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核性质:开卷考查 考核类型:小论文 考核时量:120分钟 考核题目:比较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评分标准: 1、标题:10分 选题范围;选题新颖度;文字提炼。 2、意义及研究现状:20分。 意义分析透彻度; 研究现状了解程度。(500字) 3、论述思路(结构):40分。中心突出;思路清 晰;结构完整;标题提炼精准。(二级标题) 4、主要观点:20分。观点明确,观点正确(300字) 5、参考文献:10分。格式规范;数量(5条以上) 三、论述思路: 前言:一个备受关注的中西文化交流事件 一、 爱情主题下的重合与交错 1、爱情至上的主题诉求 (同) 2、中国式的爱情变调 (异) 3、文化观照下的中西爱情观 (文化探源结论) 二、女性意识中的契合与背离 1、“自卑自虐”的女性心理 (同) 2、主体意识的强调与缺位 (异) 3、文化观照下的中西女性意识 (文化探源结论) 三、审美风格上的趋同与陌生 1、紧张激越的艺术追求 (中) 2、清空宁静的意境营造 (西) 3、中西美学背景的差异 (文化) 结语:文化误读与艺术策略 (结论) 与赵氏孤儿当年在欧洲所引起的接受冲击波相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当代中国所引发的反响也许算不了什么,但相同的接受方式却极容易让人将这两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事件”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谓相同的接受方式是指将异国的作品通过嫁接、改编,整合成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新作。这是一种创造性接受。当年中国戏剧家纪君祥的剧作赵氏孤儿被伏尔泰改编成了西方式的悲剧中国孤儿,而如今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则成就了中国当代影视新人徐静蕾的同名电影。该电影最近在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上获了一项大奖并引起了中外媒体、网络及观众极大的热情与关注,因此,该事件就不应仅仅被看作是年轻艺人心血来潮的某种尝试,而应被看作是中西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一次深度碰撞,它所折射出来的问题同样意味深长。 笔者实在不能责怪改编者,因为改编者所呈现的这份“空洞的爱”,是其潜在的“文化基因”造成的,或者说是无法避免的。老北平四合院中的特殊氛围,琵琶曲制造出的独特意境,使改编者不得不时时确认着自身的中国人身份,因此,表达起爱情来不免有些心虚和气短。中国人历来不善于表达或者是羞于表达爱情。在传统文化中,“爱”这个字眼从不指向“男女之情”,倘若要表达爱情,也不过用“相思”或者“相知”这样模糊含混的词语来指代,即使是表达爱情最为直率、最为热烈的乐府诗上邪,也不过说到“我愿与君相知”这个份上。当然,笔者在这里最想指出的是,中西文化在爱情这一问题上存在的差异决不只体现在表达上,其根本差别是对“爱情”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比较而言,西方人更注重爱的过程即“恋情”,中国人则更注重爱的结果即“婚姻”。翻开西方文学史有关“爱情”题材的篇章:无论是十日谈中的爱情故事,还是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无论是斯汤达、托尔斯泰等现实主义作家对爱情生活的描写,还是拜伦、雪莱、普希金等浪漫主义诗人的爱情诗篇,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作家写男女之事总是喜欢写“婚前情”、“婚外情”,他们偏好在恋爱过程上做文章,且极尽渲染铺张之能事,然而一旦言及婚嫁则嘎然而止。 比较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题:从 透视中西妓女形象 二、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动态 金陵十三衩是当今影视界一部相当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中塑造的一系列妓女形象更是引来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除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感悟式点评外,学术界也发出了相应的声音。电影评论 文学界分别刊登了高超的文章金陵十三钗人物身份刍议;徐钢的金陵十三钗是爱国主义还是情色生意;杨兰的平等的受难和受难的不平等:从女性视角看 等,这些文章都避开了题材、主题、艺术手法等问题,而把焦点集中在“妓女”形象上。不过,这些评论基本上都是基于形象塑造的成败而言的,目前尚未有从历史文化的广角角度来看待妓女形象问题的。本文将从影片的妓女群像的特征出发,回溯中国文学中典型的妓女形象,并在中西文学乃至中西文化的比较中,进一步认证中国文学艺术中妓女形象的特征及其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相信这项研究对于研究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来说是一个突破,在关于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妓女形象的研究方面也应该可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看法。 