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外墙GRC构件安装的一次验收合格率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增益QC小组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三月目 录一、课题简介1二、小组概况2三、选题理由4四、现状调查5五、设定目标6六、原因分析6七、要因确认7八、制定对策19九、对策实施21十、效果检查25十一、效益分析27十二、巩固措施29十三、总结及下一步打算30提高外墙GRC构件安装的一次验收合格率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增益QC小组一、课题简介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奥特莱斯商业街项目,为综合性多层建筑,是济南西部地标性建筑。工程位于济南市槐荫区二环西路以西、美里路以北。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地上两层(局部三层),建筑高度为13.2米。 本工程建筑形象的设计,以16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小镇作为原型,打造具有异域风情的开放型商业街区,立面效果复杂多变色彩鲜明。2、课题概况GRC是用水泥砂浆作为母材,抗碱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混合材料,具有可塑性强、强度高、抗折、抗弯性能以及耐火性好,是一种优秀的新型建筑材料。本工程外墙GRC构件使用量大,需40400,主要分为线条型构件、半圆柱、涡卷托底及特大异型构件等。GRC构件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外立面效果的观感效果。二、小组概况1、QC小组概况 制表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表时间:2015年08月05日2、QC小组人员小组成员概况表序号姓名文化程度职务组内职务组内分工1刘 伟本科项目经理组 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2龚 飞本科主任工程师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3宋晓静本科技术负责人副组长现场技术负责4马祖国本科专职质检员组员方案编制5刘晓丽本科项目经济师组员成本比较及核算6路则庞本科技术员组员质量检查7陈海彪本科施工员组员现场落实8高吉增本科施工员组员现场落实9张永伟本科资料员组员各项资料、信息收集 制表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表时间:2015年08月05日3、 QC小组活动计划QC小组活动计划及实际对比表活动内容活动时间计划活动起止时间实际活动时间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P选题理由2015.08.05 - 2015.08.10现状调查2015.08.11 - 2015.09.01确定目标2015.09.02 - 2015.09.04原因分析2015.09.05 - 2015.09.10要因确定2015.09.11 - 2015.10.01制定对策2015.10.02 - 2015.10.10D实施对策2015.10.11 - 2015.11.14C效果检查2015.11.11 - 2015.11.25A巩固措施2015.11.26 - 2016.01.26总结2016.01.26 - 2016.02.05 制表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表时间:2016年02月05日4、小组荣誉历史 本QC小组先后获得2013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2014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2015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等荣誉。三、选题理由制图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图时间:2015年08月10日四、现状调查 课题选定后,小组通过对正在施工的四个类似工程的外墙GRC构件,共400个构件认真调查。发现GRC构件不合格点103个,不合格点数占总数的25.7%,安装合格率为74.3%。QC小组对103个点不合格的构件进行分类,列出如下调查表:项目A工程B工程C工程D工程合计样本点100100100100400不合格点23272528103合格率77%73%75%72%74.3%平均值(77%+73%+75%+72%)/4=74.3%制表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表时间:2015年08月25日 小组人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影响外墙GRC构件安装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序号项目不合格数频率(%)累计频率(%)备注1接缝处开裂5654.454.42构件本身破损2827.281.63连接件固定98.790.34构件直线度54.995.25接缝平整度32.998.16连接件间距21.9100合计103100100制表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表时间:2015年09月01日 小组人员通过分析影响外墙GRC构件安装质量的因素,绘制排列图如下:制图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图时间:2015年09月01日 根据“影响外墙GRC构件安装质量的因素表”和“影响外墙GRC构件安装质量的因素排列图”,我们可以看出来,“接缝处开裂”和“构件本身破损”出现的频率依次是54.4%和27.2%,两者的累计频数为81.6%。