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农场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国有农场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国有农场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国有农场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国有农场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国有农场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央、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直接有力的重农、扶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科技示范基地的国有农场生产情况如何?党的惠农政策落实得怎样?面对新形势,有何新的发展举措?带着这些问题,7月4日13日,农业局组织专班深入所属的7个国有农场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国有农场现状及取得的成效(一)基本情况农业局下辖7个国有农场,其中特产场5个(蔡家渡、玉皇顶、小塘沟、柞蚕场、蜂园场)、良种场1个、砖瓦场1个;总面积14225亩,其中果园面积3060亩、茶叶面积160亩;总人口1556人,正式职工292人,其中管理人员58人,技术人员71人,离退休人员120人;拥有固定资产1489.9万元;从1985年至今累计上交税收320万元。2004年柑桔产量达440万公斤,同比增长100万公斤,增幅30%,茶叶1000公斤,同比减产500公斤,减幅35%,良种7万公斤,同比基本持平,柑桔苗木60万株,实现销售收入480万元,同比增加118万元,增幅52%,实现利润19万元,同比增长1.7万元,增幅10%。其现状是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基础设施有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好转,农场社会秩序基本稳定。(二)充分肯定农业三场取得的成就1、科学示范引导,带动了柑桔产业的兴起。1963 年,根据我市的气候、土地等资源特点,市蜂园场率先从华中农大引进了尾张温州蜜柑在草店基地引种试种,示范成功后,小塘沟、蔡家渡、玉皇顶等国有农场也相继开始发展柑桔生产,并把柑桔作为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到2004年,农业三场柑桔面积已达3060亩,实现了正式职工人平10亩柑桔的种植面积,7个农场中场场有柑桔基地,家家种植柑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国有农场的科学引导下,从七十年代至今,我市兴起了两次柑桔发展热潮。2004年底,全市柑桔面积已达18.5万亩,年产优质柑桔1亿公斤,农民年柑桔收入近亿元,被列入全省优质柑桔板块基地。目前,柑橘不仅已成为农业三场的支柱产业,同时也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的一大优势产业。可以说,我市柑桔产业的兴起,国有农场有不可磨灭的功劳。2、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八十年代以来,国有农场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公益性职能上,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蔡家渡果园场先后从中柑所、华中农大等科研院校引进纽荷尔、红肉脐橙;大浦、兴津温柑;杂柑等柑橘新品种示范种植,为全市柑橘品种结构优化提供了1000多万株优质苗木和6.8万斤接穗。市良种场为全市提供优质小麦良种220万斤,优质杂交稻种150万斤,为全市农作物良种普及及高产栽培模式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玉皇顶果园场推广的柑橘矮密早丰生产技术,创造了柑橘亩产过万斤的高产记录,成为全市柑橘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示范园。柞蚕场机制名优茶生产及乌龙茶的研制开发技术,促进了全市茶叶向机械化生产和产品多样化方向发展。小塘沟果园场的龟井、尾张温柑1989年双双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水果金杯奖”,率先使我市农产品成为部优产品,打开了“三北”市场的销路。近年来,国有农场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场的带头作用,不但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柑橘品改、标准化生产、生态高效种养等20多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而且还办起了柑橘分级打蜡加工厂,年帮助果农促销、代销柑橘1亿多斤,蔡家渡等5个场还积极参与并通过了全省无公害柑橘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前,在国有农场的示范引导下,全市农业良种普及率达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8%以上,大大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步伐,提高了全市农业的综合生产效益。3、产业化经营显山露水,辐射带动能力大为增强。到2004年,7个农场中有省级重点场、十堰市重点龙头企业1家,有市级龙头企业6家,有5个场通过了省农业厅“无公害柑桔”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蔡家渡果园场的“武当”牌柑桔商标荣获2004年度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国有农场为主体,以柑橘为主导产业,以种植大户为基础的“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集柑桔良种引进、苗木繁育、栽培管理、技术推广、商标品牌、果品加工、分级包装、市场营销等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辐射带动全市12个产桔乡镇,10万农户,年生产柑橘1亿公斤以上,年生产柑桔苗木300多万株,促进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另外,市良种场充分发挥制种基地的人才、技术优势,辐射带动习家店小茯岭村发展成为全市闻名的制种专业村。