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论文写作与编排规范.doc_第1页
学报论文写作与编排规范.doc_第2页
学报论文写作与编排规范.doc_第3页
学报论文写作与编排规范.doc_第4页
学报论文写作与编排规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报论文写作与编排规范说明:我刊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 1-2005,即“修订版试行稿”),并按照我刊实际,对向我刊投稿的论文稿件的写作和编排作如下具体规定,请严格遵照执行。下面所列项目并不完全,未列出者请查看“CAJ-CD规范”。一、一般稿件应具备的部分或可“自选”的部分的要求文题1.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2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以正、副题方式表达(一般是正题虚,副题实)。3文题中间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若有间断,用空半格代替。4. 来稿文题以宋体加粗的3号字居中排。作者署名及单位1作者署名居中,与文题隔1行,用宋体小4号字;多个作者之间用“,”隔开,作者名只有2字的中间空1字距。2作者单位名称置于括号内,要用全称(第二级称呼可用规范简称,如“红河学院理学院”),后面是单位所在省(区、市)名、城市名(省会城市省略省名)、邮政编码。3多作者不同单位,在作者名右上角标1、2、3等,单位名之前标相应的数字;不同单位之间用“;”隔开。单位名用5号字。摘要1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一般采用报道性摘要,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几要素。特别要侧重报道和突出“研究结果”和“结论”,即本文的创新结果、独特见解和新颖方法等。2用第三人称写,其中不出现“我”、“我们”、“笔者”、“本文”等字样;行文中间一般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符号,也不引用正文中的公式,不出现参考文献序号。3字数一般200300字。用小5号字,“摘要”二字加粗。关键词1关键词可以是词、词组或术语,由文题、摘要、层次标题、正文中选出,38个。关键词应能表达论文的主题内容和概念,选取关键词要选准、选全。2各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3. 用小5号字分类号、文献标识码1分类号:采用中图法第4版为标准,一篇文章可作12种分类;若是2种分类,主要分类在前,次要分类在后,中间用“;”隔开。2文献标识码:分“A、B、C、D、E” 5种,在其中选择1种。各类含义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3. 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都用小5号字基金项目及编号(自选)、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1有基金项目的应标明完整规范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2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籍贯,专业技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多作者的一般可只介绍第一作者)。 3. 联系方式包括:邮编、详细通讯地址、收信人姓名、电话、电子邮箱。 4. 以上3项及作者联系方式放在稿件最末尾,5号字。正文1.层次序号文章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社科文章用“一、(一)、1、(1)”的形式,自然科学文章用“1、1.1、1.1.1、”的形式。注意:无论哪种形式,每个序号后都不加“.”或“、”或“,”,而是空半个汉字的位置,后接文字。理科文章的“引言”部分序号用“0、0.1、0.1.1”等,文科文章的“引言”部分不用序号。2.层次标题层次标题宜简明、精短、句法句式一致,概括性强,一般用名词性词组、短语或短句,避免叙述式长句。“引言”部分文字较少时就不用层次序号及“引言”标题。3. 层次序号和层次标题的字体、字号第1、2层次序号和标题用黑体或宋体加粗,以下各层次用宋体;第1层次序号和标题用小4号,第2层次及以下各层次序号和标题用5号。 4.正文字体及字号正文一般用宋体5号字排。5.段落、空行等第1层次各部分之间空1行;以下各层次之间不空行。第1层次有序号无标题者,层次序号(一般是中文数字“一”“二”等)居中排。文章中引用其他文献成段的文字独立出现时用楷体5号字排,整段向后缩进2字,不加引号。6.图、表 图、表的位置应置于正文相应文字说明之后,而不应该在之前。图、表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序号,全文只有1个图或1个表时仍为“图1”或“表1”。每个图、表都应该有图题或表题。图题、表题文字应简明概括,正确表达所表示的内涵并与文章内容相一致;图题置于图之下,表题置于表之上。图的序号、图题和表的序号、表题都用小5号黑体字排。图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线条均匀。照片图采用黑白照片。表采用三线表。表的栏目设计要合理,名称取得恰当,能概括相应栏或行的信息内容。表内纵横各栏之间都应有足够的距离,不使其中数字、符号、文字等连接混淆。表内文字用小5号字排。7.语言文字论文的语言文字应规范、简练、通顺,适应该文文体特征,准确表达论文内容。应尽量消灭不合语法规范的病句及冗赘语句、字词;消灭错别字,一般文章使用规范简化字,不用繁体字或繁简混用,涉及古代文献的研究文章使用繁体字要统一使用规则。力争达到国家标准(即刊物内文差错率为1/10000以下)。8. 数字的用法应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执行。根据我刊实际,请特别注意以下情况:a.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计数、计量,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4位,如1980年,不能简写;世纪及年代用2位,如19世纪60年代。b.星期几一律用汉字。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清代及清代以前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用汉字,加注公元纪年。c.定型的词、词组,表示节日、重要事件的词组中含有的数字用汉字。d.物理量量值、一般情况下的非物理量用阿拉伯数字。e.