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公司农村配电网规划框架模板.doc_第1页
县(市)公司农村配电网规划框架模板.doc_第2页
县(市)公司农村配电网规划框架模板.doc_第3页
县(市)公司农村配电网规划框架模板.doc_第4页
县(市)公司农村配电网规划框架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县(市)供电公司农村配电网规划(框架模板)【报告编制单位】二一年XX月编制说明1. 本模板用于指导公司系统内各县级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规划。2. 本模板是在各地市配电网“十二五”规划报告工作基础上,根据福建省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三年规划及实施方案、福建省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等修改而成。3. 本模板按乡镇为片区进行电网规划,对于联系紧密的乡镇可以合为一个片区。4. 本模板中内容可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内容和深度,但模板中原有要求内容不得自行减少。5. 报告中现状基础数据可参照各地区“十二五”配电网规划报告。6. 原则上报告中规划建设规模及投资应与各地区“十二五”配电网规划相衔接,投资规模基本不变,建设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完善。7. 报告的章节安排及版式可参考本模板。ii目 录1概述21.1设计依据21.2规划范围及内容22配电网现状分析32.1地区总体情况32.2电源建设情况42.3高压配电网现状42.4中压配电网现状62.5低压配电网现状102.6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11335kV及以上电网规划简述114中低压配电网规划154.1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154.2中压配变规划164.3中压配电网络规划184.4低压配电线路规划244.5中低压配网规划成效265总体投资估算276结论与建议286.1主要结论286.2有关建议28附 表29附表1 XX县(市)电源装机容量及发电量情况29附表2 XX县(市)高压配电网变电站规模明细表29附表3 XX县(市)高压配电网线路规模明细表29附表4 XX县(市)中压配电网线路规模明细表29附表5 XX县(市)中压配电网配变规模明细表29附表6 XX县(市)中压配电网开关规模明细表29附表7 XX县(市)中压配电网工程规划建设规模明细表29附表8 XX县(市)中压配变设备改造工程明细表29附表9 XX县(市)中压配电网设施改造工程明细表29附表10 XX县(市)低压配电台区新建及改造明细表29XX县(市)供电公司农村配电网规划1 概述1.1 设计依据配电网规划应坚持上一级电网规划指导下一级电网规划、上一级电网规划以下一级电网规划为基础的原则。配电网规划编制依据要求列出主要依据的文件:1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指导意见2福建省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3福建省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三年规划及实施方案以及其他适用于本县(市)配电网规划的有关规程、规范和规定,城乡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2 规划范围及内容本次配电网规划范围主要涵盖县(市)区域内10kV及以下各级电网,并涉及35kV及以上高压配电网。以乡镇为片区进行中低压电网规划,规划年限以2010年为规划基准年,2015年为规划水平年,“十二五”期间要求逐年规划工程规模及投资。2 配电网现状分析2.1 地区总体情况主要介绍本县(市)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特点、产业结构、资源优势,附本县(市)政区图,图2-1。图2-1 XX县(市)政区图按县城和乡镇为片区逐一介绍供电分区的范围、特点、用电负荷等内容。表2-1 XX县(市)最大负荷情况(2010年)分区名称面积(km2)网供最大负荷(MW)片区最大负荷(MW)乡镇乡镇全县(市)合计-2.2 电源建设情况描述本县(市)电源情况。给出地区所有并网电厂的装机规模、发电量、厂用电、发电负荷利用小时数等数据(附表1)。表2-2 XX县(市)电源装机容量及发电量情况(2010年)电厂类型并网电压等级(kV)装机容量(MW)火电220水电220火电110水电110新能源1103510全县合计-2.3 高压配电网现状描述县电网典型电压序列,110kV、35kV电网网架结构、与区外互联情况,以及变电站规模等内容。