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旧屋基煤矿完成.doc_第1页
大山旧屋基煤矿完成.doc_第2页
大山旧屋基煤矿完成.doc_第3页
大山旧屋基煤矿完成.doc_第4页
大山旧屋基煤矿完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贵贵州省煤州省煤矿设计矿设计研究院研究院 二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核定资质单位负责人: 核定资质单位项目负责人: 贵贵州省煤州省煤矿设计矿设计研究院研究院 二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及报告编制人员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及报告编制人员 姓 名专 业职 称签 字 陈 明采矿工程高级工程师 肖 铸采矿工程高级工程师 吴辉强采矿工程工程师 刘见文采矿工程工程师 周小谷通风工程工程师 杨 露机电工程高级工程师 彭昭龙机电工程工程师 青 泉选矿工程高级工程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述述 1 1 第一节 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1 第二节 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3 第三节 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5 第四节 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 6 第二章第二章 煤矿基本概况煤矿基本概况 7 7 第一节 自然属性 7 第二节 矿井建设情况 .13 第三节 煤矿生产现状 .14 第三章第三章 煤矿生产能力核查计算煤矿生产能力核查计算 1919 第一节 资源储量核查 .19 第二节 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 .22 第三节 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 .24 第四节 供电系统能力核定 .26 第五节 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核定 .31 第六节 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 .33 第七节 通风系统能力核定 .37 第八节 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 .45 第九节 压风、灭尘、瓦斯排放、通讯等系统核查情况 .47 第十节 安全程度、监测监控等核查情况 .48 第四章第四章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 5050 第一节 各环节能力核定结果分析 .50 第二节 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分析 .50 第三节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 .51 第五章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问题与建议 5252 第一节 各生产系统(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第二节 建议采取的整改措施 .53 附:附: 一、附一、附 表表 1、核井 01 表 井工矿生产能力核定人员登记表 2、核井 02 表 煤矿基本情况表 3、核井 03 表 上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核井 04 表 煤矿前 3 年实际产量和后 3 年预安排产量表 5、核井 05-1 表 上年底煤炭资源储量表 6、核井 05-3 表 上年底可采储量表 7、核井 06-4 表 主井提升带式输运机能力核定表 8、核井 08 表 供电能力核定表 9、核井 09-1 表 井下运输能力核定表 10、核井 10 表 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表 11、核井 11-1 表 通风能力核定表 12、核井 11-2 表 采煤工作面通风参数表 13、核井 11-3 表 掘进工作面通风参数表 14、核井 12-1 表 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表 15、核井 12-2 表 汽车运输能力核定表 二、附二、附 件件 1、核定生产能力协议书 2、矿井提供资料承诺书 3、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批复文件 4、2005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批复文件 5、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三、附三、附 图图 1、井上下对照图 2、采掘工程平面图 3、矿井通风系统图 4、矿井机电设备布置图 5、矿井供电系统图 6、避灾路线图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1 页 第一章第一章概概 述述 第一第一节节 核定工作的核定工作的简简要要过过程程 我院与旧屋基煤矿签订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协议书后,于 2006 年 8 月至 9 月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该矿进行实地核查,在收集相关资料 的基础上下井核查。对矿井的提升系统、井下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 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等各系统(环节) 生产能力分别进行核定,所用参数,均为已公布或上报的生产技术指标、 现场实测和合法检测机构的测试数据,经统计、分析、整理、修正,并 进行现场验证确定,最终取各生产系统(环节)最低能力并按就近下靠 的原则,初步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为 9 万 t/a,矿井剩余服务年限 19.25a, 满足煤矿设计规范对生产能力核定服务年限要求规定,由于矿井生产许 可证能力 6 万 t/a,根据本次生产能力核定的有关精神,本矿井核定的 生产能力不能越级,因此,最终确定煤矿的核定生产能力为 8 万 t/a, 相应的剩余服务年限为 21.7a。 