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梨园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学习教案1.doc_第1页
定稿梨园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学习教案1.doc_第2页
定稿梨园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学习教案1.doc_第3页
定稿梨园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学习教案1.doc_第4页
定稿梨园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学习教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梨园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学习教案教学内容分三个方面1、 前言2、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解读中总则及关于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的内容3、 我矿在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4、 作业规程的格式:一、前言为了规范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我矿组织了这次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培训工作,培训以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解读为主要依据,并参考阳煤集团有关作业规程的编制要求,针对我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讲解。2、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解读中有关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的主要内容(主要讲解总则部分)(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解读王富奇,于斌主编一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ISBN9787502034979I煤王于皿煤矿开采一作业管理一规程一编制一中国一指南工D826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37500号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100029)煤炭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编审人员主编王富奇于斌编写(以姓氏笔画为序)工胜强于旭磊马丽王军锋王典明刘纯法吕建为孙华晨孙洪江何龙生初军政宋昌华张元宝张国栋张照允李士强李光霞李学文李滋峰辛红星孟祥军罗伟胡兰田唐敬晓聂斌常百众谢强珍韩延晟主审赵振海李建民编审(以姓氏笔画为序):略出版说明煤矿作业规程是煤矿必须编制和执行的三大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作业规程、煤矿操作规程)之一。煤矿作业规程规范采掘工程技术管理,协调各工序、工种关系,是规范操作行为的准则。2005年9月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牵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黑龙江等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省煤炭局,淮南、肥城、大同等27个煤炭企业80多人共同编写了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由于我国煤矿数量众多,各类煤矿开采案件、生产规模、技术装备和技术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一些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在使用指南过程中,对部分条款的理解和使用存在疑问,甚至出现偏差。应煤矿生产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要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指南中的部分条文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结合不同矿井的特点进行细化、分解,形成了(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以进一步方便广大煤炭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快捷、准确编制煤矿作业规程。为方便使用,解读的章节安排基本上和指南保持一致。本书共分为四篇。第一篇为总则部分解读对总则中的条文进行了细化,针对采掘作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阐述。第二篇为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部分解读;第三篇为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部分解读。第二、三篇均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编制概要,更为详细地阐述了掘进或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程序及贯彻、执行的要求;第二部分为规程编制,按条文、解读和案例的结构分8个章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书列举的案倒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并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单住在编写过程中可参照执行。第四篇共列举了10个附件,为编写煤矿作业规程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技术资料。解读在编写过程中,编审人员进行了多次研对,就指南中的务文给出了相应的解读,力求使指南通俗易懂,使广大煤矿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在编写本企业的作业规程时,能够得心应手。编者对山东、山西、河北、黑龙江、安徽等监察、监管部门和兖矿、同煤、开滦、新汶、淮北等矿业集团公司,特别是泰安精诚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在编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和纰漏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9年10月目次第一篇总则总则3第二篇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部分编制概要15第二部分规程编制22第一章概况22第一节概述22第二节编写依据一25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27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度邻近采区开采情况27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29第三节地质构造35第四节水文地质柏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52第一节巷道布置52第二节矿压观测56第三节支护设计58第四节支护工艺66第四章施工工艺76第一节施工方法76第二节凿岩方式78第三节爆破作业一81第四节装载与运输一88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90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93第五章生产系统95第一节通风95第二节压风105第三节瓦斯防治110第四节综合防尘I16