附本县(市)2010年高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附表2、附表3)。图2-2 2010年XX县(市)110kV、35kV高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采用国网图集模板,可采用A3图幅显示)2.4 中压配电网现状2.4.1 中压配电网结构(1)中压架空网结构 中压架空网采用的结构主要为辐射式、单联络、多联络。描述全县(市)中压架空网络情况和接线特点。表2-3 XX县(市)中压架空网结构情况(2010年)分区名称线路条数分段总数平均分段数(段/条)辐射式比例(%)单联络比例(%)多联络比例(%)乡镇乡镇全县(市)注: (1)本表格仅统计公用网络; (2)混合线路中,架空长度比例大于50%的均按架空线路统计;(3)“线路条数”指变电站低压侧实际出线条数;(4)“分段数”指中压线路通过分段开关连接的线路段数,平均分段数1;(5)联络开关大于等于2的结构均归至多联络;(6)“辐射比例”指单辐射线路条数占“线路条数”的比例,其它结构比例的定义同此。(2)中压电缆网结构中压电缆网采用的结构主要为单射、双射、单环网、双环网等,描述全县(市)中压电缆网及其不同结构的发展情况。表2-4 XX县(市)中压电缆网络结构情况统计(2010年)分区名称单环网比例(%)双环网比例(%)单射比例(%)双射比例(%)其它结构比例(%)乡镇乡镇全县(市)注: (1)混合线路中,电缆长度比例大于等于50%的均按电缆统计;(2)中压电缆网中若存在表中其它结构,请在报告中予以说明,相应数据按照“其它”口径计入;(3)“单环网比例”指单辐射线路占线路条数的比例,其它结构比例的定义同此。2.4.2 中压配电网设施(1)中压配变情况统计全县中压配电网的配电室座数、箱变座数和柱上变台数。表2-5 XX县(市)中压配变设施统计表(2010年)分区名称配电室(座数)箱变(座数)柱上变(台)乡镇乡镇全县(市)合计注:仅统计公用网设施。统计全县配电变压器台数、容量以及高损耗变压器所占比例等。表2-6 XX县(市)中压配电变压器设备统计表(2010年)分区名称总台数(台)总容量(MVA)公变台数(台)公变容量(MVA)专变台数(台)专变容量(MVA)乡镇乡镇全县(市)(2)配电线路情况统计全县中压配电线路的条数、长度、电缆化率、主干线长度、架空线路绝缘化率等指标。表2-7 XX县(市)中压配电网线路统计表(2010年)分区名称线路条数(条)线路总长度(km)电缆长度(km)平均线路长度(km)主干平均长度(km)平均单条线路配变装接容量(MVA/条)线路配变装接容量12MVA线路条数(条)公用专用公用专用公用专用公用公用公用专用公用专用乡镇乡镇全县(市)注:“线路条数”指变电站低压侧实际出线条数。2.4.3 “低电压”情况分析全县低电压现状,分布,产生原因。表1-8。表2-8 XX县(市)低电压台区统计表(2010年)序号台区名称所属乡镇隶属高压变电站隶属10kV线路配变容量(kVA)用户端电压低于198V的用户数量其中:用户端电压低于187V的用户数量产生低电压主要原因122.4.4 技术高损台区情况分析全县技术高损台区现状,分布,产生原因。表1-9。表2-9 XX县(市)技术高损台区统计表(2010年)编号台区名称所属乡镇隶属高压变电站接装配变容量(kVA)形成原因122.4.5 中压长线路情况分析全县长度超过20公里和40公里中压线路现状,分布,产生的问题。表1-10。(线路长度指从高压变电站10kV母线至最远的一条分支线末端的距离)表2-10 XX县(市)中压配电网长线路统计表(2010年)序号长度20km线路名称乡镇高压变电站线路长度(km)装接容量(kVA)最大电流(A)线路分段数线路联络数122.4.6 农业生产用电情况按乡镇描述农业生产用电情况,按制茶、水产养殖、食品生产加工(如海产品、农作物加工)、旅游设施用电、禽畜养殖、公用设施、烤烟、竹木加工。分析本县季节性负荷情况及存在的供电问题。2.4.7 中压配电网运行指标分析全县(市)及各分区10kV及以下线损率(%)、综合电压合格率(%)、配变平均负载率,线路满足N-1比率等指标。表2-11 中压配电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010年)分区名称10kV及以下线损率(%)综合电压合格率(%)满足N-1线路比率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配变负载率平均值 (%)条数(条)占比(%)乡镇乡镇全县(市)注: (1)只统计分析公用网部分; (2)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按区域内各条线路的最大负载率算数平均值计算,其中:线路最大负载率 = 最大负荷日线路最大负荷 / 线路主干持续传输容量; (3)配变负载率平均值按区域内各条线路的配变负载率的算数平均值计算,其中:配变负载率 = 最大负荷日线路最大负荷 / 线路装接配变容量。2.5 低压配电网现状2.5.1 低压线路情况说明低压配电网主要结构,给出全县(市)低压配电网的线路规模及主要导线截面种类。表2-12 低压线路类型一览表(2010年) 单位:mm2分区名称项目导线截面种类乡镇干线支线进户线乡镇干线支线进户线全县(市)干线支线进户线表2-13 低压配电设备规模(2010年) 单位:km、只分区名称电缆长度架空线路长度计量设备乡镇乡镇全县(市)注:(1)只统计分析公用网。