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 2 条的要求,对本煤矿生产能力 核定的必备条件进行核查,核查结果见表:旧屋基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必 备条件核查表。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2 页 旧屋基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必备条件核查表 序 号 核查内容核查结果备注 合法 采矿许可证 有效 合法 安全生产许可证 有效 合法 煤炭生产许可证 有效 合法 1 依法取得采矿 许可证、安全 生产许可证、 煤炭生产许可 证和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 有效 有 生产管理机构 较健全 有 技术管理机构 较健全 有 安全管理机构 较健全 有 2 有无健全的生 产、技术、安 全管理机构及 必备的专业技 术人员; 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较健全 有 生产管理制度 较完善 有 技术管理制度 较完善 有 3 有无完善的生 产、技术、安 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较完善 主井提升系统 副井提升系统 混合井提升系统基本运转正常 井下排水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供电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井下运输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采掘工作面 基本运转正常 通风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生 产 系 统 地面生产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4 各生产系统及 安全监控系统 运转情况。 安全监控系统基本运转正常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3 页 一一一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 、规规范和技范和技术标术标准准 本次矿井生产能力核定严格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 办法 、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 的通知 (发改运行2006819 号)和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贵州省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认真开展全省煤矿生产能力 复核工作的紧急通知(黔煤办字2006123 号)文件要求进行,该矿核 定能力的主要依据为: 一、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1、 煤炭法 、 矿产资源法 、 安全生产法 、 矿山安全法等有 关法律; 2、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关 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法规、政策; 3、 煤矿安全规程 (2004 版) ; 4、关于开展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复核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 1019 号) ; 5、关于规范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和严格控制超核定能力生产的紧急通 知 (发改运行2005819 号) ;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 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 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 (发改运行2006 819 号文) ; 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安监总 煤矿字200542 号文) ;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4 页 8、国家发展改革委员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发改运行20042544 号文) ; 9、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502152005) ; 10、原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煤炭工业技术政策 、 煤炭工业计划与 统计常用指标计算方法 ; 11、采用或参考了在煤炭生产建设的实践中经实测、统计、分析、 和总结,并已取得合法依据的有关技术参数; 12、其它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二、矿方提供的主要资料 1、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协议书; 2、矿方提供资料承诺书; 3、旧屋基煤矿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 4、旧屋基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批准文件; 5、旧屋基煤矿安全程度评估报告; 6、旧屋基煤矿 2005 年度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7、旧屋基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及批准文件、煤层自燃倾向性 鉴定报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8、旧屋基煤矿日常生产用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运输 和排水系统图、供电系统图、矿井井上下对照图等) 9、相关证照: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 长资格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10、旧屋基煤矿其它有关的经济技术参数及各种实测记录。