第五节防灭火118第六节安全监控121第七节供电124第八节排水142第九节运输149第十节照明、通信和信号155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57第一节劳动组织157第二节作业循环160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l“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166第一节“一通三防”166第二节顶板171第三节爆破174第四节防治水182第五节机电190第六节运输195第七节其他205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208第三篇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部分编制概要215第二部分规程编制219第一章概况219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219第二节煤层220第三节煤层顶底板224第四节地质构造229第五节水文地质23l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233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236第二章采煤方法238第一节巷道布置239第二节采煤工艺241第三节设备配置25l第三章顶板控制255第一节支护设计255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263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267第四节矿压观测273第四章生产系统277第一节运输277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280第三节排水292第四节供电294第五节通信照明296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98第一节劳动组织298第二节作业循环301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03第六章煤质管理一306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308第一节一般规定一308第二节顶板309第三节防治水_314第四节爆破-317第五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319第六节运输一320第七节机电323第八节其他一324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325第四篇附件附件一常用工程图例_33I附件二支护设计参考349附件三锚喷支护参数参考表一370附件四坑木和钢材对照参考值表一37l附件五中国煤炭分类总表(GB575l一1986)372附件六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工177661999)374附录A术语和词忙中英文的对照表379附录B国内外矿产资源主要分类概略对比表380附录C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380附件七煤尘爆炸性鉴定规范(AQ1045r2007)382附录A煤样采样标签内容389附录B登记簿的格式389附录C试样的标签格式389附录D岩石采取说明书390附求E工业分析报告表格式390附录F煤尘爆炸性鉴定原始记录格式390附录G实验室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表391附件八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392附录A矿用开关瓦斯电闭锁接线405附录B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调校方法 406附件九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407附录A煤矿通风能力核定程序 4l0附录B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内容 416附件十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418附录A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基本情况调查表440附录B煤与瓦斯突出记录卡片441附录C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拒总表442附录D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确定443附录E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基本流程参考示意圈446第一篇总则总则【条文】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和实施加强煤矿采掘工程的技术基础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特编制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解读】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采掘作业是煤矿的主要生产活动,要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就必须从源头上规范采掘作业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作业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称为煤矿的“三大规程”。煤矿作业规程作为煤矿“三大规程”中的重要部分,起到指导现场施工组织和具体操作的重要作用。煤矿采煤、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是规范采煤、掘进作业、合理组织现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由于煤矿作业场所的不固定性,开采条件的复杂性,生产工艺的多样性,在具体的组织生产过程中,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只有严格、规范、完善的作业规程,才能有效地指导作业现场的施工组织,规范现场操作,真正实现安全高效。编制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是矿井组织正规作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所有煤矿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条文】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从事煤炭生产和煤矿建设的单位。【解读】我国现有煤矿,除少数采用露天开采外,主要采用地下开采的方式,工作环境复杂,存在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高地温等自然灾害。同时煤矿采用的采煤和掘进工艺也多种多样。目前采用的采煤工艺一般为:炮采、机采、综采、水采、薄煤层螺旋钻采煤法、充填采煤法等工艺。日前采用的掘进工艺一般为:放炮掘进和机械化掘进(综掘)等工艺。因此,采掘作业规程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就是要与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不同的采煤、掘进工艺相适应。此前,煤矿在进行“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时,没有统一的编制规定,所编制的作业规程在许多方面都有不规范、不全面之处,编制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编委会组织众多学者、专家编写完成了指南。在编写过程中,编委会认真分析了全国煤矿所采用的各种采煤方法和各类采煤、掘进施工工艺,广泛征求煤矿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的意见。该书是适合指导煤矿采煤、掘进作业规程编制的“工具”,适用于从事煤炭生产和煤矿建设的单位。