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牙楤木的栽培技术(1)采种 龙牙楤木种子在9月中、下旬成熟后,要抓紧采收。因等到果落时,在地面搜寻十分困难。在收集种子时,要十分注意区别五加科树木的种子,不可将刺楸、刺五加等种子混进。通常龙牙楤木球果为五棱形,直径4毫米。果形较小,这是识别真伪的关键。(2)育苗 播种育苗。 种子越冬催芽。春播的种子需经越冬埋藏处理。即在采收后,将种子浸在清水中搓洗,除去果肉,漂除瘪种,除去杂质,将种子混入湿沙。沙子含水率40%,即用手一攒,沙成团又不出水,沙子体积为种子的3倍.在背风向阳处挖宽50厘米、深30厘米、长以种、沙数量而定的小沟,将种、沙放入沟内,沟上覆一草帘,每隔23天将沟内种、沙上下翻动1次.待大地即将封冻时,在背风向阳处挖一埋藏沟,沟深40厘米(在当地冻土层内),宽50厘米,沟底铺l0厘米含水40%的湿沙,将种、沙放进沟内,距沟面再覆盖10厘米厚湿沙,上覆土30厘米,沟中间由底向上树立l秫秸草把,以利种子微弱呼吸.待春天气候稳定转暖时取出种、沙,在阳光下翻晒,见30%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秋播种子按上述种子前期处理方法,在当年大地封冻前播种。龙牙楤木种子有后熟特点,采收后要人为创造适宜的温、湿条件,使种胚继续发育,再经变温处理,才可得到80%以上的出苗率。播种作床。龙牙楤木育苗以床播为好。床宽100厘米,高10-15厘米,选择土质疏松的壤土。在山地育苗可按上述作床规格。顺山打床,一般不用施肥。播种方法。分条播与撒播两种。即在床面每隔10厘米,均匀撒播l条种沙;撒播即将种沙均匀撒播床面,再用筛子将细壤土撒铺床面,厚2厘米即可.每公顷用湿种1125015000千克。间苗。 苗出齐后,要以5厘米l0厘米或5厘米8厘米株行距间苗,切不可贪密恋苗,每平方米保苗100110株为宜,每公顷产苗75万90万株。病害防治。龙牙楤木幼苗抗病虫害能力很强,但也有个别植株感染叶斑病。在6月上旬喷1次300倍液的代森锌即可防治。埋根育苗。 由于龙牙楤木种源短缺,也可采取埋根法繁育苗木。龙牙楤木根系浅,水平伸展,肉质,含水量高.且分蘖能力强。以0.3-0.5厘米粗的根为最佳,根据根材芽苞的疏密一般截成30一50厘米长的根材,将根材首尾相接,每隔行距10厘米横床摆设,再用筛土覆盖5厘米,压实。要防干旱,适时浇水,保持床面湿度.当年即可出苗。龙牙楤木苗木耐寒能力强,越冬无须特殊管理.(3)栽植 龙芽楤木苗木根茎粗l厘米,苗高30厘米即可上山栽植。未达此标准的,可在苗圃再育1年。栽植选地。龙牙楤木根部肉质,喜富含腐殖质的松软土层,以棕色森林土最宜。龙牙楤木又属半阳性树种,坡向以西朝阳最佳,群众称半阳半背。栽植方法。龙牙楤木在栽植前,要先行整地。山地要人工整修鱼鳞坑,以直径100厘米的坑盘为宜,将上沿土向下扒填,形成“外噘嘴里流水”的小地形,以促进栽后保墒。栽植密度为每公顷4440株,株行距150厘米150厘米.栽前在鱼鳞坑内刨一小坑,以苗木地表根际深度为准。栽时边埋边踩边提苗,做到根系舒展,以利成活.如果有春早迹象,应及时灌水。栽后造林地零星灌木可保留,以利龙牙楤木与其种间制约,防止病虫害发生。栽后管理。龙牙楤木栽植成活后,要保持坑盘内无杂草,每年6月、8月要进行坑内松土.一般不施肥。特别不能施化肥,如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最易烧伤根系,因为龙牙楤木根肉质,经受不起化肥的刺激,应禁用。龙牙楤木长到3年时,萌发出若干枝条,使树体呈现丛状,这时要及时除萌蘖,保留34个粗壮枝条,形成主侧枝匹配得体的树形,有利日后提高产量。水生方法。