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5 页 一一一核定主要系核定主要系统环节统环节及及结结果果 我院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收集有关技术经济资料、下井查看各个 生产系统,并进行各系统(环节)有关参数测定或验证,认真分析矿井 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 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 (发改运行2006 819 号文)文件精神,对矿井的主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 井下运输系统、采掘系统、通风系统、地面生产系统以及灭尘、监测、 监控等系统的能力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核定。核定程序严格,理由充分, 所提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议矿方对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予以高 度重视并结合矿井实际实施。 经过技术专家会审,认定旧屋基煤矿各系统(环节)核定结果见下 表: 表 131 各系统(环节)核定结果表 生产系统(环节) 实际计算能力 (万 t/a) 核定能力 (万 t/a) 备 注 主井(混合井)提升 (运输)能力 85.784 排水系统能力自然排水 供电系统能力 22.522 井下运输系统能力 35.233 采掘工作面能力 9.189 通风系统能力 10.210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6 页 地面生产系统能力 15.8415 一一一最最终终确定的煤确定的煤矿矿核定生核定生产产能力能力 通过分析、计算,矿井生产系统最大能力为主井提升运输系统能力 85 万 t/a ,最小能力为采掘工作面能力 9 万 t/a,确定旧屋基煤矿的核 定生产能力为 9 万 t/a ,矿井剩余服务年限 19.25a,满足煤矿设计规范 对生产能力核定矿井服务年限规定,由于矿井煤炭生产许可证能力 6 万 t/a,根据本次生产能力核定的有关精神,本矿井核定的生产能力不能越 级,因此,最终确定煤矿的核定生产能力为 8 万 t/a,相应的剩余服务年 限为 21.7a。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7 页 第二章第二章 煤矿基本概况煤矿基本概况 一一一 自然属性自然属性 一、地理位置、企业属性、隶属关系、地形地貌、交通情况 (一)地理位置 旧屋基煤矿位于盘县南部大山镇播土村境内,直距盘县城关镇 29km,红果 30km,大山镇 1km,盘县至兴义公路从井田外围大山镇经过, 大山至响水公路从井田东部经过,南昆铁路从煤矿外围西部响水镇经过 (煤矿直距小雨谷站 8km) ,交通十分方便。 矿区地理坐标为:10439331043955,北纬 25 3116253135。 (二)企业属性 六盘水市盘县旧屋基煤矿属私营企业。 (三)隶属关系 六盘水市盘县旧屋基煤矿隶属盘县煤炭工业局管理。 (四)地形地貌、气候及地震 旧屋基煤矿地处高寒山区,气候湿润,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 12,年 平均最高气温 17.5,最低-9.6,月平均最高气温 20.4,最低- 1.7,日最高气温 36.2,最低气温-6.6,年平均降雨量 846.1mm, 年最大降雨量 6140.8mm,最小 1284.7mm,月最大降雨量 306.6mm,最小 3.5mm,日降雨量最大达 108.8mm,年平均日照时数 1122 小时,年日照 时数最长 1436.6 小时,最短 955.0 小时,月日照时数最长 225.3 小时, 最短仅 7.4 小时。冬季平均凌冻期 19 天,最长 44 天,最短 3 天,月最 长凌冻期 18 天,最短 1 天,风向多为东南风,最大风力 9-10 级。 矿区内无河流,但沟谷比较发育,沟溪水变化幅度大,小河枯水季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8 页 节流量较小,丰水期流量较大,流量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最低侵蚀 基准面标高为 1760m,井口标高为 1950m,相对高差 140 多米,水文地质 条件简单。 总之,汛期有发生泥石流、滑坡、滑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井田范围内地震烈度 为 VI 度。 (五)交通情况 旧屋基煤矿位于盘县南部大山镇播土村境内,直距盘县城关镇 29km,红果 30km,大山镇 1km,盘县至兴义公路从井田外围大山镇经过, 大山至响水公路从井田东部经过,南昆铁路从煤矿外围西部响水镇经过 (煤矿直距小雨谷站 8km) ,交通十分方便。 二、井田位置、边界范围、拐点坐标、井田面积、相邻矿井边界关 系 (一)井田位置 旧屋基煤矿位于盘县南部大山镇播土村境内,直距盘县城关镇 29km,红果 30km,大山镇 1km,盘县至兴义公路从井田外围大山镇经过, 大山至响水公路从井田东部经过,南昆铁路从煤矿外围西部响水镇经过 (煤矿直距小雨谷站 8km) ,交通十分方便。 (二)边界范围、拐点坐标、井田面积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9 页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2001 年 12 月颁发的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采 矿许可证 (副本) ,矿区范围由以下 5 个拐点圈定。其拐点坐标为: 开采深度: +1950m+1850m。矿区面积约 0.3571 平方公里。 (三)相邻矿井边界关系 该矿井的东翼为偏箐煤矿,井田边界相距约 5000m,西面 1000m 处 是大田边。 三、井田地层情况、含煤地层、构造情况 (一)井田地层 井田内及其邻近出露的地层有:三叠系飞仙关组、二叠系龙潭组、 峨眉山玄武岩组、茅口组及第四系。对井田内区域地层及本矿范围内地 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1、中二叠系茅口组(P2m): 出露于井田西部外围。主要为浅灰色、灰色厚层灰岩,含白云质团 块或白云岩。与上覆玄武岩呈假整合接触。厚 400500m。 2、中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P2): 为灰绿色、紫色凝灰岩、拉斑玄武岩、粉砂岩组成,与上覆龙潭组 呈假整合接触,厚 40m。 