2.5.2 户表情况描述本县低压户表及接户线情况。重点阐述户表分布特点,表计及表箱类型、安装情况,接户线、表下线长度范围,表下线导线型号等。表2-14 户表情况统计-按容量统计(2010年) 单位:只分区名称2kW及以下户表(只)4kW户表(只)8kW及以上户表(只)乡镇(分区)表2-15 户表情况统计-按使用年限统计(2010年) 单位:只分区名称5年以下户表(只)5年10年户表(只)10年及以上户表(只)乡镇(分区)2.6 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上述内容,从中压电网供电能力、电网结构、电网设备、低电压、技术高损台区、中压长线路、户表及接户线等方面阐述中低压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3 35kV及以上电网规划简述根据已完成的各地区“十二五”配电网规划,简述“十二五”本县(市)220kV、110kV及35kV高压配电网规划情况,并绘制2011、2012、2013、2014、2015年规划高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图3-1 2011年XX县(市)110kV、35kV高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采用国网图集模板,可采用A3图幅显示)图3-2 2012年XX县(市)110kV、35kV高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图3-3 2013年XX县(市)110kV、35kV高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图3-4 2014年XX县(市)110kV、35kV高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图3-5 2015年XX县(市)110kV、35kV高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4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4.1 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4.1.1 分区最大负荷预测各县(市)总负荷预测参考“十二五”配电网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乡镇的历史数据,给出各乡镇“十二五”的用电负荷预测结果推荐方案。表4-1 XX县分区分年度用电负荷预测结果 单位:MW分区名称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十二五”增长率乡镇1乡镇2乡镇X全县(市)合计4.1.2 电力平衡及网供负荷分析根据分区用电负荷测算结果,测算中压配电网分年度网供负荷。表4-2 XX县(市)分区10kV分年度网供负荷测算分区名称项目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乡镇11、乡镇用电负荷2、220kV用户专用3、110kV用户专用4、35kV用户专用5、10kV用户专用6、10kV网供负荷6=1-2-3-4-5乡镇X1、乡镇用电负荷2、220kV用户专用3、110kV用户专用4、35kV用户专用5、10kV用户专用6、10kV网供负荷6=1-2-3-4-54.2 中压配变规划(1)中压配电变压器容量需求根据网供负荷测算结果,依据福建省农网导则,结合分区内现有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情况,论证并选择规划年中压配电网分区的合理负载率,同时考虑分区内现有变电容量,测算分区内配变电容量需求。表4-3 XX县(市)分区中压分年度分区变电容量需求分析分区名称项 目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乡镇11、网供最大负荷(MW)2、负载率选取3、变电容量需求(MVA)3=1/24、2009年末配变总容量(MVA)5、需新增配变电容量 (MVA)5=3-4乡镇X1、网供最大负荷(MW)2、负载率选取3、变电容量需求(MVA)3=1/24、2009年末配变总容量(MVA)5、需新增配变电容量 (MVA)5=3-4全县(市)网供最大负荷合计(MW)需新增配变电容量合计(MVA)(2)配电变压器规模规划根据分区配变容量需求、分区负荷密度等数据,依据规划技术原则的相关标准,规划各分区分年度配电变压器数量规模。表4-4 XX县(市)中压配变建设改造工程量汇总分区名称项 目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4年“十二五”合计乡镇1台数容量(MVA)乡镇X台数容量(MVA)全县台数容量(MVA)(3)配变设施建设规划根据福建农网导则的要求进行配电变压器容量分布规划,规划全县(市)各乡镇中压配电网配电站、箱式变、柱上变等配电站工程建设规模情况。