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饲养过程中五大顽疾及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母猪饲养过程中五大顽疾及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母猪饲养过程中五大顽疾及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母猪饲养过程中五大顽疾及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母猪饲养过程中五大顽疾及解决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母猪饲养过程中五大顽疾及解决方案一、母猪便秘 原因:1、缺乏运动。母猪从怀孕一个月确诊妊娠到哺乳结束,在大多数猪场中都是在单体限位栏和分娩栏中度过,导致母猪肠道机能降低,粪便干燥,从而引起便秘。2、生理原因。母猪到怀孕后期随着怀孕日龄的增加,胎儿生长发育加快,对直肠形成压迫,直肠蠕动缓慢,形成便秘,尤其在产仔多和仔猪初生重大的母猪中多见。3、过度限饲,大肠中水分被过分吸收,形成便秘。4、饮水不足。5、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蓝耳病、猪瘟等。6、热应激。夏季由于猪舍温度过高,母猪体温相应升高,造成便秘。7、霉菌毒素中毒。饲料霉变,尤其是黄曲霉毒素中毒,引起母猪便秘或腹泻。防治措施:1、加强管理,有条件的猪场妊娠母猪可实行大圈饲养。这既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率,又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2、饲料营养平衡,充分考虑到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分、纤维素等的需求。3、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4、供给母猪干净充足的饮水。饮水器的流量应为1.5-2.5升/分。5、把好原料质量关,杜绝超高水分和霉变原料的流入。6、对已发生便秘的母猪,可在饲料中添加润生康等生物制剂。二、产程过长造成仔猪窒息死亡原因:1、便秘。2、仔猪体重不均匀。3、胎次。初产母猪和老母猪由于子宫收缩无力,产程延长。4、死胎。繁殖性疾病的发生,导致死胎数增加。5、过于吵闹的产房和生人骚扰。母猪分娩时精神高度紧张、敏感,吵闹的产房和生人骚扰使其坐卧不宁、产程延长。防治措施:1、按照母猪便秘的防治方法减少便秘的发生。2、饲喂母猪营养平衡的日粮,满足母猪的正常的营养需求。3、后备母猪日龄220天以上,体重125公斤以上进行配种。母猪7胎以上除非成绩特别优秀,一般应淘汰。4、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减少繁殖性障碍疾病的发病率。5、给母猪营造一个安静的生产环境,杜绝吵闹和生人进入。6、可在母猪预产期前一天的上午注射氯前列烯醇,使母猪同期分娩,缩短产程。7、分娩时按摩母猪乳房,正确助产。按摩时用指尖垂直压迫乳头,然后松开,如此反复。三、母猪无乳综合征母猪无乳综合征表现为母猪产后泌乳不足或无乳。原因:1、便秘。便秘导致母猪体内毒素增加,出现厌食或不食现象,最终导致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生。2、饲养不当。母猪临产前没有减料,致使母猪分娩后腹压骤然降低,引起产后无乳。3、后备母猪配种过早。由于母猪的乳腺发育还没有健全,导致母猪综合征的发生。4、母猪过于肥胖,以致于肠胃功能紊乱,引起不食,最终导致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生。5、乳房炎。猪舍环境卫生差,细菌孳生,导致乳房炎的发生,引起厌食或不食,造成母猪无乳综合征。6、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蓝耳病、猪瘟等。7、助产消毒不彻底。防治措施:1、加强管理,改善饲养环境,根据母猪体况和生理阶段,饲喂营养平衡的饲料,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防止过肥和过胖。