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设计的十条不可见原则不知不觉,我回母校任教已两年有余,指导课程设计和工作营10余个。撰写此文的想法源于最近一次设计课小组评图的开场白:希望让学生不仅得到一个结果性的分数,还能有机会完整地讲述其设计过程,并得到老师的点评;也希望帮主学生跳出单一的设计课程,在更宏观的背景下了解建筑设计。当我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发现在我的课程设计小组中,可以归纳出十条不可见原则。所谓“不可见”,是因为这十条不是教学大纲的一部分;所谓“原则”,是因为它们能让学生对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1.分数不是评判设计的唯一标准建筑学院是大学的一部分,因此以课程分数来平价学生优劣的考量体系是客观存在的但也如我们所知,建筑设计不是数学问题,不存在“绝对真理”和“唯一正解”。以任意一个国际投标为例,会发现“建筑师和建筑师的差别,大于建筑类型之间的差别”;更进一步说,建筑师是非常个人化的职业,有些的建筑师传达的不是自己所经历的建筑教育。而是“过往生活的回音(Echo of life)”,恰如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所说:“儿时走进祖母厨房的那一幕。” 因而出狱蹒跚学步阶段的建筑系学生的课程设计所能传达的建筑学问题是非常有限的,何况时间通常只有8周,各位老师的平价标准也大相庭径:分数很难传达出设计的真正优劣。我会告诉学生:对于分数,“心脏”应该大一点,安藤忠雄从来都没得过分数,因为他连建筑系都没读过。 2.如果选择建筑专业,请更努力地工作 在我的设计小组里,我总会批评学生不够努力:要么几天才拿出一张不尽如人意的草图;要么对着一个巴掌大的草模能把设计说得栩栩如生;更甚者指着空荡荡的图纸说时间不够了。或许和整个大学的课程设置有关,学生的时间被各种与设计无关的课程占用,但归根结底是学生的自控能力差,还不够努力。大部分学生一旦下课,就将设计搁置一旁,等下次上课前一晚再说。而事实上,设计思考时时刻刻都可以进行,没准说过一定要伏案设计,闹事绘图工作,你可以尽情地“走路设计”、“打球设计”、“沐浴设计”。如果你抱有热忱,设计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总会拿日本学生的作业成果来激励他们,看日本学生是如何将模型里的一本书、一块毯子和一块瓦片都做出来;我也会和学生谈起我所见过的优秀建筑师,那些无时无刻不在谈论设计的家伙,其中一个西班牙朋友在歌舞升平的聚会上脱口而出:Live to be an architect。多么“无聊”的建筑师。 3.请正确看待天分,真正了解你自己 说到教学,我认为不应该有什么模板式的教条,或者说,我不希望把所有学生都教成同一种建筑师,连我也不知道。客观来说,每个学生的只是结构都不一样,有的理性异常,有的感性顺良,我又怎能以模板式的教学进行下去呢? 所以在第一堂课上,我会先和学生聊天,随便聊;聊设计,聊生活。渐渐地,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和特质开始清晰起来:这是教学的而开始。举个简单的例子,通常男孩理性思维强,所以我会让他们去读感觉的分析,让他们细腻起来,更加有血有肉;而女孩更感性,总是从微观开始,“绘声绘色”,我就让她们去读逻辑学,让她们学会更宏观地思考和理想型地推导。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让学生主动地审视自己认清自己的性格和知识结构我相信这才是设计的开始。他们发自内心地进行设计,做忠于自己的设计。 4.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有时候我很害怕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这意味设计不成立,需要重新做起。我也很害怕单纯解决功能性问题的方案:但一个设计只是”看似没有问题”,对我来说着实是严重的。因为我相信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制造”知识的额地方,设计课程应该有更高远的探索,而不只是一功能性问题的工作。 我更希望看到有超脱“功能”的思考,可以关乎建构、关乎材料性、关乎社会学等等,因此,我甚至能接受硬性的瑕疵。记得2006年记者询问库哈斯对中国建筑师的期盼,库哈斯说:“Ignore the rules,and think big。” 5问题是答案的一部分 建筑学是非常有趣的学科,在我来看,与其说它是创造一个场所,不如说是复原一个场所。我非常喜欢用“侦探式”的方式开展场地调研:场地的蛛丝马迹,场地在时间线索上的积淀,场地之于邻里的意义等等,依次来“推测”这个建筑应该是何等模样。这源于我喜欢福尔摩斯:他总能通过来访者的衣着、言谈举止和蛛丝马迹来判断此人的背景。 好的建筑似乎本应在那里,我不记得没有它时场地曾经的模样。我时常假想,这个建筑曾经在这里,只是它迷失了,现在我要复原它曾经的模样,正如那句绕口的哲学思辨:玫瑰成为玫瑰的愿望,存在于种子存在之前。 6美有形式么 建筑学的学生,总是不可避免地看重形式:可以美有功能,但是要有形式;可以没有材质,但是要有形式;可以没有场地环境,但是要有形式我会问学生:形式是否是建筑的目的?建筑以物质呈现为前提,自然具备了几何属性,这种几何呈现的建筑可以温柔婉约,可以震撼磅礴,但,这是建筑的全部么? 我经常笼统地把建筑师分为以下几种:设计商人、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这种分类暗示了建筑师在不同层面思考问题,同理,建筑作为整合了巨大社会资源的物质实体,如果仅作为建筑师的形式工具,那其本身的诉求哪里去了呢? 当体验了很多美妙的建筑之后,我越发不喜欢用“形式”作为评判标准。在建筑的场域里游走,感受到的是“情境(situation),是由远及近带来的形态认知,是在时间作用下的触感、温度甚至味道。 美有形式么?不等于什么形式都是美的,就像“美”无从判别,我称之为“建筑学的柔软面”(The soft side of architecture)。 7.