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双一流大学发言提纲.doc_第1页
工匠精神双一流大学发言提纲.doc_第2页
工匠精神双一流大学发言提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匠精神发言提纲李瑞华1、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什么: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严谨、耐心、专业和敬业。德国的工匠精神:西门子、奔驰、博世在德国,有很多百年工业家族,3月7日,这个家族迎来一位新成员宝马。在记者看来,这些“百年老店”的成功有着共同特质,正如前述宝马车间场景所展现的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其折射的是现代化大生产时代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让“德国制造”声名显赫,让德国百年工业品牌扎堆出现,让德国在欧洲经济一片困顿时一枝独秀。“德式工匠精神的一个特点是慢。”科隆大学学者罗多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德国工匠的“慢功细活”打造了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对德国人来说,“欲速则不达”稳健第一、速度第二。 “专”是第二个特点。德国约有370万家企业,其中95%都是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不少是世界某一工业领域的“隐形冠军”,共同特点是都爱“钻牛角尖”。像“螺丝大王”伍尔特,1954年创立时才几名员工,现在扩展到5万多名员工。它的成功在于,自始至终坚持“单一”产品螺丝。 第三个特点是“创新”。一款新型汽车可以承载诸多信息和通信技术创新。即使一些小企业也有研发部门。 第2、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从个体而言,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对自己所从事的的职业善始善终、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的对卓越和完美的追求。“匠”在一定的程度上,带有“平庸板滞”之意,我们各行各业需要的是坚韧与执着的精神,那么,中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工匠精神吗?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才和专才。一般高校专科和本科的教学计划写着:培养基础宽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这种要求既是知识的,又是能力的。“宽厚”一般指的是知识的博通,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专精。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是从19世纪开始的,当时我国内忧外患,京师大学张章程就开明宗义地指出其宗旨是:“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和“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民国成立以后,部分知识分子意识到,只学习西方的船尖利炮的技术,还不足以是国富家强,还需要学习他们的民主思想,中外交流的频繁,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涌入中国,这样,中国的高等教育掀起一阵培养“通才”的高潮。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四个现代化”建设愿望的强烈冲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强调国家功利,自觉为政治服务,自觉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求个人利益绝对服从国家和组织需要,提倡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完全忽视人的个性,教育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他的功利性和教育目标的价值性。在这种情况下,“通才教育”思想遭到批判,高等教育明确规定教育目标是“专门人才”,彻底成为专才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这种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它不能适应经济转型以后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和人们对职业岗位的迅速转换。不能发挥人的个性特长,难以适应社会对各个领域的创新,培养的学生目光狭窄。在这种情况之下,高等院校的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以及后来普遍推行的“通识教育”应运而生。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阶段,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社会倡导对工匠精神的需求。一部分大学在国家的倡导下,正在逐步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教育受到了重视。3、 其他国家的培养目标从中世纪开始,“工匠”已成为德国人的职业常态。那时,师傅就开始带几个学徒做手艺。“德式工匠精神离不开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德国商会培训专家库兹科告诉环球时报,这种体系可追溯到18世纪末,但在19世纪末才初步成型。“当时也是德国制造从被英国人贬低向高质量代名词转变的时期。目前,德国可以系统培训350多种工匠。” 在德国,职业教育法学校法就业促进法等都对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有规定。2004年,德国政府与各企业、工会签订协议,要求每拥有15名工人必须招收1名学徒。“制造业的竞争就是技工的竞争”,德国商报称。德国的教育体系里,在接受覆盖全民的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很早即向职业教育与文科中学分流。这种分流的好处有两个:其一是减少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危害,避免了类似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兴趣乃至人格的伤害;其二是较早使学生依照“性之所近”者,确定自己的职业主攻方向。尤为重要的是,这种职业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做与社会无关的学习,而是在政府的宏观制度设计下,直接与企业就业岗位对接。将一线实践与课室里的研究融合在一起,琢磨产品的精度,理解市场的变化,从小铸造出德国人的工匠精神。第4、 中国目前的现状在现实生活中,全体中小学生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全部的大学都喊一个口号,创办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但是,在大学的出口,我们却发现,有不少的学士、硕士、博士毕业后就业困难。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又找不到人,原因无外乎是人才的培养结构出现了问题。不追求浮华、不追求同质化、踏踏实实针对性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办企业办教育都需要的质朴的思考模式。那么,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呢?一方面,可以向欧美国家和日本学习。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德国制造质量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促使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但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另一方面,需要从教育的角度思考。应用型本科大学应该在工匠精神上更有作为。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院校是不是可以在工科教职的晋升条款中增加企业经验呢?大学专业的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