2、按照母猪便秘的防治方法减少便秘的发生。3、后备母猪日龄220天以上,体重125公斤以上,第二个发情期配种。4、严格按照既定的免疫程序去操作,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5、母猪若需助产,应进行严格细致地消毒。四、生殖系统炎症母猪生殖系统炎症主要指子宫炎、乳房炎、母猪无乳综合症等。在养猪生产中这些病是息息相关的。只有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才能取达到防治目的。1、加强管理,保持母猪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2、根据母猪体况和生理阶段,饲喂营养平衡的饲料,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使母猪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体况。3、母猪分娩前、后7天,在饲料中添加祈福300-500ppm,防止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4、助产前应将指甲剪短、磨光,进行彻底消毒后,方可助产。助产分娩结束后,应立即注射重症混感清等药物,防止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病的发生。五、母猪断奶后不发情母猪断奶后一般5-7天便可发情配种。但实际生产中却发现有的母猪断奶后10天,甚至15天以上仍没有发情迹象。对于这种现象,根据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原因:1、年龄胎次。正常情况下,8590%的经产母猪在断奶后7天内发情,却只有6070%的后备母猪在断奶后7天内发情。2、温度。高温延迟母猪断奶后发情,引起乏情。7-9月份断奶母猪乏情率比其他时间高,青年母猪尤其明显,有的断奶后长达数十天不发情。3、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生,使断奶后母猪发情延迟。4、营养。母猪哺乳期间能量和蛋白质等摄入不足,导致断奶后不发情。预防:1、母猪断奶后采取短期优饲的饲养方法。2、合理的母猪胎次结构:3-6胎占70%,1-2胎占17%,其它为老母猪。3、适宜的温度。母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8-20。尤其应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空怀舍、配种妊娠舍可以采用喷雾降温或水帘降温,分娩舍可以采用滴水降温和水帘降温。4、做好产前、产后7天的保健工作,防止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生。5、母猪哺乳期间饲喂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减少哺乳期失重,保证母猪断奶后及时发情。治疗:(1) 物理方法。换栏、饥饿或优饲、公猪催情、与发情母猪混养、运动等。(2) 药物方法。氯前列烯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马血清、苯甲酸雌二醇等。仔猪管理一、乳猪精细管理1、固定乳头 仔猪出生后马上开始吃奶,先生的仔猪令其吃下侧的乳头,个小的仔猪吃前半部的乳头,个大的放后边,能防止以后下侧的乳头没有仔猪吃,影响哺乳。如果母猪产仔过多,或无乳或死亡,将多余的仔猪拿到其它新产母猪(产仔少的)处寄养,一般将大个仔猪拿出寄养,小个仔猪随其亲生母亲。2、吃好初乳 母猪产后头三天分泌的乳汁为初乳,三天后乳汁为常乳,初乳略发黄色,很浓。初乳富含抗体,其蛋白质、维生素也较丰富,还含有镁盐,能促进胎粪排出。初乳酸度高,利于消化道的活动,吃到初乳利于仔猪增长体力和抗寒,吃不上初乳的仔猪,是很难成活的。3、吃好常乳 母猪乳房结构的特点是没有乳池,各乳头间相互没有联系。由于乳房内没有乳池,不能贮积乳汁,所以不能随时挤出奶来。只有分娩的头一两天,由于催产素的作用,才随时有乳汁排出。母猪放奶时间很短,每次放奶持续时间一般为6.9-12.4秒。在这个短时间内,要让每个仔猪都吃上奶,防止仔猪因抢乳头而误吃乳。遇到睡觉不知放乳的仔猪,要及时唤醒去吃乳。4、常规处理a、打耳号打耳号前后,要将耳号钳消毒(用碘酒),打时,避开血管,防止流血过多。