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班化学课题报告.doc_第1页
高一班化学课题报告.doc_第2页
高一班化学课题报告.doc_第3页
高一班化学课题报告.doc_第4页
高一班化学课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 关于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的调查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课题题目关于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的调查组别高一11班化学课题组指导教师邢旭东组长李云飞课题组成员邢海波、王大宁、徐琪伟、韩爱民、何虎霖、张旭斌、赵银强、许潘红、罗莉、成翔、田生江、李建龙、王媛、刘亚星目标: 希望在本次调查中,了解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的利与弊,走出误区,有更健康的生活。内容: 了解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的市场及对人体的危害。 目的与意义:我们通过及时调查分析,发现同学们对饮料的需求很大,并没有注意到饮料对人体的危害。所以经讨论。决定以“对于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的调查”为课题进行学习性研究。任务分工:论文撰写: 问卷调查: 数据查询:李云飞 邢海波 王大宁 徐琪伟 活动计划:讨论研究内容,确定主题,拟订实施方案,人员分工开展研究课题方 法:1:对校内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抽取3位不同科目老师询问采访,向校内商店和校外商店进行饮料销量的调查,并向受访者派发问卷(可开展网络问卷)。 2: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搜查相关数据。3:将网络书籍中的相关内容,数据加以分析整理。4:根据整理内容设立相关报告。5:修改、整理报告与论文可行性:分工明确,组员可就自己能力完成相关事务,将报告完成。预期的成果:论文总结:同学们实践能力增强体会:在研究性学习中,同学们锻炼了实践组织能力,不仅在学习上更加努力,更增强了工作能力,责任感。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的调查报告l 碳酸饮料1. 定义:碳酸饮料,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柠檬酸等酸性物质、白糖、香料,有些含有咖啡因,人工色素等。除糖类能给人体补充能量外,充气的“碳酸饮料”中几乎不含营养素。2. 碳酸饮料的分类:可乐型汽水、柠檬型汽水、橙型汽水、其它型汽水3. 目前市场上的品牌:可乐、雪碧、芬达、七喜、美年达、脉动、百事、健力宝、醒目4. 碳酸饮料的益处:研究表明,足量的二氧化碳在饮料中能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还能通过蒸发带走体内热量,起到降温作用。5. 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危害:1.碳酸饮料导致肥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美国儿科学杂志报导,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喝碳酸饮料越多,他们肥胖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俄亥俄州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每天多喝一罐碳酸饮料可将儿童肥胖的风险提高60%。而且营养低、热量高的碳酸饮料让孩子们少喝了牛奶和其它有营养的饮品,减少了他们发育成长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 2.碳酸饮料含有气体,即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会刺激胃液分泌,胃酸过多容易感觉腹胀,降低食欲,而减少日常饮食摄食。饮食中若营养素摄取不足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学习效果、运动成绩、工作表现和身体健康。 3.过量地喝碳酸饮料,其中的高磷可能会改变人体的钙、磷比例。研究人员还发现,与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的人相比,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的人骨折危险会增加大约3倍;而在体力活动剧烈的同时,再过量地饮用碳酸饮料,其骨折的危险也可能增加5倍。 4.专家提醒,儿童期、青春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活动量大。如果食物中高磷低钙的摄入量不均衡,再加上喝过多的碳酸饮料,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不仅对骨峰量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会给将来发生骨质疏松症埋下伏笔。 6. 具体事例:a- 对骨骼的影响磷酸导致骨质疏松碳酸饮料的成分大部分都含有磷酸,这种磷酸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骨 骼,常喝碳酸饮料骨骼健康就会受到威胁。因为人体对各种元素都是有要求的,大量磷酸的摄入就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 一旦钙缺失,对于处在生长过程中的少年儿童身体发育损害非常大。缺钙无疑意味着骨骼发育缓慢、骨质疏松。有数据显示,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它青少年的3倍。 骨质疏松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逐渐下降,故中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特别是老年妇女。有研究显示,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特别是奶及乳制品又摄入不足,非常容易引发骨质疏松。