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申请-尴尬癌GT申请者的翻身之路(世毕盟学员).docx_第1页
CS申请-尴尬癌GT申请者的翻身之路(世毕盟学员).docx_第2页
CS申请-尴尬癌GT申请者的翻身之路(世毕盟学员).docx_第3页
CS申请-尴尬癌GT申请者的翻身之路(世毕盟学员).docx_第4页
CS申请-尴尬癌GT申请者的翻身之路(世毕盟学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S申请 | 尴尬癌GT申请者的翻身之路世毕盟教育本科: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 电子商务及法律 (CS+MIS混申)GPA: 3.73GRE: 三个成绩申请Q170+V150+AW3.5/Q167+V152+AW3/Q164+V155+AW4TOEFL: 两个成绩申请99和109科研:港大暑期科研实习:水实习2枚,软件工程的大作业也写上去了嘿嘿嘿( )无竞赛无论文目前AD: CS: U-Chicago CS(data analytics track), USC CS & Data Informatics, NEU CS MIS: CMU MISM-16m, Umich MIS, UT-Austin MIS, UIUC MIS, WUSTL MIS Waiting list: NWU Analytics, UW-Seattle MISM说在前面1.自食拖延症的果子。T99+G319,这种搞笑的成绩大概只有本宝宝可以考出来?()因为我的拖延症,我的申请季是无比被动的。我几乎是我知道的人中最晚考完GRE,最晚考完托福,最晚开始写文书,最晚交完申请,也是最晚拿到第一份录取的。在过去半年里,我无数次后悔为什么大三浪得那么开心,没有去做科研,没有去找实习,然后在整个大四上学期一口气弥补了之前所有的懒惰。在申请季刚打响的时候,我羡慕别人优异的GRE托福成绩,羡慕别人硕果累累的科研实习,而我在一年前的今天就是一张白纸。我以为我一直都幸运+坚强,但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托福两次考试甚至因为台风天飞机没起飞+忘记带护照而错失机会,也一次次想过gap半年申请好好弥补自己的不足(虽然这或许又是另一种拖延症的表现 )。在别人担心GRE托福到底寄没寄到学校的时候,我却一直在搜哪里还有下一场托福考试的考位,整个大四上一直去香港考托福,只因为那里有大量考位非常无奈。后来甚至因为标准化考试没考过而放弃了清华的科研机会。这段经历辛酸苦辣都有,但是好在现在的结果,一切都paid off。感谢在这一年里陪我走来的朋友们家人们,每次我觉得“我需要这么累吗”想停下来的时候都有你们告诉我为什么我应该前进。2.程序媛的进化。申请之前所有学姐学长都会告诉我申请MIS是我最match的一条道路,甚至很多人都怀疑我“你会编程?!”,这几年cs的录取难度也越来越大。我无数次纠结过我到底适不适合走cs这个独木桥,对着电脑啪嗒啪嗒敲键盘我是否能坚持下来,之后两年无穷无尽刷题的日子会不会很枯燥,而本科不是cs的路也许只会更加艰辛。科研的时候也见识了身边很多大神,牢固的cs基础以及算法能力都是我可望不可及的,这也让我默默怀疑自己是否能走好这条路。看美剧犯罪心理看到过一句话,说你内心的渴望会让你无论绕多大的圈子都回到内心所爱。学建筑学电子学自动化的可能在本科4年之后还是想走上编程道路的,因为那才会让他们感到喜欢,所谓的motivation。我之前并没考虑转cs,因为这一路都会有人告诉我“女生干嘛去码代码”,甚至妈妈爸爸也一直问我“你真的想学cs吗”。去美国转cs大部分都是有就业考虑,但在这一年里我发现我其实一直都不讨厌当一个程序媛,如果说在以前的编程经验中没有感受到一点点那种debug完幸福到飞的感觉,那恐怕也不会有转CS的念头。身边的码农圈子越来越大,我身边的不少人都能从coding中找到快感,也好在北邮强大的coding氛围以及本科还是有不少cs的基础,于是我一步步走向了转CS的道路。这段时间我感到的更多的是乐趣而非痛苦。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希望能好好走下去。