶制剂或蓬松剂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强化或弱化面筋、改善面制品的组织结构、防止老化以及调整面粉中酶活性的作用。营养强化剂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三大类。添加此类物质可以补充面粉的营养不足,提高营养水平或满足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32、我家买的黑米经水浸泡会褪色,是染色的吗?如何鉴别?答:淘米时,黑米经淘洗后出现适当褪色是正常现象,颜色为紫红色。但如果由黑米变成白米,就可能是经过染色的米。在购买时,可用感官辨别黑米是否正宗:一看,正宗黑米米粒颜色有深有浅,而染色黑米颜色一致;二闻:正宗黑米用温水泡后有天然米香,染色米有异味;三摸:正宗黑米是糙米,米上有米沟。掰开后米心是白色的,且用手抠米粒只能抠下片状的东西(糙米皮),染色米添加的色素可能渗进种皮里,会出现“黑心”现象,抠米粒会出现呈粉状的东西。另外,黑米营养价值比一般精白米要高,不宜多次淘洗,不然会导致黑米种皮的黑色素流失。33、请问如何鉴别小米是否经过染色?答:优质小米米粒大小、颜色均匀,呈乳白色、黄色或金黄色,有光泽,闻起来具有正常的清香味,无其他异味,尝起来味佳,微甜,无任何异味。所谓染色,是小米发生霉变,失去食用价值,投机商将其漂洗之后,再用黄色素进行染色,使其色泽艳黄,蒙骗购买者。人们吃了这种染色后的黄色米,会伤害身体。可以采用感官鉴别法:色泽:新鲜小米,色泽均匀,呈金黄色,富有光泽;染色后的小米,色泽深黄,缺乏光泽,看去粒粒色泽一样。气味:新鲜小米,有一股小米的正常气味;染色后的小米,闻之有染色素的气味,如姜黄素就有姜黄气味。水洗:新鲜小米,用水浸泡后,水色不黄;染色后的小米,用水浸泡后,水色显黄。消费者对购买的小米若有疑问可带着样品到我局质监所咨询。34、请问黑芝麻遇水会掉色吗?答:正常的黑芝麻遇水会掉色。水温越高、浸泡时间越长,掉色越深。黑芝麻的黑色只存在于种皮中,用手搓掉种皮后就会露出黄白色的胚乳和白色的胚。若发现整粒芝麻从里到外都是黑色那就有染色的嫌疑了。我们粮食局对无锡市场上的黑芝麻做过多次抽查,未发现染色黑芝麻。消费者对购买的黑芝麻若有疑问可带着样品到我局质监所咨询。35、现在市场上有许多杂粮馒头卖,不知其中是否会添加色素,如何鉴别?答:一看二闻三水泡。一看馒头的颜色,如果颜色很光亮则说明馒头是添加色素做成的;由于玉米粉比面粉粗糙,如果掰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浦区公园假山施工方案
- 2025年高中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业客服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新鲜疏菜种植订购合同
- 汇基商务大厦施工方案
- 2025年柳州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内蒙古气象部门招聘7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气象类)-第二批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三门峡渑池县容一学校招聘教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同城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及答案解析
- 铁路护坡抢修方案范本
- GB/T 18029.6-2024轮椅车第6 部分:电动轮椅车最大速度的测定
- 专题报告2 刘宏民-燕山大学-板形仪20120408
- 城市配送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 舞龙舞狮二级裁判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正式版)SHT 311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规范
- 食品行业新产品开发案例分析
- 建筑业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
-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7版)》课件全套 第1-12章 SPSS统计分析软件概述
-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初中版
- 整改技术服务报价单
- 【要点解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证逻辑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