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乡友会上的致词_第1页
在重庆乡友会上的致词_第2页
在重庆乡友会上的致词_第3页
在重庆乡友会上的致词_第4页
在重庆乡友会上的致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在重庆乡友会上的致词 各位领导、各位乡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会在冬季、相聚在他乡,有的虽然未曾蒙面,但只要说是嘉陵人,定会倍感亲热,分外高兴。同是嘉陵出生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请让我代表嘉陵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代表全区68 万父老乡亲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既想拜望大家,与大家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又想向各位陈述家乡的变化,共谋家乡的发展。 一、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 嘉陵区是 1993 年 9 月经 准成立的县级行政区。建区时,因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弱区、财政穷区、城市白区”,在 1994 年,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被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为国家级贫困区。经过全区干部群众九年多的艰苦奋斗,嘉陵区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通过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川东北农业综合开发、秦巴山扶贫开发、长防、水保等项目和工程的实施,累计投入 1 亿多元,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 30 多万亩、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 30002 / 10 多万方,解决了 35 个场镇 300 多个 旱山村 15 万人的饮用水困难;完成退耕还林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七个百分点;新建乡村公路近 500 多公里,使 90%的乡镇通油路, 80%的村通公路,基本实现了县道等级化、乡道油路化、村道网络化。乡乡要村村通电话,移动电话覆盖率达 90 以上。二是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推行业主经营,加快土地合理流转,在凤垭山树起了“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并在这面旗帜的带动下,培育和引进农业开发业主 3000 多人,规模开发土地 10 万亩,开发“四荒”地 20 万亩,建成中华寿桃、美国薄壳香核桃、黄花梨、蔬菜、蚕桑等基地 30万亩, 初步形成了国道 212 线优质肉猪产业带、国道 318 线、李蟠线山羊产业带、安福河水产产业带和城郊百万只土杂鸡产业带。三是农民收入不断增长。通过实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地减轻了农民负担,极大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建区时 340 元增加到现在 1643 元。在 99 年全区实现了整体越温达标。 工业经济迅猛增长。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兴区之路,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使工业企业实现了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工业总产值由建区时的 4761 万元增加到 2001年的亿元,增 加了 11 倍;销售收入由 4865 万元增加到亿元,增加了 10 倍;企业利润由负万元增加到 1670 万元,增加约3 / 10 18 倍;税金由 106 万元增加到 1767 万元,增加了 16 倍;规模企业由 4 户增加到 23 户,工业占 比重提高了 8 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总数达 230 户,是建区时的 54 倍,占全区企业总数的 99%以上,民营及其控股企业创造的产值、利税等经济总量已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 95%左右。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轻工机械、丝纺、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和春飞日化、光亚科技、维康陶瓷、智勇木业、国基实业、依格尔纺织品公司等龙头企业。 城市建设超常发展。通过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结束了有区无城的历史,全区城市化水平由建区时的 5%提高到了20%。一是区城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建成面积由建区时的半边农民街扩展到了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不足千人增长到 4万多人。二是城市设施不断完善。投资 5 亿多元,建成城市街道 30 条 4 万平方米,铺设城市供排水管道 55 公里、天然气管道 20 公里,新建成了日供水 5 万吨的自来水加压站、110 千伏输变电站、日供气 50 万方的配气站。三是区城功能逐渐配套。城区闭路电视及电话普及率达 100%,开通了 3 路、4 路、 16 路、 17 路和 14 路公共 汽车,建成医院 3 个,中小学 8 所、大型农贸市场 2 个、房产市场 3 处。四是区城形象逐渐提升。新栽绿化带 17 公里,面积 10 万平方米;栽植行道树 15000 株;建街头绿地 2 个,面积 2000 平方米;“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树立了南充“南大门”的美好4 / 10 形象。四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李渡、安平、大通等 14个省、市、区试点小城镇,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农民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到小城镇经商办企业,推动了小城镇的繁荣兴盛。 改革开放成果显著。一是机制、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完成了区内 60 家国有集体企业实施了破产 、转让、拍卖或股份制改造;完善了乡镇建制和区级机关与乡镇行政单位的机构改革;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大病医疗统筹等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清理、整顿、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清退了区级机关和乡镇临时人员。二是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坚持借助外力求发展,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思路,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中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各种项目 350 多个,利用外来资金 13 亿元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投入 1 亿多元资金,引进了南充高中,在嘉陵建起了新校区,将向阳 中学整体搬迁到区城,新建和改建了三所重点小学。南充高中已跻身全国 1000 所重点中学之列,改变了区城无高中的历史。