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 由 与 责 任浅析康德的责任观摘要:在康德的伦理学中,责任和自由是两大基本范畴。康德从责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约束性出发,指出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通过三个命题分别就责任的动机原则,责任的形式原则和责任的尊重原则进行论证。最后指出责任观的最终目的:实现人的真正的自由。即在任何时候任何行动中都要把自己和其他人的人性看作是目的,而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关键词:康德;自由;责任 Responsibility and FreedomAnalyse Kants Responsibility MA Jian-sheng(The Public School of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Zhengzhou,450001)Abstract: On Kants Ethics,responsibility and freedom as two of the basic categoryKant began with common,objective and restrain of responsibility,point out responsibility is source of all morals value,start from responsibility behavior have morals value;Adopt three propositions : principle of responsibility intention ,form and respect go to demonstration respectively In last point out responsibility final aim do realize real freedom of human:that is to say, take oneself and other as goal in all behavior at any moment other than means.Key words: Kant,responsibility,freedom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1(P8)康德深受这一思想的启发,认为人是自由的人是一切道德的根据,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可以为自身立法,这样就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使人成为道德责任的主体,并能实现与符合道德命令的责任行为,达到“至善”。所以,对于康德而言,遵行理性命令的行为就是善,也就是责任的实现:即真正的人的自由。一、康德伦理学的两个主要范畴1、责任在康德的伦理学中,“责任”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因为责任体现了意志对道德法则的一种从属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人类凭借理性及其客观法则强制某种行为出现或不出现。”6(P163)反映了行为意志在道德上的纯粹性,使意志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绝对的善,并成为理性存在者行为道德性的唯一的判断标准。康德正是以责任为中心,要求每一个理性的人在行为时能为责任而责任,以实现人的自由。因此,责任作为一种道德行为,根源于尊贵的人格,是出于对道德律的敬重而产生的,是善良意志的体现。而且在康德看来,“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合乎责任原则的行为虽不必然善良,但违反责任原则的行为却肯定是恶邪,在责任面前一切其他动机都黯然失色。”2(P7)它是“道德的最牢固的支柱,是绝对命令的唯一真正的源泉,只有义务而不是任何别的动机(癖好等等)才使行为具有道德的性质。”3在康德论述普遍性和约束性时,将责任分为:对自己的必然责任,反对对自身的摧残、毁灭和戕害;对他人的必然责任,要求与人为善,把别人在任何时候都当作目的;对自己的可嘉的责任,要求完善自己的人格;对他人可嘉的责任就是促进他人的幸福。因此,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自在地作为目的而实存着,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必须被当作目的。”2(P47)爱好作为需要的源泉,但不能期望它有绝对价值,而且每个有理性的东西必须摆脱它。所以康德指出,必须排除来自爱好和欲望的障碍,以便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恪尽自己的职守。“责任的诫命越是严厉,内在尊严越是崇高,主观原则起的作用也就越少。尽管我们起劲地反对它,但责任诫命规律性的约束并不因之减弱,也丝毫不影响它的有效性。”2(P44)因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康德认为,责任是在普通人理性的道德知识范围内就可以找到的,人们能够区别什么东西是合乎责任,什么东西违反责任。“责任是一个概念,具有自己的内容,并且对我们的行动实际上起着立法作用,这种作用以定言命令来表示。定言命令包含着全部责任原则。”2(P44)所谓的定言命令就是:“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2(P39)因此,责任是对一切理性存在都适合的客观原则,是道德行为所应该且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道德法则是普遍必然的,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道德价值,就在于对道德法则的无条件的遵循,因而康德进一步指出:“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2(P15)2、自由康德说:“自由就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吗?”