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碳酸饮料都含有磷酸。大量磷酸的摄入就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从而影响到骨骼和牙齿。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容易缺钙,所以也应该尽量少喝碳酸饮料。b- 对牙齿的影响英国科学家近日发现,碳酸饮料是腐蚀青少年牙齿的重要原因之一。 报告称,常喝碳酸饮料会令12岁青少年齿质腐损的几率增加59%,令14岁青少年齿质腐损的几率增加220%。如果每天喝4杯以上的碳酸饮料,这两个年龄段孩子齿质腐损的可能性将分别增加252%和513%。在接受调查的1000名青少年中,12岁孩子饮用碳酸饮料的比例为76%,14岁孩子为92%。而在所有年龄段的被调查者中,有40%的人每天喝3杯以上的碳酸饮料。 牙科协会科学顾问利兹凯对此深表忧虑:尽管喝无糖碳酸饮料减少了糖分摄取,但这些饮料酸性仍然很强,也可能导致齿质腐损。 二氧化碳气容量是碳酸饮料一个特征性指针,足够的二氧化碳气容量能使饮料保持一定的酸度,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并可通过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二氧化碳气容量达不到一定含量,就不能称为碳酸饮料。l 果汁饮料1. 定义:果汁饮料是以新鲜水果为原料经过物理方法如压榨、离心、萃取等得到的汁液产品,一般是指纯果汁或100果汁。各种不同水果的果汁含有不同的维生素等营养,而被视为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饮料,但其缺乏水果所有的纤维素和过高的糖分有时被视为其缺点。2. 果汁饮料的分类:果汁、果浆、浓缩果浆、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浓浆、水果饮料3. 目前市场上的品牌:椰树牌、统一、康师傅、美汁源品牌、汇源果汁、露露、农夫果园、娃哈哈果奶、乐百氏4. 消费者构成特征:由于果饮市场的发展尚处在初始阶段,行业的主力目标市场尚未成型,市场正处于发育成熟时期。一项对36个大中城市12万多名消费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果饮消费者的构成中,女性占54.1%,撑起了果饮市场消费的半壁江山;同时,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特征,其中20岁至40岁的消费者占据了61.3%的市场份额;此外,中专以上学历者对果饮市场的消费热情上升,并且学历越高,消费人群比率越大;从职业结构看,白领人士对果汁饮料较欢迎,其中金融、保险人员等高知群体为果饮重度消费人群,渗透率达48.5%;从收入看,1500元月收入家庭是果饮消费的支撑点,月收入在1000元至2500元的家庭占消费总人数的61.7%,这说明工薪阶层、年轻人群是果饮消费的主力军。5. 消费人群分布:6. 消费人群收入分布:7. 营养分析:因为人们一般早餐很少吃蔬菜和水果,所以早晨喝一杯新鲜的果汁或纯果汁应该是一个好习惯,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和营养。可惜的是人们常常喝一杯牛奶,无法再喝下别的了。要注意的是,空腹时不要喝酸度较高的果汁,先吃一些主食再喝,以免胃不舒服。不管是鲜果汁、纯果汁还是果汁饮料,中餐和晚餐时都尽量少喝。果汁的酸度会直接影响胃肠道的酸度,大量的果汁会冲淡胃消化液的浓度,果汁中的果酸还会与膳食中的某些营养成分结合影响这些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使人们在吃饭时感到胃部胀满,吃不下饭,饭后消化不好,肚子不适。除了早餐时外,两餐之间也适宜喝果汁。 人们喝果汁大多是因为觉得有营养,而且好喝。许多人认为果汁可以代替水果,喝果汁可以补充水果中的营养成分(例如维生素C),特别是应该给不爱吃水果的孩子多喝一些,甚至完全取代饮用水。 但果汁也不能完全代替水果 。 老人和小孩适量少喝点果汁可以助消化、润肠道,补充膳食中营养成分的不足。 成年人如果不能保证合理膳食,通过喝果汁适量补充一些营养,也算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还有些人不爱喝白开水,有香甜味道的果汁能使他们的饮水量增加,保证了身体对水分的需要,的确也是一件好事。 果汁中保留有水果中相当一部分营养成分,例如维生素、矿物质、糖分和膳食纤维中的果胶等,口感也优于普通白开水。比起水和碳酸饮料来说,果汁的确有相当的优势。但是大部分果汁之所以“好喝”,是因为加入了糖、甜味剂、酸味料、香料等成分调味后的结果。 果汁的营养和水果有相当大的差距,千万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果汁不能完全代替水果。首先,果汁里基本不含水果中的纤维素;第二,捣碎和压榨的过程使水果中的某些易氧化的维生素被破坏掉了;第三,水果中某种营养成分(例如纤维素)的缺失会对整体营养作用产生不利的影响;第四,在果汁生产的过程中有一些添加物是必然要影响到果汁的营养质量的,像甜味剂、防腐剂、使果汁清亮的凝固剂、防止果汁变色的添加剂等;第五,加热的灭菌方法也会使水果的营养成分受损。因此,对于能够食用新鲜水果的人来说,整个的水果永远是营养学上最好的选择。8. 误区:误区一:喝果汁可以代替吃水果新鲜的果汁的确是最接近鲜水果的东西了,但喝果汁并不能代替吃水果。当水果压榨成果汁时,果肉和膜被去除 了,在这个过程中,维生素C也会减少;果汁类饮料通常要经过高温消毒处理,不少营养成分也因此失去。另外,水果中的植物纤维也是有益健康的,但在榨汁时,这些植物纤维也被剔除。误区二:果汁类饮料可以代替白开水果汁类饮料中,或多或少会加入添加剂,如大量饮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还会增加肾脏过滤的负担。误区三:果汁喝得越多越好由于果汁中大量的糖不能为人体吸收利用,而是从肾脏排出,长期过量饮用,可能导致肾脏病变,产生一种称作“果汁尿”的病症。另外,过多摄入果糖会引起消化不良和酸中毒现象。误区四:药物和果汁同服。果汁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呈酸性,如将一些不耐酸的或碱性的药物与果汁同服,不仅会降低药效,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如磺胺药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