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4 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规划纲要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公司首届四次职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按照电网经营企业的定位和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力争用57 年的时间,努力把省公司建设成为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努力实现“一流的电网与 设备、一流的技术与指标、一流的管理与机制、一流的效益与效率、一流的质量与服务、一流的人才与文化”的总体目标。确保辽宁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确保满足辽宁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用电需要,确保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最大化,确保公司全体职工生活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规划目标 电网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同类公司的先进水平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现代化管理达到国内同类公司的先进水平并推行国际上通行的主要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 2 / 64 全面建成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电力营销体系; 财 务状况和经济效益达到国内同类公司的先进水平; 各类人才资源全面优化,人才的开发利用充分适应公司各个发展阶段的需要; 完成由传统企业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培育并形成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员工收入和生活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提前实现小康生活水平。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 资产总额:年亿元 (含待划转辅业和待出售发电资产 ),年均递增 %; 2016 年亿元 (不含待划转辅业和待出售发电资产 ),年均递增 %。 资产负债率:年 68%; 2016 年 60%。 售电收入:年售电收入 288 亿元,年平均 增长 8%; 2016年 368 亿元,年均增长 5%。 利润额:年 2 亿元; 2016 年 5 亿元。 售电量:年 755 亿千瓦时,年均增长 %; 2016 年 969 亿千瓦时,年均增长 %。 全员劳动生产率: 30 万元 /人年。 电压合格率: 99%。 供电可靠率: %。 3 / 64 设备完好率: 100%。 综合供电损失率: %。 人均年工资:万元。 电网建设:“十五”后三年,新建 500 千伏变电所二座,线路 595 公里,增加变电容量 300 万千伏安;新建 220 千伏变电所 22 座,线路 1377 公里,增加变电容量 9073 万千伏安。“十一五”期间 ,新建 500 千伏变电所四座,线路 125公里,增加变电容量 450 万千伏安;新建 220 千伏变电所 34座,线路 1635 公里,增加变电容量 1086 万千伏安。 战略环境 一、省公司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为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加大电网投入,落实城乡电网改造投资规模亿元 (其中城网亿元,农网亿元 )。至 2002 年底,已投入亿元,电网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有效地增强了电网安全、经济和可靠供电的能力。 开拓市场,增供扩销,引导和促进电力消费。 2002 年销售电量亿千瓦时,比 1999 年增加亿 千瓦时,年均增长 %;销售收入亿元,比 1999 年增加亿元,年均增长 %。 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全面完成各项资产经营责任指标。四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占东北电网合计利润的 71%;上缴国家税金 43 亿元;资产规模亿元,所有者权益亿元,4 / 64 分别比 1999 年增加亿元和亿元,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辽宁省的宏观经济环境为省公司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创造了良好机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20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近中央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重大战略措施,必将极大地促进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东北工业重心的辽 宁,已经明确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建成国家高水平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根据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十五”期间辽宁省 均增长 9%,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 7700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 计增长仍为 9%。据此预测年全省需电量为 1015 亿千瓦时,“十五”期间年均增长 %。 2016 年全省需电量为 1310 亿千瓦时,“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与此相适应,省公司“十五”末销售电量为 755 亿千瓦时,期 间年均增长 %,“十一五”末销售电量为 969 亿千瓦时,期间年均增长 %。