【条文】第三条鳊制煤矿作业规程的原则是:(一)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击、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仝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三)单项工程、单住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解读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组织施工。【解读】(1)中华人民共和围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是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行为的强制性规定,因此编制的采煤、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符合上述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法律、法规中直接涉及煤矿作业规程的条款很多。仅煤矿安全规程中涉及编制作业规程内容的规定就30多条,例如:第五十七条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机械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木柱、术垛的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像这样详细要求的条款有很多,在具体编制采煤、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守,认真贯彻。(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台治理”的方针,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相关规定要求2008年年底以前淘汰落后的采掘工艺,消灭木支护保证采煤工作面具备2个(以上)安全出口。但目前在我国还有少数小煤矿仍然在采用落后的采煤方法和工艺,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_r推广壁式采煤法、安全监控、综合机械化开采、光爆锚喷、人员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工生产效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煤矿安全规程第七条规定:试验涉及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前,必须经过论证、安全性能检验和鉴定,并制定安全措施。(3)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组织施工。相关的法规、标准等对“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进行详细的规定。例如煤矿安全规程第十五条规定: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并组织每个工作人员学习。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九条规定: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也就是说,必须严格执行“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不得沿用、套用、抄袭作业规程,更不能无规程施工。什么样的工程是单项工程?什么样的工程是单位工程?在煤矿和管理部门中存在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单项工程:又称“工程项目”,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设计文件,竣工后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单项工程由几个或多个单位工程组成。对煤矿而言一个采煤工作面系统、一个局部通风系统的形成等都可以称为单项工程。同一采区采用对拉、顺拉等方式布置采煤工作面时,应视作同一个采煤工作面编制一个作业规程,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写。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可以独立组织施工,但竣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工程。通常按照不同性质的工程内容,将一个单项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单位工程。如一个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和切眼)是一个单项工程,需要编制一份采煤作业规程;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巷、回风巷、切跟等巷道分别是一个单位工程,应分别编制掘进作业规程,上述巷道是由一个掘进生产系统连续作业完成的可编制一份掘进作业规程。只有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相应的作业规程,才能保证在具体的施工中有章可循。【条文】第四条必须建立健全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和实施的责任制度。煤矿生产和建设企业由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组织,做好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解读】(1)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和实施,是煤矿最基础的技术、管理工作。煤矿作业规程是规范采掘工程技术管理、现场管理,协调各工序、工种关系,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保障安全生产的准则,是煤矿贯彻安全牛产方针、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体现。作业规程编制和实施责任制,贯穿于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之中,因此指南指出必须建立并实施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制度和实施责任制度。明确相关人员在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责任,可以保证煤矿作业规程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建立的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15种。其中的安全技术审批制度,要确定各类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措施和方案等安全技术审批的内容、程序、标准、时限、审批级别;审批人员职别和资格,编制、审核、审批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安全技术审批应保证依据充分、正确,内容全面、具体安全措施可靠,能够有效指导生产施工、作业和操作。(2)煤矿企业作业规程的编制由谁组织、由谁具体编制,全国不同的煤矿有不同的做法。多数煤矿认同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区队)人员对规程进行会审,并最终由总工程师签署意见。目前有的省(市)已经明确了相关的规定。专家建议:采掘作业规程必须经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执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必须对作业规程编制质量负责,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会审。对于已经明确了相关规定的省(市)所辖煤矿,要严格按照所存省(市)的相关规定执行。(3)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管理等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缺一不可。编制环节:可参考第五条解读。