因此我们判定: “接缝处开裂” 和 “构件本身破损”是影响外墙GRC构件安装一次验收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五、设定目标1、课题目标值设定 为了提高外墙GRC构件安装的一次验收合格率,本QC小组确定的目标值为:由活动前的合格率74.3%,提高到93%以上。现状与目标合格率对比柱状图 制图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图时间:2015年09月04日2、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根据现状调查,“接缝处开裂”和“构件本身破损”是造成外墙GRC构件安装的一次验收合格率低的主要问题,两者占总问题数的81.6% ,如果将这两个问题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控项目,使其90%得到有效解决的话,GRC构件安装合格率将提高到:74.3% +(1 - 74.3%)90% = 97.43% 93% 能够达到QC预定目标六、原因分析从排列图看出接缝处开裂、构件本身破损是影响外墙GRC安装合格率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我们QC小组进行分析,绘制出如下关联图:制图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图时间:2015年09月11日按照因果分析关联图主因和问题的判断方法,找出了接缝开裂、构件破损的12个末端原因,分别为:1、缺少技术交底;2、缺少技术培训;3、施工方案针对性差;4、检查标准未掌握;5、材料进场验收不严格;6、加工机械保养差;7、吊装方式不合理;8、连接件厚度不足;9、连接件固定不牢;10、伸缩缝设置不合理;11、网格布宽度不足;12、接缝工艺不合理七、要因确认针对以上12条末端因素,小组召开会议,分别进行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计划表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的依据及标准确认负责人确认时间因素1缺少技术交底 已编制技术交底记录,内容比较详细,可操作性强现场调查分析有符合要求的技术交底,工人100%签名;龚 飞2015.9.15因素2缺少技术培训 施工人员进场后是否对其进行技术培训现场调查分析现场考核,考核成绩达到80分以上张永伟2015.9.15因素3施工方案针对性差 施工方案内容现场调查分析施工内容切合现场施工需要且符合规范相关要求宋晓静2015.9.20因素4检查标准未掌握 是否有工序漏检现场调查分析三检制度完善,资料齐全,检查覆盖率100%马祖国2015.9.20因素5材料进场验收不严格 材料进场验收的规范性现场测试测量材料进场验收报验及时、资料完整,验收程序符合规范要求马祖国2015.9.20因素6加工机械保养差 机械设备保养情况现场测试测量机械设备按时保养,运行状况良好宋晓静2015.9.20因素7吊装方式不合理 构件吊装方式及保护措施现场验证全部采用机械吊装,吊运过程要对构件进行保护路则庞2015.9.25因素8连接件厚度不足 连接件厚度现场测试测量根据图纸要求,构件中连接件要求采用303mm热镀锌扁钢路则庞2015.9.25因素9连接件固定不牢 校核连接件固定情况现场测试测量连接件固定牢固,不晃动宋晓静2015.9.25因素10伸缩缝设置不合理 伸缩缝留设位置现场验证现场大不大30m在阴角或其他不影响外观部位设置伸缩缝陈海彪2015.9.15因素11网格布宽度不足 接缝处网格布留设的搭接宽度现场测试测量根据规范要求,接缝处网格布宽度不小于10cm,每侧搭接不小于5cm。陈海彪2013.9.15因素12接缝工艺不合理 接缝处网格布黏贴工艺及质量现场验证接口外侧用抗裂砂浆粘贴一层耐碱网格布,网格布要求平整、牢固高吉增2015.9.30 制表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表时间:2015年09月12日QC小组全体成员对上述12个末端因素逐一进行验证,具体如下表:1、末端因素验证一:末端因素 缺少技术交底确认时间2015年9月15日确认地点现场办公室负责人龚 飞确认方法现场调查分析标 准有符合标准的技术交底,工人100%签名要因确认过程2015年9月15日,龚飞在现场办公室查阅了本工程关于GRC施工的技术交底记录,并根据现场情况对本交底记录内容进行了核对。同时根据劳务人员花名册,核对GRC现场作业人员接受交底情况。 外墙GRC技术交底记录及工人签字情况结 论 本交底记录针对性强,符合规范要求,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均收到交底并签字确认,交底覆盖率100%,符合要求非要因2、末端因素验证二:末端因素 缺少技术培训确认时间2015年9月15日确认地点现场办公室负责人张永伟确认方法现场调查分析标 准现场考核,考核成绩全部达到80分以上要因确认过程项目部对GRC施工劳务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和工艺操作指导,并由龚飞负责编制专门针对GRC施工技术要点的问卷,张永伟负责进行劳务人员考核。