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租栈制度在苏南的动作.doc_第1页
民国时期租栈制度在苏南的动作.doc_第2页
民国时期租栈制度在苏南的动作.doc_第3页
民国时期租栈制度在苏南的动作.doc_第4页
民国时期租栈制度在苏南的动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时期租栈制度在苏南的动作【摘要】: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农村地区出现了服务于众多地主的、具有社会化功能的中介收租机构租栈。租栈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因土地关系、社会结构变化而引起的租佃制度变迁的新动向。本文主要以民国时期苏州、松江两地的若干租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租栈组织的剖析和经营运作的考察来探讨苏南租佃制度的变迁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范围、有关租栈研究的学术动态以及本文关注的问题、内容、资料和相关名词。第二章分析了苏南租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考察了租栈的演变、分布区域、主要类型并剖析了租栈的组织构成。随着商品经济的加速发展,苏南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型:在社会结构上,地主向“近代”工商业者转化,农民向“农民工”转化;在土地制度上,地权趋向于分散,租田的“底”“面”分离,“一田二主”现象日益普遍,地主收租成为难题,从而催生了具有社会化功能的收租机构租栈的产生。租栈在其后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其社会化的功能逐渐增强,其组织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演化出了不同类型的租栈,仅以经办主体而论,租栈即可分为缙绅地主的宗族租栈,平民地主的私家租栈,官督民办的租栈、官办租栈以及由多家租栈合并而成的联合租栈等等。租栈一般由如下几种人员组成:一是总揽租栈人事大权和重要事项决定权的“栈主”;二是直接受命于栈主,主持策划租栈具体事务的“账房”;三是催逼地租的“催甲”:四是抓人的“差役”。在这些收租和催租人员中,与农民直接打交道者是催甲,他们人数众多,队伍庞大,品质败坏,既蒙蔽业主又敲诈佃农,深为农民所痛恨。第三章分析了租栈制下地主与农民的关系。首先,租栈的产生变动了原有的业佃关系,传统上业佃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变成了一种单纯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其次,租栈本身的运转是需要成本的,加之收租人员的中饱作弊,导致收租成本加大和农民负担的加重,使得业佃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第三,面对这种日趋紧张的关系,农民结盟抗租,表现为群体性的抗租事件不断增多;地主组织应对,成立区域性的统一的“同业”组织田业会,借重国家力量,共同对付农民的抗租,但事与愿违,在收租问题上田业公会注重了某区域的统一性,却难以顾及到各地的差异性。这既给农民留下了抗租的缺口,又为广大的佃农提供了集众聚会的机会和条件,导致业佃纠纷层出不穷,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第四章对租栈制之下聚焦业佃矛盾的地租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首先,本章根据租栈的收租记录等文书资料依次讨论了地租形态、地租额与地租率及其在民国时期的变化,以及地主的地租纯收入的变化。苏南盛行可打折扣的“正租”制,不折不扣的“板租”田地较少,且大多为劣等田,地租形态主要为实物租和折租两类;苏南租栈制下的“正租”额每亩约1石糙米,实缴租额抗战以前约为正租额的七至八成,民国末年约为正租额的六至七成,既便如此,租栈也常常不能足额征收。以常年亩产量2石糙米计,只计秋熟的地租率则不超过37.5%;晚清至民国时期地租额的变动除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有短时上升的现象外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其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由天灾人祸所导致的田地荒化和粮食减产。其次,考察了地主的地租收入和田地价格的变化,发现民国时期地主的纯收入亦呈不断下降的态势,成为导致田地价格跌落的主因,而且地租额、地主的纯收入的变化态势与田价的变化态势呈基本一致的趋势,随之,地主的经济基础亦不断受到削弱。第五章主要考察了租栈制下的国家与地主的关系。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两个层面,考察了国家如何干预租务和地主如何丧失收租环节中相关权利的基本情况。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启动,国家权力开始向农村渗透,这在租佃关系上亦有明显的表现。民国时期,农民的抗租使得地主的收租愈加困难,地主借口“粮从租出”而抗欠田赋,从而迫使官府完全介入了收租环节,把支持地主收租乃至代替地主催租,视为自己直接的职责。在形式上官府与地主双方形成了相互利用的关系。然而官府插手租务是为了田赋的利益,并非是“无偿的服务”,地主求助于国家,既付出了经济上的“代价”,也付出了政治上的“代价”,地主们的权威组织田业会最终成了服务于政府的“支差会”。