审批环节: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分工,对作业规程进行严格审查,查漏补缺,同时要签署审查意见。贯彻落实环节:传达学习煤矿作业规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业规程的一切内容均是为现场生产服务的,最终也只能通过现场实施才能得以体现。煤矿通过采用学习、考试、执行、安全检查等方式来贯彻落实煤矿作业规程。管理环节:主要包括对规程执行情况的检查、规程的复查、补充措施、总结和安全检查等环节,从而保证作业规程得到有效落实。【条文】第五条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应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要做到: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满足施工要求采用规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号;采用计算机编制。【解读】(1)煤矿企业作业规程的编制由谁具体编制,全国不同煤矿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单位由技术科的相关技术人员编制,有的单位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指南规定的“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应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是考虑到全国情况而确定的。对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小煤矿、施工单位没有配备技术人员的,可以由煤矿技术人员进行编制。本条要求最根本的理解是编制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现场。(2)工作面作业规程不仅仅是只需要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看懂就行,更需要符合现场实际,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让现场操作人员看得懂、会操作。在编制作业规程时使用规范用语,统一使用规范的名词术语和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规范图例,文字要清晰流畅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某矿区以前往往采用“上起”、“下起”、“硐子”等地方土语来称呼某些倾斜巷道,用“溜子”来称呼刮板输送机都是不规范的。编写组在总结全国煤矿作业规程编制特点时发现,不少国有煤矿的作业规程内容比较齐全,也实行了微机处理,但有的条款仍与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不相符。有的作业规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没有针对性,只是简单的抄写煤矿安全规程中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解读的条款,有的是抄袭别人的规程条款,这些都是不符合本条规定的。(3)作业规程应采用计箅机编制。考虑到手写规程的可读性较差,不便于修改等诸多缺陷,指南建议“作业规程应采用计算机编制”。编写组建议采用Word办公软件或专门的作业规程编制软件来编制规程,版面采用A4纸张,主要文字采用仿宋小四或宋体小四号字体,分章节来编,并附相关图表。全国各重点矿区多采用作业规程编制软件来编写规程,软件系统融合了有关技术法规的要求,提供了大量的图表、公式和案例,自动生成格式规范的作业规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作业规程的编制、贯彻学习和补充修改、监督检查工作。【条文】第六条编制煤矿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资料:(一)已批准的有关设计(采区、综采工作面、基础工程等设计)文件、资料。(二)由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经过批准的地质说明书及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变化的勘察资料。(三)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瓦斯等级和煤尘的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水害等资料。(四)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五)由机电部门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六)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七)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一通三防”的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巷道维修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维修制度等。【解读】(1)编制煤矿作业规程前,必须要认真学习采区设计等相关资料。要根据采区设计中确定的采煤工作面布置形式、工作面几何尺寸、工作面的相对位置和环境条件等相关参数来编制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采区设计一般由煤矿负责组织编制,并接管理权限报上级煤炭管理部门(矿业集团公司所属煤矿报矿业集团公司)审查批准。采区移交生产前,由原审批单位组织验收。由于综采工作面的作业工序都是采用机械化作业,其设备较多、技术含量较高,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决定采用综采工艺前,必须进行采煤工作面的设计。(2)影响一个采煤、掘进工作面正常生产的因素非常多。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技术资料,可以发现影响采煤、掘进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是采煤、掘进工作面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条件不同,采煤、掘进工作面选用的采煤、掘进技术也会不同。煤矿采煤、掘进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许多是因为对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分析不清所致。采煤、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是由煤矿地质勘探部门提供的,是预见采、掘作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地质灾害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编制作业规程时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及相关技术资料,科学合理地确定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消除采、掘工作面隐患,保证工作面投产后安全生产正常进行。(3)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相邻矿井的矿压观测,瓦斯等级和煤尘的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水害等资料。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煤矿面临着地温增加、冲击地压倾向性加大的问题,给采掘过程的安全生产造成更大的影响。指南指出,煤矿要具备上述资料,也就是说每个采掘工作面,都应根据本煤层和邻近采区的地质和矿压观测等资料,作为编制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和内容,合理确定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支护方式。对于不具备观测技术条件的小煤矿和新投产的矿井,应借鉴相邻矿井相类似条件下的观测资料,进行支护设计和作业规程编制。