电力负荷的快速稳定增长,为省公司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把省公司建设成为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创造了良好机遇。 三、电力体制改革既为省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5 / 64 时也是重大考验 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电力体制改革,已实现了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政企分开,初步实现了厂网分开,完成了区域电网公司的组建,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省级电网公司的组建、农电体制改革、主辅分离和多经企业的改制剥离等,都将逐步进入方案的研究制定和实施阶段。随着各项改革措施 的到位,必将为省公司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电力体制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对于改革给公司经营和发展带来的阵痛和负面影响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力求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带来的活力,不断推动公司的创新和发展。 四、正确认识公司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迎难而上,开拓创新,迎接挑战 长期“重发轻供”,电网建设投入欠帐较多,电网发展严重滞后 ,造成主干网架不够坚强,部分设备老化严重,安全裕度小,目前负荷的快速增长对电网的可靠供电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东北电网体制 的反复变化,公司继承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和矛盾;厂网分开造成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大幅减少;城乡电网集中改造导致生产成本和财务费用大幅上升;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的传统观念、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等等,都必须在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认真克服和解决。在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树6 / 64 立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经营理念,增强市场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为下游的电力用户和上游的发电企业服务的核心竞争能力,将成为省公司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在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中亟需不断破解的新课题。 规划重点 一、电网建设 电网既是电力市场的载体 ,又是关系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设施。要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建设现代化电网是必备的前提条件。 1、电网现状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电力负荷中心。辽宁电网位于东北电网的南部,经绥中电厂与华北电网的姜家营变电所相连,是东北与华北电网连接的枢纽,其电网覆盖面积万平方公里,供电服务人口 4157 万。辽宁省电网分别有二条 500 千伏线路和 6 条 220 千伏线路与吉林省电网相连接,另有两回 500 千伏线路和一条 220千伏线路与内蒙东部电网相连接,一回 500千伏线路与华北 电网相连接。 2002 年辽宁省及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情况见表和表。 辽宁地区变压器、线路情况 表 电压等级变压器线路 数量 (台 )容量 (千伏安 )数量 (条 )长度 (公里 ) 7 / 64 500 千伏 220 千伏 66 千伏及以下 电力系统变压器、线路情况 表 电压等级变压器线路 数量 (台 )容量 (千伏安 )数量 (条 )长度 (公里 ) 500 千伏 220 千伏 66 千伏及以下 辽宁电网分为辽西电网、辽中电网和辽南电网。其中,辽西电网包括朝阳、葫芦岛、锦州、盘锦和阜新五个地区电网;辽中电网包括沈阳、铁岭、抚顺、辽阳 、鞍山、本溪和营口七个地区电网;辽南电网包括大连和丹东两个地区电网。 辽西电网通过两回 500千伏元 (宝山 )董 (家 )线和一回 220千伏宁建线与赤峰电网相联;辽中电网经一回 500 千伏东(丰 )辽 (阳 )线、一回 500 千伏沙 (岭 )梨 (树 )线和 220 千伏梅虎、梅李、清四、清巨、云卧线路与吉林省电网相联;辽中电网与辽西电网间经两回 500 千伏董 (家 )辽 (阳 )线和一回董 (家 )王 (石 )线以及 220 千伏田营线、兴营线、青新线等六回线相联;辽中电网与辽南电网经一回 500千伏王 (石 )南 (关岭 )线和 220 千伏水草、凤草、 电芬、电北和熊松宝线8 / 64 相联。 经过五年的城网建设和改造,各地区城网网架结构得到了加强,网络更趋于合理,网架薄弱的现象得到缓解,设备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基本解决了电网存在多年的输电瓶颈问题,大大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随着变电所变电容量的增加,各地区城网的容载比大幅度提高,达到了国家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的规定要求。 辽宁省 220 千伏及以上电网现状见附图 1。 2、存在问题 辽宁电网的主体由 500 千伏和 220 千伏两种电压等级的电网构成, 500 千伏网架基本为单回路结构,不具备独立运行的条件,现阶段 仍采用 500 千伏和 220 千伏两种电压等级并列运行方式,电磁环网问题比较突出。在区间潮流较重时,500 千伏线路跳闸可能导致 220 千伏线路过载。为了控制电磁环网输电断面的输电潮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500 千伏线路的输电能力。 辽西系统现有装机容量 4700兆瓦,地区负荷为 1000 1600兆瓦,是一个典型的大电源小负荷的电力外送系统,外送电力最大可达 3000 兆瓦以上。