考核标准分为80分合格,GRC施工班组参加考试28人,成绩90分以上10人,成绩达80分以上12人,成绩80分以下的6人,合格率仅为71.4%。外墙GRC专项技术会议现场及签到情况 考核成绩统计表成绩GRC班组(人)95分100分390分95分785分90分780分85分580分以下6是否要因 部分作业人员对施工作业要求掌握程度不够,存在盲目施工的现象,不利于整体质量控制。要 因3、末端因素验证三:末端因素 施工方案针对性差确认时间2015年9月20日确认地点现场办公室负责人宋晓静确认方法现场调查分析标 准施工内容切合现场施工需要且符合规范相关要求要因确认过程2015年9月20日,宋晓静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带班、班组技术骨干讨论本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优缺点。根据一段时间以来施工情况,汇总现场出现的问题,比对方案中给出的控制措施及相关工艺要求,确定方案是否合规、是否合理。外墙GRC施工方案讨论会议结 论本工程方案主要采取的是传统作业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搬运、就位、调整。考虑到部分GRC构件厚重,弧形,最大的平面展开尺寸45001300 mm,重量85kg,且钢管外脚手架架宽800mm,架上操作空间小,采用传统方案的人工搬运操作,安装、微调困难等不利因素,方案中针对性的提出了采取了“采用一个定滑轮固定,结合一个动滑轮起吊的滑轮组吊装工艺”,有效的保证了施工需要。 非要因4、末端因素验证四:末端因素 检查标准未掌握 确认时间2015年9月20日确认地点施工现场及办公室负责人马祖国确认方法现场调查分析标 准三检制度完善,资料齐全,检查覆盖率100%要因确认过程2015年9月20日,马祖国通过现场参与工序交接检查、隐蔽验收检查,并核对过往GRC施工留存的检查验收记录,对照施工日志,核实“三检”制度执行情况及验收资料时效性、完整性、真实性。结 论本工程“三检”制度落实严谨,资料留存完整 ,资料时效性、完整性、真实性均符合要求,工序检查覆盖率100%。非要因5、末端因素验证五:末端因素 材料进场验收不严格 确认时间2015年9月20日确认地点施工现场及办公室负责人马祖国确认方法现场测试测量标 准材料进场验收报验及时、资料完整,验收程序符合规范要求要因确认过程2015年9月20日,马祖国通过现场参与进场材料验收,检查材料报验、资料审核及现场观感检查等验收程序,对照规范要求的验收项目,逐条落实材料进场质量控制情况。同时,在办公室翻阅以往材料进场验收资料,确定其时效性、完整性及真实性。结 论材料员对进场的每车GRC构件的裂痕、划伤、擦伤、色差等质量缺陷逐一验收,不合格品勒令退场,并对构件进行了统一的编号、标识。验收程序符合要求。非要因6、末端因素验证六:末端因素 加工机械保养差 确认时间2015年9月20日确认地点施工现场及办公室负责人宋晓静确认方法现场测试测量标 准机械设备按时保养,运行状况良好要因确认过程2015年9月20日,宋晓静通过现场检查,落实机械运转情况,检查设备保养制度的落实情况:(1) 每天上班前及下班后,对机械进行全面检查,有故障及时排除;(2) 每5天进行1次机械保养。结 论现场设有兼职保养人员1名,工作认真负责。操作设备运行良好,能按照保养要求定期保养,记录齐全。非要因7、末端因素验证七:末端因素 吊装方式不合理 确认时间2015年9月25日确认地点施工现场负责人路则庞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 准全部采用机械吊装,吊运过程要对构件进行保护要因确认过程2015年9月25日,路则庞在现场观察记录GRC构件的吊运情况,与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对比。同时观察构件在吊运过程中是否存在被动破损情况。 现场吊装过程中被破坏的构件结 论现场材料全部采用机械吊装、人工局部搬运的方式进行运输,但是成品保护措施不当,存在构件运输过程中破损的情况。要 因8、末端因素验证八:末端因素 连接件厚度不足 确认时间2015年9月25日确认地点施工现场负责人路则庞确认方法现场测试测量标 准根据图纸要求,构件中连接件要求采用303mm热镀锌扁钢要因确认过程2015年9月25日,路则庞在现场随机抽取GRC连接件20个,用游标卡尺进行厚度检测。得到厚度数据详见下表:3mm厚连接件厚度现场实测值(单位:mm)序号厚度序号厚度序号厚度序号厚度序号厚度12.9222.8532.9043.0452.8762.8472.7082.9392.90102.84112.76122.83132.86142.80152.75162.80172.68182.70192.83202.92 3mm厚连接件厚度现场实测值数值分布图 现场实测连接件厚度结 论热镀锌钢板厚度(普通级)允许偏差:允许上偏差+0.3mm,下偏差-0.5mm。由实测值可知,现场连接件厚度符合规范要求。非要因9、末端因素验证九:末端因素 连接件固定不牢 确认时间2015年9月25日确认地点施工现场负责人宋晓静确认方法现场测试测量标 准连接件固定牢固,不晃动要因确认过程2015年9月25日,宋晓静在GRC班组长的配合下,在现场随机对已施工完成的20处连接件进行晃动检测,其中设置在混凝土构件中的10根连接件固定牢靠,无晃动现象;另取10根设置在加气保温切块中的连接件进行测试,发现4根有晃动现象,其中1根被拔出。连接件固定不牢,被拔出结 论连接件的牢固性指直接关系到GRC构件的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运营。因此,连接件不允许出现固定不牢的现象。此末端因素不符合要求。