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统战系统潼关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纪实.doc_第1页
省级统战系统潼关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纪实.doc_第2页
省级统战系统潼关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纪实.doc_第3页
省级统战系统潼关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纪实.doc_第4页
省级统战系统潼关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纪实.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级统战系统潼关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纪实 省级统战系统潼关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纪实 开展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 是继“两联一包” 扶贫工作开展后, 我省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按照省委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省委统战部、省台办、省工商联、省民建等 10 个省级统战系统部门(单位)在潼关开展扶贫工作。到村后,帮扶工作队以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为重点,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工作要求,采取蹲点调研、慰问走访、结对帮扶、争取项目、发展产业等方式,扎实开展了“两联一包”和驻村联户帮扶活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帮扶村农民收入呈明显增长态势,精准扶贫引领贫困村群众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高速路”。 结对架起连心桥 “扶贫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的,要上下联动、相互协调、内外结合,充分发挥统战系统的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汇聚成战胜贫困的强大合力。” 2014 年 6 月 17 日,省级统战系统驻村联户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在潼关召开,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孙晓杰在上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扶贫攻坚战的号角。 全省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后, 10 个 省级 统战部门立即 选派 了由副处级以上领导担任队长、 2-3 名干部 为组员的扶贫工作队 , 在潼关县委统战部和县扶贫办的安排引导下,深入各自的帮扶村, 协助 镇村 开展贫困户核查认定、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 制定帮扶村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 , 协调落实并指导实施各类扶贫开发项目 , 协助抓好 “ 两委会 ” 班子建设,宣传并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架起了党和政府与贫困村、贫困户之间的桥梁,为下一步实施精准帮扶打好基础。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帮扶工作队进村后,首先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等,广泛征求广大干部群众意见,找准群众最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随后,他们严格按照扶贫对象识别办法,按照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帮扶村原有的贫困户进行了摸底排查和精准复核,并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划分出贫困户类型,进一步完善贫困户的建档立卡资料。省委统战部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在植树节期间到帮扶村开展植树活动,并深入每一户群众家中走访调研,进一步掌握全村基本情况和每一户贫困户的家庭状况。省台办、省黄埔同学会等单位在春节前夕,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到帮扶村慰问贫困户,详细了解每一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办法。经过认真调查摸底, 10 个帮扶部门的党员干部与 758 户 2618 名贫困群众结成“亲戚”,为下一步分类指导、对症施策、精准制定帮扶措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干群融洽信心足 群众信任不信任、拥护不拥护,是扶贫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取得成效的关键。全体驻村干部到村后,首先向镇村干部立下“军令状”: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的具体要求,不给基层添负担,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省民建、省台盟、省黄埔同学会等工作队所在的村离镇区较近,工作队员就吃住在镇政府。其他队员克服村上吃、住条件差等困难,借住在村委会或群众家中,坚持驻村开展工作。工作之余,他们走东家、坐西家,与群众唠家常、交朋友,探讨脱贫致富思路和村上发展措施,村上每一户家庭、尤其是贫困户的情况他们都了如指掌。 领导重视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首要条件。省委常委、统战部长陈强就省级统战系统在潼关的扶贫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省民建主委、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带领机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企业界会员 到帮扶村召开现场办公会 ,明确了包扶工作思路 和措施; 九三学社省委专职副主委赵力强,省工商联副主席刘玉明、宋永华、董翔等单位领导,也多次利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春节前夕走访慰问等机会, 深入帮扶村研究帮扶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动员多方力量做好扶贫工作。 据统计, 一年多来, 10 个帮扶工作队共慰问贫困群众 220 余户,发放慰问品、慰问金累计 15 万元。 为了确保帮扶工作队下得去、留得住、更好地开展工作,县委统战部、县扶贫办以及镇村多方努力,全力 做好驻村干部的联络、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 。每年召开一次扶贫工作座谈会或观摩会,了解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研究帮扶工作措施和办法。帮扶工作队严谨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称赞,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群众高兴地说:“毛主席时代的工作队又回来了”。 贫困户攀上了“富亲戚” “村上驻村帮扶工作队来后,免费送给我 500 只土鸡苗,定期还有专家指导,后期的销售也有保障。只要做好鸡苗的管理,保证它的成活率和品质,一定能够赚到钱。”潼关县安乐镇安乐社区群众董茫茫,最近非常高兴,逢人就说这次攀上了省民建这个“富亲戚”,今后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贫困群众攀上“富亲戚”,一场亲帮亲、挖穷根、富济穷、同致富的战役在金城大地打响。在前期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各帮扶工作队为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定制产业发展计划和三年整体脱贫规划,分类制定脱贫措施,落实帮扶项目,实施了精准化、个性化帮扶,确保每个贫困户都能脱贫致富。 针对有土地、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帮扶工作队采取以“帮”为主的方式,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庭院经济等投入较少的产业,“点对点”精准扶贫;对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临时性、突发性贫困户,帮扶工作队按照“能帮的帮、能扶的扶、能助的助、能救得救”原则,整合民政、医疗、教育、人社等部门资源,实施医疗救助、助学贷款、劳务输出等帮扶,帮助贫困户尽快渡过难关。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帮扶党家村,从韩城购买花椒苗 15000 株,免费提供给群众,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张恒同学是 2015 年潼关高考理科状元,家庭十分贫困,省台办帮扶工作队得知情况后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送去 3000 元资助金。 找准“穷根”带民富 对贫困村、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找准“穷根”, 变“漫灌”为“滴灌”,变“输血”为“造血”,坚持智力扶持与资金扶持相结合,思想观念改变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相结合,发挥帮扶部门的资源优势和行业优势,捆绑农业、林业、水利、城建、交通等项目和资金,实施以“带”为主的“面对面”精准设施扶贫,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带领贫困村、贫困户尽快脱贫走上致富路。这是潼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扶贫工作会和下乡检查调研扶贫工作时经常讲的话,也是省级统战系统在潼关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践。 安乐镇西街子村有大型养殖场两个,群众发展规模养殖的积极性很高,但缺乏技术和信息。省委统战部帮扶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省委高教工委联系,组建了省同心专家教授服务团,选派 29 名高校专家教授,定期为群众提供医疗、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智力技术支持服务。省民建帮扶安乐镇毛沟村后,经过考察,决定帮助贫困户发展土鸡养殖业,动员民建会员捐赠土鸡苗 1000 只,组织渭南农技专家进行技术培训;针对信息闭塞和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在村上醒目位置安装了 4 块 LED 显示屏,宣传有关三农政策,发布涉农信息等;动员会员企业建立电商平台,提供产品、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渭南扶贫办、渭南电视台对省民建的扶贫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 针对帮扶贫困村基础设施滞后等制约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贫困村争取落实项目和资金,切实解决贫困村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灌溉难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省台办支持管南村硬件建设,协调资金 25 万元,硬化田间生产路 1000 米。省工商联帮扶南巡村,发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捐赠 40 万元修建饮水工程,解决该村群众饮水和灌溉难题。省台盟、省民进、省农工党、省民革等部门多方筹措资金,为帮扶村修缮办公场所,购置办公设备,改善村上的办公条件。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结合“双美创建”工作,为包联的坡头村修建垃圾池,引导群众创建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据统计,一年多来, 10 个包联部门已累计为帮扶村实施或争取项目 13 个,项目资金 150 余万元。 “群众不脱贫,工作队不撤走” 。一年多来,省级统战系统各帮扶工作队践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