因外送能力不足,电网正常方式下就需要限制电厂开机方式或电厂出力,这一问题将随着绥中两台机组的投入运行而加剧。辽西只能保证线路单相故障时的系统暂态稳 定,不能满足新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9 / 64 则的要求。 辽南系统采取安全自动装置能保证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系统暂态稳定,不能满足新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大连地区与中部系统的联系为一回 500 千伏王南线和一回 220 千伏熊宝线。大连地区在受电潮流较大时,500 千伏王南线跳闸或地区失去较大电源,熊宝线将因严重过载而跳开,大连地区的电压也将偏低。 城网网架薄弱,供电可靠性差。目前只有沈阳城网形成了双环网供电,鞍山、本溪等城市形成了单环网供电,辽阳、朝阳等城市尚未形成环网供电。 220 千伏电源布点少,布 局不合理。市中心地区缺少高压深入 220 千伏变电所。部分 220 千伏变电所存在变电容量不足、单电源、单台主变等问题,供电可靠性差。 辽宁省电力工业起步较早,早期建成的线路较多,超过 30年以上的线路达到 60%以上,有近 1000 公里的 220 千伏线路服役已经超过 60 年,还有由 154 千伏升压到 220 千伏、由44 千伏升压到 66 千伏等老旧线路,这些线路事故频发,亟待更新改造。 由于受历史原因和设备本身的限制,使辽宁电网的二次设备配置不够健全合理。 3、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与建设资金需求 年 220 千伏及以上电网发展目 标: 10 / 64 加强电网建设,加强输电网架、配电网络与二次系统配套建设,使其具有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的能力。 年电曙线投运将增加辽西电网的外送能力。 年 500 千伏沙河营变电所及其 220 千伏配套工程将投运,影响辽西电网安全稳定的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年末计划投产的在建的王南二回线,将加强大连地区与系统间的联系,彻底解决电磁环网的问题。 年沈大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在某种方式下 220 千伏北耿、李灯线过载的问题。 2016 年 220 千伏及以上电网发展目标: 至 2016 年,我省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达到 1310 亿千瓦时,8 年平均年增长 %。根据电力负荷增长,从 2002 年 2016 年需新增装机 870 万千瓦,全省装机达到 2420 万千瓦,年均增长 %。将形成符合辽宁省一次能源和负荷分布特点的由路口电厂、港口电厂、西部电源、北部电网和中部负荷中心五大能源支撑电源的辽宁电网格局。 届时辽宁电网将形成以 500 千伏线路组成的主输电网。主输电网呈一个“日”字形,四个“铁三角”结构,即沙岭、沈东、徐家、鞍山、王石、辽阳 6 座 500 千伏变电所所形成的“日”字型环网和董家、辽阳、王石,沙河营、董家、北宁,雁水、南关岭、大连新区,瓦 房店、王石、鞍山四个由11 / 64 三座 500 千伏变电所组成的三角环网。对于 500 千伏电网已覆盖的地区,不再新建跨供电区的 220 千伏线路。主输电网连接的沈阳、抚顺、本溪、鞍山、辽阳、铁岭、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地区电网组成我省的主受端网架。大连、丹东、朝阳地区电网各通过两回 500 千伏线路与主受端网架相连,阜新地区电网通过 3 回 220 千伏电网与主受端网架相连。我省电网逐步具备解开 500 千伏和 220 千伏电磁环网的条件,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受电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各地区 220 千伏电网以环网为主,除了大连地区电网以辐射为主、铁岭 地区处在电源与负荷中心之间外,其余城市以环网结构为主,奠定了城市电网发展的基矗 辽宁省 2016 年 220 千伏及以上电网规划见附图 2。 年 66 千伏及以下电网发展目标: 加强 66 千伏电网网架结构,使网架结构合理,运行灵活,适应性强,不卡脖子,设备适用而先进,逐步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66 千伏变电所布点合理。按合理的供电半径和负荷分配确定变电所的供电范围,满足“ 准则要求,环网供电的地区,容载比应大于;辐射网供电的地区,容载比应大于。 66 千伏配电网以 220 千伏变电所为中心形成辐射网络,建成具有 互代能力的电网,形成环网结线。正常开环运行。 加强 220 千伏变电所之间 66 千伏联络线的建设,提高下12 / 64 级电网对上级电网的支持,逐步消除电磁环网和电气环网,防止发生区域电网事故。 优化地区 66 千伏电网结构,改善地区电网网架结构的不合理性,使 66 千伏系统更趋于运行灵活、安全、经济、可靠,提高电网的供电水平和供电质量,保证地区重要用户的安全供电。 2016 年 66 千伏及以下电网发展目标: 以 220 千伏变电所为中心,建设对于 66 千伏有互代能力的电网,形成可开环运行的环网结构。达到电网网架结构加强,网络结构合理,适 应性强,容量充足,供电可靠,按合理的供电半径和负荷密度确定变电所的供电范围,下级电网能支持上级电网的水平。 各级电压电网之间,有、无功容量之间在各发展阶段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电网自动化具有一定的规模,供电设施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与现代化电网的发展相适应。 按上述发展目标,对老旧和不能满足要求的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使电网供电设备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小型化、无油化、自动化和免维护或少维护,建设一个运行安全、经济合理、供电可靠、网络优化、设备先进、综合 自动化水平高的现代化电网,以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3 / 64 对电力的需求。 重点工作: 加强负荷预测,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可靠的电力保证。重点要研究好“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电力的需求。 根据负荷预测结果,为电网发展提出充足的电网发展项目储备。 为政府服好务,结合电网发展提出电源建设建议。 