在温室大棚内,挖深30厘米、宽100厘米、长视干材多少而定的沟槽,从沟底到沟沿铺一整张塑料布,不要漏水.沟槽四周固定距地面20厘米的木杆,使干材直立。沟槽内塑料布上灌10厘米深的清水,将刺龙牙干材按40厘米、50厘米、60厘米高挑选分类,将等高的干材放入沟槽内,粗头向下,依次摆放,将沟槽摆满。温室温度要控制在16左右,可用温室覆盖的草帘揭起或放落调节室温与光照强度。这样,可以控制芽苞及嫩枝的生长速度,与市场需求及最佳效益相期而遇。楤木性喜潮湿、阴凉的生态环境。根系发达,入土深3-4m,多附着于山箐悬崖峭壁阴湿的石缝间,或分布于山坡湿地周围的灌木丛中。 2人工栽培技术 2.1 大田露地栽培 精细整地 栽种前10-15天,深翻田地,耕作层深30-35cm,晒垡碎土并作垄(畦)。垄栽:垄面宽40cm,沟宽30cm,每垄种一行,株距25cm。畦栽:畦面宽1m,沟宽30cm,畦面上种3行,行距50cm,株距25cm。 适时栽种 1-2月楤木萌发新芽前,挖取野生楤木作种苗,或于3-4月采挖野生楤木根部萌发的小苗作种苗。栽种时在垄(畦)面开沟或挖穴均可,将种苗根部埋入士中压实表土,并使新芽外露。种苗栽好后及时灌溉,垄(畦)面上覆盖草帘保湿,以促进根系发育。待种苗有新根长出,茎枝顶端萌发新芽或小苗有心叶长出时,拆去草帘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 楤木耐肥性差,种苗栽种时田间不能用有机肥作底肥,以免烧根死苗。种苗活稳后15-20天可在垄(畦)面上开沟施腐熟有机厩肥作底肥,每亩3000-4000kg。楤木幼芽长到2-5cm时,及时以氮、磷、钾复合肥作追肥,每亩45-50kg。施肥后均应及时灌水促进植株对养分的吸收。 田间管理 楤木茎杆上布满皮刺,当植株长到1-1.5m高,垄(畦)面封行时及时剪除垄(畦)间横向生长的枝条,保持植株向上生长,控制株高在2-3m以内,以利采割芽包。楤木栽种后能持续收获10-15年至老株茎杆枯死。对田间杂草的防治,可在垄(畦)面楤木植株基部每年覆盖一层稻草或麦秸进行免耕防治。楤木抗病性较强,很少有病害发生;虫害则以蚜虫危害3-5月茎秆顶端的嫩芽为主,可采用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为适应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应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及时采收 楤木栽种后2-3年主茎横径达4-5m,茎杆顶端萌发粗壮肥嫩的芽包。当芽包外层包片紧抱基部,尖端微开口时,即可用刀片割下芽包供应市场。 2.2 大棚或温室栽培 大棚或温室栽种楤木应根据棚高控制植株高度。夏季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2,当超过32时则不利于楤木的生长,温度达35以上则会造成死苗现象。栽种时大多采用垄作,以利增强植株间通透性,提高楤木对棚内水、温、气、肥的有效利用。大棚或温室内因气温高、湿度大,春季楤木芽包萌发时间较露地早10-15天。第一次芽包采收后及时施肥灌溉能有效地促进第二次芽包的萌发,实践证明大棚或温室内楤木栽种能做到一年四季均有芽包采收,而露地栽种每年仅能采收2-3次芽包。 大棚或温室栽种楤木,可用地膜、稻草、麦秸覆盖垄面防治杂草,亦可用果尔、恶草灵等除草剂防除。虫害防治可在密闭大棚或温室条件下用乐果乳油500倍液熏蒸。 2.3 生物围篱式矮化密植在山坡台地、果园田埂外侧行状或带状密植。株距10-15 cm,行距20-25 cm,种植行数依田埂宽度而定。为防止楤木植株生长过高影响田间或果园内作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