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548—2009).pdf_第1页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548—2009).pdf_第2页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548—2009).pdf_第3页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548—2009).pdf_第4页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548—2009).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48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硝酸银容量法(暂行)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sDetermination of hydrogen chloride Silver nitrate titration method 2009-12-30 发布 2010-04-01 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HJ 548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公 告 2009 年 第 74 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 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等十四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382009) ; 二、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392009) ; 三、环境空气和废气 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02009) ; 四、黄磷生产废气 气态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12009) ; 五、环境空气 汞的测定 巯基棉富集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22009) ; 六、固定污染源废气 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32009) ; 七、固定污染源废气 硫酸雾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 (HJ 5442009) ; 八、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总磷的测定 喹钼柠酮容量法(暂行) (HJ 5452009) ; 九、环境空气 五氧化二磷的测定 抗坏血酸还原钼蓝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62009) ; 十、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气的测定 碘量法(暂行) (HJ 5472009) ; 十一、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硝酸银容量法(暂行) (HJ 5482009) ; 十二、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 (HJ 5492009) ; 十三、水质 总钴的测定 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502009) ; 十四、水质 二氧化氯的测定 碘量法(暂行) (HJ 5512009) 。 以上标准自 2010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 ()查询。 特此公告。 2009 年 12 月 30 日 i HJ 5482009 ii HJ 5482009 目 次 前 言.iv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方法原理 1 4 干扰和消除 1 5 试剂和材料 1 6 仪器和设备 2 7 样品 3 8 分析步骤 3 9 结果计算 3 10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 11 注意事项 3 iii HJ 5482009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保护环境,保障人 体健康,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的硝酸银容量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09 年 12 月 30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0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v HJ 548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硝酸银容量法(暂行)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的硝酸银容量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的测定。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 0.03 mg。当采样体积为 15 L 时,检出限为 2 mg/m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方法原理 氯化氢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在中性条件下,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生成 氯化银沉淀, 过量的银离子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浅砖红色铬酸银沉淀, 指示滴定终点, 反应式如下: 3 ClAgNO + 3 NOAgCl + 2 4 2AgCrO + + 24 Ag CrO (浅砖红色) 4 干扰和消除 4.1 硫化物、氰化物、氯气及其他卤化物干扰测定,使结果偏高。 