开展能源战略研究,针对辽宁省一次能源状况提出长远能源出路建议。结合我省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从电力行业持续发展的高度,认真深入研究适应我省能源实际的、符合电力需求特点的 电源结构和布局。就电网与电源的协调发展问题向省政府提出合理建议。 加快和关注 500 千伏电网的规划建设,使之与 220 千伏电网互相配合,协调发展。 2016 年,地区间电力输送将实现以 500 千伏电压等级输送为主,在 500 千伏电网覆盖的地区不再建设地区间的 220 千伏输电线路。 密切关注 500 千伏电网的规划建设,提出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使 500 千伏和 220 千伏电网互相配合,协调发展。 抓好系统性的输变电工程建设,使受端网架更坚强。 14 / 64 抓好沈大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年将沈阳、抚顺、本溪、辽阳、鞍 山地区 500 千伏电网建设成“日”字形结构,使主受端网架更加坚强,同时使大连地区通过两回 500 千伏输电线路与主受端网架相连。 通过沈山铁路电气化、沟海铁路电气化工程的建设,在保证为铁路供电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鞍山、盘锦、锦州、葫芦岛地区的 220 千伏电网。 加快 66 千伏及以下的电网建设与改造,保证输电网和配电网的协调发展。 电网建设资金需求: “十五”后三年辽宁省共需要电网建设资金 1423733 万元。其中电网建设资金 475198 万元,电网技术改造资金 363640万元,县城电网改造资金 500000 万元 ,科技、信息化及小型基建资金 84895 万元。辽宁拾十五”后三年基建及改造投资估算见表。 辽宁拾十五”后三年基建及改造投资估算表 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总投资资金流 1 沈大工程 25009610000010000043396 2 秦沈客运电气化 475441884 3 沟海铁路电气化 1300013000 15 / 64 4 沈山铁路电气化 441432414320000 5 绥中电厂配套 1460005966 6 南票电厂接入系统 63486348 7 辽电三期接入系统 800040004000 8 地区电网 152461443115175056400 9 技改工程 363640106178128379129083 1、生产部分 25066268 087991583 2、营销部分 54000180001800018000 3、调通部分 48478164781600016000 4、线损自动生成部分 10500350035003500 10 县城改造 500000177000172041150959 1、生产部分 2650001050606704192899 2、农电部分 2200006694010000053060 3、营销部分 15000500050005000 11 科技项目 287158615960010500 1、资本性支出 4795153516101650 2、费用性支出 23920708079908850 12 信息化建设 718036003580 13 小型基建 49000110001800020000 14 合计 1423733474302511513437918 注: 1、科技项目中年投资包括信息化建设资金; 2、 17项为项目总投 16 / 64 资,其余为“十五”后三年投资之和。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共需要电网建设资金 1684631 万元。其中电网建设资金 600545 万元,技改工程资金 187813 万元,城网改造资 242673 万元,农网改造资金 372500 万元,营销、科技、信息、小型基建等资金 281100 万元。辽宁拾十一五”基建及改造投资估算见表。 至 2016 年 8 年间,辽宁省供需电网建设资金 3108364万元。 辽宁拾十一五”基建及改造投资估算表 表:单位 :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总投资资金流 年年年年 2016 年 1 地区电网 6005451264891667609873611408094480 2 技改工程 1878134781335000350003500035000 生产部分 1384633711324300249002555026600 调通部分 318507 60059504900 线损生成 1750035003500350035003500 3 城网改造 2426733211252104531335206153263 4 农网改造 3725007450074500745007450074500 5 营销部分 1001001800017100202002200022800 6 科技项目 510001020010200102001020010200 资本性支出 900018001800180018001800 17 / 64 费用性支出 4200084008400840084008400 7 信息化建设 2500050005000500050005000 8 小型基建 750001500015000150001500015000 9 住房补贴 30000100001000010000 14 合计 1684631339114385664321769327841310243 注:投资中不包括电厂接入系统部分。 二、农村电网 1、现状 截止 2002 年底,全省农电系统共有 66 千伏线路 5377 公里, 10 千伏线路 89024 公里,千伏线路 163398 公里。 66 千伏变电所 540 座,主变容量 4578 兆伏安,千伏配变容量 9100兆伏安 /万台。 随着第一、二批农网贷款改造工程的进行,农网 10 千伏、千伏电网的状况得到改善,由于资金主要投向 10 千伏、千伏电网, 66 千伏网架及变电所的装备以及电网的现代化建设方面基本没有得到改造。 2、存在问题 66 千伏电源网架薄弱,技术装备落后,电压合格率低,供电可靠性差。尤其是中部平原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其供电能力和可 靠性已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东西部山区变电所布点过疏,造成 10 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电压质量低,电能损失大。 18 / 64 电网自动化装备水平低,调压能力差,无功补偿设备不足。 信息自动化建设进展缓慢,全省 95%以上的地区没有专用通讯网络,仅依靠市话进行电网调度指挥、联络,严重制约通调、办公、营销、配网自动化工程的建设。 