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实习报告1.doc_第1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1.doc_第2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1.doc_第3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1.doc_第4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专 业 测绘工程 班 级 组 号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3年 5 月13日 至 2010 年5月28 日 目 录一、实习的目的及基本要求二、实习的内容及要求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五、参考工具六、实习心得数字测图实习报告2010-11-1至2010-11-12我们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在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数字化测图实习。一、实习目的及基本要求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数字化测图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本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好小组的实习任务。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为以后的测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应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二、实习内容及要求内容如下:1、数字地图测绘(1)练习和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2)每组测绘一幅1:1000的数字地图;(3)熟悉和掌握南方CASS地形测图软件编辑地形图的基本方法。2、数字地图的工程应用(1)完成测站改正;(2)完成设计路线的断面图绘制;(3)用DTM和断面法计算土方量。3、MAPGIS扫描矢量化熟悉MAPGIS软件进行扫描矢量化的步骤和方法。2、实习的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2) 掌握并熟练全站仪的使用。(3) 掌握使用数字成图软件(南方CASS)进行数字地图编绘的方法。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 采用草图法进行数字化测图,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在本次实习中利用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1、踏勘,选点本次实习地点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地形十分熟悉。老师带领我们在校区大门口选择一点作为已知点,根据一份小比例尺图,选出一条闭合导线,现场选出导线点,并均匀分布在校内,共计6个点。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是否相互通视,架设仪器是否安全方便。2、控制测量全站仪测角、测边:在已知导线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开机。同时将棱镜架设在待测点出对中整平。 在全站仪中创建一个文件CL24-02,用来保存测量数据.。 在当前文件下,按照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和给定的坐标、仪器高、目标高(取至毫米位),设置EDM,并瞄准后视点,进行后视置零定向。 定向完后仪器照准目标点棱镜,盘左盘右观测并测存,将屏幕显示结果记录在导线坐标记录表上。 导线边长、水平角施测要求及精度要求: 观测:水平角观测一个测回,起始点采用全圆方向法观测,内角采用测回法观测;距离测量往测一测回(瞄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直接读记平距; 取位:角度取至秒,距离取至mm,坐标取至mm; 限差:对中误差3mm,水准管气泡偏差1格,水平角观测半测回较差24,半测回归零差24,距离测量一测回读数差5mm; 精度要求:导线内角和闭合差2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4000。计算方法:由A点出发,取正北方向为0方向,测定连接角0,以及各个左连接角,那么对于各个边的方位角之间就有关系:,若0则-360,保证方位角在0360的范围之内。而对于第一条边P1P2边的方位角,同时也要注意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坐标正算,计算出各个点的坐标。 3、碎步测量(1)碎步测量技术要求碎步测量在观测精度上的要求没有控制测量的那么严格,在测量时也没有控制测量那么多要求和限制,一般情况下所得的数据精度完全符合碎步点的要求。本次实习,采用草图法进行碎部测量。一组中测站1-2人,镜站1-2人,领尺员(绘草图人员)2人。根据地形情况,镜站可用单人或多人。领尺员负责画草图和室内成图,是核心成员。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坐标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仪器高、镜高应量记至毫米。采用绘草图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2)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要素,并对各要素进行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及数字注记。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A、各级测量控制点均应展绘在图上并加注记。控制点按地物精度测定平面位置,图上应表示。B、测绘居民地和垣栅。居民地按实地轮廓测绘,房屋以墙基为准正确测绘出轮廓线,并注记建材质料和楼房层次,依据不同结构、不同建材质料,不同楼房层次等情况进行分割表示。1:500、1:1000测图房屋一般不综合,临时性建筑物可舍去。