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金融安全区创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对我县金融安全区创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对我县金融安全区创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对我县金融安全区创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对我县金融安全区创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对我县金融安全区创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县金融安全区创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金融安全区创建取得的成绩 自 2002 年 7 月初组织召开全县金融安全区创建动员大会、下发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的通知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引导下,各乡镇和县直金融部门积极行动,整体联动,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秩序,努力打造“诚信桃江”,全县金融运行环境逐步优化,金融运行质量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社会金融意识明显增强。 不庸讳言,创建活动开始之前,由于多方面原因致使信贷环境不佳, 我县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而随着整治金融环境秩序、确保一方金融平安活动序幕的拉开和逐步深化,全县社会金融意识渐次增强。这种成效的取得受益于措施的强化: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创建动员大会后,县政府迅即组成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创建金融安全区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成立了整治领导小组,由行政一把手对整治工作负总责,创建领导小组实行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等制度;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各金融机构签订了创建金融安全区目标责任书,将创建情况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 评比挂钩,并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范围,县人民银行还将其作为考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近三年来,每年成功2 / 11 举办了一次银企信贷营销会。二是宣传先行,营造氛围。为推动创建工作向乡镇基层延伸,提高广大农民的信用意识,确保广大农村的金融安全,全县各级和有关部门广泛宣传了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意义,并把创建金融安全区与支持“三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创建信用村镇活动。由县人行组织、各金融机构参与,组成治理金融环境巡回宣传队,在全县 24个乡镇深入宣传了“只有讲信用,才能求发展”、“信用就是效益”等理念;各乡镇和各基层 金融机构采用标语、挂横幅、出公告等形式宣传,目前全县上下无论是乡镇领导还是普通农民已认识到,调整产业结构、培植财源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都需要银信部门的大力支持。三是典型带动,良性互动。 2002 年全县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6200 万元,支持农户 7 万户,支持面达 40%,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农村小额贷款政策在乡村形成了“讲信用,守信用”的良好氛围,步入了“讲信用 贷款易 更讲信用”的良性轨道。并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只有讲信用,才能求发展”逐步成为了社会共识,企业与银行之间相互信任与 协作的新型银企关系正在逐步形成。牛田镇政府从净化信用环境入手,在全镇开展诚信教育和信用村镇活动,赢得了金融部门的支持,促进了全镇经济发展。该镇峡山口村近年来形成了 20 多家民营企业,得到银信部门 100 多笔贷款业务的支持。原益阳市四水泥厂原有农行贷款本息 5073 / 11 万元,改制组建县宏达水泥有限公司后,不以破产甩掉银行债务为目的,而将公司全部资产作抵承担债务,在他们这一诚信之举的感召下,县农行积极争取上级行的支持,又新注入该厂技改贷款 130万元,不仅使企业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生产规模也由原来的万吨扩大到了 16 万吨。桃江 金山竹木有限责任公司、三湘特种水泥有限公司、万鑫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因诚信既获得了银信部门的信贷支持,又赢得了企业的大发展。 金融机构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我县金融机构以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准绳,进一步完善了内控约束机制,紧紧抓住增存、放贷和盘活的主线来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稳步增长。到 7 月,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 248359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42804 万元,增长 %。二是各金融机构扭亏和不良贷款“降比”工作取 得实质性进展,抗御风险能力提高。至 7 月,全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总额为 48230 万元,绝对额比年初下降了 3125 万元,不良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的比例为 %,比年初下降了个百分点,其中工、农、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联社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下降、个百分点。三是各金融机构实现了减亏和部分盈利。 全县金融机构同比减亏 1981 万元,其中工行、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分别减亏 698 万元、 365 万元、 116 万元、 802 万4 / 11 元,中行、建行分别盈利 100 万元、 392 万元,信用联社盈利 1 万元,较上年多盈利 803 万元。此外,县 人民银行认真履行央行职能,强化依法监管,整顿金融秩序,在风险控制上做到“底数清楚、对象明显、重点突出、责任到人”,确保了金融秩序稳定、金融案件有效控制、金融机构有新的发展。 金融对地方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县金融部门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主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有效信贷投入逐年增加,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分别累发贷款 5284 万元、 6054 万元、 1250 万元、 2980 万元;农发行投入粮棉贷款 3012 万元,支持县棉麻公司搞活经营、实现利润 150 多万元,做到了政府满意、企业乐意、银行顺意。今年 1 7 月各金融机构又累放贷款 57200 万元,其中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同时做到了贷款投向合理,重点突出。一是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5”工程的实施,支持了具有县域特色的优质稻、竹制品、葛制品、土鸡、瘦肉型猪等六大系列产品产业链的建设和旅游产业开发。 县信用联社累放各项贷款 44617 万元,同比增加 14432 万元,贷款月平均余额由年初的 40722 万元增长至 53077 万元,增长 12355万元,增幅达 %;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直接投的支农再贷款月平余额达亿元,累放支农 再贷款亿元。二是积极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农行向私营企业放贷 3560 万元,占5 / 11 全部累放贷款的 %,建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净增 1312 万元,信用联社投放民营企业的贷款 8400 万元,支持民营企业 145 家。三是构建银企联姻平台结硕果。从 2001 年起,由县政府牵头成功地举办了 5 次信贷营销会,来自全县各地的企业老板和银信部门自主洽谈,双向选择, 的信贷营销会参与洽谈的企业达 100 多户,共签订贷款合同或意向合同 33 个,贷款意向合同金额达 元。