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银器工艺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壮族银器工艺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壮族银器工艺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壮族银器工艺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壮族银器工艺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壮 族 银 器 工 艺调查报告文山州广南县文化馆二00九年五月十日1、概况1-1 广南县1-1-1区位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东经1043110539,北纬23292428之间。总面积781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127个县第三位。东南与富宁县相接,南与西畴、麻栗坡县毗邻,西与砚山、邱北县接壤,东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相连。1-1-2人口广南县2004年末人口752495人。 1-1-3民族构成壮族320940人,占总人口的42.65,汉族285355人,占总人口的37.92,苗族89334人,占总人口的11.87,彝族38272人,占总人口的5.08,瑶族16178人,占总人口的2.15,回族1388人,占总人口的0.18,蒙古族696人,占总人口的0.09,仡佬族108人及其他散杂居民族224人,共占总人口的0.0004。1-1-4交通323国道横穿全境南部,全长131千米。省道阿猛至八宝(东西向)与西(畴)西(林,南北向)公路在县城交汇。往北可通曲靖市罗平师宗县,经广西西林隆林至贵州兴义,往南可通西畴、麻栗坡天宝口岸至越南。衡昆高速公路与原国道323线平行穿过县境,2007年通车后,无论往返昆明还是南宁,完全可以早出晚归。广南历来就是云南通往华南,中南,中原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广南历史文化悠久,县城是著名诗人柯仲平的故乡,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2、壮族银器工艺2-1历史沿革壮族银器工艺,源远流长,有关资料记载从唐宋以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先后从江西、广西传入广南,生产和商贸得到发展。当地和附近地区开采银矿,为适应少数民族的生活需要,民族银器生产和加工随之应运而生。云南少数民族一书中称:“各地区壮族支系都有自己的铁匠、银匠、木匠技艺都颇高明”。“富者耳坠银环”,“凡衣均镶有银纽扣和绣有花边图案”,结婚时“须送女子全套银制饰物”。这说明了民族银器品种多样,历史上工艺已具有相当水平。壮族青年妇女以配戴饰品为美、为荣,逢年过节或赶集,姑娘们大多配戴着银手镯、银项链、银耳环、银别簪,打扮得银光闪烁,美丽多姿。2-2传承和发展2-2-1集中传习20世纪30年代末期,广南壮族银器加工业已有较大发展,县城有10余户专门从事此业,但其形式均为个体生产。当时,有的匠人技术高超,产品精良。多数生产少数民族饰品,尤以银包竹子水烟筒最受人们赞赏,大都被作为馈赠品。建国前夕,由于物价暴涨,群众生活艰难,银器生产经营随之没落,多数停业。建国后,1956年合作化期间,广南县五金厂(集体办)专设银器生产车间,吸收一些具有制作工艺的人员进行加工生产。当时有工匠5人,但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种类少,只能满足当地少数民族的一般需要。1981年后陆文贤老艺人大胆改革,精心研究,使产品更具民族特色,工艺逐步成熟,同时也带动和培养了一批技艺精湛的传承人,现拥有技艺传承人10余人,使壮族银器工艺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生产的壮、苗、瑶等银器和乌木银包水烟筒选送参加省州及北京举办的轻工业展销会,深受日本等外商的喜爱和赞扬,乌木银包水烟筒还成为展销会艺术珍品。同年10月,由陆文贤老艺人带领制作的十二属相项链,以其精湛的技艺、逼真的造型,在云南省首届民族用品优质产品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此时,壮族银器工艺产品不仅满足本州县壮、苗、瑶、彝等民族之需,并得到省内外,以至东南亚地区众多民族的青睐,品种由原来的20多种发展到190多种。1989年至1990年先后生产的仿古饰品舞马衔环纹饰壶、唐代摔跤盘和各种具有边疆民族特色饰品44种,862件产品,以造型美观逼真、技艺精湛而被指定为北京亚运会专用品,还分别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荣高棠等国家领导人的赞扬。2-2-2家庭传习八宝镇地处县境东南,东与富宁县新华镇相接壤,西临县境南屏镇、杨柳井乡,南连黑支果乡、富宁县里达镇、睦伦乡,北与板蚌乡、富宁县花甲乡毗邻。宋代曾是广西横山寨“易马市场”的必经之地。特有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八宝多民族大聚居的特性,这里居住着壮、苗、瑶、彝、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壮族居多,在全镇总人口69090人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正是有了如此规模的多民族大聚居,孕育了八宝镇坡现村民族银器工艺业的兴起和发展。座落在青龙山脚下的坡现村手工加工生产民族银器品久负盛名,其历史近三百年,均以家庭为单位,常年耳濡目染,世代承传,能工巧匠层出不穷。形成制作和销售民族银器的传统家庭小手工业,延续至今。