城区道路以路沿线测出街道边沿线,无路沿线的按自然形成的边线表示。街道中的安全岛、绿化带及街心花园应绘出。依比例尺表示垣栅,准确测出基部轮廓并配置相应的符号,不以比例尺的垣栅测绘出定位点、线并配置相应的符号。街道的中心处、交叉处、转折处及地面起伏变化处,重要房屋、建筑物基部转折处,庭院中,各单位的出入口等择要测注高程点,垣栅的端点及转折处也要择要测注高程点。C、凡具有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指示目标的设施应测注高程点,例如入井口、水塔、烟囱、打谷场、雷达站、水文站、岗亭、纪念碑、钟楼、寺庙、地下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等。D、独立地物是判定方位、指示目标、确定位置的重要依据,必须准确测定位置。独立地物多的地区,优先表示突出的,其余可择要表示。E、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所有的铁路、有轨车道、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均应测绘。车站及附属建筑物、隧道、桥涵、路堑、路地、里程碑等均需表示。在道路稠密地区,次要的人行道可适当取舍。公路及其他双线道路在大比例尺图上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若宽度在图上小于0.6mm时, 则用半比例尺符号表示。公路、街道按路面材料划分为水泥、沥青、碎石、砾石、硬砖、沙石等,以文字注记在图上。辅面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离。出入山区、林区、沼泽区等通行困难地区的小路,以及通往桥梁、渡口、山隘、峡谷及其特殊意义的小路一般均应测绘。居民地间应有道路相连并尽量构成网状。F、管线及附属设施的测绘。正确测绘管线的实地定位点和走向特征,正确表示管线类别。永久性电力线、通信线及其电杆、电线架、铁塔均应实测位置。电力线应区分高压线和低压线。居民地内的电力线、通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连线方向。地面和架空的管线均应表示,并注记其类别。地下管线根据用途需要决定表示与否,但入口处和检修井需表示。管道附属设施均应实测位置。G、水系及附属设施的测绘。海岸、河流、湖泊、水库、运河、池塘、沟渠、泉、井及附属设施等均应测绘。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所形成实际痕迹线为准,河流、湖泊、池塘、水库、塘等水压线一般按测图时的水位为准。高水界按用图需要表示。溪流宽度在图上大于0.5mm的用双线依比例尺表示,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沟渠宽图上大于1mm(1:2000测图大于0.5mm)的用双线表示,小于1mm(1:2000测图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要表示固定水流方向。水深和等深线按用图需要表示。H、地貌和土质利用等高线,配置地貌符号及高程注记表示。当基本等高距不能正确显示地貌形态时加绘间曲线,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天然和人工地貌形态,需配置地貌符号及注记。居民地中可不绘等高线,但高程注记点应能显示坡度变化特征。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在70以下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时宜表示为陡坎并测注比高,当比高小于1/2等高距时,可不表示。I、植被。应表示出植被的类别和分布范围。地类界按实地分布范围测绘。(3)地形图的检查与验收地形图的检查包括自检、互检和专人检查。3、其他注意事项在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全站仪的电池、备用电池均应充足电。外业数据采集时,记录及草图绘制应清晰、信息齐全。不仅要记录观测值及测站有关数据,同时还要记录编码、点号、连接点和连接线等信息,以方便绘图。数据处理前,要熟悉所采用软件的工作环境及基本操作要求。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实际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每隔3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测量毕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采用以上方法,要求队员之间要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草图绘制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员跑尺前确定好这一区域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为了节省时间要求要求两名草图绘制人员配合工作,即一名队员负责本测站的指挥协调,标记工作;另一名队员去规划下一侧站点的测量路线,和具体地物的草图速写。 另外全站仪是一个精确的测量仪器,只要在能通视的范围内都可以做到精确测量,所以在一个测站我们应尽量多的完成通视地物的测量,这就要求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使用通讯工具进行联络。4、内业数据传输:格式转换:将保存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成图软件(如CASS)格式的坐标文件格式。执行下拉菜单“数据/读全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这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均可以单击“选择文件”,在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输入。单击“转换”,即完成数据文件格式转换。展绘碎部点、成图: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定显示区”确定绘图区域;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位”,即在绘图区得到展绘好的碎部点点位,结合野外绘制的草图绘制地物;再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高程点”。经过对所测地形图进行屏幕显示,在人机交互方式下进行绘图处理、图形编辑、修改、整饰,最后形成数字地图的图形文件。