4.2 废气中有氯气(Cl2)共存时,它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等量的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干扰氯化氢的 测定,用碘量法测定次氯酸根,从总氯化物中减去其量,即得氯化氢含量。 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水,GB/T 6682,三级。 5.1 硝酸: (HNO3)=1.42 g/ml,优级纯。 5.2 无水乙醇: (CH3CH2OH)=0.79 g/ml。 5.3 硝酸溶液:c(HNO3)=0.10 mol/L。 取 6.25 ml 硝酸(5.1)用水稀释至 100 ml,混匀。 5.4 乙醇溶液:1+1。 取 250 ml 无水乙醇(5.2) ,用水稀释至 500 ml,混匀。 5.5 氢氧化钠吸收液:c(NaOH)= 0.10 mol/L。 取 4.0 g 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用水稀释至 1 000 ml,混匀。 1 HJ 5482009 5.6 氯化钠标准溶液 用减量法称取 0.550 00.600 0 g 氯化钠(NaCl,预先在瓷坩埚中,于 400500灼烧至不再发出 爆裂声,稍冷,移入称量瓶,称准至 0.1 mg) ,溶于水,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按式(1)准确计算氯化钠标准溶液浓度: 10 (NaCl) 58.44 W c = (1) 式中:c(NaCl)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W氯化钠的量,g; 58.44氯化钠的摩尔质量,g/mol。 5.7 硝酸银标准贮备溶液:c(AgNO3)0.10 mol/L。 5.7.1 配制 称取17.00 g硝酸银,溶于水,用水稀释至1 000 ml,贮于棕色细口瓶中。 5.7.2 标定 吸取氯化钠标准溶液(5.6)10.00 ml,置于白瓷皿中,加25 ml水。加铬酸钾指示剂(5.9)1.0 ml, 在玻璃棒不断搅拌下,用硝酸银标准贮备溶液滴定,至产生不消失的淡砖红色为止。记录硝酸银滴定溶 液体积。另取35 ml水,同法进行空白滴定。按式(2)计算硝酸银标准贮备溶液浓度: 1 3 0 10.00 (AgNO ) c c VV = (2) 式中:c(AgNO3)硝酸银标准贮备溶液浓度,mol/L; c1氯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0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硝酸银贮备溶液的体积,ml; V滴定氯化钠溶液所消耗硝酸银贮备溶液的体积,ml。 5.8 硝酸银标准使用溶液 吸取标定后的硝酸银标准贮备溶液(5.7)10.0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 匀,贮于棕色细口瓶中。 5.9 铬酸钾指示剂 称取5.0 g铬酸钾(K2CrO4)溶于少量水,逐滴加入硝酸银标准使用溶液(5.8)至产生少量淡砖红 色沉淀为止。放置过夜,过滤,弃去沉淀,滤液用水稀释至 100 ml,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5.10 酚酞指示剂 称取 0.50 g 酚酞,溶于100 ml乙醇溶液(5.4) 。 6 仪器和设备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A级玻璃量器。 6.1 烟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 L/min。 6.2 棕色酸式滴定管:25 ml。 6.3 吸收装置:多孔玻板吸收瓶,75 ml。 6.4 乙酸纤维微孔滤膜:0.3 m。 6.5 采样管 用硬质玻璃或氟树脂材质,具有适当尺寸的管料,并应附有可加热至120以上的保温夹套。 6.6 滤膜夹:聚四氟乙烯,尺寸与乙酸纤维微孔滤膜相配。 6.7 连接管 用聚四氟乙烯软管或内衬聚四氟乙烯薄膜的硅橡胶管。 2 HJ 5482009 6.8 白瓷皿:75 ml。 7 样品 7.1 样品的采集 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 16157)执行。采样时,连接一 支内装3050 ml氢氧化钠吸收液(5.5)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5 L/min流量,采样1030 min。在 采样过程中保持采样保温夹套温度为120,以避免水汽于吸收瓶之前凝结。 注:氯化氢浓度高时,可串联两支吸收瓶采样,将样品溶液合并,定容后吸取适量溶液滴定。若排气中含有氯化物 颗粒性物质,应在吸收瓶之前安装滤膜夹。 7.2 样品的保存 样品采集应尽快分析,若不能当天测定,应将样品密封后于04冷藏保存,保存期不超过48 h。 8 分析步骤 8.1 样品的分析 采样后,将样品溶液转入白瓷皿中,加酚酞指示剂(5.10)1滴,滴加0.10 mol/L硝酸溶液(5.3) 至红色刚刚消失。加铬酸钾指示剂(5.9)1.0 ml,不断搅拌,用0.01 mol/L硝酸银标准使用溶液(5.8) 滴定,至产生浅砖红色为止。 8.2 空白试验 取同体积吸收液,根据8.1操作进行空白滴定。 9 结果计算 按式(3)计算出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的质量浓度: 102 nd ()36.46 1000 HCl VVc V =() (3) 式中: (HCl)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的质量浓度,mg/m3; V1滴定样品溶液消耗的硝酸银标准使用溶液体积,ml; V0滴定空白溶液消耗的硝酸银标准使用溶液体积,ml; c2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36.46氯化氢(HCl)的摩尔质量,g/mol; Vnd标准状态(101.325 kPa,273 K)下干气的采样体积,L。 10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0.1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参照HJ/T 373执行。 10.2 采样器应在使用前进行气密性检查和流量校准,每批样品至少应带一个全程序空白。 10.3 用过的吸收瓶、连接管等,将溶液倒出后,直接用去离子水洗涤,不要用自来水洗涤;在操作过 程中应注意防尘,手指不要触摸吸收瓶管口处,以防氯化物玷污。 11 注意事项 滴定时溶液应为中性或微碱性(pH=6.510.5) 。在酸性溶液中,转化影响终点时 Ag2CrO4沉淀的生成。在碱性溶液中Ag+将形成Ag2O沉淀。 2 4 CrO 2 27 Cr O 3 HJ 5482009 4 HJ 548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固定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