3、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 年发展目标: 供电能力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50%的县 (区 )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线损率指标达到一流县级供电企业标准。 20%的变电所达到双电源互为备用,供城区的变电所 50%实现双电源供电。 20%的供电区实现配网自动化, 80%的县 (区 )实现通调四遥功能。 90%的县 (区 )完成办公 统的建设。 年农网建设与改造共投入资金 22 亿元,新建变电所90 座,容量 1056 兆伏安;改造 (或扩建 )变电所 135 座,容量为 1583兆伏安;新建 66千伏输电线路 852公里,改造 1278公里;新建 10 千伏线路 240 公里,改造 10 千伏线路 359 公里;新建千伏线路 744 公里,改造千伏线路 998 公里。 投入亿元,建设和完善 48 个县区的县级调度 和通信系统;投资亿元,实现和完善 55 个县区的办公 销 统19 / 64 及其它信息系统建设;投资亿元,用于生产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投资 5 亿元,建设 120 座变电所的供电区配网自动化系统。 到“十五”末期,农网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我省农电系统将有 30%及以上的县 (区 )跨入县级一流供电企业。 2016 年发展目标: 80%的县 (区 )农电企业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线损率指标达到一流供电企业标准。 60%的变电所达到双电源互为备用。 30%的供电区实现配网自动化。 100%的县 (区 )实现通调“四遥”功能及办公 统建设。 80%变电所实现无人值守。 到 2016 年,农网将拥有 66 千伏变电所 780 座,主变容量将达到 8100 兆伏安。“十一五”期间将投资 25 亿元,用于新建 66 千伏变电所 150 座,改造变电所 100 座,新建 66 千伏线路 750 公里,改造 1000 公里。 投资 5 亿元,建设和完善 16 个县区的县级调度、通信系统及五遥系统的建设;投资亿元,实现和完善 9 个县区的办公 销 统及其它信息系统建设;投资亿元,用于生产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投资 6 亿元,建设 140 座变电 所的供电区配网自动化系统。到 2016 年,农网的技术20 / 64 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我省农电系统将有 50%及以上的县 (区 )跨入县级一流供电企业。 重点工作: 随着三期农网改造工程的开展,到“十五”末期,农网 66千伏电源系统的布局及设备状况将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变农网技术装备落后、电压合格率低、电能质量差的现状,初步建成一个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现代化的农村电网。今后七年的重点工作是: 要加强宏观调控,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努力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在规划的实施中,要注意农村电网 从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提高农网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与国际现代化电网接轨的步伐。 积极研究资金的筹集途径和形成机制,降低投资风险。 大力提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 三、调度通信自动化 1、现状 辽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端为 1999 年正式投入运行的北京科东公司初期生产的 统。其硬件由两台主服务器、两台通讯节点机和两台前置机等组成,软件为够实现数据采集与监控 (自动 发电控制21 / 64 (网络安全分析等功能。它汇集各供电公司、变电所和各发电厂的实时信息,提供调度运行人员使用,并将数据上传国调和网调。 电网配置有联切发电机组,联切负荷,快压发电机组出力,振荡解列,自动准同期,低频、低压切负荷等安全自动装置,基本满足电网的安全运行的需要。 省内所有发电厂 (站 )和 13 个地区调度及所属 220 千伏变电所均已安装网络式电量计费传输系统,并将电量传输到省调。 220 千伏系统线路保护装置类型以微机型为主,其中 70%为 11 型线路微机保护装置 (没有数据通信接口 )。 220 千伏联络线大部分 都配置了双套全线速动保护 (即纵联保护 )。线路保护操作屏 90%由常规继电器组成。 220 千伏母线均配置了母线差动保护和微机型故障录波器,实现了部分微机故障录波器信息经电话拨号远传至调度端,但尚未形成微机保护动作信息和故障录波信息经数字网传至调度的故障信息系统。 辽宁电网现已形成了一个由多种通信方式构成的以省公司为中心呈放射状和局部环状的基本满足电网要求的电力通信网。主网现有铁繁沙大沈调、桓回太、辽西、沈抚 4 条光缆共约 1150 公里。目前沈大、沈丹、丹大、本桓、营锦及沈铁抚本辽光环路正在建设,计划年完成。上 述 6 条光22 / 64 缆电路建成后,可以覆盖 13 个供电公司、部分发电厂和部分 220 千伏变电所。另有沈长哈、沈梅白、沈桓、沈丹、沈秦、沈大 6 条约 1850 公里数字微波电路,微波站 71 个,小型卫星地面站 2 座。 在城网改造中,各供电公司建设了大约 4500 公里光缆,配置 以上设备,覆盖了部分县供电局、变电所和二级单位。使地区通信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 3、存在问题 2001 年国家经贸委颁布的电力系统稳定导则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标准。辽宁电网目前尚未达到此标准,不仅安全自动装置配备不足,还有部分安全自动装置原 理简单,元件老化。 负荷的增长、电源的增加、大电网互联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新的问题,电网安全自动装置配置需要随电网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辽宁电网的振荡解列装置、自动准同期装置配置已多年未进行深入分析,需要重新研究确定配置方案。同时随着 500 千伏系统网架逐步加强, 220 千伏系统面临解环运行,需要考虑相互备用问题,并配置备自投等安全自动装置。 辽宁电网 220 千伏系统中的部分保护装置老化严重。有些装置经过近十年的运行,元器件老化严重,装置频繁出现异常情况。 23 / 64 随着电网的发展,通信主网光缆覆盖面有待扩大。