3、上二叠系龙潭组(P2l): 矿区含煤地层,海陆交互相,由灰色灰黑色细碎屑岩、泥岩、煤 拐 点 X Y 1282447535465760 2282448035466373 3282403635466370 42823875 35466220 5 2823877 35465755 2823877 35465755 35465755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10 页 层等组成,夹层状、结核状、透镜状菱铁矿。底部有厚 15m 的灰白色 铝土矿,整层厚 200280m。 4、三叠系飞仙关组(T1f) 出露于井田外围,以砂岩为主,夹泥岩。下部为灰绿色夹紫色的细 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与下伏龙潭组呈整合接触。又约 430640m。 5、第四系(Q) 以土黄、黄褐色等含砂及角砾粘土、亚粘土为主。分布在井田内低 洼及缓坡地带,厚 010m。 (二)井田含煤地层情况 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含煤地层平均厚 250m,含可采煤 层 58 层,设计开采 C26 和 C30 二层煤,形状均为层状。 C26 号煤层:顶板:细砂岩、粉砂岩;底板:泥岩。 C30 号煤层:顶板为灰色泥岩,底板为灰色砂质泥岩,含动物化石。 (三)井田构造情况 区域构造属扬子准地台,普安构造变形区,矿井属盘南背斜东翼西 段,地层总体走向近 SE,倾向 150190,倾角 618,平均 10。 开采范围内无大断层,构造复杂程度简单。井田东南边界见 F27断层, 简述如下: F27断层:位于井田东部边界。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 5070,一般 60,上下盘均为煤系,断层落差 30200m,一般 100m 左右。 总之区内岩层产状稳定,断裂构造亦不发育,其构造复杂程度属简 单构造类型。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11 页 四、主要可采煤层赋存条件、 煤层层数、厚度、资源储量、煤 质、煤 种 (一)主要可采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层数、厚度 旧屋基矿井现有可采煤层 2 层,即 C26 号、C30 号煤层。C26 和 C30 号煤层均属中厚煤层,平均可采煤层总厚度 5.4m。 C26 号煤层全层厚 1.53.2m,一般为 2.5m。C30 号煤层全层厚 1.25.1m,一般为 2.9m。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厚度(m)煤层 编号 最大最小平均 夹矸 层数 煤层倾角 () 顶底板岩性 煤层间距 (m) C2028 顶板:细砂岩、粉砂 岩; 底板:泥岩 C30138 顶板:灰质泥岩; 底板:砂质泥岩 16 (二)资源储量 到 2005 年底,该矿尚有保有储量 312 万吨,可采储量 260 万吨。 (三)煤质、煤种 通过采样分析化验,按国家技术监督局技监国标函(1994)181 号关 于批准、发布煤炭质量分级、煤炭灰分分级等三项国家标准的函, 本矿井开采煤层原煤属低中灰、 低中硫、高热值贫瘦煤。 可采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见表 2-1-1。 表 2-1-1 可采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表 工 业 分 析 煤层 编号 煤种 类别 Mad(%)Aad(%) Vdaf(% ) St.d(%) Q (MJ/kg) C26 贫、瘦 煤 0.7215.0217.350.5227.0128.30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12 页 C30 贫、瘦 煤 0.6718.7516.70.8626.2229.13 五、水文地质情况、开采技术条件 (一)水文地质情况 1、含水层、隔水层 该矿井田的间接含水岩层为下三叠飞仙关组,为一套滨海至浅海相 泥岩的岩性组合,区域地层厚度为 393684m,为一弱含水岩组,单位 涌水量(Q)一般小于 0.35 升/秒米。 煤矿的直接充水岩层为上二叠统组,前者为一套陆相为主的海陆交 替相含煤矿页岩,后厚 151167m;直接充水岩层仍为一弱含水岩组, 单位涌水量(Q)略大于飞仙关组。 隔水层:广义而言,为区域上的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其特征 是裂隙发育,含较丰富的潜水,但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单位涌水量 (Q)一般多在 0.00041 升/秒米以下,因而是煤层底板很好的隔水层。 2、老窑积水 区内小窑开采历史悠久,煤层浅部老窑密布且开采年代久远,因此 老窑积水对矿井生产具有很大的威胁。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老窑积水通 过裂隙渗入井下,增加了矿井的涌水量;再就是矿井开采一旦误透积水 老硐,或老窑水压力突破隔水煤主,将造成矿井透水事故。 3、断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井田范围内无大断层,估计有小断层存在,但其富水性、导水性均 微弱,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矿井充水的主要条件是大气降水,通过老窖和采 动塌陷裂隙渗入井下,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13 页 4、矿井涌水量 根据对历年涌水资料分析统计,矿井正常涌水量 15m3/h;最大涌水 量 50m3/h。 (二)开采技术条件 1、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 (1)瓦斯 本矿采用边界并列抽出式通风,2005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经鉴定为低 瓦斯矿井(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行管字2005246 号文批准) ,矿井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0.578m/min 左右,相对瓦斯涌出量约为 6.74m/t, 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 0.457m/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 6.58m/t。 (2)煤层自燃性 根据盘县煤炭管理局所提供报告,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 (3)煤尘爆炸性 根据盘县煤炭管理局提供报告,本矿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2、煤层顶底板条件 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含煤地层平均厚 250m,含可采煤 层 58 层,设计开采 26 和 30 二层煤,形状均为层状。 26 号煤层:顶板:细砂岩、粉砂岩;底板:泥岩。 30 号煤层:顶板为灰色泥岩,底板为灰色砂质泥岩,含动物化石。 3、地温 该矿无地温异常现象。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14 页 第二第二节节 矿矿井建井建设设情况情况 一、设计时间及单位 2005 年 3 月,由贵州丰顺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进行 开发利用方案设计。 二、立项、批准时间及单位,建设期及投产期,设计生产能力,原 批准的核定生产能力 旧屋基煤矿于 1996 年建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原设计年生产能力 为 3 万 t/a,矿井可采煤层为 26 号和 30 号两层煤。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于 2001 年 12 月颁发了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采矿许可证 ,贵州省煤炭 工业管理局 2003 年 9 月颁发了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煤炭生产许可 证 ,成为合法矿井。大山镇旧屋基煤矿采矿许可证有效期 3 年,于 2004 年 12 月到期,现已延期至 2006 年 12 月 31 日。2004 年 1 月贵州工 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在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 6 万 t/a 技改方案设计, 该技改方案设计于 2004 年底实施完成,现矿井已达到 6 万 t/a 设计生产 能力。 各有关证照的情况见表 221。 三、技术改造、整合改造或改扩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有关立项、 开竣工、投产验收情况 矿井目前已对通风系统和运输系统进行了改造。 表 2-2-1 相关证照一览表 序 号 证照名称证照编号发证时间 有效 期 发证机关备注 1采矿许可证5200000140474 2001 年 10 月 20 日 三年 贵州省国土 资源厅 矿区面积: 0.3571k 2 煤炭生产 许可证 X240202188 2003 年 11 月 12 日 六年 贵州省煤炭 管理局 设计能力: 6 万吨/年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15 页 3 安全生产 许可证 (黔)MK 安许 证2006 0298 2006 年 3 月 17 日 三年 贵州煤矿安 全监察局 4营业执照5200002931383 2004 年 9 月 12 日 贵州省工商 行政管理局 经营范围:煤 炭开采、销售。 5矿长资格证2005040017 2005 年 4 月 30 日 二年 贵州省煤炭 管理局 矿长:文龙美 第三第三节节 煤煤矿矿生生产现产现状状 一、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工艺、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水平、采区划 分 (一)主要生产系统 该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主采 26 和 30 号煤层。主平硐井口坐标:X= 2824175, Y=35466022,Z=+1925m,以 2500的方位角穿越到 26 号煤层中, 然后在该煤层中布置主要运输大巷和主要回风大巷,和回风井相沟通。 巷道采用工字钢和木支护,巷道净断面 4.3,平硐长 113m;回风井井 口位置:X=2824199,Y=35166022,Z=+1928m,=168o, 巷道净断面 4.27,总长 71m。 1、提升运输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在主平硐中安装两台 SPD-120 胶带运输机,输 送额定能力 200t/h,将煤从采区煤仓运到距井口 150m 处的装车点,用 U- 0.75t 矿车把煤运至地面储煤场。 2、排水系统 矿井涌水经平硐自然排出。 3、供电系统 旧屋基煤矿供电电源两回均引自大山变电所,供电电压为 10kV,两 回线长均为 2.5km,供电线路型号为 LJ70 钢心铝绞线,实现矿井双回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16 页 路供电。另有一台 250kw 柴油发电机作自备电源。 矿井设备装机总容量 255.4kw,设备运行总容量 200.4 kw,井下设 备容量 175.4kw。矿井实际用电容量 68.2 万 kwh;矿井综合耗电 8.24kwh/t。 井下不设变电所,入井电缆两趟,电压 380V,型号 MY-370 矿用阻 燃橡套电缆,长度 600m。 4、井下运输系统 井下有一个采煤工作面,炮采落煤,原煤经两台刮板输送机运输至 井下 60t 煤仓,经溜煤嘴井底运输大巷皮带机运到距井口 150m 处的装车 点,通过人力推车用 U-0.75t 矿车把煤运至地面储煤场。 5、采掘系统 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标高为+1850m,现有一个回采工作面和一个 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沿走向布置,采用单巷布置。回采工作面采用 走向长壁采煤法,放炮落煤,煤电钻打眼,刮板输送机运煤;煤炭通过 刮板输送机运输到溜煤下山,然后采用皮带运输机运出地面。掘进工作 面采用钻爆法掘进,人工装车。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34 排 控顶(即见 4 回 1) ,支护参数:柱距 1.0m,排距 1.0m,全部垮落法管 理顶板,配备 GMZ-12 型电煤钻 2 台、电煤钻综合保护器 2 台。 6、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边界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工作面采用上行 U 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矿井目 前使用的主要通风机为: 通风机型号:FBCZNO.12; 电机额定功率(kw):37kw; 风量范围:16.536m3/s;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17 页 风压范围:2001050Pa; 风机叶片安装角度(轴流式):30。 