(Is it true? Freedom means: I want to do everything and I can do it?)如果我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就叫做自由,康德认为这种思想太浮浅,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自由是我不要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自由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拱心石,康德的自律概念是以自由意志为前提的。“善良意志也就是自律意志,也就是自由意志。理性必须把自身看作是自己原则的创始人,摆脱一切外来影响。所以必须把自身看作是实践理性,看作是有理性的东西,自身即自由的意志。自由不受外来原因的限制,即是理性在任何时候都不为感性世界的原因所决定。”2(P35)因此,在康德看来,人作为理性存在物,其意志应当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一种天赋权利,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原生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一个人只有作为纯粹的意志存在物而不是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他才是自我决定的,才能“自己为自己立法”,才能在立法时不服从异己意志,并把意志的这种自律性成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康德指出,人在自然的王国中,遵循着自然的因果法则,没有为所欲为的自由。“我们是受自然的因果律支配的。从这一方面看,我们是不自由的。”4 (P43)但可以思想自由,“在思辨理性的各个理念中,自由是我们只认识其可能性而并不理解它的唯一理念。”5(P2)在这里,自由是至高无上的,拥有自由的人是最终的目的,自由就是至善!在人的实践理性的领域,康德发现,人的意志可以是自由的,人的道德的行为就是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总的来说,康德所说的自由只能是自由意志,但他认为这些自由意志也不是一下子就明确起来的,而是通过一系列自由任意的范畴而逐渐纯粹化和显露出来的,它最终表达为道德律或义务的形式。“如果没有自律,则没有自身所做的行为,因而也就不能感到对行为所负的责任和义务”4(P43)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自由的存在;如果自由不存在,道德也就不存在了。自由是道德律的存在理由,道德律是自由的认识理由。因为如果不是道德律在我们的理性中早就被清楚地认识到了,则我们是决不会认为自己有理由去假定有像自由这样一种东西的。同时,康德把自由分为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自由的消极意义在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其积极意义在于服从自身的法则,即自律。但自由绝不是无法则。并且指出,自由在经验界的法则范围内是不能说明的,只能根据实践理性相信自由的存在。总之,康德是把人的真正的自由建立在对道德律的敬重上的,即他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命令自己必须遵守的道德法则。二、康德关于责任的三个命题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责任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康德通过三个命题来界定责任概念,认为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1、责任的动机原则: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康德指出人类行为在道德上的善良,并不出于爱好或私利,而是出于责任。责任概念就是善良意志概念的体现,“虽然其中夹杂着一些主观限制和障碍,但这些限制和障碍远不能把它掩盖起来,使它不能为人之所识,而通过对比反而使它更加显赫,发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2(P13)即人的行为的道德价值只有出于责任才具有道德上的善。因为某些与责任相抵触的行为,虽然从某一角度是有用的,但它始终不会是出于责任的。即使有些真正合乎责任的行为,如果是被另外的爱好所驱使的去做的,也应该排除在外。“因为很容易分辨出来人们做这些合乎责任的事情是出于责任,还是出于其他利己意图。”2(P130例如,街头小店虽然挂着“童叟无欺”的招牌,但他却把同样货物以同样价格卖给一切雇主,也就是他的真正动机只是维持信誉,以便实现财富增值的利己动机。所以康德强调指出,以爱好和其他个人目的为动机的行为,即使结果合乎责任也是没有道德价值的。出于责任即出于对法则的敬重而发生的行为的意识,而合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动力是在别处,因此必须区别是出于责任还是合乎责任。康德举例说,保存生命和尽自己之所能对人做好事等等都是合乎责任的行为,但如果只是一种爱好或出于同情,既使没有利己的动机,这样的行为不论这样合乎责任或值得称赞,也不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相反,假若身处逆境、充满悲伤、生命已失去乐趣的人仍以钢铁般的意志去和命运抗争而继续保持生命,这样他的行为不是出于爱好,而是出于责任;因此就具有道德价值。2、责任的形式原则: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康德认为,人在行为时,必须实现自己的责任,而不管责任是什么,责任行为的价值,也就是他所遵循的道德法则的内在价值,即善良意志的内在价值,同欲望对象、现实利益等外在目标无关。因为,行动所可能有的期望,以及作为意志动机和目的的结果,是不能给予行动以无条件的道德价值的。例如,如果出于责任去救落水者的行为,那么是出于“应当救人”的道德法则,并且使应当救人变成为普遍的规律,否则,就不应行动。这就是有善良意志所决定的行为准则,不须任何一个适用于某些特殊行为的规律为前提,而且必须充当这样的原则。同时,道德意志是被某种东西所规定的,所以必须被意志的形式原则所规定。