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桥头堡_第1页
小康路上桥头堡_第2页
小康路上桥头堡_第3页
小康路上桥头堡_第4页
小康路上桥头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小康路上桥头堡 记峦庄镇元潭村党支部 元潭村位于峦庄镇正南方向 4 公里处,辖 12 个村民小组228 户 860 人,现有耕地 540 亩,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450元。该村山高沟深,地域狭长,气候恶劣,自然条件和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该村支部有党员 29 名,其中女党员 3 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在创建“五个好”党组织当中,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带领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使昔日贫穷落后的边远高寒村变成了如今远近闻名令人羡慕的富裕村。元潭村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桥头堡。 强班子 ,提素质,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支部书记张治业的一句口头禅。他始终把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和提高党员及村干部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为了规范党员和村干部的言行,村支部讨论制定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 13 种,坚持以规制范,以范制行,做到执行制度不走样。他们要求党员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首先做到。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民主评议干部和党员大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寻找差距,剖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对评议 出不称职的干部由支部进行诫勉谈话,交流思想,使2 / 5 其在短期内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对评议出不合格的党员,严格按照党章规定,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于有突出成绩的村干部和党员给予表彰奖励,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科技示范户的典型带动作用,推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同时,支部一班人想方设法,多方筹资,年投资 7 万元建起了全镇一流的“两委”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做到了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通过这些有效措施,从而提高了班子素质,使班子工作有了较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真正 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一个班子的好坏,主要在于班长。张治业同志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时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今年 3 月的一天午后,元潭村一处山头上突然冒起一团浓烟,似乎是山林着火。接到报告的元潭村党支部书记张治业,此时正在为刚刚去世的父亲办丧事。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性的张治业毫不犹豫,立刻拿起镰刀带领给自己家里帮忙的群众向冒烟的山头冲去其实,这是一个群众在烧地边草,并没有起火,不过是虚惊一常在对这位群众批评教育结束后,大家才发现,张支书头上还戴着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这样一个事事冲在前面的好书记,全 体党员都在发奋拼搏,尽心尽力。 抓机遇,兴产业,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3 / 5 99 年元潭村支部换届后,新当选的支书张治业面对面对百年不遇的 98 年水灾留下的满目创痍,面对尚有一半人口未脱离温饱线的状况,狠下决心,鼓足干劲,决定大打一场脱贫致富翻身仗。村两委根据本村村情,认真讨论,并因地制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本村三年发展规划。针对该村牧草丰富、富余劳力多的优势,制定了“内抓养殖、外强劳务”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千百万产业富民工程和双百活动的开展,积极结合两示范和旗帜工程的实施,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努力促进当年增收。特 别是中央两个“ 1 号文件”出台后,支委一班人信心更足了,决心以此为契机,反复宣传“ 1 号文件”精神,从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的肚皮子、钱袋子都能鼓起来。在养殖方面,以科技为主导,以管理增效益,村支部多次聘请农牧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实地现场指导,举办讲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有效地促进农民增加了收入。村支部还不断探索“协会 +支部”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成立了产业发展协会。今年,产业协会叩门招商,与丹凤客商陈建民签定了 60 亩土地租赁种植红豆杉协议,成为全镇在产业发展当中的一处样板和亮点。截止年底,全村羊存栏 500 只,年出栏 300 只,种植药材 200 亩,劳务输出260 人次,农民人均收入增长 118 元。 排民忧,解民难,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4 / 5 元潭村党支部始终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支部工作的核心工作,始终把“体民心、合”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去。 根据本村自然条件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实际,村支部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措施,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搞基础设 施建设。 2002 年,村上找关系,领导协调,在电力部门的支持下,延伸高压线路 3 公里,改造低压线路 4 公里;年,县国土局在村上投资 22 万元完成了 60 亩嘴土地复垦工程,为群众新增耕地 60 亩修复河堤 1200 米,防洪加固工程 200 米;年,在县扶贫局的支持下,修建安沟口平板五孔桥,跨度 40 米,彻底解决了两片 6 个组群众 400 多人及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修复改造村组公路 8 公里。年,在组织部及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协调下,元潭高寒边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立项并实施,春季至今,已修建架通安沟 8 米跨度的石拱便民桥,桥 头引线 120 米,填方加宽工程 230 方,修复粉刷元潭大桥,改变十多年半边无栏杆、安全设施差的状况,改线放宽学校桥头 250 米加固工程,完成了公路沙石化铺修,修建小安沟、瓦屋尝红岩、大屋尝阳坡 5 组 80 多户 400 多人的饮水工程,正在筹划建设村 2 层 3 间 130 平方的村卫生室楼房。 “经济要发展,教育须先行”。近年来,村支部抓住省5 / 5 部联村包扶机遇,积极争取外来投资,狠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002 年,投资 10 万元的福慧蔡委培小学正式建成,新建教学楼房 2 层 18 间,并于年建成砖木结构校舍 7 间。近年来,学校的办公室、图书室、 阅览室、器材室等一应具全,新增教学设备十余种,整修操场,配备体育器材十余种。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改善学习环境,精心培育栋梁之才,使元潭教育事业再上台阶。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村支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他们不等不靠,率先在本村实施退耕还林项目,经过支部扩大会议讨论、村民大会通过,对本村中低产田和五荒地集中连片实施造林种草,坚决实行封滩禁牧政策,坚持走造林、退耕、管护同步发展的路子。历年来累计退耕还林 500亩,荒地造林 400 亩,林草覆盖率达到 70%,取得了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