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超线程技术及维护.doc_第1页
CPU超线程技术及维护.doc_第2页
CPU超线程技术及维护.doc_第3页
CPU超线程技术及维护.doc_第4页
CPU超线程技术及维护.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4 CPU的超线程技术-一个CPU作二用(教材P22)在01年的IDF Fall论坛上,英特尔正式发布了“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超线程技术,以下简称HTT技术)”。并声称通过该技术,处理器(采用超线程技术的处理器,以下简称HTT处理器)在性能方面有望提升25%。而在02年10月7日,英特尔发布了i845PE/GE/GV芯片组,它们的共同亮点就是都正式提供了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支持超线程技术的3.06GHz P4处理器也已推出,这一切都表明,超线程技术将成为以后的处理器市场上新的热点。何为超线程技术谈到超线程技术,我们先得了解什么是线程,什么是多线程。对于计算机微处理器而言,程序只是一组编译过的机器代码,可以执行相关的数据计算与操作,这些代码由一条条的指令组成,每一个代码组就是一条线程。现有主流CPU为x86架构,每次只能执行一条线程,即单线程。单CPU系统中,在执行指令的时候,CPU先找出相应指令所在的内存位置(PC指针),执行下一条指令,再转换到另一个位置,在同一时间内CPU只能对应一个指令。线程可以中断,并把中间结果暂存在另一个特殊位置(堆栈),不同的线程可以交叉运行,从而实现多任务,但每次运行的线程仍然仅有一条,千万不要把多任务和多线程混淆了。既然一个CPU是单线程,那么两个CPU自然就可以双线程啦,如此类推,就会出现四路、八路系统。但双处理器系统的性能并不能达到单处理器的两倍,通常只有33%的性能增益。为了提高CPU的性能,CPU厂商通常采用增加工作频率和缓存容量的方法来提升速度,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CPU只提高了速度,其内在潜力依然未能完全发挥,CPU的执行单元没有被充分利用,于是CPU厂商就在CPU中加入两个逻辑处理单元,同时管理CPU的全部资源,直接提高CPU内核的工作效率。超线程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从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提高处理器的性能。操作系统或者应用软件的多线程可以同时运行于一个HTT处理器上,两个逻辑处理器共享一组处理器执行单元,并行完成加、乘、负载等操作。如何提升工作效率那么,超线程技术是如何提高CPU性能的呢?我们知道,CPU由很多执行单元组成(如整数运算单元、浮点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这些执行单元无法同时工作,大多数时间有一半执行单元是处于空闲状态。例如,Office等商业软件主要使用整数运算单元和读写/存储单元,几乎不涉及浮点运算单元,3D渲染软件主要使用浮点运算单元,很少涉及整数运算单元,很明显,这种设计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如P4处理器内部有7个执行单元,每个时钟周期内,约有2个执行单元工作,它们共执行两次操作,那么,其它5个单元完全没有用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端电脑采用了ILP(Instruction Level Parallelism,指令级平行运算)技术,可以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提高单CPU的效率。而x86架构只能让多个CPU来执行不同的线程,不过硬件成本增加了不少,于是超线程技术处理器的出现正式兼容两者的优势。采用了超线程技术后,处理器真正并行执行多个线程,从而在同一频率和缓存的基础上实现了提高系统性能的技术变革。超线程技术对商用和家用电脑而言,除了全面提升系统性能以外,还增加系统平台所能支持用户的数量,大幅降低系统的反应潜伏时间(因为任务能被分为几个隔离的线程来同时执行),增加系统的指令执行数量,还有一点很关键的是,即使对于现有的IA-32体系软件它也能很好地兼容。因为,HTT处理器还提供一个中断指令,在执行适合单处理器的任务时,暂停其中一个逻辑内核,让操作系统识别为单处理器,在执行适合多处理器的任务时,重新打开逻辑内核,利用HTT来增加整体效率。软硬件支持与应用支持超线程技术需软硬件的支持,硬件方面需要主板北桥芯片的支持。目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北桥有850E、845E、845G(B版本)、845GV、845GE、845PE,以及英特尔能支持到533MHz FSB的北桥都支持超线程技术。支持400MHz FSB的北桥是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支持超线程技术的处理器配合这样的北桥使用时,只能作为传统的处理器使用。一、超线程技术还需要主板对CPU的电源支持,需要主板能提供给处理器高达70A的电流,否则系统可能不能长期稳定工作。