市蜂园场、市柞蚕场也辐射带动周边的村组、农民发展茶叶,走上致富之路。4、固定资产规模扩大,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到2004年,农业三场的总资产由建场初的265.8万元增加到1489.9万元,固定资产规模增长35.9倍。职工住房、供水供电、通场道路、卫星电视等生产、生活设施有所改善。二、国有农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有农场在生产发展中取得了一些值得社会充分肯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应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扶持政策不到位。自2000年以来,国家、省、市实施的扶贫攻坚、退耕还林、农网改造、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乡村道路建设、特产税减免、危房改造、良种补贴、抗旱救灾、低保医保等一系列重农、扶农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广大农民受益非浅,深感党和政府的关怀。而国有农场身为企业、身处与周边农村相同的地理位置,本应该享受与农村一样的优惠政策。但在扶持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市、乡两级政府都没将其列入扶持范围,未得到惠农政策“半点甘露”,呈现出“农场不如农村、农工不如农民”奇怪现象,如2004年全市农村都免交特产税,而国有农场仍在上交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场的积极性。(二)经济发展缓慢。国有农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由于改革滞后,加之地理位置偏僻,现有的农场管理体制极为不顺,农场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充分调动起来,农场对上难以负责,对下难以管理,工作难于开展,导致农场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国有经济正逐步萎缩,非公有经济又很难发展起来。(三)企业包袱沉重。在适应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农场还背负着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沉重的历史包袱(如建场初期的债务、),农场还承担着“小社会”的管理职能,农场辖区内大量的社会性事务及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纳入属地统一管理和发展规划,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义务教育、通场公路等公益职能,项目多,费用大(2005年玉皇顶场投入通场公路的资金38万元,蔡家渡25万元),均由农场自己承担,致使目前的农场身为企业,名不符实。(四)、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过高,农场难以承受。现在国有农场属于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职工增资同行政事业单位一样,所以档案工资都很高,实际上,大部分国有农场职工收入很低(每月300元左右),场的连年亏损(2004年7个农场盈利-43.3万元),但养老保险要按职工档案工资的28%缴纳(2004年应交纳64.5万元),不仅农场难以承受高额缴费,职工也难以承受,实实在在属于低收入高缴费。三、国有农场改革发展的对策随着我国农业税免除政策的实施,“十一五”期间,国有农场的改革发展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根据省、市“关于推进国有农场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按照“市场运作、因场制宜、分步实施、保持稳定”的总体原则,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逐步将国有农场建设成为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场。(一)加大对国有农场的重视扶持力度。目前,国有农场陷入的这种困境,固然与其经营管理及自然条件有关,但由于历史,政策等客观因素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应该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应把国有农场改革发展纳入全市的统筹规划当中,在落实扶贫开发、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建设、低保医保、农网改造、抗旱救灾、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时,应同当地周边村民一样看待。对农场所遗留的历史问题,应出台特殊优惠政策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扶持,这样才能确保农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周边发展相协调、相一致。(二)狠抓“科技兴企”战略的实施。坚持依靠科技,狠抓内部挖潜,结合农业标准化技术的实施,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高新技术,全面提高以柑桔为主的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争创无公害柑桔生产示范基地,当好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羊”,增强科技示范带动能力。(三)大力发展项目农业。扩大开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收有实力的、有成果的大专院校和企业,开展互惠双赢的项目合作,逐步提升国有农场的经济效益。(四)加快农场内部管理机制改革。1、内部机构的改革。通过精简农场内部机构,减少人员设置,逐渐推行聘任制,提高干部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干部管理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激活企业的活力,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打下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