同时要逐步开展矿压观测工作,探索顶、底板活动规律,指导作业规程编制和现场采掘作业活动。(4)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通风部门提供的资料主要包括:瓦斯、地温、能够提供的最大风量、供风方式等情况。编制作业规程时,应按照相关资料进行风量计算、编制通防安全措施。(5)由机电部门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机电部门提供的资料主婪包括:供电负荷、供电方式等情况。(6)作业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同时要执行政府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7)有关安仝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一通三防”的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巷道维修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维修制度等。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因此在编制作业规程时要认真执行。【条文】第七条煤矿作业规程编制之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组织本单位的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代表对开工地点厦邻近煤层进行现场勘察。检查现场的施工条件,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讨论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施工的程序和任务,为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做好准备工作。(解读】作业规程编制之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组织进行现场勘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编制作业规程之前,由矿井分管领导或主管部门组织本单位的生产、安全、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及有经验的工人代表,对开工地点及邻近煤层进行现场勘察,既可以检查现场的施工条件,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措施,同时又明确施工的程序和任务为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做好准备工作,确保作业规程更加符合现场实际。【条文】第八条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内容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中的规定。作业规程编制格式应参照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中的样本。【解读】(1)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内容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煤矿技术人员应该紧密结合作业环境条件,根据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来编制作业规程,使其符合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才能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正常进行。绝对不能为了应付检查,照搬照抄其他作业规程,也不能原版套用本书的案例。如在对某煤矿安全监察中发现,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单从规程的编制本身来看应该说比较完美,对于一个乡镇煤矿来说,能够编写出这样的规程来实属不易。但通过下井检查发现,现场作业与规程根本是两码事:规程规定的是采用正规的壁式采煤、采用正规的落、装、运、支等工艺,但现场却采用残采工艺。后来通过了解得知,其看似完美的“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是照搬某矿业集团公司某煤矿的,根本不能用这本规程去组织现场施工。(2)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中的规定。根据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其中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捧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为提倡科技进步,标准化法还规定:对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各企业应遵照执行;同时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而煤矿作业规程中所规定的工程质量等应看成是企业标准。因此在编制作业规程时,规程确定的工程质量等标准,均应高于或等同于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监测监控标准、机电设备等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行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作业规程编制格式应参照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中的样本。为了使作业规程的文本结构规范、纲目清晰、简明易读,本书综合了全国各类规程的典型案例样本,指南在编制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各类煤矿的现场文际情况,明确了规程的结构框架、章节的设置和编排顺序。在各章节的内容方面,相关章节中的具体条款详细地说明了需要进行设计、描述的重点内容,编写人员按照相关的条款进行编写,完全能够做到既重点突出又符合实际。如果采用规程编制软件,编写人员只需要在充分收集本矿、本工作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填空类的操作就能够自动完成“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使以前繁杂的工作程序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条文】第九条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煤矿作业规程编制之后,应征求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意见,获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上报审批。【解读】完成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后征求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可以进一步确认编制的作业规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便于现场操作。同时,施工单位负责人也可对作业规程中描述的各施工环节和特殊条件以及安全措施提出建议和意见,施工单位负责人同意并签字后,再履行上报审批程序。【条文】第十条煤矿作业规程的审批,由矿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员负责组织运行,井应由生产技术、安全、通风、地测、计划、机电、运输、煤质、劳资、供应等相关部门进行集体会审;各部门都要提出审查意见并签字,最后由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审批。经批准的作业规程文本要按企业或地区行业管理区划进行统一编号,并在生产技术、安全等部门备案。【解读】根据编制指南前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煤矿作业规程的审批,全部是由矿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员组织的。