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在校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在校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在校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在校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工业大学在校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河南工业大学在校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小组成员杨晓冲土木F0904班学号:200948040517孙宇赫土木F0904班学号:200948040515王松林土木F0904班学号:200948040516常 鹏土木F0904班学号:200948040514张哲哲土木F0904班学号:200948040529导言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场所。从高中来到大学,课余时间充裕了很多,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自由了不少。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都在做些什么?他们是如何点缀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的?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安排好业余的生活做有意义的事,对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调查时间自本学期第6周起,截止至第10周。其间每周五晚上(第九周校运动会,暂停小组会议)特色理论课结束后召开例会,对当周调查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周工作作出安排。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全部在校生为总体,随机抽样,样本容量不定,用样本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每周六周日中午在运动场地、学校钟楼广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全体在校生;晚上深入E04和D03公寓楼学生宿舍进行走访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土木建筑学院全体在校生;网上调查每天均在百度河南工业大学贴吧“工大小窝吧”里进行,面向河南工业大学全体在校生。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简要分析了同学们出现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以便引起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更合理的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让大家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满足。摘要为了解现在的大学生,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我们调研小组对河南工业大学包含研究生在内的全体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和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从高中那个被人整日督促的时代走过来后,在没有人管的情况下,普遍缺乏自控能力,不能对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因此,当今大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明确自身目标,制定有效合理的时间安排;加强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注重身心健康,促进自我发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不辜负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嘱托,才能无愧于父母、无愧于自我,才能真正做到青春无悔,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勇敢担当起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时代重任。关 键 词:大学生 规划 课余生活 身心健康 校园文化活动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全部在校生为总体,随机抽样,样本容量不定,用样本调查结果推断总体。具体调查方式分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和网上调查三部分,问卷调查地点为运动场和钟楼广场,对象为全体在校生;走访调查主要在E04和D03学生公寓楼进行,调查对象主要为土木建筑学院全体在校生;网上调查在百度河南工业大学贴吧“工大小窝吧”里进行,面向河南工业大学全体在校生。共印发问卷300份,采集到有效数据295份;走访调查168人次,采集有效数据168人次;参与网上调查537人次,采集有效数据485人次,共计采集有效数据948人次。有效数据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研究生各为265、281、236、132和34人次。男生587人,女生361人,人员涉及全校15个学院。调查显示,我校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安排的课程不够合理。大一、大四和研究生阶段课时安排偏少,其中63.7%的人每周课时在11-20小节,也就是平均每天一大节课多一点;大二、大三集中学习专业课,可是总数基本上都在每周21-30小节甚至更多,导致课上老师讲完之后课下根本就没有复习时间。本来专业课程就比较难学,学校这种安排不仅让学生难以学好专业课程,也大大减少了大二、大三学生的课余时间。所以大一学生72.5%感觉课余时间很充裕;而大二、大三感觉课余时间不够充裕甚至没有课余时间的比例达到了78.2%;大四学生则有一大半认为课余时间不够充裕,原因在于要投入考研复习,而认为课余时间比较充裕的基本上都是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研究生则普遍认为课余时间一般充裕。66.0%的同学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只是有时候有计划,经常有计划的同学仅占18.7%,此外,基本可以按照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占23.6%,50.7%的人一般做不到按照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还有约7.0%的同学根本没有计划,。由此不难表明许多同学对于自己的课余时间并没有明显的计划和安排, 即使有了计划也只是很少人能按计划行事,导致许多宝贵时间的白白浪费。 在样本调查 948 人中,48.5%的大学生在大学里的感受是一般,27.2%的大学生觉得充实,16.8%的人觉得在大学里空虚,有少部分的人对大学生活没感觉。课余生活取向年级差别大。