为了责任而行动,就是按照形式准则而行动,“而不管欲望活动的全部对象”,“如若一个行动出于责任,那么他就抛弃一切质料原则了”2(P16)质料原则,就是把一个特殊的行为连同其特殊的动机以及所预期的效果一起普遍化的原则,由于行为在道德上的善良不能从它所预期的效果得到,所以很显然也不能从这类质料的准则得到。因此,只有负责任的行为才可能在道德上是善良的,才具有道德价值。3、责任的尊重原则: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也就是说,一个人按照为责任而责任的准则行动,就是要尊重规律而行动。康德认为“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意志应该完全摆脱一切所受的影响,摆脱意志的对象,所以,客观上只有规律,主观上只有对这种实践规律的纯粹尊重,也就是准则,才能规定意志”2(P17)因为意志完全不具备遵循某一特殊的规律,所以,就只有行为对规律自身的普遍符合性,并且只有这种符合性才应该充当意志的原则。“这就是,除非我愿意自己的准则也变为普遍规律,我不应行动。”2(P18)换言之,行动所遵循的规律必须对一切理性都有效,与个别欲望无关,“因为,责任应该是一切行为的实践必然性。所以,它适用于一切有理性的东西。”2(P44)但由于人类的脆弱,所以这样的规律必须是责任的规律,一种绝对命令或强制服从的规律,能引起某种畏惧的情感。而尊重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感,当想到意志必须服从于不受任何感性影响的普遍规律就可以产生,并且为任何感性刺激所不具有。在此,他举出一个虚假诺言的例子,但无论这个虚假诺言是否合乎责任,都不愿意让说谎变成一条普遍的规律。因为,如果一定把这个作为普遍规律,那将会毁灭自身。“从对实践规律的纯粹尊重而来的,我的行为必然性构成了责任,在责任前一切其他动机都黯然失色,因为,它是其价值凌驾于一切之上、自在善良的意志的条件。”2(P20)所以,责任的普遍命令就是:“你的行动,应该把行为准则通过你的意志变为普遍的自然规律。”2(P40)正是对这种规律的尊重才赋予行为独有的无条件的价值。三、康德责任观的最终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在康德的责任观中,他将自由视为人的内在本质,是人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唯一证据。他认为自由源于人的先验能力,它表现为对自然规律,特别是人的自然欲望、本能欲求的摆脱。在自由规律中通过“道德普遍立法”从而达到人的自然本能的提升,而这种道德立法正是责任的实质,是责任存在的内在依据。人作为道德法则的立法者与遵从者,其终极目的是追求本体世界的自由。而人遵从道德法则,使自己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律相符合,就是使责任与人存在的自由相一致。人通过责任的恪守而达到的意志自律,正是自由的体现。“自律是理性的人的自由的体现,为了责任而行为就是自律的表现。”8(P22)因此,自由必然构成责任所追求的目标。同时康德认为,对合理规范的遵循,即责任的履行,是达到自由的条件。“个人的道德自由就在于对义务的意识和履行。”6康德的道德哲学也是建立在“意志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他的道德哲学以“至善”为目的,要求人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出自义务或职责,自愿地执行道德法则。之所以称为“至善”,就在于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同于动物性的求生本能或任何感性愉悦,与任何爱好、愿望、需求、利益或结果无关,而只是为了服从道德法则,“你这样行动,使你意志的准则始终能够同时成为普遍立法的原则。”2(P40)所以,如果主体能自觉自愿地用责任来约束、指导、调控自己的行为,就能实现自由;而自觉自愿地以一定的责任来约束和调控自己的行为的状态就是自律状态,也就是对自己责任的承担。责任就意味着自律,自律的承担来自普遍理性的责任要求。同时,责任本身不仅是目的,而且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责任所要实现的目的,包括对自己的幸福,对他人幸福的责任和不欺骗他人的责任,但从根本上说,责任的目的是人本身,是人的自由,是“真正的人的自由”的实现。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特泥河哈达图浩特陶海农牧场招聘172人笔试历年难、易点深度预测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禁毒法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警察招录考试(申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关键算法剖析与前沿探索
- 基于2025年的跨境电商海外营销中心用户体验优化报告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莫拐、免渡河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提分评估复习附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莫拐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16人备考及参考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新媒体运营实务完整全套课件
- 桩基础平法施工图(平法施工图识读)
- GB/T 9113-2010整体钢制管法兰
- GB/T 23338-2018内燃机增压空气冷却器技术条件
- 海姆立克急救法完整版本课件
-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实施方案课件
- 控压钻井技术及实践培训讲义工艺课件
- 厚度仪点检表
- 北京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
-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实践研究
- 无领导小组面试评分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