除此之处还需要主板BIOS的支持,需要BIOS加入特定的支持HTT处理器的代码。当BIOS检测到是超线程处理器时,在BIOS设置菜单中出现CPU Hyper-Threading (Enabled or Disabled)的选项。二、超线程技术还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目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有Windows XP和Linux 2.4.X。这不同于传统的处理器安装的Windows XP,使用超线程技术的处理器安装完Windows XP后在设备管理器中能显示有两个处理器和ACPI Multiprocessor PC。三、当然处理器必须支持超线程技术。从3.06GHz P4开始,英特尔的处理器都将支持超线程技术。对开启和关闭CPU Hyper-Threading功能的测试中,发现启用超线程技术能使系统性能提高近20%左右。结语对于传统的处理器,处理器性能上的竞争一直集中在两个方面:增大缓存容量和提高频率。但传统处理器始终存在单个物理运算单元的工作效率低下的弊端,不能充分发挥处理器的性能。在这个基础上,超线程技术应运而生,它是一种特殊的多线程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处理器,挖掘单个物理处理器的潜力。超线程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原来性能竞争集中在缓存和频率的局面,变成了缓存、频率和线程技术三足鼎立的局面。CPU故障处理总结CPU是电脑中很重要的配件,可以视为一台电脑的心脏,它也是集成度很高的配件,可靠性较高,正常使用条件下故障率并不高。但是倘若我们安装或使用不当,或产品本身的质量不稳定,都可能为我们使用电脑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CPU出现问题,一般都无法开机,系统没任何反应,即按下电源开关后电源风扇不转,显示器无任何显示,机箱喇叭无任何鸣叫声。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在我们排除其它可能时就应怀疑出现了与CPU有关的故障。CPU故障的处理思路如下:1、CPU是否烧毁、压坏首先我们应开机检查,取下风扇,拿下CPU然后用肉眼检查CPU是否有烧毁、压坏的痕迹。现在采用封装的CPU核心十分娇嫩,在安装风扇时,稍不注意,便很容易被压坏。CPU损坏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针脚折断,现在无论是PIII还是P4,采用的都是Socket架构。CPU通过针脚直接入主板上的CPU插槽,尽管号称是“零插拔力”插槽,但如果插槽质量不好,CPU插入时的阻力还是很大,大家在拆卸或者安装的时候应注意保持CPU的平衡,尤其安装前要注意检查是否有针脚弯曲,不要一味地用力压或拔,否则就有可能折断CPU针脚。2、风扇运行是否正常CPU是否正常运行与CPU风扇是否正常运行关系很大。风扇一旦出故障,未能正常运行,则很可能导致CPU被烧毁。平时使用时,我们不应忽视对CPU风扇的保养。比如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风扇的润滑油容易失效,导致运行噪音大,甚至导致风扇坏掉,这时我们就应该将风扇拆下清理加油。3、CPU安装是否正确注意检查CPU是否插入到位,要注意看清针脚的位置,现在的CPU都有定位措施,但仍要检查是否将CPU插座的固定杆固定到位.4、跳线、电压设置是否正确(老主板)尤其在采用硬跳线的老主板上,稍不注意就可能将CPU的有关参数设置错误,因此在安装CPU前,我们应仔细阅读主板说明书,认真检查主板跳线是否正常并与CPU匹配。当然现在大多数主板都能自动识别CPU的类型,然后自动设置CPU的外频和倍频及电压。如果发现在BIOS中识别的CPU电压等参数与标称值不一致,该产器就可能有问题。如果你适当提高电压将有助于提高CPU的超频性能。CPU的保养CPU作为电脑的心脏,它从电脑启动到关闭都不停地运作,对它的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1.散热至上。CPU的工作伴随着热量的产生,散热工夫不可少,CPU的正常工作温度为3565,具体根据不同的CPU和不同的主频而定。散热风扇质量要够好,并且带有测速功能,这样与主板监控功能配合监测风扇工作情况。散热片的底层要厚的为佳,这样有利于储热,从而易于风扇主动散热。保障机箱内外的空气流通顺畅。散热好了,一部分不明原因的死机亦会减少。 2.减压和避震。CPU毁于散热风扇扣具压力的经常发生,主要表现在CPU的内核被压毁。注意在安装散热风扇时用力要均匀,扣具的压力亦要适中,具体的可根据实际需要仔细调整扣具。另外现在风扇的转速可达6000转/分,这时出现了一个共振的问题,长期如此,CPU的内核有被磨坏的可能、CPU与CPU插座接触不良,解决的办法就是选择正规厂家出产的散热风扇,转速适当,扣具安装须正确。 3.超频要合理。现在主流的CPU频率达数GHz了,这时超频的意义已不大。更多考虑的应是延长CPU寿命。如确实有需要超频,可考虑降电压超频。 4.勤除灰尘、用好硅脂及其它。灰尘要勤清除,不能让其积聚在CPU的表面上,以免造成短路烧毁CPU。硅脂在使用时要涂于CPU表面内核上,薄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