三、研究思路(提纲) 一、“十三钗”:惊世骇俗的妓女群像 (一)妓女群像的人性光辉 1、乐观朴素的人生态度 2、知恩图报的侠义心肠 3、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二)妓女群像的独特气质 1、独立自由的精神品质 2、开放洒脱的性格张力 3、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二、妓女群像的文学透视 (一)中国文学妓女形象扫描 1、侠肝义胆赵盼儿 2、刚烈坚贞杜十娘 3、情义双全李香君 4、自我救赎陈白露 (二)比较视域下的中西妓女形象 1、苦涩忧郁与乐观大度 2、软弱退缩与果敢不屈 3、自甘堕落与自我醒悟 三、中西文学妓女形象特质的文化探源 1、妓女行业的制度特色 2、性观念的压迫与歧视 3、压抑与反抗的反相关系 三、主要观点 1、金陵十三钗中的妓女形象具有惊世骇俗的人性魅力。 2、金陵十三钗中的妓女形象的人性魅力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 3、中国文学中的妓女形象比西方文学中的妓女形象有着更完美的 人格特质,在女性形象方面形成一种倒挂现象。 4、性观念的保守与妓女行业的制度特点正是刺激中国妓女反向而行的 根本原因:极度的压迫和更严酷的生存状态使中国妓女越是压抑越是反抗;无所失去 也无所顾虑;无所顾忌中也更容易潜回到人的本质层面。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陈思和.文学中的妓女形象.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02:114 ;116 2文史精华编辑部 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下卷.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01:346;470;277;315 3邵雍.中国近代妓女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3 4 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8:122 5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七十九,旌表.广 :158 6江晓原.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海南出版社,2010.7:134 7 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河南出版社,出版日期:111 * * 关于比较文学论文的 开题报告 ? 一、论题: 民族文化身份与国际意识的碰撞及调和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中国当代的接受 二、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艺术文化事件的介绍和评价 2、研究状况介绍 3、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意义 (学术意义,现实文化意义) 四、主要观点: 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被改编事件,是中西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 一次深度碰撞。 2、 作为当代人的“多元文化”背景,使创作者有意识向“国际话语”靠拢,但 民族文化身份又使她自觉和很努力地进行着“中国式”的表达,由此,中 西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尤其是中西文化中不同的爱情观念、女性意识以 及美学原则等在这里实现了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交汇与碰撞,与此同 时也实现了彼此间各自文化特质的认证与彰显。 3、 关于来信在原著和改编中呈现出来的种种文化和艺术上的差异,笔 者以为,这既包含有某种文化层面的“误读”,同时也不排除是一种文化 意义上的策略。 五、参考文献: 1三人书简高尔基、罗曼?罗兰、茨威格书信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158. 2陈明辉 .爱情换了地方没那味道. 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5年1月9日. 3 韩耀成 .茨威格精选集?编选者序.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15. 4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损检测RT初级笔试高频题库及答案集
- 2025年文化旅游策划师面试问题解析指南
- 2025年外事招聘日语笔试试卷模拟题
- 艺术节开幕辞模板
- 2025年二手车鉴定面试常见题型
- 2025年村级水管员招聘考试重点题
- 2025年人工智能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心理咨询师国家认证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岗前考核题库含答案解析
- 课件中插入网格的方法
-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系统HSPM培训教材
- 2025年蛇年年会汇报年终总结大会模板
- 存款代持协议书范文模板
- DB3301T 0374-2022 疗休养基地评价规范
- 胖东来企业文化指导手册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历年真题合集+答案解析】2024年教资高中历史
- 委托别人找工作的协议
- 医技三基三严知识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 Y -S-T 732-202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截面图册 (正式版)
- 不定代词专项练习(附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