要 因10、末端因素验证十:末端因素 伸缩缝设置不合理 确认时间2015年9月15日确认地点施工现场负责人陈海彪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 准现场大不大30m在阴角或其他不影响外观部位设置伸缩缝要因确认过程2015年9月15日,陈海彪在现场统计外墙伸缩缝位置,核对施工图纸位置并随机测量10个伸缩缝间距长度,落实是否存在伸缩缝间距过大的现象。测量数据如下:伸缩缝间距现场实测值(单位:米)序号间距序号间距序号间距序号间距序号间距125.2225.2325.2429.6525.2625.2725.2825.2925.21028.4 伸缩缝间距现场实测值分布图结 论经过现场实测实量,未发现超过设计要求最大间距的现象。所有伸缩缝均位于外立面阴角处,符合要求。非要因11、末端因素验证十一:末端因素 网格布宽度不足 确认时间2015年9月15日确认地点施工现场负责人陈海彪确认方法现场测试测量标 准根据规范要求,接缝处网格布宽度不小于10cm,每侧搭接不小于5cm。要因确认过程2015年9月15日,陈海彪在现场随机抽取在施状态GRC构件接缝处的网格布搭接预留宽度20处,测量数据如下:接缝处网格布搭接宽度现场实测值(单位:cm)序号宽度序号宽度序号宽度序号宽度序号宽度112212312.5411512611.5713813912.51012.311111211.21311.81412.21512.21610.31711.51812.41912.22010.8 接缝处网格布搭接宽度现场实测值分布图 现场实测拼缝处网格布搭接宽度结 论经过现场实测实量,未发现小于规范要求最小搭接宽度的现象,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非要因12、末端因素验证十二:末端因素 接缝工艺不合理 确认时间2015年9月30日确认地点施工现场负责人高吉增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 准接口外侧用抗裂砂浆粘贴一层耐碱网格布,网格布要求平整、牢固要因确认过程2015年9月30日,高吉增在现场随机抽取完成状态GRC构件接缝20处,观察拼缝感官质量,其中3处存在明显的质量缺陷,主要表现为拼缝开裂、错台,合格率仅为85%。结 论GRC构件的整体美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构件间拼缝的处理效果,拼缝处理不当、合格率低将直接影响到后续面层施工的质量。因此,此末端因素不合格。要 因综上所述,影响本工程影响外墙GRC安装合格率的要因有四条:1、缺少技术培训2、吊装方式不合理3、连接件固定不牢4、接缝工艺不合理八、制定对策1、对策选择与可行性分析 小组成员认真分析“缺少技术培训”、“吊装方式不合理”、“连接件固定不牢”、“接缝工艺不合理”这四条要因,开动脑筋,敞开思想,积极献言献策,相互补充和启发,理清对策和思路,从多角度提出各种对策方案。对策评价选择表序号要因对策方案评估综合得分选定方案有效性可实施性经济型可靠性时间性1缺少技术培训重新按照原交底培训6676833用BIM技术丰富内容77887372吊装方式不合理引入辅助装置,微调现有吊装方式7798940重新设计新吊装设备67786343连接件固定不牢重新改进固定方案8788738加强检查力度68666324接缝工艺不合理研发新型拼缝装置6777633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7788737制表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表时间:2015年10月03日2、制定对策表 小组人员开动脑筋,敞开思路,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遵循5W1H原则制定下列对策表。对策评价表序号要因对策实现目标措施地点完成时间责任人1技术培训不及时及时组织全员的技术培训学习使作业人员熟悉操作流程和质量要点;确保考核成绩100%达到80分以上。组织班组进行理论学习和实地考核业务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选聘一名技术水平过硬、责任心强的施工人员任班长。提高施工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保证GRC构件的施工质量。会议室及施工现场201510.15龚飞2吊装方式不合理合理选择吊装设备,采取辅助设施 确保构件吊装过程中破损率不超过2%1、大型构件采用机械吊装,小构件人工装卸吊装时采用软带,在接触部位垫厚棉布,减小破损2、安装专人指挥装卸施工现场201510.15路则庞3连接件固定不牢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确保有足够的连接点连接件固定牢固,构件不晃动1、采取合适的连接方式,不能用锚栓的部位采用焊接2、确保有足够的连接点,连接点间距符合要求3、裸露于空气中的连接件及焊缝进行防腐处理施工现场201510.15宋晓静4接缝工艺不合理增加接缝槽,改善接缝处理工艺减小接缝处的应力,减少接缝处裂缝的出现1、GRC构件接缝处设置接缝槽2、接缝处采用两道网格布3、接缝处设置伸缩缝施工现场201510.15高吉增制表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表时间:2015年10月10日九、对策实施1、对策实施一:针对“技术培训不及时”采取的措施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现场有的施工人员对GRC构件安装施工的技术缺乏经验,不熟悉相应的工艺要求,我们于2015年10月13日至10月15日,分三次对GRC安装班组进行集中式培训,邀请到项目公司主任工程师,请他对所有相关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结合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和安装程序,通过计算机结合文字、图片做成教学课件,对施工规范和安装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具体生动、详细的讲解,解决了原先单凭文字讲解工人理解不透的难题。