7、地面生产系统 该煤矿为小型矿井,所生产的原煤仅作人工选矸处理,未建选煤厂。 原煤出井后即倒入储煤场,储煤场容量约为 6000t,能满足 7 天以上矿 井产量的储煤需要。原煤用铲车装车外运。矿井由外委汽车队装车外运。 (二)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及采掘工艺 矿井为平硐开拓,区段下行式开采,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放 炮落煤,机械运输,排水为自然排水。 (三)水平、采区划分 全矿划分为二个水平,标高为+1925m 和+1850m,现开采水平为 +1925m 水平。全矿共划分为一个采区,采用上山开采,采区内采用区段 下行式开采。 二、通风方式 矿井采用边界并列抽出式通风。 三、现主要生产煤层、采区、工作面情况 矿井现开采煤层为 26 号煤层:26 号煤层:黑色,呈块状,玻璃光 泽。参差状、鳞片状、块状断口,线理状条带状结构,层状、似层状构 造。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矿井现生产采煤工作面为 2603 工作面,工作面平均长 50m,采高 2.5m,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三、四”排控顶,柱距 1.0m,排距 1.0m,最大控顶距 4.0m,最小控顶距 3.0m,每天三班作业,日推进度为 2.0m。掘进工作面为梯形断面,断面 4.6m2,日进尺 2m,采用工字钢支 护。具体见采掘工程平面图。 四、近几年生产完成情况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18 页 旧屋基煤矿始于 1996 年建成投产,原核定生产能力为 6 万吨/年, 2003 年生产原煤 3 万吨,2004 年生产原煤 4.5 万吨,2005 年生产原煤 6.0 万吨。 五、煤炭资源回收率情况 矿井严格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现采区回收率达 80%以 上,工作面回收率达 95%以上。符合开采和核查要求。 五、今后三年的生产接续安排 根据矿井现有的开拓和准备情况,安排后 3 年的采煤工作面接续。 后 3 年的采煤工作面接续情况见表 231。 表 231 后三年的采煤工作面接续表 工作面 编号 接续起止日期 2007 年 (万 t) 2008 年 (万 t) 2009 年 (万 t) 26032007.1-2007.96.0 26022007.9-2007.123.1 26042008.1-2008.85.6 26012008.8-2008.123.6 27012009.1-2009.129.3 合计36 个月 备注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19 页 第三章第三章 煤矿生产能力核查计算煤矿生产能力核查计算 第一第一节节 资资源源储储量核量核查查 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 8 条的要求,对本煤矿资源储量 核查的必备条件进行核实,核实结果见表:旧屋基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必 备条件表。 旧屋基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必备条件表 序 号 核查内容核查结果备注 1有依法认定的资源储量文件;有 2有上年度核实或检测的资源储量数据;有 厚煤层75以上 中厚煤层80以上3 采区回采率是否达 到规定标准; 薄煤层85以上 井田边界煤柱 基本符合 井筒煤柱 基本符合 盘(采)区边界煤柱 无,全矿共一个采区 落差为 10m20m 的断层煤柱 无断层 采空区边界煤柱 基本符合 4 安全煤柱的留设是 否符合有关规定; 河流保护煤柱 无河流 开拓煤量基本符合 准备煤量基本符合5 “三个煤量”是否 符合要求; 回采煤量基本符合 6上行开采及特殊开采的批准文件;无上行开采 7 厚薄煤层、难易开采煤层、不同煤种煤质煤层合理配采情 况; 较合理 8按规定批准的资源储量的增减情况已备案 9有无超层越界开采行为。无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20 页 一、资源储量估算截止日期,主要参数及工业指标,估算结果 根据贵州省地矿局 105 地质大队提交的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 基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六盘水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函200518 号文) , 关于印发盘县石桥镇长田煤矿等 74 对矿井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 审意见的函及“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审查意见书” ,以及旧屋基煤矿提供的 2005 年实际回采量及现场核查,核实截止于 2005 年 12 月止,旧屋基煤矿矿区范围内保有(112b)+(333) +(334?)资源量 312 万 t,可采储量 260 万 t。 旧屋基矿井现有可采煤层 2 层,即 26 号、30 号煤层。26 和 30 号 煤层均属中厚煤层,平均可采煤层总厚度 5.4m。 26 号煤层全层厚 1.53.2m,一般为 2.5m。30 号煤层全层厚 1.25.1m,一般为 2.9m。 可采煤层特征表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厚度(m) 煤层 编号 最大最小平均 夹矸 层数 煤层 倾角 () 顶底板岩性 煤层 间距 (m) 2028 顶板:细砂岩、粉砂岩; 底板:泥岩 30138 顶板:灰质泥岩; 底板:砂质泥岩 16 矿井可采煤层 2 层(26 和 30 号煤层) ,26 号、30 号煤层为低中灰、 低硫分、高热值贫瘦煤。 26 号煤层:黑色,呈块状,玻璃光泽。参差状、鳞片状、块状断口, 线理状条带状结构,层状、似层状构造。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30 号煤层:黑,呈块状及片状,玻璃光泽。参差状、鳞片状、块状 断口,线理状条带状结构,层状、似层状构造。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21 页 型。 根据煤质特征及矿区所处的区域位置,大山镇旧屋基煤矿生产的煤 炭主要销往盘南电厂,少量供当地民用。 