按照福建农网导则和福建省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三年规划及实施方案应对重点推广适用单相变进行选择和应用。表4-5 中压配电网配电站建设规模汇总分区名称项 目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十二五”合计乡镇1配电站座数(座)容量(MVA)箱式变座数(座)容量(MVA)柱上变台数(台)容量(MVA)其中:单相变台数(台)容量(MVA)全县(市)合计配电站座数(座)容量(MVA)箱式变座数(座)容量(MVA)柱上变台数(台)容量(MVA)其中:单相变台数(台)容量(MVA)4.3 中压配电网络规划4.3.1 建设改造目标结合本县(市)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压配电网改造目标。1、各乡镇片区中压网络结构的发展目标,确定相应的目标和过渡接线模式等。2、小容量密布点的目标,如中压/低压线路长度比的提升情况、低压供电超标长线路的减少情况。3、提高中压电网供电可靠性,满足N-1的目标。如单幅射线路减少多少,配网联络率提高多少,线路加装分段开关的情况。4、加强县域、乡镇电网、海岛电网与主网联络的目标,如解决高压电网“单线单变”,在有条件的地区对乡镇电网之间辐射支线末端互联等。5、消除低电压问题的目标。低电压户数消除多少,消除40km以上中压长线路的目标。6、解决农业生产用电问题的目标,如解决季节性高峰用电、解决电源点不足等。4.3.2 XX乡镇中压配电网网架方案根据建设改造目标,确定规划中压配电网的典型年网架结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1、现状供电情况,如供电电源,供电接线方式,供电线路情况。2、逐年电网规划情况,如描述新建的主干线路,中压网络分段及联络的变化情况,形成的新的接线方式。对于网架薄弱区域、负荷密集区域(如县城中心、乡镇中心区等),如有必要,需通过方案比较论证网络接线形式。3、存在问题的解决:逐年说明中压长线路(超过40公里,或虽未达40公里但供电可靠性低,存在低电压、雷击等问题的线路)的解决方式,低电压的解决,高损台变的更换,单相变的分布及容量。提出本乡镇2011、2012、2013、2014、2015年中压配电网规划主干线路地理接线图。 图4.3-1 2011年XX乡镇中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可采用A3或更大图幅显示)注:中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要求能体现高压变电站分布、中压线路分段和联络情况、单相变使用情况、中压长线路解决情况,标注主干线路长度和导线型号及分支线接装配变总容量。图4.3-1 2012年XX乡镇中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图4.3-1 2013年XX乡镇中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图4.3-1 2014年XX乡镇中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图4.3-1 2015年XX乡镇中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填写乡镇分年度的中压配电网线路设施的规划建设规模。表4-6 XX乡镇中压配电网网络建设工程表 单位:座、台类型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十二五”合计条数架空(km)其中:主干长度电缆(km)开关站环网柜柱上开关电缆分支箱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结合现有中压配电网主要配电设备的运行年限及设备健康水平,规划现有配电设备的改造方案和改造时序,进而得出分年度的配变设备改造规模(工程明细详见附表)。表4-7 XX乡镇中压配电网配网设备改造规模项目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十二五合计老旧及高损配电变压器台数(台)容量(MVA)开关类断路器(台)负荷开关(台)环网柜(座)电缆分支箱(座)架空线路线路长度(km)杆塔(基)电缆线路长度(km)沟道(km)4.3.3 XX乡镇中压配电网网架方案4.3.4 XX乡镇中压配电网网架方案4.3.n XX乡镇中压配电网网架方案4.4 低压配电线路规划4.4.1 台区低压配套规划估算对应于典型台区的低压侧网络的工程规模,为县(市)域内低压网络规划奠定基础。主要描述以下几个方面:1、低压规划原则,根据县(市)域内分区情况,分析现有台区特征。2、以台区为单位,制定低压网络建设改造方案。根据规划技术原则、低压电网供电半径、配出线路回路数等,分类提出典型台区低压侧配套工程的设计方案,要求绘制低压典型接线图(图4.4-1),并填报低压配电台区建设改造明细表(附表10)。 图4.4-1 低压配电网典型方案的电气接线图3、接户线和户表改造。