2015年10月15日,对所有参加培训的GRC施工班组人员进行统一考试,共26人参加测试,其中18人成绩在90分以上,8人成绩在80分以上,未出现低于80分的不合格现象。考核成绩统计表成绩GRC班组(人)95分100分690分95分1285分90分580分85分380分以下0制表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表时间:2015年10月16日 实施效果: 工人熟练掌握安装技术及工艺要求,安装质量明显提高。2、对策实施二:对“连接件固定不牢”采取的措施本工程为框架结构,与构件相连的结构有现浇混凝土,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针对对应部位结构不同,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具体如下:(1)建筑物对应部位结构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强度大于C20且厚度大于100mm时采用不低于8mm的锚栓或膨胀螺栓,不符合上述要求时,采用焊接方式安装。(2)建筑物对应部位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置换块,置换块应采用C20级以上细石混凝土灌注,锚栓应安装在置换块中心位置,不符合上述要求时采用焊接方式安装。(3)当GRC构件自重小于25kg时,安装连接点不小于4个;当构件自重大于25kg时,每增加10kg,应至少增加两个连接点;连接点间距不大于500mm。(4)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时,焊接钢筋时,双面焊缝不小于5d钢筋直径,单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应小于12d钢筋直径。禁止使用点对点,点对面的焊接方式。(5)裸露于空气中的连接件及焊缝要进行防腐处理。实施效果:连接件固定牢固,无构件出现松动、晃动现象。 连接件固定牢固,处理效果佳3、对策实施三:针对“吊装方式不合理”采取的措施为了能减少或避免GRC构件在运输、吊装过程中的破顺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大型构件采用机械吊装,小构件由人工装卸,装卸时注意轻拿轻放,安排专人指挥装卸。 (2)吊装时采用软带替代钢丝绳,在接触部位加垫厚棉布等措施,减小接触部位的应力,避免损坏。 (3)由于构件壁厚较薄,运送构件时,要用聚乙烯苫布保护制品四角等露出部位,用绳子等固定,防止倒塌,构件要竖置运送。 (4)进行航材料严格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退货。实施效果: 吊装完成后GRC构件基本无严重破损,局部出现破损可采用简单措施进行修补并不影响后期外立面观感。4、对策实施四:针对“接缝处理工艺不合理”采取的措施传统工业做法:传统GRC构件处理接缝时,在接缝内部用抗裂砂浆填满,外侧用粘贴砂浆粘结一层网格布,粘贴砂浆过多,会使该部位凸出,会影响构件表面的平整度,影响观感,也影响后续工序的施工;粘贴砂浆过少,网格布粘贴不牢固。由于GRC构件受到温度和湿度影响,容易引起膨胀和收缩,会在接缝位置产生较大应力,应力无法分散,从而在此处产生裂缝。针对以上情况,项目部成员集思广益,创造性的提出了解决办法,决定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 GRC构件在接缝位置设置接缝槽,宽50mm,深5mm。解决了网格布粘结不牢固和粘结砂浆凸出构件的问题。(2) 在施工工艺上,两相邻构件留置不小于5mm的缝隙,在接缝部位内部缝隙中用发泡剂填充密实,在接缝槽底部先用专用抗裂砂浆粘结一层不小于10cm宽的耐碱玻纤网格布,然后用专用抗裂砂浆将接缝槽抹平,并在表面再粘贴一层不小于10cm的网格布。 接缝处平面图 接缝处剖面图改进后改进前 接缝槽 普通构件接处 改进后构件接缝处改进后改进前 传统接缝处理后效果 改进后接缝处理效果改进后改进前 传统接缝处理后效果 改进后接缝处理效果改进后改进前 传统接缝处理后效果 改进后接缝处理效果实施效果: 采用新的处理工艺后,由于接缝内部填充的是发泡剂,在接缝处的集中应力被抵消,在该处应力较小,不容易产生裂缝,而且在接缝接近表面处粘结了两层网格布,增强了接缝的抗裂能力。同时,由于设置了接缝槽,抗裂砂浆和网格布不会凸出构件,表面平整,为后续工序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用新的处理工艺后,构件接缝处裂缝大大减少,达到了预期效果。十、效果检查经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们对GRC构件安装合格率进行了效果检查,现场抽取200个点,其中不合格点9处,合格率为95.2%。根据抽查结果绘制了质量问题统计表:质量问题统计表序号项目不合格点数频率(%)备注1接缝处开裂111.12构件本身破损111.13连接件固定222.24构件直线度222.25接缝平整度333.46连接件间距00合计9100 制表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表时间:2015年11月15日质量问题饼分图制图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图时间:2015年11月15日总计检查200处,发现不合格点数9个,合格率为95.2%。