可采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表 工 业 分 析 煤层 编号 煤种 类别 Mad(%)Aad(%) Vdaf(% ) St.d(%) Q (MJ/kg) 26 贫、瘦 煤 0.7215.0217.350.5227.0128.30 30 贫、瘦 煤 0.6718.7516.70.8626.2229.13 二、煤层赋存条件、资源储量发生变化的情况及原因 本矿煤层赋存条件从井下揭露情况看均比原资源储量报告中厚,实 际厚度平均达 3.0m ,因此,本次核查以现场实测作为资源/储量估算依 据。通过计算,截止2005 年底,矿井保有资源量为312 万 t,可采储量 260 万 t。 三、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核查结果 截至 2005 年底,矿井保有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312 万吨, 可采储量 260 吨。则矿井剩余服务年限为: a AK G B 260/1.5/8 21.7a 式中:a矿井剩余服务年限,a; G矿井上年末可采储量,260 万 t; KB储量备用系数,该矿地质条件一般,取 1.5;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22 页 A拟调整的核定生产能力,8 万 t/a。 经核算,该矿井剩余服务年限 21.7a,满足煤矿设计规范对矿井生 产能力核定服务年限的规定。 第二第二节节 主井提升系主井提升系统统能力核定能力核定 一、概况 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 10 条的要求,对本煤矿提升系统 能力核定的基本条件进行核查,核查结果见表:旧屋基煤矿提升系统能 力核定基本条件表。 旧屋基煤矿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基本条件表 序 号 核查内容核查结果备注 提升系统设备、设施配套完整 是否符合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符合 投入使用前是 1 提升系统设备、设施 配套完整,符合有关 规程规范要求,经具 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 构测试合格; 是否经具备资质的 检测检验机构测试 合格投入使用后是 提升系统保护装置有待完善 2 提升系统保护装置是 否完善、运转情况; 提升系统运转情况正常 提升系统技术档案是否齐全齐全 提升系统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 故记录是否完备 基本完备 3 提升系统技术档案齐 全,各种运行、维护、 检查、事故记录完备。 每日强制性检查和维 护时间应达到 2-4h。 提升系统每日强制性检查和维护时间 是否达到 2-4h 否 (一)主井提升(运输方式)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在主平硐中安装两台胶带运输机,铺设长度 380,将 煤从采区煤仓运到距井口 150m 处的装车点,用 U-0.75t 矿车把煤运至地 面储煤场。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23 页 (二)主要技术参数 1、矿井基本参数: 按照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规定,主提升能力按年工作日 330d、三班作业、每班最大提升时间 6h 计算。 2、主要技术参数: 胶带机型号: SPD-120; 输送额定能力:200t/h; 配套电机功率:30kw; 带宽:650mm; 带速:1.6m/s。 长度:290m; 倾角:5 度。 二、计算过程及结果 (一)计算过程 A=330kB2vCt/(104 k1) =3303550.6521.60.86116/(1041.2) =85.7(万 t/a) 式中: A年运输量,万 t/a; k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 355; B输送机带宽,650mm; v输送机带速,1.6m/s; C输送机倾角系数,按 08取 1; 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 1.2; 松散煤堆容积重,取 0.86t/m3; t日提升时间,取 16h。 以上参数均为此次核查矿井业主提交资料经统计、归纳计算结果 和实测数据。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24 页 (二)计算结果 通过计算,矿井主斜井提升运输能力为 85.7 万吨/年;根据煤 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规定,就近下靠原则,旧屋基煤矿的提升能 力核定为 84 万 t/a。 三、问题及建议 1、存在的问题 井下距井口 150m 处装车点到地面储煤场是采用人工推车,影响主提 升运输能力。 2、建议 建议矿井安装一台胶带运输机或用电机车将煤运至储煤场。 第三第三节节 井下排水系井下排水系统统能力核定能力核定 一、概况 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 17 条的要求,对本煤矿排水系统 能力核定的基本条件进行核查,核查结果见表:旧屋基煤矿排水系统能 力核定基本条件表。 旧屋基煤矿排水系统能力核定基本条件表 序 号 核查内容核查结果备注 系统是否完善 设备、设施是否完好 排 水 系 统 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1 排水系统完善、 设备、设施完好、 运转正常,是否 经具备资质的检 测检验机构测试 合格; 是否经具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测试合格 2 是否有依法批准的地质报告提供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以及生产期间的实际涌水量数据。 有 3 管理维护制度是 否健全,各种运 行、维护、检查、 管理维护制度是否健全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25 页 运行记录 维护记录 检查记录 各种运行、维护、 检查、事故记录 是否完备 事故记录 事故记录是否完 备,有无每年一 次的全部工作水 泵和备用水泵联 合排水试验报告。 有无每年一次的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矿井采用平硐水沟自然排水,矿井正常涌水量:15m3/h,最大涌水 量:50m3/h。井下无水仓和水泵,排水管路规格及布置情况:见排水系 统图。 二、核定结果 排水能力核定为:平硐排水,能满足目前生产需要。 