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入广泛地开展了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适时开展严打5 / 10 整治,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为嘉陵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家乡的发展优势日益显现 区位优势明显,是兴商办企的好场所。区城处于南充市西南门户,位于成都 南充 重庆三角经济贸易区 接口处,西距成都 327 公里,南距重庆 216 公里,北连南充市中心,滨江大道、桓子河大桥明年建成后与市中心联系将更加紧密。区城依山傍水,地势平坦开阔,处于全市饮用水源下游。国道 212 线、 318 线在区城交汇;建成的达成铁路、马上开通的成南高速公路和拟建的南渝高速公路、兰渝铁路纵贯嘉陵全境,且有货站和出口。嘉陵江主干道流经全区 9个乡镇,达 60 多公里,水上交通十分便捷。嘉陵区迎接着滚滚人流物流,蕴藏着勃勃商机,实为投资兴商办厂的理想之地。 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加工业发展前景广阔。全区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 2001 年粮食总产量达 3 亿公斤以上。已形成蚕桑、水果、畜禽、蔬菜、水产五大支柱产业,其中水果年产近 200 万公斤,年出栏生猪 66 万头、山羊 40 万只、小家禽 743 万羽,年产茧 300百万公斤,年产鱼 100 万公斤,有成片蔬菜 2 万亩,品种达20 多个,仅冬菜年产量就达 20 多万公斤。丰富的粮食、蔬菜、肉类、水果、蚕丝及皮革,为食品、果蔬、服装及工业6 / 10 品的生产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人文景观众多,旅游业开发潜力巨大。生态旅游 景点有太和白鹭、凤垭山农业综合开发区、西河胜景、木老“市外桃园”等:太和白鹭,人鸟相依,一派祥和,世界罕见;猪山森林公园,因势象形,景观独特。人文景观有七宝寺、田坝会馆等:建于明德十年的七宝寺仍保持古建筑风格,规模宏大,寺内茂林修竹,古柏参天,曾是川北地下党活动地之一;清代乾隆时期建造在我区双桂镇的田坝会馆、棉花会馆、江西会馆,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已动工新建的香江迪尼斯乐园可望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水上休闲娱乐中心;滨江花园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这些旅游资源都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发展环境十分宽松,投资 回报率较高。一是有优惠的政策环境。四川省工商局将我区列为民营经济试验区,可实行“先发展、后规范”。我区仍将继续享受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各项特殊优惠政策,中央、省、市在资金、项目上每年都会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有优质的服务环境。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确立并坚持“招商引资在经济工作中压倒一切”的思想,建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大厅”,实行“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既简化了程序,节约了时间,又增强了透明度,避免了暗箱操作。通过推行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全程服务、延伸服务7 / 10 和开展“青年文 明号服务卡”、“巾帼示范岗”、窗口行业“双十佳”等系列活动,使优质服务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三是有优良的法制环境。我们对企业的服务,以企业的需要为准绳,做到有求必应。对引进的企业设立了专门的“警务工作站”,开通特别联系渠道、提供特别支持、实行特别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四是有优秀的人才环境。除成都以外,南充高等院校数量在全省最多,科研、技术实力雄厚,同时,全区还有剩余劳动力 10 万余人,日劳动价值在 10 元左右,为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较好的人力资源。 三、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迅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的指示,结合嘉陵的实际,开创在解放、大开放、大招商、大融资、大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解放思想,营造发展至上的氛围。坚持把发展作为嘉陵的“第一要务”,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永恒的主题,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以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契机,再一次在嘉陵区掀起解放思想的新高潮,教育广大干部从纵向比较的盲目自大和横向比较的悲观失望中解放出来,纵向看变化,增强发展的信心, 横向看差距,增加发展的压力。增强全民的开放意识,时时想开放,处处抓开8 / 10 放,千方百计促开放,使客商来到嘉陵时感到身处一个敞开大门、热情欢迎投资者的良好环境。要敢为天下先,敢当出头鸟,打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过去没有做现在就不能做”的陈旧观念,树立“有多少事找多少钱、只要不违法就是合法”的创新意识;要克服官本位、管理就收费的落后意识,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现代观念;要采取铁的措施、采用铁的手腕,坚决惩治阻碍发展的人和事,以发展来凝聚民心、集中民智、调动民力,实现民富。 二是做强工业,壮大主导 产业。按照“优势带动,强弱联动,政策驱动”的思路,实施“ 155 工程”,即建好一个园区,抓好“五个一批”,做强“五大产业”,力争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 10 亿元,利税 8000 万元。 三是提升农业,夯实发展基础。按照“基地规模化、品种优质化、产品市场化、农村集镇化”的思路,着力实施“ 141 工程”,即打造一个园区、建设四条产业带、提升一个产业,实现粮经比例 6:4 的目标。同时,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年输出总人数保持在 12 万人以上。 四是壮大三产,激活商机人气。一方面重点抓好火花路北侧改造、王府花 园、临江新城、恒兴城市花园、华蓥监狱生活区五大生活园区建设,激活房地产业;另一方面突出抓好“ 1433”工程建设,迅速壮大餐饮娱乐业。同时,努力将文峰、凤垭山、木老建成城郊型观光旅游线;将西河、太9 / 10 和白鹭、乳泉山自然风景区建成生态历史文化旅游线;加快香江迪尼斯乐园项目建设,壮大旅游业,力争把嘉陵建成南充乃至西部的休闲胜地,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五是经营城市,构筑发展平台。立足于建设标志性城区,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强化城市管理,通过 3 至今年月的努力,力争把嘉陵建成 “文明卫生城、观光旅 游城、工业精品城、山水园林城”。 六是强力招商,借助外力发展。坚持“招商引资在经济工作中压倒一切”指导思想不动摇,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重商、爱商、亲商的观念,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设“招商工业园”,积极营造良好的诚信、服务、法制环境。力争引进项目 50 个,到位资金亿元以上。以招商引资的大突破,促进嘉陵发展的新跨越。 乡友们,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