作业规程的编制是一项最基础的技术工作,而煤矿的总工程师是煤矿技术工作第一责任者。在具体的审批过程中,可采用集中会审、网上会审、传阅。集中会审的主要好处是能够充分讨论分析,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作业规程内容,提高规程编写质量;网上会审可以严格规范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是现代化办公发展趋势。【条文】第十一条煤矿作业规程的贯彻学习,必须在工作面开工之前完成;由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参与施工的人员学习,应由编制本规程的技术人员负责贯彻。参加学习的人员,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考试合格人员的考试成绩应登记在本规程的学习考试记录表上,并签名。【解读】(1)煤矿作业规程的贯彻学习,必须在工作面开工之前完成。传达学习煤矿作业规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做的一切技术准备,最终只能通过现场按章作业才能反映出成果来。除了在开工前必须进行作业规程的学习之外,在生产过程中也要对规程进行反复学习。(2)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参与施工的人员学习,应由编制本规程的技术人员负责贯彻。作业规程的学习由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全体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学习,由编制作业规程的技术人员负责讲解规程,要突出规程的要点。要让每个施工人员都掌握相关的施工方法、要求和安全措施。(3)参加学习的人员,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规程内容是参加学习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建议考试成绩90分以上视为合格。考试合格人员的考试成绩应登记在本规程的学习考试记录表上,并签名。组织考试是考核作业规程学习情况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指南中规定:考试合格人员的考试成绩应登记在本规程的学习考试记录表上,并签名。考试答卷由组织考试部门存档。提倡有条件的煤矿实行教考分离,实现“机考”。目前,煤矿都比较重视作业规程的学习检查工作,在日常的安全管理、检查中能够经常现场对操作人员进行“考试”,有力地促进了规程的落实。【条文】第十二条煤矿作业规程应由主管负责人(大中型矿井为主管生产的负责人,小型矿井为矿长)签字并组织执行,施工负责人负责实施。所有现场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和操作。【解读】根据编制指南前的调研情况和推广中的反馈意见来看,目前煤矿作业规程的执行批准,应由矿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批准,并由施工主管负责人(大中型矿井为主管生产的负责人)签字。审批后的作业规程,由主管负责人(大中型矿井为主管生产的负责人,小型矿井为矿长)签字并组织执行。主管负责人签字可以加大规程贯彻落实力度,增强主管负责人对作业规程的管理责任感。【条文】第十三条对煤矿作业的实施应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重点抓好下列工作:(一)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规程的指导、落实、修改和补充工作。(二)应定期复查作业规程执行情况。(三)从开工之日起,至少每月应重新学习一次煤矿作业规程。(四)工作面的地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履行审批和贯彻程序。(五)在软岩、冲击地压、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自然发火、水害和“三下”开采等条件下施工时,必须按规定编制专项设计或安奎技术措施,井履行审批和贯彻程序。(六)施工结束后应写出作业规程的执行总结,送交生产技术部门,连同煤矿作业规程及修改补充措施一起存档。存档的作业规程文本、电子文档不得修改,一般应保存3年以上。【解读】(1)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规程的指导、落实、修改和补充工作。区队技术人员应及时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变化情况补充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煤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对现场贯彻落实作业规程进行有效指导。(2)定期复查作业规程执行情况。作业规程的复查应该成为一种制度,每个煤矿都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作业规程的复查。一般情况下,每月由矿生产技术部门组织一次复查。复查的结果应作为作业规程附件。(3)从开工之日起,至少每月应重新学习一次煤矿作业规程,重点学习补充修改的内容和根据现场多发的“违章”现象强调的内容,重新学习应有记录。(4)工作面的地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履行审批和贯彻程序。煤矿采煤、掘进工作面现场条件随着工作地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在采煤、掘进工作面现场条件发生变化的程度超出“工作面作业规程”范围时,应及时补充相应措施。对作业规程应当实行动态管理,在作业规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现场的情况。当工作面现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规程及时进行修改,去除与作业现场不符的内容,补充相应的技术内容,对原规程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之符合采区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修改、补允的部分,应及时贯彻到施工人员中去。例如:2003年9月5日,某煤矿6010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垮面事故。事故前该工作面遇到一条与工作面平行的正断层(落差15m),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推进。经矿领导研究决定在工作面以外另开切眼,在施工切眼过程中,向原工作面方向开探巷,发现断层落差为1m,因此决定该工作面下部同撤,上部强行过断层。在回撤过程中发生冒顶,冒落区为12m2Om7Om。在处理冒顶区作业时,发生垮面事故,造成9人遇难。分析事故原因是,在工作面条件发生变化时没有制定安全措施,在决定同撤时也没有制定安全措施。(5)在软岩、冲击地压、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自然发火、水害和“三下”开采等条件下施工时,必须按规定编制专项设计或安令技术措施,井履行审批和贯彻程序:当在特殊开采环境下进行施工时,施工前应编制专项。工程设计或进行开采的可行性安全性论证。如在水体下、建筑物下、村庄下、铁路下开采前,应分析水体对井下开采的安全威胁,地面水体及水利设施受到开采影响,对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有没有威胁,确定应采取的安全防治措施。若开采涉及防水安全煤柱时要上报安全监督机关批准。在开采具有冲击地压威胁的煤层、二面或四面被采空区包围的孤岛煤柱、构造应力区、集中应力区时,专项开采设计中要分析圈定受冲击地压威胁严重区域,必要时安装冲击地压监测设备进行预测分析,采取卸压、解危措施。当工作面在上述第八条情况下进行采煤作业前,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采煤作业顺利进行。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应经有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后颁布实施,并应在正式施工前组织有关施工人员学习。其程序方法参照工作面作业规程的方法进行。编制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作为工作面作业规程的附件,具有同样的效力。