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义学习与善知识之间的微妙关系(2016元旦演讲稿).docx_第1页
法义学习与善知识之间的微妙关系(2016元旦演讲稿).docx_第2页
法义学习与善知识之间的微妙关系(2016元旦演讲稿).docx_第3页
法义学习与善知识之间的微妙关系(2016元旦演讲稿).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义学习与善知识之间的微妙关系莲师父慈悲,各位师父慈悲,各位莲友慈悲: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大家在此汇聚一堂听我分享一些个人在法义学习上的心得体会,抛砖引玉,希望互相交流分享。我分享的主题是“法义学习与我们对善知识的心态上有些什么关系”。这是我在文字校对工作上以及法义学习上得到的一些启发,分为两点来说:第一,对善知识的恭敬信顺,关系到法义的学习。净土宗宗风俗谛的第一条即是“对弥陀恭敬信顺”。这一条是根本,以弥陀为主人,以念佛真谛统摄俗谛。相对地,对善知识恭敬信顺,也是抓到了学习法义的根本。因为信顺善知识,自然地就乐意学习这个净土法义。如果对待师父所开显的法义,无疑无虑地全盘接受,不夹杂个人的知见,对师父没有成见与偏见的话,吸收法乳的效果相对较好。下面引用师父的几句话来说明:1犹如父母。生法身慧命故。师父就是我们的法身父母,引导我们走上解脱成佛的正觉之路。师父甚至比我们的生身父母还要亲,父母只能给我们一期短暂的生命,而师父却能够以法来引导我们脱离生生世世的六道轮回苦。2不见师过,视师如佛。佛之钦使,法之载体,三宝之现实、具体体现。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若人见师过,善根自然烂。“不见师过,视师如佛”,莲师父说过,如果师父是站在法上的,即使错的也是对的。但这并不是说师父错了,而是说我们不应该以个人知见来计较分别师父的对错,要知道师父凡事都是站在法上来看的,是清净的。莲师父说的话,我都会放在心里,细细思维,受益匪浅。“佛之钦使,法之载体,三宝之现实、具体体现”,师父是阿弥陀佛的钦差大使,运载阿弥陀佛的无条件救度之法,是佛法僧三宝具体、现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够有所依止,学习法义。弥陀与善知识是一体不离的,对弥陀恭敬信顺,对师父也会一样恭敬信顺;归命弥陀,彻底靠倒,必然对师父恭敬信顺。弥陀是法,善知识也是法。经典上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依止师父,完全信受师父的言传身教,依教奉行。完全抛弃掉自己的知见。这样,可以增长善根福德。“若人见师过,善根自然烂”,如果只看到师父的过错,善根自然坏烂,法义的学习自然难以入心。我们不但不能看师父的过,还要依凭师父,听话。在法义上完全依凭净宗师父,在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我也完全依凭莲师父,交出去,交给师父处理。当我们什么都依凭的时候,我们的心就空灵了,单纯了,智慧自然生起,业障自然消除。第二点,法义的学习也能促进理解师父的心,促进文字工作更进步。法义学习深入,加深机法两种深信,理解弥陀的爱心,才能理解师父的心;深切地懂得感恩弥陀,也才懂得感恩师父。感恩师父弘传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否则我们没有安心法喜的念佛;感恩师父建设道场接引我们剃度出家,否则我们无有出家之缘,或者在圣道门里苦苦恼恼,因为没有法的滋润。感恩莲师父从生活到学习上无微不至的体贴照顾,以及法上的引导,让我们安心办道。感恩一些执事师父无怨无悔的扶持,让我们安心办道。在生活中,我深切感受到,对善知识的态度关系到我们学习法义的效果,也影响到校对工作。在校对师父的法义讲稿中,我认识到仅有文字的水平是不够的,有时候还把师父的话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给改了,自然地法义就变味了。师父的一个语气词,或者一个标点符号有时候都不能随便改动的,这个度要把握得好,就要佛法印心,与师父的心在同一频道上,否则不理解师父的话的意思,自然地就容易改变师父的语言特色,甚至法义也被改了。在这方面,我得到了佛恩老师的很多指导,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非常感恩他!总之,文字的校对工作,我们应当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来做,谦卑平和地对待。不能固执己见,要有自知之明,听取过来人的意见。不要太自信,有时候自以为对的,恰恰是错的。不要太较真,对这个娑婆世界不要太认真。由此可知,对待善知识的心态,影响法义学习的吸收;法义学习又影响到对善知识的心态:两者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善承师志。以师志为志,以师心为心。”如果我们能够与师父站在同一阵线上,自然得到师父的恩德加持,增长善根,学法无碍,法流源源入心。弥陀与我们有亲缘、近缘,师父也与我们相亲相近,心心相印,不相舍离。师父说:“上人发心要弘遍弥陀救度,弟子亦如是发心,即是与上人同心。因同其心,而同其德,故说同心同德;不是说我们个人有上人之慈与谦德,而是同其心故,即获其德。不仅与上人同心同德,也与善导大师同心同德。不仅与祖师同心同德,也与释迦佛、诸佛、弥陀同心同德。第十七愿为弥陀与诸佛同心同德之愿。心为盛德之器,既共同其心,也就共同其德。想想卑微的我,竟然能与上人、祖师、世尊、诸佛、弥陀同心同德,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