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2.doc_第1页
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2.doc_第2页
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2.doc_第3页
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情感因素对青少年的教育的行动研究一 选题立项论证从国际上讲,许多教育家、学者,都比较注重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可谓源远流长。从古希腊苏格拉底(Socrates)倡导“产婆术”教学到罗马昆体良(M.R.Quineilianus)的慈父式教学;从捷克的夸美纽斯(J.A.Comenius)主张“能使教师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快乐”的教学到美国的斯宾塞(H.Spencer)提出教学的第一条“快乐原则”,也都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情感对教学的影响。美国著名的新教学论思想家布鲁纳(J.S.Bruner)认为好奇心、胜任感等远比奖励、竞争更具有对学生学习行为的驱动作用。因此在倡导结构主义教学和发现法教学论,提出“动机原则”的同时,也十分强调情感对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以美国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个人对学习的喜爱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而在1991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德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教授秉承了20世纪30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的“非智力因素”的概念,首创了“情感智慧”这一术语。比照人们早已熟悉的“智商”(IQ)概念,“情感智慧”这个术语也被称为“情感智商”,简称“情商”(EQ)。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治学分为“知学、好学、乐学”三个层次,因情感影响教学的“乐学”放在治学的最高境界上。但是,我们认为,关于情感教育的实践模式和理论体系的探索与研究,还不多见。目前国内情感教育研究,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涉及教学中的情感问题,1993年底,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出版了情感教学心理学。青少年处于一生中学习的最重要的阶段,尤其是学校教育又在青少年教育中起到基础关键作用,所以针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影响的研究对未来青少年教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对情感教学的理论角度进行了论证与研究,但对情感教育的具体实践,是相对缺乏的,而在一所学校进行情感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在国内依然少见。情感教育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教育部已把情感培养目标列为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全国有识之士都在探讨教育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一些科研领域也在探索教育中的情感问题。可以预料,情感教育模式会被越多越多的远见卓识者青睐,在未来的学校教育,青少年教育中情感教育理论研究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重视,情感教育必将成为21世纪优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新课题,成为教育创新的必然趋势。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情感教育研究:1、让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可以实施情感服务,以情待人、以情谋事,提供优质服务;2、让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可以实施情感管理,体现人文关怀,达到优质管理;3、让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可以实施情感育人,整合情感与智慧,培育优质人才,提高教育质量。4、促进学校青少年优质教育的发展,实现学校优质教育目标。(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情感教育的研究不仅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实施素质教育增加新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2、情感教育的研究不仅是实现优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优质教育的重要任务。3、情感教育的研究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大举措。4、情感教育研究对克服“应试教育”种种弊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情感教育研究,是在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实践中,克服重智商,轻情商的失衡倾向,走出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误区,不断吸取一切有效的教育实践的合理内核,寻找现代的、自身特有的,比较完善或最具育人效果的教育方式。使情感教育成为最普遍、最可行的、科学而有效的教育实践,开创教育史上的新篇章。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情感动力目标。人的一切活动,千头万绪都是与情感因素相关联的。在情感教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获得情感动力,这是受教育者产生或泛化学习、生活源源不绝的内驱力的源泉。2、情感支柱目标,或称情感意志目标。情感是人的特有属性,或者说情感是人性的本质所在。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积极、高尚的情感,将成为受教育者一生的精神支柱,是受教育者学习与生活百折不回的意志力量。3、情感体验目标。因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体验,所以在一切活动中,只有亲自体验,才具有真切与真实的感受,体验越真,追求越深,这是受教育者学习与生活追求的真情感受力量。4情感认知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情优教、以情促知实现情感认知目标,必须注重四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导引情绪、升华情操。在现有的认知方式中,无论是体验学习、愉快学习,还是交往学习、合作学习;还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者陈旧的苦学,“应试学习”,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受教育者在学习与生活中求知、成才效果的内部根据。缺乏情感或没有情感的认知,根本说不上认知效果,古今中外无一例外。5情感管理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导向,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必须确立情感管理策略。即以情感为主线,将情感贯穿于学校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和空间,体现人文关怀,强化情感的沟通、情感的交往、情感的合作这种领导管理的亲和力,这是实现“政通人和,令行禁止”的政治局面和形成向心力,并达到“情感留人”的最有效的力量。(二)预计有哪些突破1、情感教育行动研究,将为学校优质教育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实践性突破。2、情感教育行动研究,将为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提供成功经验,实现前瞻性突破。3、情感教育行动研究,将为学校的研究性管理、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提供全新的理念和理论支持,实现革命性突破。四、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方案、预期达到的目标(一)研究的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辅助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案例法、比较法、文献法等。(二)预期达到的目标: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职工生命质量,80以上的教职工熟悉情感教育模式,能自觉应用情感教育模式,开展研究性管理、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全面提高管理质量、教育质量、服务质量,实现优质教育目标。在情感教育实践中,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理论素养。五 本课题研究参考文献如下:1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卢家楣、孔庆委、李其维主编2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卢家楣著3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教师范大学出版社付道春编著4教育智慧中外教育语录大连出版社王元庆赵满军主编5教育哲学通论黄济著6古今中外教育家、名人、学者关于“情感教育”的论述7西方教育思想史单中惠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8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高文主编(当代中小学课程研究丛书钟启泉总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9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0为了未来我的教育观吕型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1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卢家楣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2教学论概要张楚廷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3教学目标论程达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4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