根据福建省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三年规划及实施方案,描述改造后本县(市)户表和接户线等改造情况。4.4.2 低压配电网工程规模估算根据技术原则中确定低压配电网供电半径和配变出线回路数,并依托典型配套方案,结合中压配变信息,估算全县(市)各分区的低压网络规模并确定敷设方式。表4-8 XX县(市)低压配电网新增线路工程量估算分区名称项 目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乡镇1低压架空线路条数(条)长度(km)低压电缆线路条数(条)长度(km)户表(只)全县(市)合计低压架空线路条数(条)长度(km)低压电缆线路条数(条)长度(km)户表(只)4.5 中低压配网规划成效对比分析规划实施前后中压配电网有关技术指标的改善情况。主要分析指标包括中压配电网平均主干线长度、线路联络率、分段数、配变平均负载率、线路平均负载率等指标。表4-9 中压配电网指标对比指标名称结构类运行类平均主干线长度(km)平均线路长度(km)线路联络率(%)中压线路平均分段(段/线路)中压线路平均配变装见容量(MVA)中压线路平均负载率(%)配变平均负载率(%)满足N-1线路比例乡镇12010年2012年2015年乡镇X2010年2012年2015年全县(市)2010年2012年2015年345 总体投资估算根据规划的工程总量,依据输变电工程设备的单位工程造价,测算全县(市)及各分区各电压等级配电网建设静态投资情况。表5-1 XX县(市)配电网公用网络新建工程投资估算 单位:亿元分区名称电压等级(kV)项 目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十二五”合计乡镇X110线路工程变电工程35线路工程变电工程10线路工程配变工程低压工程接户线和户表全县(区)110线路工程变电工程35线路工程变电工程10线路工程配变工程低压工程接户线和户表注:(1)线路工程指以新建或改造线路的本体和土建等相关工程;(2)配变工程指包括配电站、箱变、柱上变、开关站、环网柜、开关、电缆分支箱、等相关工程。表5-2 XX县(市)配电网公用网络改造投资估算 单位:亿元分区名称电压等级(kV)项 目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十二五”合计乡镇X110线路工程变电工程35线路工程变电工程10线路工程配变工程低压工程接户线和户表全县(区)110线路工程变电工程35线路工程变电工程10线路工程配变工程低压工程接户线和户表6 结论与建议6.1 主要结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1、 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分析规划实施后,配电网现有存在问题的解决程度以及配电网整体技术指标的改善情况。2、 规划建设规模情况。3、 规划建设投资情况。6.2 有关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1、 配电网建设的资金筹措;2、 配电网建设与县政规划的协调。附 表附表1 XX县(市)电源装机容量及发电量情况附表2 XX县(市)高压配电网变电站规模明细表附表3 XX县(市)高压配电网线路规模明细表附表4 XX县(市)中压配电网线路规模明细表附表5 XX县(市)中压配电网配变规模明细表附表6 XX县(市)中压配电网开关规模明细表附表7 XX县(市)中压配电网工程规划建设规模明细表附表8 XX县(市)中压配变设备改造工程明细表附表9 XX县(市)中压配电网设施改造工程明细表附表10 XX县(市)低压配电台区新建及改造明细表附表1 XX县(市)电源装机容量及发电量情况(2010年)电厂名称电厂类型并网电压等级(kV)装机容量(MW)发电量(亿kWh)发电利用小数(小时)厂用电(万kWh)接入点所在分区名称统调(是/否)电厂1电厂X注:(1)仅统计10kV电压等级以上并网电厂;(2)电厂类型是指水电、煤电、气电(天然气发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其它等;(3)“110kV及以下电厂”是指并网电压等级在110kV及以下并入电网的发电厂。附表2 XX县(市)高压配电网变电站规模明细表(2010年)名称电压等级(kV)变比容量构成(MVA)主变台数(台)总容量(MVA)最大负荷(MW)无功补偿容量(Mvar)10kV出线间隔总数(回)10已出线间隔数 (回)公用/专用建设型式投运时间所在分区名称变电站1110110/102*50变电站2注:(1)最大负荷应填写2010年该变电站出现的最大负荷;(2)建设型式填写“户外、半户内、户内”。附表3 XX县(市)高压配电网线路规模明细表(2010年)序号电压等级(kV)线路名称起点变电站名终点变电站名导线型号线路长度(km)投运时间12.注:线路长度按照境内范围长度统计。附表4 XX县(市)中压配电网线路规模明细表(2010年)序号中压线路名变电站名线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