虽已建成由沈阳、阜新、朝阳、两锦、铁岭、抚顺六个供电公司至省公司的光缆电路,仍有很多 220 千伏变电所没有光缆或只有一条光缆,没有串入光环网,不能为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提供可靠的通道。 信息联网带宽仍然较低 (2M),应向 100M 方向发展。继电保护设备监视和录波信息需要联网,以便及时分析处理事故,提高电网运行水平。由于用户接入 (如到各部门机房、各营业场所和变电站 )的建设工作没有到位,目前建立的综合业务通信平台 (应用受到限制。 根据国家及辽宁省无委会的要求,使用 2率的沈秦(营口 大连段 )、沈白、 沈桓微波电路将被迫退役。届时会给这些地区的通信造成极大困难。 3、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 发展目标: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现代电网运行、控制的中枢,也是今后电力市场的电力交易和电力结算的技术支持中枢。在省公司的现代化进程中,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现代化的目标是建成以数据网络为基储实现远动数据信息多方传送、集成式的调度自动化系统。 目前正在准备对省调 统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 统将提高 实用性,为调度运行由经验型24 / 64 向分析型及智能型转变提供手段。 年,辽宁省将建立 力调度数据网,网络采用 换技术体制,构建在 用通道上,实现与其它数据网络的物理层面的安全隔离。同时开展数据网安全的专项研究并付诸实施。 “十一五”期间,安全、完善的 在国家及东北电网有关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规定之下进行相应业务系统的接入,届时, 在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电力市场改革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十五”后三年,辽宁省电网将完成对二十个 220 千伏变电所的自动化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还将完成其它厂站的自动化改造。今后新建 220 千伏及以下变电所一律采用无人值班运 行方式,取消近期有人、远期无人的过渡方式。 为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投运率和正确动作率,年到年计划投资 4723 万元,全部改造 1996 年前出厂的微机故障录波器装置;全部改造比较重要的和保护装置存在严重问题的220 千伏系统母线差动保护装置。 到 2016 年,将 220 千伏线路保护装置全部实现微机化;将操作屏 (微机保护辅助屏 )改为免维护的由操作箱组成的操作屏;每条线路的快速保护配置一套或两套光纤数字通道; 80%的 220 千伏母线配置微机母差保护装置; 50%的 220千伏变电站实现故障信息联网。 25 / 64 按照系统稳定导则要求 ,结合沈大第二回 500 千伏线路建设进行大连地区连切负荷装置改造,同时进行锦州变、凌河变连切和锦州电厂、铁岭电厂快压机组出力装置改造。 以光缆通信为主要手段,全面建成辽宁电力光通信网。 网络结构初步形成网状网,覆盖县级以上供电公司、 220千伏、 66 千伏变电所和接入系统的发电厂,在辽南和沈抚本鞍地区形成几个网格。网络传输宽带化,主干通信网建设成10G 高速传输平台, 网络功能综合化,将传统的电力通信网转变为实时、可靠、高速,并集成语言、数据、图像等各类业务为一体的综合网络。 网络管理智能化,建成通信网监视 、管理系统。实现通信资源合理配置、调度、管理。 各专业重点工作: 自动化 实现 全使用化及国际化; 建立安全、完善的 力调度数据网; 建立 力数据通信网,实现网络互联、资源共享; 建立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 实现省级电力市场的平稳过渡; 实现电力市场条件下的地调调度自动化系统完善化; 26 / 64 加大基础自动化改造和建设力度。 通信 到年,在年完成沈大、沈丹、丹大、本桓、营锦及沈铁抚本辽光环路的基础上,再建 765 公里光缆,进一步构建骨干光缆网,建成 以省公司为核心, 13 个供电公司为节点的155M 高速自动化数据网。 到 2016 年全面建成以光缆通信为主要手段的,覆盖县级以上供电公司、 220 千伏、 66 千伏变电所和接入系统的发电厂的,网络传输宽带化的辽宁电力光通信网。将传统的电力通信网转变为实时、可靠、高速,并集成语言、数据、图像等各类业务为一体的综合网络。 继电保护 全部改造 1996 年前出厂的微机故障录波器装置,共计 48面屏。 将重要的 220 千伏系统母线差动保护以及保护装置存在严重问题的母差保护全部改造,共计 29 套。 根据光纤数字通信通道情况, 将超期服役的 和高频收发信机改造为复用 2M 数字接口的高频保护(保护装置不改造 ),逐渐淘汰载波通道,将大大提高高频保护的投运率和正确动作率。更换下来的高频收发信机将做为尚在运行中的装置备品备件使用。 结合线路保护装置改造,将改造线路的操作屏和二次回路27 / 64 电缆 (换为屏蔽电缆 )一同更改,没有线路改造项目的操作屏和二次回路电缆不列入上述改造工程。 安全自动装置 大连地区连切负荷装置改造; 锦州、凌河变连切或快压锦州电厂机组装置改造; 铁岭电厂快压机组出力装置改造; 振荡 解列及同期装置; 针对 500统网架逐步加强, 220统面临解环运行问题,开展研究工作,考虑配置被自投等安全自动装置;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需不断增加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 四、安全生产 1、现状 安全生产是电网稳定的保障,也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矗目前,辽宁电网网架薄弱,安全基础不牢,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实行科学管理,逐步与国际上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接轨。 