5、内业成图方法: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 7.0软件进行成图。成图比例尺为1:1000。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所成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图形格式为DWG格式。内业成图具体过程1DAT文件的建立:通过软件将全站仪数据文件输出为.dat格式2展点(高程点或点号):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3,绘图,根据草图,选择南方CASS软件下提供的地物类型描绘4加图幅的方法:CASS7.0绘图处理-任意图幅,在参数设置中输入图名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五、参考工具1.城市测量规范 国家测绘局 测绘出版社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国家测绘局 测绘出版社3.测量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4.数字化成图系统cass9.0用户手册 南方测绘公司5.全站仪使用手册七、实习心得两个星期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静下心来细细的回想这两周第一次进行数字测图实习的我们,虽然遇到的麻烦不小,但也收获也很多,确实是很充实,很有意义。大家都表现得很积极,没有人怠慢工作,没有迟到早退的现象,大家合作的非常愉快。这是我们第一次运用全站仪测量,同时也将上学年学到的工程测量的知识与这学期学数字测图知识融和在一起,并付诸于实践。我觉得除了这些,我在实习中还学到了一种能力,那就是组织协调的能力,根据任务量的不同,我安排各个组员进行不同的测量任务,大家在测量过程中出现分歧时,我们会一起商讨,最后统一意见,所以很快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这次实践算是搞了一个小工程,绘制学校的地图。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再次熟悉了绘制地形图的过程,先布设导线网,这是成败的关键因素。其中选点在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点得选取要遵循通视性的原则,同时要懂得取舍,在通视的基础上保证工作量不至于太大。全站仪的使用以及南方CASS绘图软件也达到了熟练的地步。总之,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收获。 整个作业过程大致如下:第一天,我们首先进行选点,熟悉地形。由于一直使用索佳SET510K型号全站仪,并没有操作过中纬型号的全站仪,所以在正式开始测量前,周老师对我们进行了短时间的培训,让我们尽快熟悉这种型号的仪器。从实验室拿出仪器后先别急着测量,首先应该先检查一下仪器是否完好,脚架是否完好,如有状况和负责仪器的老师说明情况,防止自己小组付出不必要的赔偿。在实训开始前,我们并没有检查过除全站仪之外的仪器,但是在测量过程中才发现仪器的脚架出现了问题,最后只好做出了相应的处理,才保证了实习的正常进行,所以,领到仪器后一定要全面的检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接下来的几天里,情况好了很多,仪器操作也越来越熟练,测得也越来越好了,复测也达到了精度要求,不过依然还是有些小插曲,丰富着我们的测量生活。当导线闭合回已知点时,我们通过测得的数据计算,发现闭合后超出了给定的30MM的范围,这就是由于误差累积的原因造成的。最后找老师反映了一下情况,老师考虑到超限不是很多,再加上后面的碎步任务也比较重,允许我们就用这组数据。但是大家最终还是重新测了一遍,毕竟还是达标的数据用起来让人舒心。虽然中午没有休息,但是组员们个个干劲儿十足。碎部测量步骤:1.定向2.检核3.测量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开机。定向即将全站仪架在已知点,将棱镜架在另一已知点,将全站仪对准棱镜,再将已知点输入。.检核就是把棱镜架在另一已知点,将全站仪对准它进行测量,如果得出的数据和以有数据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表明全站仪已经架好,可以进行测量,否则要重新定向。由于时间较紧有一段时间我们在测量时没有进行复测检核,进度一直很快,但在最后的展点过程中,才发现原来有几站的碎步点出现很大问题,最后不得不返工,本想提高速度,反而减慢了速度,这是个教训也是个经验。在进行碎步测量的时候,大家在前几天吸取了导线测量的经验,第一天不求多,只求大家都弄清楚仪器,熟悉原理。我们第一天就测了七十多个点。第二天测了近二百多个点,第三天二百多个总是进程是越来越快。我们在碎步测量的时候,分组进行。一人看棱镜,二人绘制草图,一人操作仪器。剩下的一人负责去下一个测区看点,并绘制好草图,这样大大加快了速度,而且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碎步测量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很少,不过在测碎步中要注意的问题还是很多。例如,有些地方在测站点上无法测量,这时就必须进行图根加密点布设,在加密点上进行测量,当然精度不会很高。加密引起的误差我们是通过已知点来测量碎部点的,其最基本的条件是两点间要通视.所以当岁部点和已知点不通视时就要进行加密。加密点又要作为已知点用,所以当加密点出现误差时会使后面的点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在加密时要特别仔细。测量时如果未检核就会引起误差.我们把全站仪架在已知点,将其对准后视棱镜,输入后视点数据.但当全站仪不能对准棱镜时,又未进行检核就会出现误差.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进行碎部测量一般碎部点都比较多,如果每个点都进行检核会花大量时间.而不检核就要求进行定向时要确保精确,内业成图的实习比较轻松,其方法就是在外业无码功课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7.0软件进行成图。这次实习要求成图缩尺为1:1000。地貌与实地一致,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内业成图具体过程为1.DAT文件的建立:通过软件将全站仪数据文件输出为.DAT格局2.展点(高程点或点号):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即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3.