二,三年级女生的主导取向为逛街和看电影,男生则为打游戏和参加体育锻炼。大一的主导取向是积极参与各种社团、交际活动,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对学习还是比较重视的.许多学生称虽然感觉时间都被活动所占据了, 但还是会更加抓紧时间学习,同时也会积极参与一些有利于培养能力,又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此外,高年级的同学在上网和男女友交往方面花的时间也较低年级多。总体上看,占用课余时间较多的活动是娱乐,其次是学习,再者是社团工作 和社会实践,运动是占课余时间最少的活动。我们还发现在安排个人课余时间时,有,38.1%学生是随意安排只为开心,而选择发展个人兴趣、充实大学生活和促进学习的各占约两成。大多数人认为课余时间就是用来放松的,不管还有多少事情没做,开开心心是第一位的,至于作业、任务之类的,等放松完了再去管它。该数据表明我校同学对于自己的业余生活整体上呈现一般般的状态,课余生活安排不够合理和充实。 影响闲暇时间分配的因素:38.2%的大学生是认为学校课程是影响自己闲暇时间分配的至关重要的因素,21.0%的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原因来安排课余时间,30.4%的学生是在家人或朋友的影响下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又少部分人不知道为何安排课余时间。 调查发现,在对待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的问题上,有43.7%的同学认为不营销学习就行,29.1%的表示无所谓,17.2%的同学选择了兼职可以锻炼自我,积累社会经验,其余10%则认为做兼职是在浪费时间,并且有过做兼职经历的学生只占样本总数的16.8%,其中绝大多数为大一、大二新生,他们刚到大学,对新的生活比较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一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所学课程相对较为简单,课时也不是太多。由此可见尽管课余时间做兼职可以得到一定收入,但我校大学生对外出做兼职并不支持,普遍认为做兼职挣到的工资非常有限,很难让人得到锻炼,也很浪费时间,对人的约束太大,特别是对于女大学生而言,这种工作具有一定危险性。我校大学生花在网上的时间有59.6%的人平均每天在1小时一下,28.3%的人每天上网在1-3小时之间,其余22.1%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而且这部分人的上网时间大部分都在5-6小时,并且基本上都是男生。上网时,男生绝大多数都是在网购、关注NBA篮球赛或是玩游戏;而女生则是看电影或是浏览QQ空间。真正去关注时事新闻和查阅学习资料的很少,而且基本都是在考试前去到网上搜索相关论文。关于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同学在课外学习方面花的时间还较为不够,有近40%的同学在课外的学习低于2个小时,其中男同学在课外的学习低于2个小时的还不足28%。大三同学上自习频率相对较高,有62.9%的同学选择了每天都上和有空就上,有考试才上和从来不上的比例之和为37.1%。大一、大二经常上自习比例稍低,为48.2%,大四和研究生每天都上和有空就上仔细比例奇低,我想大四学生出现这种状况可能与大四学生考研结束学习压力空前减小有关,而研究生则是学习方式转变造成了这一结果。而去图书馆的次数则是理工科学生明显低于文科学生,男生大大低于女生。综合全校数据来看,几乎每天都去图书馆的学生仅占3.3%,有52.4%的同学两三天去一次或是每周一次,还有44.3%的同学很少去或是几乎不去图书馆。从中不难看出,我校学生没能有效把课余时间利用到学习上,学生整体学习风气不够浓郁,学校的公共教学资源如图书馆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至于校园文化活动,有高达近九成的同学认为学校的业余生活不够丰富,现有校园文化生活远远不能满足同学的需求,参加学校社团和学校的一些活动,对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大,这些社团活动质量不高,太形式化,有些纯粹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结果是劳民伤财,没有任何意义。有3/4的同学表示曾经参加过院校学生会包括社团组织的活动,但其中有28.6%的同学表示他们是被班级或是学院以多种方式变相强制报名参加的,另外有另外有47.4%的同学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是为了得到学校奖励或是期末综合测评加分,只有24.0%的同学是由于自己的兴趣选择自愿性参与。这表明当前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流于形式,虽然院校的初衷是好的,但却远没有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调查结果还显示,闲暇时间的利用对自己的成绩影响很大,在班级排名前十的同学普遍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而排名倒数的同学则把课余时间安排的非常糟糕。而绝大多数同学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有91.8%的同学认为闲暇时间的利用对自己的成绩影响很大或是有一定影响,而选择影响较小和没有影响的同学综合仅为8.2%。可见在明知闲暇时间的利用对自己有很大影响的情况下,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自我约束能力。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这个问题急需得到整个社会的重点关注和妥善解决。结论与成因从我组的问卷调查情况来分析,大多数大学生享有的业余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但是如何利用这宽裕的时间倒成了一个问题。大学生对业余生活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因而也没有明确的安排、计划。现如今的大学生业余生活基本上是靠上网、看书、逛街、睡觉以及兼职来维持的,这种业余生活称不上是丰富多彩。归纳发现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缺乏明确目标,一直在前进路途中茫然无所适从,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课余时间也就无法合理安排;二、 没有合理规划,不会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三、 不够珍惜时间,时间使用效率不高;四、 自制力差,易受外界诱惑的干扰而打乱原有计划;在中小学阶段长达十几年里每天都有人告诉自己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的时期过后,我们很是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意识,而且进入大学之后紧绷的神经一下进入懒散阶段,随性地过着大学生活的每一天。学校的社会环境太过宽松,以至于学校周边鱼龙混杂,没有一定自制力的大学生涉及的各方面太多;五、 没有竞争意识,贪图安逸生活,在大学里觉得没有人约束,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对于外界的竞争好不理会;六、 缺乏高层次追求,学习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和谋得一份好职业。