实施后目标值实施前95.2%93%74.3% 制图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图时间:2015年11月25日十一、效益分析1、质量效益 小组活动后,我们验收检查外墙GRC构件安装的一次验收合格率为95.2%。我们的目标实现了!制图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图时间:2015年9月25日2、社会效益(1)活动的成功,创优领导组和QC小组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我公司先进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受到了设计、建设、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展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为企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维护了集团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也为保证工程创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本工程是济南市重点工程,是世界名品店的聚集地,外立面装饰是其主要特色,GRC构件较好的安装质量,使设计意图得到更深的诠释,获得社会的好评。完成后局部实景图3、经济效益通过我们QC小组创新的GRC构件安装安装方式,提高了施工质量,提升了建筑物的美感。同时减少了返工、人工剔凿、修补造成的材料浪费。本工程共计GRC构件约26000个,即接缝共26000个。(1)按照新方法施工后,与传统施工进行对比,共减少裂缝、构件破损等质量问题数量为: 26000(174.3%)81.626000(192.5%)46.74542处 经过核算,每条裂缝修补含人工、材料等约计15元/处: 节省修补费用45421568130元。(2) 构件破损率大大减少,节约了重新返厂制作和运输构件的成本: 节省费用约8000元。(3) 安装质量的提高,缩短了施工工期, 节省人工、设备租赁等费用约15000元。合计节约成本:68130+8000+15000=91130元 建设单位对经济效益的认可 监理单位对经济效益的认可4、无形效益 经过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我们高质量的完成对GRC构件安装相关质量问题的预防、处理工作。小组成员从中得到了锻炼:不仅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质量意识,并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90监督意识质量意识成员理论水平改进意识团队精神65 8575 907585859575解决问题能力8090 制图人:张永伟 审核人:刘伟 制图时间:2015年12月15日十二、巩固措施1、编写标准化作业文件 在总结了本次QC活动成功经验后,为了进一步巩固QC成果,小组成员将施工作业总结的数据、资料和实施阶段的各项措施编辑成册,编写出外墙GRC构件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号:SDSJJT-ZYZDS-GL-017),作为今后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参考资料和技术指导文件。并且我们将继续开展全面质量学习活动,结合公司质量手册,把ISO9001质量标准与QC活动有机地结合,把质量推向新的水平。同时,该作业指导书还被编入山东三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雷隐蔽工程检测方案(3篇)
-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猫咪线描画课件教学
- 高中语文小说类课文优化教学例谈
- 工程保险营销企划方案(3篇)
- 高墙天台改造工程方案(3篇)
- 牧场铲车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饮酒课件
- 农业产业链升级2025年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 廉洁建设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4陆上风电项目造价指标
- 生命教育 课件 .第一章 生命诞生
- 2025年安徽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HACCP体系评审表范本
- openEuler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 课件 第8章网络连接
- 《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与案例分析课件
- DG∕TJ 08-2035-2014 建设工程监理施工安全监督规程
-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及要点解读
- 兽医体系及兽医基础知识的学习
- 小学四年级美术社团活动计划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通信原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