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县一批财源建设项目得到有效支持,为增强县 域经济活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金融安全区创建中存在的隐患与问题 尽管我县金融安全区创建来势较好,为全县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金融中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金融安全区创建活动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金融业的正常运行和经济金融稳定,阻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部分企业信用缺损。由于受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部分企业认为银行是国有的,企业也是国有的,国有企业用国有银行的钱,还不还都无所谓。县林业局与县茶叶公司共同组建的“桃江县天竹复合板有限责任公司” 96 年开始在农发行多次贷款, 累计本金 1000 万元,公司体改后,县林业局与县茶叶公司把银行贷款甩在一边,债务悬空,至 2002 年底积欠农行贷款本金 1000 万元、利息 300 万元无人问津。 5 月,在县政府和县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的调解与协商下,县中行与县板溪锑矿签订了新6 / 11 的银企合作协议书,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未能认真履行,影响了中行的经营效益。灰山港镇向阳花村企业总公司下属的一、二水泥厂积欠农行贷款余额分别为 1033 万元、 1094万元,从 2001 年开始水泥厂实行租赁经营,租赁者用企业投入与技改的资金列抵租赁费,使得公司不说还本金,连当年的利息偿还也是寅吃卯粮,农行多次催促村支部、村委会对两个厂进行产权改制,而村干部因担心失去一部分资金认识,切实增强推动金融安全区创建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领导组织作用,组织实施好“创安”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把金融知识纳入各级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提高党委、政府驾驭金融工作的水平;县人民银行作为创建金融安全区的倡导者、策划者和推动者,要运用桃花江报、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以整治社会信用 秩序、打造“诚信桃江”为重点,对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广泛宣传,对逃、废、赖债者公开曝光,让恶意拖欠金融债务的不法人员无藏身之所、无立足之地,从而促进全社会树立信用为本、操守为重、诚信自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突出整治社会信用秩序,优化金融运行环境。净化信用环境是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的关键。要切实做到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全力改善金融信用环境。一是完善创建网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政府横向与法院、公安、工业、贸易、7 / 11 工商、宣传及金融机构,纵向与乡镇政府签订“创安” 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健全“创安”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县委、县政府把维护金融债权作为深层次优化桃江经济发展环境的首要问题来抓,形成整体联动效应。第一,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支持金融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改制中金融债权债务落实工作的通知精神,注重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大力支持银行维护债权。第二,司法行为力求公平公正,维护银行权益。司法部门要服从大局,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秉公执法,严厉惩处借改制为名、行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 有效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第三,职能部门要通力配合。国资部门要建立闲置资产交易中心,为银行抵押资产交易提供场所;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银行,防止企业“金蝉脱壳”逃废债务;计划、经贸等部门要组织资产重组,有效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各金融机构要建立新的帐户管理模式,严控企业变相多头开户,强化债权银行对改制企业改制过程的全程参与;对故意赖债不还、不讲信用的企业,人民银行协调各银信部门联合不予再贷款。三是加快信用制度建设。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服务功能,为企业和个人建立全面的信用档案,运用科技手段维护社会信用。四是 继续开展创建信用乡镇、村、组活动。严格按湖南省信用乡镇、村、组创建工8 / 11 作指导意见的标准,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开办联户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对民营企业实行贷款咨询、考察、评估和发放一条龙服务。对于信用达标单位,金融部门要进行信贷政策和金融服务倾斜,优先予以支持。 创新金融监管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任重道远,既要着眼于不良贷款的回收,又要注重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一是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县人民银行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违规、 违纪、违法行为,不仅要处罚金融机构,而且要处罚经办人员和负有领导责任的负责人,积极维护金融竞争秩序。二是开展降低不良资产专项行动。各金融机构要实施降低不良资产的一把手工程,明确行长为清收盘活和不良贷款控制的第一责任人,组织人员专业清收,强化责任清收,对未能按期收回不良贷款的责任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一律下岗清收。县政府要大力支持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的力度,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帮助金融机构盘活不良资产,对逃债、赖债、废债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同时,司法部门加大对银行胜诉案件的执行力度,法院 最好不要预收金融部门贷款案件诉讼费用,只能按执行收回的贷款本息的一定比例收取,以避免官司赢了、诉讼费用出了、不见贷款本息的现象再度发生。三是加大对国家工作人员拖欠贷款和担保贷款的清收力度。这9 / 11 部分人不少是有地位、有权力、有脸面的,他们的品行作风对社会影响很大。抓住了这部分人,就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形成良好社会信用风气的关键。要采取整治“一部”的工作力度,运用内部通报、诫勉谈话、“双停”等铁腕手段清收,必要时依法提起诉讼。四是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县人民银行要不定期地组织商业银行召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联席会,通报县 委、县政府近期经济发展思路,支持各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创新,拓展信贷营销的新业务、新品种,从根本上实现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好转。 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努力实现经济金融双赢。从根本上说,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只有地方经济发展了,才能为金融带来更多的优质客户,为金融稳定提供根本保证。因此,全县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围绕推进我县“三化”进程,加大筹资融资力度,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是增加农业有效信贷投入。一方面县委、县政府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二级机构将费用、工资、收费性收 入存入信用社,增加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立足支持“三农” ,认真落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保证支农贷款及时足额到位,使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商业银行要重点增加对“公司 +农户”型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的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改善对中小企业的10 / 11 信贷服务。政府和银行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加大对中小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