2、存在问题 设备老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职工队伍整体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安全基础不牢 ,不安全因素较多;和国内同类先进企业相比,尤其是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28 / 64 3、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 发展目标: 年 不发生特别重大电网、设备事故; 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重大电网事故; 不发生有本企业责任的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 不发生对社会构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事故; 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2016 年 不发生特别重大电网、设备事故; 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重大电网事故; 不发生有本企业责任的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 不发生误 操作事故; 不发生对社会构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事故; 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不发生人身重伤事故;电网事故率下降 50%。 重点工作: 组织各单位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深入地开展现场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以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继续抓好大小修作业现场的标准化作业,规范职工的作业29 / 64 行为;结合宣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加大纠正违章违法的力度,减少违章就等于减少事故; 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检修作业必须实行全封闭作业; 开发并应用适合辽宁网情的先进的安全工器具,依靠科技进步,保障安全生产; 认真吸取外包单 位人身事故教训,加强管理,防止以包代管、以罚代管,杜绝外包人身伤害事故; 重点规范“两票”管理工作,修订“两票”补充规定,逐步通过微机编制打影两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认真开展各种层次的安全性评价工作,按照“评价、分析、评估、改正”的过程循环推进。 五、电力市场营销 1、现状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辽宁全省的工业、商业及城乡居民的电力供应,下设 13 个供电公司和 88 个供电分公司,向64 个县地方电力公司趸售供电。其基本情况如下: 客户基本情况 截止 2002 年全省有营业户万户,其中居民万户,大工业万户,非普工业万户,农业万户,趸售万户,商业万户。 2002年售电量为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亿元。 现有组织机构 随着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电力营销系统的组织机30 / 64 构也进行了调整:把原来的用电营业部门转变为市场营销部门,把原来的用电营业人员转变为市场营销人员。“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现代营销理念正在形成。 现有技术装备 全省 13 个供电公司、 88 个供电分公司的用户档案管理、电量电费计算、营业发行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其中 49 个分公司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目前全省 3 万个峰谷电价的用户已全部使用 全电子多功能电能表计费; 26 万多中小动力用户已有 70%多安装使用了 民用户已有近 50%更换了宽负载长寿命电能表。已安装客户负荷控制终端 8800 余台,占全部应装户的 50%,检测电量占总电量的 50%, 85%以上的终端开通了远方抄表、预收电费、用电异常检测等功能。 2、存在问题 虽然省公司及各基层单位几年来从人力、资金方面对营销系统给予较大倾斜政策,在机构体制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不论从电力体制改革对营销系统的要求来看,还是现代化服务型经营企业对营销系统的要求来看,现有的营销系统还存在 一定问题亟待解决。 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的机构体系,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体制。 长期投入不足,缺乏固定的资金渠道,造成营销的装备和31 / 64 手段落后和日常运行维护及管理费用严重不足。 营销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尚未形成系统化、个性化的人员培训体系和良好的用人机制。 营销部门未能介入电力资源平衡和电价测算制定过程,同时缺乏对用电市场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预测分析。 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有大量艰苦工作和问题要做。如银行联网收费、相关系统互联、资源共 享、消除信息孤岛、决策支持系统实用化、营销自动化系统建立等。 3、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 发展目标: 在满足本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用电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刺激需求,引导消费,巩固开拓电力市场,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建立起适应买方市场的现代化营销体系,建成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全方位客户服务系统,实现用户办电、交费、查询、报修等服务的自动化。 数据采集 315以上用户全部安装终端, 100315上用户安装终端,所有关口全部 安装终端;居民用户远程抄表与集中抄表应用推广 200 万户;公变数据采集系统覆盖全32 / 64 省;计算机程控校验系统与营销管理系统互连,实现对计量表计档案数据的共享。 客户服务 将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与后台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配电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成为电力公司与客户交流的信息中心,最后实施 统。