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必然缺乏内在的驱动力,而处于被动、消极状态。这样的追求目标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缺乏崇高的理想,因而所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往往是有限的,特别当他们遇上困难时,往往会知难而退。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就不会强烈和持久;七、 学校社团和学生会的一些活动质量不高,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贴近学生生活,对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大;八、 现有的校园文化氛围,不能满足同学的日常需要,这也是校园的学生业余活动的场所不能满足学校发展所造成的。在学校里学生的业余生活很单 一,除了能去去图书馆、阅览室,大部分还是选择去网吧;九、 而我们的社会唯分数论英雄的教育体制,也大大压迫了当代青年学子,是这群本应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或沦为考试制度的奴隶,或因屡次受挫最终选择沉沦度日。真正的业余生活可以增长见识、锻炼身体,达到身心健康及自身修养提高的效果的。而在这些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业余生活其实很难实现,唯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确保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改善建议我们根据发现的问题总结改善的建议:A. 对于学生1. 我们应该找准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以学习为主 、一专多能 、广交人际、发挥特 长、改正缺点 、完善自我;2. 关心国家大事:作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应该在课余时间,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等途径多多关心国家大事,切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3. 结识人脉:21世纪人脉很重要,大学生熟悉互联网,可以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实名制的社交网站,比如校内网、互助求职网、等,拓宽自己的人际圈;4. 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大学生,一方面需要作为弄潮人,熟悉数字化社会;另一方面应该注重自己的学业,合理调整上网与学习时间比例,建议广大大学生多了解、多掌握关于网络的知识,为迎接新型数字化社会做准备; 5. 课余时间多留意就业信息、现状与动向,由于现在人才竞争激烈,市场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就业压力增大,导致许多大学生产生危机感。一些在校大学生为日后适应社会激烈竞争,提前做好“充电”工作,在课余时间主动联系实习单位和第二语言、计算机的学习,在校大学生们课余时间“充电热”的现象,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的现实;6. 发展兴趣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大学生们要利用业余时间多多发展自己的特长哦,不要仅仅只是爱好,要升级为一项特长,这个特长要优于一般人;7. 外出旅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学生如果在课余时间能够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对增长见识、放松身心无益是好事情;8. 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在世界各国,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我国也不例外,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是走向独立和社会生活的起点。学生通过打工接触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形成以自立为荣的朴实健康的社会风气,让更多的同学有积极的事可做。B. 对于学校1、 帮助学而生找准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目标,有了目标,才回为着目标朝着方向去发展和奋斗,才能更合理地安排课余生活;2、 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自律能力,增强对外界的诱惑的抵制力。增强抵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才明白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应该做什么;3、 突出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学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学校还还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讲座,文娱活动,社团活动,体育比赛活动等等,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心得体会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开展了关于河南工业大学在校生课余活动的问卷调查,这次活动进行的还比较顺利。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安排的情况,大概知道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趋向,从这次活动中,让我能够去思考一些问题,更合理的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让大家的大学生活过得富有意义。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要想推动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最快捷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大力推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健康顺利发展。因此,我们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障。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要坚持德育为先,深化教育改革,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当代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组总结自3月30日第一次小组会议之后,全体成员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工作。调查过程中,我们遭遇了多种多样的波折,如被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