建筑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你会发现建筑学无处不在,其材料,空间叙事,生成过程以及它对于诸多学科的借鉴。建筑学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良好的建筑学学习能带来对于生活体验更好的预见性,也能让记忆中的场景更加生动鲜活。 或许你的建筑学学习始于大学,但当它开始充盈你的大脑,你会发现它可以激发你所有的感官,这种职业的敏感性不进能帮助你衡量未建成的设计,也能帮助你复原过往的场景:闭上眼睛,儿时的额那条胡同是够开始清晰起来,砖的颜色、街道的尺度和光感,于是你开始变得血肉丰满,设计也更加贴近自然。 8.建筑的真理存在于细部之中,存在于双手之间 建筑学以物质呈现为前提,在我们谈论建筑本体的时候,材料性是至关重要的。建筑师的敏感性,如何通过材料恰 如其分地表达?材料性是建筑师的意志还是材料本身的意志?我们是否需要和材料成为朋友,去了解它们,去爱它们? 经常和学生谈到,建筑学至于我的重大转变是在2005年参加谢英俊的建造工作营:自己作为小工去搭建建筑,当材料的力量通过肌肉传达给内心卖我发现之前迷恋的所谓“空间”是多么的单薄。 今年我组织了一次“Teaching On-Site”,让学生志愿者参与我的胶合竹预制建造体系原型建造过程。参与学生30余人,覆盖大一到大五,他们从认知材料开始,编号、定位、打孔、拧螺栓、现场搭建。有的学生只参与了几个小时的工作,更多的是材料性认知:材料的重量、图案、味道、触觉,至少今后这种材料对于他们不再是抽象的贴图。 9.学进去,学出来 我见过很多狂热的“建筑学分子”,一方面,我恨喜欢这些家伙,因为他们的热情和偏执;另一方面对他们也很无奈,因为他们始终在一个狭窄的范畴内把建筑学供奉到不希望更多人触及的高度。 在设计的时候,我经常想象平价设计的而不是专业同行,而是卖早餐的大娘,或是路边下棋的大爷。他们不关心你的研究,也不关心你的构造,甚至不关心功能的精准性,他们只看到的只是建筑本身,“这个大家伙就在这里,您怎么看?”现在,我不会为一个执着却被放弃的设计因为同行的赞美而热泪盈眶,相反,路人甲的一句“难看”会让我安然神伤。我想说的是,我们不仅要热枕和偏执地寻求建筑,也要能够举重若轻地将建筑表达出来,不要将自己高置于以设计不被理解为荣的境地,引用卒姆托的话:从对事物的热情回到事物本身(From passion for things to the things themselves)。 专业很多时候是狭隘的,所以我会将一些设计的关键词转化:美学-性能、施工-连接、设计-生成、产地-角色、学习-回忆、图纸-信息. 10.教是为了不教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这句名言,我相信是非常适合建筑学教育的。本科教学中的设计课程非常有限,连基本的建筑类型都无法覆盖,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常常试图传授设计的方法,而不仅仅只是知识:一种建立知识结构的方法;一种让学生能够自问自答的方法;一种帮助学生解决建筑学问题的方法。 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激活感官,带着足够的真正激活感官,带着足够的自我驱动力进行设计。比如在课程中,我从来不亲自给学生修改设计图,因为一旦我坐下来,设计就不再是学生的。我会针对问题,给每个学生勾画设计流程图,并预见学生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把相关书单和案例注明。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张老师“掺和”过的方案草图。 我时常说,如果有一天课堂上不再有学生来等我改图,而是各自亢奋地工作着,我将感到莫大的快慰。 过去10年,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得体表达能力测试题库
- 2025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山洪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防治政策试题
- 2025年应急救援知识安全培训考试模拟题库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题库:唐诗宋词选读与赏析能力测试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模拟(含答案)与试题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辅导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2025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火灾预防与逃生消防设施检测机构评价试题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题(含答案)
- 2025年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应急救援知识紧急处置与现场指挥试题卷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农村慢性病管理慢性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风险管理试题
- TB10104-2003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及风险隐患排查重点课件
- 14J936变形缝建筑构造
- 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4小时负责工作制实施细则
- 肿瘤放射治疗质量控制规范
- 保育员开学前培训内容
- 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方法
- 机修工安全培训方案
- 纺织品染整技术培训课件
- 当妈是一种修行
- 锅炉维修安全管理要求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