概数和约数,注意下面情况: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用汉字,其间不用“、”隔开,如:三五天 十一二种;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用汉字,如:几千年 一百几十次;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一般用汉字,如:一千多件 约三千人;但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约”等表示的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有关部门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2万多吨、柴油1400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9.标点符号按照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使用。注意以下情况:a.几个常用点号对文意划分的作用的层次,一般顺序是:句号分号逗号顿号。b.一般情况下,并列分句之间用“;”,并列词语、词组之间用“、”或“,”。c.注意间隔号的位置居中,主要用于外国人名内部,书名与其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如:列奥纳多达芬奇;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d.注意书名号中还有书名号、引号中还有引号时,中间应用单书名号、单引号。e.纯理工科文章的句号全篇统一用点号“.”。致谢(自选) 如有此项内容,应列于正文之后,注释和参考文献之前,不列于首页页脚和作者简介一起;“致谢”2字用黑体5号字,后面的说明文字用宋体5号。注释与参考文献1含义“注释”是作者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内部资料、书稿和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等类文献的引用著录;而“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引用和参考过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或有明确收藏地点的善本、档案等。2注释注释在正文中相关文字部分末尾右上角用圆圈序号(如、等)标示;同时在正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集中顺序排列各条。3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相关文字部分末尾右上角,用方括号序号(如1、2等)标示;同时在正文末,注释之后集中顺序排列各条。(2)按caj-cd规范要求,我刊一般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参考文献(不用“著者出版年”制)。用外文著录的参考文献同样采用此种格式。(3)参考文献著录形式要求,参看“CAJ-CD B/T1-2005”规范,请特别注意:A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按规范具体如下: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 告 R标 准S专 利P汇 编G档 案B古 籍O参考工具 K说明:a.普通图书,包括专著、教材等;b.报告,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c.参考工具,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d.其它未说明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B一个文献在正文中多次被引用,正文中引用各处标注同一序号,序号后标出不同的页码,如217、256 等;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只列一个条目,不标页码;一个文献在正文中只被引用一次,页码不标在正文中序号后,而标在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相应条目中;C文献卷数放在文献题名之后,前加“:”,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但文献版别(第1版可省略)放在“文献类型标识”之后,如:中国近代思想史M.第2版.D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请仔细阅读“caj-cd规范”的相关部分。对于载体为“OL”的文献,除了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识换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即网上期刊“J/OL”或网上电子公告“EB/OL”等)以外,尚需在对应的印刷版著录项目后加上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引用日期(加方括号)和电子文献的网址。如:1刘江.假如陈景润被量化考核N/OL.新华每日电讯,2004-03-12(7)2004-04-04./ccnd/main-frame.asp?encode=gb&display=chinese.2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 2002-04-15. /news/20011219/200112190019. html.3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英文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中国,01128777.2P/OL.(2002-03-06)2002-05-28.7/sipoasp/zljs/hyjs-yx-new.asp?recid-01128777.2&leixin-0.E中文稿件的外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同样仿照中文文献的格式,作者名采用姓前名后的方式;注意同样要标注“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等。 F. 文后参考文献的字体用宋体,字号用小5号。“参考文献”4字用黑体小4号。英译部分1此部分括文题、作者署名及单位、摘要、关键词,各项目顺序及内容意义应与中文相对应。2关键词的个数和顺序应与中文相一致;关键词中除专名词外一般是小写。3文题、作者单位每个实词首字母大写,每个虚词小写。 4作者署名,用汉语拼音,姓全部字母大写,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字母小写,双名中间用连接号隔开,如 ZHANG Can-bang;多作者之间用“,”隔开。5作者单位名应规范;单位邮编之后应加国别,如China;多作者单位之前加1.2.3.等序号,之间用“;”号隔开。 6. 英译文文字全部采用Times New Roman体,文题用4号,作者姓名用小4号斜体,单位名称用5号,Abstract和Key words 2词用5号加粗,其内容文字用5号。二、稿件全文的版式要求全文用w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