绘图:按照草图,选择南方CASS软件下提供的地物类型描绘4.加图框的方法:首先,用矩形框框住绘制好的图,再利用工程应用查询图框的长,宽;在绘图处理的菜单下选择加任意向幅,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测图员的姓名、长宽、接图表等与图相关的内部实质意义,拾取图的左下角坐标。完成内业舆图勾绘。5.测站改正:选择地物编辑的菜单中选择测站改正,拾取某两点,在提示下输入新的坐标,完成改正。绘制地物时一定要细心,而且不同的地物在绘制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例如,在绘制台阶时,要有台阶的延伸方向根据草图顺时针或是逆时针绘制。CASS7.0在地物填充时要先在参数设置中点击确定,否则填充的地物会太过密集。在展高程点时须注意,要先将站点号图层关闭,方便辨认高程点,然后以10米的距离过滤,最后图幅整饰。绘图作业中,我们还在工程应用中完成了道路断面图,DTM和断面法计算土方量。并用其中的工程应用里的指导,生成EXCEL的土方量计算表,让我再一次的感受到了CASS软件的方便之处。在这次实习中我依然担任了组长的工作,我觉得这次实习使我在工程测量和数字测图上学到的知识,较为有体系的深埋在脑海中。测量学科是一项很严谨的学科,它要求的是精密。每一个测量工作者都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任何的一个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工作的错误。而且团队意识对于测量工作尤为重要,一个人工作能力强不是真正强,只有结合大家每个人的力量,才能完成好工作。但我们做得还不够好,在测量过程中经常会为一些问题争论不休,影响组员的团结协作精神。还有一些问题如纪律、果断决策上以及分工合作之间的关系处理上不是很合理,有待完善提高。相比于课堂教学,这次的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数字测图实习其实也就是对知识的一次综合利用。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现在细细想来,那十多天的经历,虽然很艰苦,但是却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各种困难的忍耐。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量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中纬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视线问题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 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 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 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更加快速。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习的进度。对于测量来说,确实没有一个人的英雄,只有做好合作包括本小组内部和各小组之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以了然于胸,对于书本的知识已基本掌握。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至少独立的观察、记录水准、和碎部测量的一站.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 在实习中,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推委和逃避,野外作业也没有给你回去翻书的时间,一切都必须在现场解决。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明白了理论知识的重要和大学时光的珍贵,在学校余下的时间里,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努力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为以后实际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在面对今 后的选择时更有勇气和信心。 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知识上还是心态上,我们组的仪器问题很好的磨砺了我们的心境。我想,经过这次实习,我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上外面干一个像这次实习一样小的工程是没有问题了。虽然实习很累,但是很有收获,要感谢学校给我们的这次机会。还有,感谢老师给每个组配置的两个对讲机,在实习过程中确实起了很大的用处。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可能影响全局。如果现在不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将来工作了,在实际操作中犯了错,导致的可能是成百上千万的损失.这次实习除了让我更好理解课内知识以外,还懂得了实地操作的步骤,和获得了实地测绘的感受,为今后两年的学习开好路.当地形图绘制出来时,我有一点激动,因为这次实习达到了初衷,那是我们两周的劳动成果。下面就是我们组在实习时用cosa平差出的部分数据- 近似坐标- Name X(m) Y(m)- T1 2000.000 2000.000 Q17 2008.910 1929.969 T18 1989.426 1900.894 T17 2057.996 1919.701 T16 2052.404 2015.690 T14 2090.090 2109.527 T11 2097.856 2163.922 T10 2090.041 2206.123 T9 2088.902 2301.524 T8 2042.379 2288.978 T7 1994.791 2261.482 T12 1992.082 2210.029 T13 2000.000 2122.237 T6 1918.093 2203.884 T5 1912.222 2118.381 T4 1861.786 2099.503 T3 1847.596 2049.232 T2 1819.760 2005.391 Q19 1909.579 2005.510 Q20 1917.363 1939.282 T20 1925.210 