打完后,将耳号缺口用碘酒消毒。b、称初生重和窝重c、数奶头d、记录性别e、注射血维素,每头1-2毫升f、口服速效杆菌消,每头1毫升g、剪犬齿剪前将钳子消毒(碘酒),贴着牙床,剪掉8个犬齿,剪后用手摸摸断面,确保不留尖刻部分,以免更加扎伤母猪乳头。h、断尾 用电热式断尾钳将尾巴剪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以上这些措施,需在产后24小时内同时进行,以减少对仔猪的刺激。5、补水小猪生后3天补水,因仔猪在保温箱内温度高,体液散失多,需喝水以维持体液平衡。否则小猪会喝脏水或尿而拉稀。6、补料在仔猪生后7天补料,锻炼仔猪的消化能力,使仔猪长得齐、壮。7、补乳对于母乳少,仔猪生长慢的仔猪补给人工乳。8、定期防疫9、断奶为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二、断奶仔猪阶段管理断奶时,仔猪与母猪分开,仔猪日粮突然从液体的奶变成固体的饲料,而且环境和同伴的改变,对新断奶仔猪来讲,应激较大。一些瘦弱、个体小的仔猪可能适应不了这一改变而饿死或逐渐消瘦,在断奶后7-10天内死亡。为减少这一应激,使每头仔猪都活下来,需做好以下几件事:1、断奶前的准备准备好干净、消过毒、干燥的保育栏,铺上一块约2.5平方米的木板或放一个保温箱,上面再安上红外线灯或热电器,使到达仔猪体表的温度为28,夏季炎热时,可不用红外线灯或热电器。检查水嘴的流速应为250ml/分钟。2、转猪仔猪由分娩舍转入后,尽量保持原窝原圈的饲养原则,如果某窝的断奶数过少,可以将两窝并成一圈,但必须保证每头仔猪0.23平方米(如果高床网上饲养)或0.33平方米(如果水泥地面饲养)的饲养面积。3、饲喂继续饲喂乳猪料10天。仔猪断奶后面临环境、食物结构变化等巨大的应激。此时容易出现腹泻、生长停滞,甚至掉膘等情况。此时的饲喂原则是不换料。同时注意经常检查仔猪粪便,如果粪便太软,或有下痢的仔猪,说明喂得过多,或饲料品质不好,消化率较低。如果没有下痢的,可逐渐加大饲喂量。从仔猪38日龄开始,逐渐将饲料换成保育料。在60日龄时将饲料逐渐换成育肥前期用料,避免在70日龄转育肥舍和换料的双重应激。4、饮水如果用水嘴,每天必需检查一下,保证畅通,以防水嘴不流水,猪无水喝,影响采食量,增大应激反应。如果用水槽,则每天必须清洗水槽,因为有些猪将粪便排在水槽里,使水槽变脏。如果是夏季,水槽不天天清洗,水会变质。猪迫不得已饮用脏水后,会下痢,成活率降低。5、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措施a、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b、良好的培育环境:满足温度(刚断奶时28,保育结束时21,昼夜温差低于2。)、湿度(相对湿度 55-65%、)、光照等的需要。c、满足营养需要:全价高质的饲料和充足小新鲜的饮水。d、断奶前严密的防疫措施。e、断奶后的精心饲养。f、每天上午2次,下午2次,晚上1次细心检查,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解决。如果发现空气污浊应打开一些窗户,清理粪便;仔猪挤在一起,检查温度和热电器等是否发挥正常功能;听到仔猪有尖叫声,是否有猪夹在栏杆间或跑到粪沟下;发现仔猪不爱吃料,料是否变质,是否优质,如果料没问题,检查水嘴是否有水;检查猪只精神状态,如果不正常是否有病等。g、每日发现病情,认真及时处理。6、咬尾、耳等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原因之一:仔猪断奶后,还一直保持吮乳的习惯,躺下休息时,口中也习惯将别的猪尾巴、耳朵或乳头等的叼在嘴里,做吸吮动作,有时用力一咬致使咬破对方流血。一头被咬伤后,因有血流出,别的猪好奇,也会去咬,血是咸的,这样就会越咬越厉害,最后发展到全群,甚至咬死猪只。原因之二:营养缺乏。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原因之三:饥饿。有时饲养员工作疏忽,造成料槽无料,致使猪只饥饿而咬尾等。原因之四:品种差异。杜洛克及其杂交猪种易发生咬尾症。原因之五:环境因素。如温度过高、密度过大、潮湿问题,猪群烦躁不安,易发生咬尾症。原因之六:料槽短,采食孔少,个小仔猪不能吃到料,只能咬其它猪的尾巴。原因之七:管理不当。一群猪中总会有一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