2-3现状壮族银器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深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在长期的加工生产实践中,壮族银器工艺人为满足不同用途、不同消费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共同组建了广南县民族银器工艺厂,加大银器工艺品研发力度,不断创新,拓展产品类别,先后研发出各式民族银器工艺品9个系列1400多个品种,即:民族首饰系列;各类戒指系列;各种耳环系列;项链系列;餐具系列;各种银锁类系列;金饰品系列;银鼓系列;各种银画系列。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北京、昆明等地区,深受顾客的好评。在八宝镇坡现村中,至今还有20余人都能加工民族银器,师承关系传承的青年男子在十五、六岁便可独立从事手工加工银器产品。如今36岁的蒙智刚10岁时开始师从爷爷蒙义兴(已逝)学艺,十五、六岁时做出的银器已小有名气。他在八宝街上自己开了一个民族银器加工店,找他加工的各少数民族络意不绝,产品远销至广西、广东等地。2-4壮族银器工艺流程壮族银器工艺之所以有较高的名望及较好的人气,取决于它具有较强的地方特点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特点和它精湛的制作工艺是分不开的。其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以制作传统手镯为例):把要用于加工的纯银经过挑选,提出纯度较高的部分,再把它放入干锅里面进行高温熔解(大约需要180200);待到银在火炉中变得清亮,就将银熔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油槽里,(槽的宽厚一般为沟宽1cm厚度1.5cm,长不限,按银的重量而定)待冷却后进行锤打,打到直径为0.6毫米;对6毫米粗的银丝进行一个多小时的拉丝,每次拉丝不能超0.05毫米,超过后银条就会断决,直拉到其直径为0.30.4毫米;对直径为0.30.4毫米的银丝进行回火;造型,根据自己所需图案的大小形状等,用细银丝做成各种图形(如花、叶片等)。制作底丕,根据大小,把底丕按一定尺寸圈成圆形后焊接起来;把事先做好的各种图案、纹饰按一定顺序焊接到底丕上;对做好的手镯进行洗刷、抛光、清理。这样一只做工精良的民族传统手镯就做成了。2-5壮族银器工艺的存在价值自古以来银器品就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纯洁、友谊、真诚、财富”的象征,被壮、苗、彝、瑶等少数民族当作驱魔避邪、逢凶化吉的神器和吉祥物,除在日常生活中配戴一些日用饰品外,在各种庆典、节庆、婚嫁等喜庆的节日里,更是不分老幼都要穿上满以银器点缀的节日盛装。不同时期各民族银器品图案、工艺、用途等方面的变化,见证了该民族不同时期信仰、崇拜、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对研究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6代表性传承人陆文贤,现年80余岁,(住址)全部掌握各少数民族银器品的生产制作工艺,在组建广南县民族银器工艺厂期间教授了大批传承人。2008年被命名为云南省传统手工技艺省级传承人。2-7濒危状况(1)壮族银器工艺在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中,经受着各种新兴的现代工艺品的强烈冲击,曾经风靡一时的独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正面临着严严峻的挑战与考验。(2)大量青年外出打工,学习手工技艺的人极少,老艺人日趋减少,少数民族传统银器工艺面临青黄不接的危险;(3)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少数民族对民族传统服饰、银器的喜爱度降低,导致因需求减少,而民族银器工艺传承人锐减的现状。3、结论(1)广南县主要居住着壮、苗、彝、瑶等多种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2%;(2)广南境内及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普遍喜爱佩戴各种民族银器品,大量的需求促进了广南银器工艺的发展;(3)广南县民族银器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征;(4)广南县民族银器工艺虽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但仍有许多的发展、提升的空间,存在较高的开发价值;(5)受外来文化和打工经济的影响,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服饰、银器的喜爱度降低,导致因需求减少,而民族银器工艺传承人锐减的现状;4、建议(1)对现有民族银器工艺的加工制作流程进行细致的文字、影像记录,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资料;(2)组织技术人员,加强产品创新,挖掘其民族文化含量,提升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3)各级政府给予扶持和正确的引导,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和研发力度,提升其知名度,促进民族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4)结合当地实际,注重与地方游戏业相结合,拓展旅游工艺品市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调查人李文聪(执笔) 广南县文化馆王 强(执笔) 广南县民族银器工艺厂李 斌(执笔) 广南县民族歌舞团被调查人陆文贤 广南县莲城镇南街王 强 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