1862.309 T19 1975.728 1865.228 D5 1990.352 1861.566- 方向平差结果- FROM TO TYPE VALUE(dms) M(sec) V(sec) RESULT(dms) Ri- T1 T13 L 0.000000 2.00 -11.12 -0.001112 0.22 T1 Q19 L 86.304600 2.00 0.15 86.304615 0.25 T1 Q17 L 187.150200 2.00 10.97 187.151297 0.14 Q17 T1 L 0.000000 2.00 -1.00 -0.000100 0.13 Q17 T18 L 138.552000 2.00 1.00 138.552100 0.13 T18 T17 L 0.000000 2.00 0.37 0.000037 0.16 T18 Q17 L 40.500800 2.00 2.14 40.501014 0.16 T18 D5 L 256.004600 2.00 -2.51 256.004349 0.08 T17 T16 L 0.000000 2.00 -0.62 -0.000062 0.13 T17 T18 L 102.001000 2.00 0.62 102.001062 0.13 T16 T14 L 0.000000 2.00 0.34 0.000034 0.09 T16 T17 L 205.125700 2.00 -0.34 205.125666 0.09 T14 T11 L 0.000000 2.00 1.81 0.000181 0.16 T14 T13 L 90.054100 2.00 -1.25 90.053975 0.28 T14 T16 L 166.130900 2.00 -0.56 166.130844 0.19 T11 T10 L 0.000000 2.00 3.28 0.000328 0.13 T11 T14 L 161.230300 2.00 -3.28 161.225972 0.13 T10 T9 L 0.000000 2.00 -2.94 -0.000294 0.14 T10 T12 L 87.015700 2.00 6.75 87.020375 0.24 T10 T11 L 189.482300 2.00 -3.82 189.481918 0.15 T9 T8 L 0.000000 2.00 -0.95 -0.000095 0.16 T9 T10 L 75.353200 2.00 0.95 75.353295 0.16 T8 T7 L 0.000000 2.00 0.83 0.000083 0.12 T8 T9 L 165.042300 2.00 -0.83 165.042217 0.12 T7 T12 L 0.000000 2.00 2.36 0.000236 0.12 T7 T8 L 123.024800 2.00 -2.36 123.024564 0.12 T12 T6 L 0.000000 2.00 5.92 0.000592 0.17 T12 T13 L 90.242300 2.00 -6.26 90.241674 0.27 T12 T10 L 172.581100 2.00 1.78 172.581278 0.28 T12 T7 L 262.132900 2.00 -1.44 262.132756 0.15 T13 T12 L 0.000000 2.00 1.13 0.000113 0.21 T13 T1 L 174.484400 2.00 2.91 174.484691 0.22 T13 T14 L 256.485100 2.00 -4.03 256.484697 0.26 T6 T5 L 0.000000 2.00 4.70 0.000470 0.16 T6 T12 L 98.402900 2.00 -4.70 98.402430 0.16 T5 T4 L 0.000000 2.00 -2.81 -0.000281 0.17 T5 Q19 L 68.081800 2.00 0.93 68.081893 0.24 T5 T6 L 245.374700 2.00 1.88 245.374888 0.11 T4 T3 L 0.000000 2.00 -1.06 -0.000106 0.12 T4 T5 L 126.170000 2.00 1.06 126.170106 0.12 T3 T2 L 0.000000 2.00 -1.70 -0.000170 0.11 T3 T4 L 196.385600 2.00 1.70 196.385770 0.11 T2 Q19 L 0.000000 2.00 -1.58 -0.000158 0.17 T2 T3 L 57.281000 2.00 1.58 57.281158 0.17 Q19 Q20 L 0.000000 2.00 -12.93 -0.001293 0.13 Q19 T1 L 79.483200 2.00 2.41 79.483441 0.25 Q19 T5 L 171.544600 2.00 4.97 171.545097 0.26 Q19 T2 L 263.220900 2.00 5.56 263.221456 0.13 Q20 T20 L 0.000000 2.00 -4.27 -0.000427 0.09 Q20 Q19 L 180.530000 2.00 4.27 180.530427 0.09 T20 T19 L 0.000000 2.00 5.76 0.000576 0.10 T20 Q20 L 92.304800 2.00 -5.76 92.304224 0.10 T19 D5 L 0.000000 2.00 6.71 0.000671 0.09 T19 T20 L 197.080600 2.00 -6.71 197.075929 0.09 D5 T18 L 0.000000 2.00 7.56 0.000756 0.10 D5 T19 L 74.492800 2.00 -7.56 74.492044 0.10- 方向最小多余观测分量:0.08( T18- D5) 方向最大多余观测分量:0.28( T12- T10) 方向平均多余观测分量:0.16 方向多余观测数总和: 8.68- 距离平差结果- FROM TO TYPE VALUE(m) M(cm) V(cm) RESULT(m) Ri- T1 T13 S 122.2370 0.20 -0.58 122.2312 0.39 T1 Q19 S 90.5890 0.20 4.26 90.6316 0.44 T1 Q17 S 70.5950 0.20 -0.53 70.5897 0.33 Q17 T18 S 35.0000 0.20 -2.32 34.9768 0.30 T18 T17 S 71.1030 0.20 0.28 71.1058 0.24 T18 D5 S 39.3390 0.20 -0.48 39.3342 0.21 T17 T16 S 96.1520 0.20 0.35 96.1555 0.24 T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