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本-格式3.doc_第1页
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本-格式3.doc_第2页
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本-格式3.doc_第3页
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本-格式3.doc_第4页
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本-格式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物权占有制度基本理论研究 院系名称法学院专 业2013级法硕(非法学)二班指导老师学生姓名 黎佳怡1、 本课题研究背景 占有制度作为一项古老的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的possessio,融合口耳曼法的Gewere,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争议最大的民法制度之一。占有制度也是物权法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制度之一,是财产法律关系的基础,其在维护社会和平和秩序,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构建物权法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要在范围和层次上不断递进和扩大,加之世界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张,被占有物的范围、内容和层次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几乎所有的物和权利都具有了实在的或潜在的稀缺性,成为占有的对象,因此占有的客体出现广泛性和不可预测性。在争取财富的最大化利用与增值的今天,如何利用一物使其在性能上发挥更大的功效成为私法自治的范畴,占有在内容上呈现开放性。在占有方式上,自先法权时代的自然占有,直至今天交易中广泛使用的的己被虚化了的占有,使得占有概念更加变幻莫测。而法律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一种状态是否构成民法上的占有,构成何种占有,是请求权的行使基础,因此明确占有概念是对占有进行保护的前提。 正是出于对占有制度重要性的认识,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物权法将占有单列一编进行了规定,这是我国立法对占有制度的首次规定,是我国物权立法的一个重要进步。然而,占有制度博大精深,内容磅礴复杂,关于占有制度的争议非常多,关于占有概念,占有的性质等问题在理论上争议很大,占有制度的价值更是众说纷纭,不同的法系以及不同的国家立法体例关于占有的规定也各不相同。正因为此,物权法对占有制度仅进行了粗略的规定,占有的概念、性质等基本理论问题均未加以规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但理论上的争议并不能成为立法予以回避的理由。面对众多的占有理论学说,我们应采取务实的态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佳选择。2、 本课题研究意义 对占有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消除物权法相关制度的矛盾与冲突,健全物权体系,并为物权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占有制度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维护交易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有自从作为法律问题被纳入到人类研究的视野内的那一刻起,就被先前的学者及当前的专家们认定为是最复杂,同时也是充满疑惑的一项制度。从占有制度的历史沿革上考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学者对其都有不同的解释,法律对其也有不同的规定。有关占有的概念、性质及在物权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甚大。所有这些都给占有制度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我国物权法制定的过程中,对占有制度也有很多争论。我国物权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占有制度作出了专章规定,但是与物权的其他制度相比较,其条文还是过于单薄,明显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鉴于我国目前占有制度还欠完善、理论研究还欠深入的现状,笔者认为,对占有制度的研究非常必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三、本课题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十二铜表法是最早对占有行为进行规范的成文法。国外最早对占有进行研究的著作,当首推德国学者萨维尼于 1803 年所完成的论占有一书。直至现在,它仍然被认为是经典之作。该书出版后,占有受到了广泛讨论,并直接影响了德国民法典对占有的立法规定。在论占有一书中,萨维尼详细论述了关于占有的相关问题,包括占有的概念、取得、持续、丧失、保护以及准占有等。萨维尼通过对罗马法的原始篇章的总结归纳,来论述占有的每一个规则。虽然德国民法典并未完全采纳萨维尼的观点,但论占有仍然对德国民法典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1889 年,耶林发表了作为所持要素的所持意思以外不在需要其他的意思一文,针对萨维尼关于占有的构成提出了不同观点。此后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学者关于物权占有制度的论著相继出版,如日本学者川岛武宜所著的所有权法理论、舟桥淳一所著的物权法、原田吉庆所著的罗马法、意大利学者桑德罗斯契巴尼选编的民法大全物与物权等著作都涉及对占有制度的研究内容。 2、国内研究综述 与对物权其他制度研究论著的洋洋洒洒相比,对占有制度的研究在我国显得较为“冷清”。其原因可能是这与研究占有制度需要查阅大量的外文资料,考察其历史渊源和比较现代各国的立法规定,致使研究困难较大。我国至清末修律前立法都没有明确确立占有制度,而且对占有的规范比较零散,根本谈不上系统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事立法的逐渐完善,学者对占有制度有了更多的研究,代表性的成果有:梁慧星先生所著的中国物权法研究、王利明先生所著的物权法研究等,为占有制度奠定了学理上的基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博士论文,如杨佳红的民法占有制度研究、刘智慧的占有制度研究、齐瑞华的论占有的效力、季境的论民法上的占有等,这些论文都对占有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台湾地区对于占有的研究成果比大陆地区丰富。主要有王泽鉴先生的民法物权:用益物权占有、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以上论著都对占有的基本理论、占有的效力、占有的保护等方面作了详尽而严谨的介绍与论述。另外,林诚二、史尚宽、郑玉波和王伯琦等诸多学者对占有制度的相关问题也都做了独到的研究,提出许多观点。四、本课题研究内容提纲 本文以占有制度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在于占有的保护。但本文又不仅仅局限于该制度本身的研究,而将该制度置于整个物权法体系中加以考察,努力寻找占有制度与其他物权制度的逻辑关系(特别是与物权变动的关系),从而恢复占有制度在物权法体系中应有的地位。本文根据以上思路,分以下四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占有制度的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 本章主要考察了罗马法、日尔曼法中的占有和德国、法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中的占有制度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脉络,旨在说明占有制度是一项古老的但又是不断发展的制度,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占有制度的基本理论 本章以占有保护为线索,在研究占有的概念、性质、社会功能、分类以及占有的推定和保护等关于占有制度基本理论的同时,分析了占有保护的原因、法律基础和具体制度,试图把握占有制度自身内在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占有制度与物权变动本章在研究占有制度与物权变动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的同时,试图论证占有是物权的基础,占有制度在物权法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第四章:我国占有制度存在的不足本章针对我国物权法中占有一编的考察,提出我国物权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第五章:完善我国占有制度的建议 本章针对我国物权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完善的建议。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 本文主要采用了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法解释学的研究方法。通过间接资料分别对罗马法和日耳曼法中的占有制度进行了分析,理清了罗马法和日耳曼法对占有制度的规定。通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大陆法系国家对占有制度的对比,了解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占有制度与古代占有制度的不同,及其对占有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最后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和法解释学的方法在对占有制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占有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且提出了完善我国占有制度的具体建议。6、 参考书目1郑玉波.民法物权M.台湾:三民书局,1990.370.2魏振赢.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91.3刘得宽.民法诸问题展望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1.356.4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一条文、说明、理山与参考立法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89.5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926.6王泽鉴.民法物权(占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2001.169. 7咚柔.中国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2 8王利明.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810.9罗结珍.法国民法典译J.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516.10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94.11王茵.民法讲义2,物权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6-168.12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M,北京: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