三、主要问题、建议 随着开采的延伸,若需要排水,应根据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 量,以及实际情况选择能满足排水能力的设备,并敷设相应的排水管 路。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26 页 第四第四节节 供供电电系系统统能力核定能力核定 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 19 条的要求,对本煤矿供电系统 能力核定的必备条件进行核查,核查结果见表:旧屋基煤矿供电系统能 力核定必备条件表。 旧屋基煤矿供电系统能力核定必备条件表 序 号 核查内容核查结果备注 供电系统是否合理较合理 设备、设施及保护装置是否完 善 较完善 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基本符合 1 供电系统是否合理,设备、 设施及保护装置是否完善, 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运转是否正常; 运转是否正常基本正常 供电系统技术档案是否齐全较齐全 运行记录较完备 维护记录较完备 检查记录较完备 各种运行、维护、 检查、事故记录是 否完备 事故记录较完备 2 供电系统技术档案是否齐全, 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 故记录是否完备,管理维护 制度是否健全; 管理维护制度是否健全基本健全 是否有独立的两回路 3 年产 6 万 t 及以上的矿井是 否有独立的两回路、是否有 未分接任何负荷的电源线路; 是否有未分接任何负荷的电源 线路 是 是否采用独立的、未分接任何 负荷的单回路电源供电 非核定条件 4 年产 6 万 t 以下的矿井是否 采用独立的、未分接任何负 荷的单回路电源供电,是否 有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 矿井设备可靠运转的备用电 源。 是否有满足通风、排水、提升 等矿井设备可靠运转的备用电 源 非核定条件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27 页 一、概况 (一)煤矿电源情况 旧屋基煤矿供电电源两回均引自大山变电所,供电电压为 10kV,两 回线长均为 2.5km,供电线路型号为 LJ70 钢心铝绞线,实现矿井双回 路供电。另有一台 250kW 柴油发电机作自备电源。 (二)矿井变压器容量、矿井设备装机总容量和运行总容量、矿井 实际用电容量及矿井综合电耗 1、矿井变压器容量 该矿安装二台变压器,变压器型号 KS9200/10,容量 200kVA 一台; S9200/10,容量 200kVA 一台,分别对井下、地面供电。 2、矿井设备装机总容量和运行总容量 矿井设备装机总容量 255.4kW,设备运行总容量 200.4 kW,井下设 备容量 175.4kW。 3、矿井实际用电容量及矿井综合耗电 矿井实际用电容量 68.2 万 kWh;矿井综合耗电 8.24kWh/t。 (三)下井电缆规格、回路数 井下不设变电所,入井电缆两趟,电压 380V,型号 MY-370 矿用阻 燃橡套电缆,长度 600m。 二、计算过程及结果 (一)电源线路计算矿井供电系统能力 1、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 查表得线路 LJ70 安全载流量为 275A。 2、电源线路能力核定按下式计算: A33016=330163105/(1048.24) 4 10 P =198.9(万 t/a)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28 页 式中:A电源线路的折算能力,万 t/a; P线路合理、允许的供电容量,3105kw; 矿井吨煤综合电耗,kwh/t,采用上年度的实际吨煤综 合电耗, 8.24kwh/t; cos功率因数,取 0.9。 其中:当线路允许载流量为 275A 时 P=31/2275100.9=4286.8kw; 当线路允许电压降为 5%时: P=5%/(0.644%2.5)1000=3105kw; (二)变压器计算矿井供电系统能力 A =33016 4 10 S =330164000.9/(1048.24) 22.5(万 t/a) 式中:A变压器折算能力; S主变压器容量,200+200=400kVA; 全矿井的功率因数,取 0.9; 上年度吨煤综合电耗,kWh/t,取 8.24kWh/t。 (三)电源线路及下井电缆校验 1、电源线路校验: (1)安全载流量校验 实际用电量 全矿计算电流 I= 31/210cos =16.38(A ) 其中:实际用电量 255.4kw,地面架空线电压 10kV,cos 为 0.9 线路 LJ-70 允许载流量:环境温度 25C 查表为 275(A) ,考虑室 外环境最高温度 35C 时温度校正系数为 0.92.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29 页 则 IX=2750.92=253(A) I=16.38(A)IX=253(A) (2)线路电压降校验 线路 LJ-70 线路单位负荷矩时电压损失百分数:查表,当 cos=0.9 时为 0.644%/MWkm。矿井负荷为 255.4kw,线路长 L=2.5km,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 U1%=0.2554L电压损失百分数 =0.25542.50.644%=0.44%5% 以上校验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及压降均符合要求。 2、验算井下电缆电压降: (1)井下电缆安全载流量校验 井下最大用电量 井下计算负荷电流 Ij= 31/20.38cos =332.3(A) 其中:井下最大用电量 175.4kw,下井电压 0.38kV,cos 取 0.8 线路 MY-370 橡套电缆每回允许载流量 215A,2 回为 430A。 430A332.3A: (2)电缆电压降校验 线路 MY-370 橡套电缆单位负荷矩时电压损失百分数:当 cos=0.8 时为 0.078%/KWkm(查表) , 则电缆线路电压降为:井下负荷为 175.4kw,线路长 L=0.6km U2%= 175.40.0780.6/2=4.1%5% 以上校验可知,下井电缆线路安全载流量及压降均符合要求。 (四)计算结果 1、电源线路供电能力:198.9 万 t/a; 2、变压器供电能力:22.5 万 t/a; 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 第 30 页 3、矿井供电系统能力:22 万 t/a。 三 、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井下各用电设备接地不完善,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