当出现重大情况时,必须重新编写作业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以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和重新编制的作业规程,其内容和格式应符合以上有关条款的规定要求,并按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程序进行。煤矿安全规程第八十一条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煤矿应有专人负责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编制专门设计。冲击地压煤层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采空区,通过其他应力集中区以及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措施。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中,必须规定发生冲击地压时的撤人路线。(6)施工结束后,应写出作业规程的执行总结,送交生产技术部门,连同煤矿作业规程及修改补充措施一起存档。存档的作业规程文本、电子文档不得修改,一般应保存3年以上。这一条是煤矿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从现场调研的情况来看,多数小煤矿目前工作面作业规程保存年限不超过1年,一旦发生人员变化,原来的资料无从查实,给煤矿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指南指出一般应保存3年以上。【条文】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把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和贯彻执行作为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组织生产技术、安全、通风等部门对煤矿作业规程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生产现场不按规程要求施工,应责令及时修改;如有规程不满足现场需要的情况,应责令其及时补充、修改。【解读】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和贯彻执行是煤矿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煤矿企业应把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和贯彻执行作为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组织生产技术、安全、通风等部门对煤矿作业规程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实行有效的检查、考核;区队的干部在井下,随时都应监督、检查、纠正作业规程的执行情况,把检查作业规程的情况作为班前、后会的主要内容。一般情况下每月需要对作业规程的执行情况由技术部门牵头,安监、机电、通防、地测等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区队技术人员要对本月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汇报,根据检查出来的问题,区队工程技术人员应拿出整改方案,并对规程中不适应的部分进行修正整改,报矿审批后,应同作业规程一并向职工传达学习,在施工中贯彻执行。另外,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特别是对现场施工质量、设备运转状况、通风设施及防尘设施情况进行检查,若与规程要求不相适应,必须给施工单位下达问题通知单,限期整改,并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以保证施工单位完全按照作业规程的要求组织施工。发现生产现场不按规程要求施工,应责令及时修改;如有规程不满足现场需要的情况,应责令其及时补充、修改。【条文】第十五条本指南没有涉及的采煤、掘进方法,参照本指南中的相关案例进行编写。【解读】指南中基本没有涉及非正规的采煤、掘进方法,如房柱式采煤法、残采等采煤法。煤矿企业应遵照国家的规定,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在特殊情况下,如需采用残采等采煤法时,应接规定要求履行报批程序。编制作业规程应参考指南的章节规定进行编写。【条文】第十六条煤矿应每年至少组炽一次煤矿作业规程检查、评比、奖励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规程的编写质量。【解读】指南编制调研期间,许多煤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反映,组织开展煤矿作业规程检查、评比、奖励活动非常必要,既能够调动规程编写人员的积极性,又能够切实提高规程的编写质量。因此,指南规定:煤矿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煤矿作业规程检查、评比、奖励活动。【条文】第十七条煤矿必须自觉接受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时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及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必须认真及时地进行整改。【解读】对不执行规定,致使采煤、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或现场与规程不符的,按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条文】第十八条对于违反煤矿作业规程所造成的各类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进行追查处理,以吸取教训,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解读】指南规定该条的目的是从另一个侧面促进煤矿作业规程的贯彻实施及加强监督检查。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了很好的界定。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三十条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第二十五条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友直接经济损失;(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三)提出时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第三十三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 我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作业规程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作业规程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编制规程的技术人员必备的素质(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文件、标准等资料齐全;办公手段先进)。我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具体表现为:(一)管理方面1、 对作业规程的管理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 管理制度不完善。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复查等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3、 人员配备不足。采煤队无配足技术人员或配备的技术人员素质低。4、 作业规程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审批时草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