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完备高效的与电力营销工作发展相适应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模式、软硬件平台、应用软件”的三统一。 决策支持系统 建立包含综合指标分析、电力消费市场预测、客户动态 分析等各种具有分析、决策功能的营销决策支持系统。 电费收缴 建立以市级为单位的电费储蓄、通存通兑网络化系统及电话缴费、网络缴费、电子货币等系统。 信息安全体系 依据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技术标准,采用数据加密、防病毒、用户管理等各种技术建设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保证数据不受非法破坏,对数据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 相关系统 利用省公司信息网实现与省公司财务、生技、计划、调度、33 / 64 人老、燃料等部门及下属各级单位管理信息的快速传递,实现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 编码体系 依据国家有关信息编码的标 准,设计全省统一、科学合理的营销系统编码体系,以及严格的编码升级申请、审批流程。 培训信息系统 建立培训数据库和员工技能素质评估系统,能观察员工进步轨迹,提出每个员工改进其工作或行为的措施。能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对专业要求的适应性,必要时建议员工变更岗位。 远程培训系统 建立网络远程培训系统,提供不少于 30 项培训课程。可随时接受员工报名参加培训。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自动登入数据库。 重点工作: 建成采用法制化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层次清晰,高效协作,反应快速,具有创新能力的组织体系,在全省按新的组织体系运行。 六、科技创新 1、现状 省公司成立以来,逐年增加科技投入, 2000 年 7171 万元,2001 年 7721 万元, 2002 年 9365 万元,平均年增幅为 %。 34 / 64 公司的技改工程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成果, 2002 年技改工程中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项目费用为 21500 万元,约占公司年度营业收入的 %,加上技术开发费占 %,两者合计为 %。公司在 20002002 三年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2 项,国电公司科技进 步奖 8 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18 项,并奖励省公司科技成果 552 项。科技贡献率 2000 年 %, 2001 年 %, 2002 年 %。公司的整体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处先进行列。 在电网方面:公司已掌握大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在省调运行的 放式面向对象的 撑系统,其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基于 储、处理、分析和控制为一体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束了网、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公司所属 13 个地区调度自动 化系统经多年的开发和完善,也达到了较高的实用化水平;辽宁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充分利用原有 统资源,具有报价处理 (交易管理 (市场结算 (合同管理 (信息发布 (辅助决策等功能,为辽宁电力市场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 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采用先进的微机保护基本取代了传统继电保护装置,并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拿大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使继电保护装置的试验、计算、测试工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电力通信方面,已逐步实施光纤改造,35 / 64 建成以 术为主的电力综合 业务通信网,连接所属 13个供电公司和其它所属单位,为调度自动化、电力市尝电量采集、继电保护、广域信息网、视频会议系统等提供了统一、可靠的通信平台;建成了辽宁电网电能量远程计量计费系统,该系统是电力市场运营的基础,实现电厂上网及联络线关口点、售电关口点电能量的计量、分时段存储、采集和处理,为市场结算和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在输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蒸汽包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班常识教学题目及答案
- 线段的判断题目及答案
- 显著性检验题目及答案
- 沧州十四中一模考试题及答案
- 物业保安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中药药剂学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考试试题题库
- 2025年超细铜粉项目建议书
-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术专家共识解读
- 2025年吴忠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代建工作管理办法
- 《剪映短视频剪辑+即梦AI从入门到精通》AI短视频生成与剪辑全套教学课件
- 民建支部管理办法
- 2025年院感知识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科技伦理审查管理办法
-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汇报
- 胸部损伤外科诊疗体系
- 土石方工程计量计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