本章以吴县、常熟和太仓为例的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租务干预的加强,吴县地主暴力逼租的私刑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太仓地主的议租权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常熟地主的收租权受到了严重损害。而抗战胜利之后南京中央政府推行“二五减租”,则是国家全面干预租务的重要表现。本文通过对官方租佃委员会会议记录和租栈收租记录的对比分析后发现,“二五减租”在苏南得到了相当有力的贯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二五减租”的成果又被变相的“租赋并征”以及各种苛捐杂税所抵消。最后,结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论点。近代苏南租栈的出现是中国封建租佃史上引人嘱目的现象,是伴随近代苏南城乡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发展和社会变迁下的产物。租栈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使得因资本主义的冲击而日趋衰败的地主封建租佃制度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又加速了封建租佃制度的衰亡。本文认为,在租栈制度的运作过程中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苏南租佃制度的衰落:第一地主委托租栈收租,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农民与地主传统上面对面的“人情”关系越来越淡薄,业佃关系一变为单纯的租佃关系,双方利益的博弈聚集于对地租的争夺之上,造成了农民群体性抗租的常态化;第二,在租栈制度下,在战争、革命、改革、自然灾害、世界性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民的农副业收入不断减少,地主的收益越来越少;第三,在租栈的运作中,随着国家权力对租佃关系干预的加强,地主的收租之权不断受到损害,地主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威信受到打击,土地价格急遽跌落。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实行了二千余年的租佃制度首先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发生一系列的变迁,直至最终走向衰败。【关键词】:苏南民国时期租栈田业会租佃制度“租赋并征”“二五减租”【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K258【目录】:内容提要6-9Abstract9-15图表目录15-18第一章引言18-32第一节研究的缘起及其历史与现状18-23一、研究的缘起18-19二、关于租栈的研究现状19-23第二节研究的方法、资料及内容23-32一、研究的方法23-26二、资料来源及探讨的问题26-32第二章租栈在苏南的产生及其组织结构32-116第一节租栈在苏南的出现32-61一、苏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32-38二、苏南农村土地产权的变化38-61第二节租栈的演革与类型61-82一、租栈的演变62-72二、租栈的类型72-82第三节租栈的组织构成82-116一、栈主82-84二、账房84-92三、催甲92-110四、租差110-116第三章租栈制下的地主与农民116-191第一节租栈对土地的管理116-128一、租栈与寄栈户的契约116-123二、租栈代理人与佃农的契约123三、租栈与佃户的租约123-128第二节租栈的经营与运作128-142一、勘慌议租129-135二、确定租额和折价135-138三、开仓收租138-142第三节租栈制下农民的结盟抗租与地主的集体应对142-166一、苏南农民群体性抗租的考察143-155二、苏南农民的群体性抗租的分析155-166第四节地主的集体应对组织田业会166-191一、田业会的演变166-174二、田业会的组织机构与职能174-191(一)田业会的组织机构175-182(二)田业会的主要职能182-191第四章业佃关系聚焦:租栈制下的地租191-318第一节地租的主要形态:实物租和折租192-196第二节地租额:名义租额与实收租额196-231一、名义租额196-201二、名义租额的变动趋势201-218三、实收租额218-231第三节地租率231-260一、苏松两地的粮食产量232-240(一)复种指数232-236(二)粮食产量236-240二地租率240-253三、”超级地租”与”虚田实租”253-260第四节地主的纯收益与田地的价格260-296一、地主的纯收益261-288二、田地价格的变动态势288-294三、个案研究:地主发家的主要途径太仓县43户地主的调查294-296第五节租栈制下佃农民的收入与生活296-318一、佃农的结构297-301二、佃农的农业收支与生活301-318第五章租栈制下的国家与地主318-388第一节国家追租机关的设置地主暴力逼租的限制318-328一、豪绅地主的私刑逼租319-322二、清末的”追租局”和民国的”追租处”官设追租机关322-328第二节国家评租机关的成立地主议租权的削弱328-343一、苏南官方议租概况328-332二、太仓的评租委员会332-343第三节租赋并征制度下的官办租栈地主收租权的丧失343-367一、租赋并征的概况344-346二、租赋并征下的租栈以常熟县为例346-367(一)官督民办租栈347-349(二)官办租栈349-353(三)田租折价,不及市场价格的一半353-357(四)业主所得,不足收起租款的五成357-367第四节国家佃租委员会推行”二五减租”的专设机构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