申请准备虽然早早就想好了出国,申请方向却一直摇摆不定,从最开始的金融工程,到主申MIS,到后来的data science以及CS,我仿佛什么都想试一试,瞎乎乎贴了一堆项目,却不明白自己究竟想干嘛。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一种“失学恐惧症”,觉得当时的自己什么都没有,所以干脆什么都是一试,万一中了呢?可想而知当时的我或多或少都有些小绝望。到了申请季我发现自己真的没为申请做什么事情(哭):一般的GPA,约等于零的GRE托福可用成绩,以及乱七八糟的文书素材(或者流水账更贴切)。至今还记得世毕盟mentor对我说,我的那些素材没有什么可用性+没托福没GRE的崩溃心。那个时候已经面临第一波申请,12月初,当时真希望借哆啦A梦的时光机用一下去捏捏大三玩得开心无比的自己。整个申请季,别人在选校的时候,我在和托福作斗争;别人在好好润色CV,PS的时候,我在和托福作斗争;别人交完了申请推荐信,我感觉我才刚刚和托福结束斗争。要不是别人告诉我“你怎么还没弄完”我甚至都以为大家都和我一样(哭again)我知道MIS一定要有实习,但我实习背景很弱,甚至把课程大作业都写进去了,但这并没有成为我的短板。我按照GGU mentor龚老师的要求每段经历只总结了三句话,仔细的想了想有价值的地方到底在哪里,舍弃了全部的流水账以及别人都可以做到的内容。mentor后来给我的文书general版本质量也很好,让我都觉得这个学生不错哈哈哈,也为我以后花样改文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来我的文书前前后后针对每个学校改了很多次,在看学校课程设置时我也重新思考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不想再学企管产开这一类商科课程,不想走入图书馆类mis的路,以及写umich文书时脑子里一直在想无比向往的travel intelligence,每一次都能让我看到自己的trigger。我知道CS一定要有科研,但科研背景等于零,于是在大三暑假就急匆匆的开始了科研。至今仍然非常感谢港大导师这一路上的帮助,也非常感谢GGU让我知道了科研的重要性,补充进这样一段有价值的经历。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这一段经历,我的申请结果至少低半个level,既觉得自己幸运,也觉得自己的努力有所回报。申请过程选校:如果一定要厚脸皮的说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是好奇心。在申请之前很久,我就电脑+人脑记住了很多学校的录取口味,以及课程设置,实习full time情况,也一直在向学姐学长们吸取经验(鞠躬),对自己录取xx学校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判断。比如知道了哥大cs标准化考试有filter,就走擦边球交残疾的GRE托福;知道了女神UW的MIS卡aw4,就正好用了自己一直拿不出手的一个只有aw好的GRE成绩。这些也让我在申请路上走得更好,没有因为自己的短板而损失太多。针对方向来说,MIS的申请者基本上就是两个方向,商学院的or工程学院信息学院的,前者和business analytics或者it咨询关系比较大,后者可以学成cs走上码农道路,而我选择了第二个方向。初期基本上把所有商科的mis全部划掉了,自己既不喜欢(也深知找工作艰难),盯准了技术方向的mis,cs以及data science,这也让我后来的花样改文书变得不那么艰难,核心都是相似的。现在回想起来GGU mentor的一句话,大意就是“我还没见过谁能把相差较大的A专业和B专业都申请的很好的“,所谓术业有专攻,如果撒下大网,很有可能最后两败俱伤。如同当时暑期科研期间想着考托福,结果托福没考出来,科研也没有很好的结果。如果在一个方向一直前进,总是会有路上的美景等着你收获。录取:大年初一,也是我生日的第二天,我收到了第一封来自芝大的录取,我还记得那天早上我蹦蹦跳跳的跑进爸爸妈妈房间里,感觉好神奇,我被录取了?然后因为过年,家里特别特别多人,都来祝贺我,姐姐还没睡醒揉着眼睛含含糊糊地说“恭喜你哦”的时候真的觉得一切都很值得。我对自己的申请结果已经非常满意了,第一份录取就已经帮我甩掉了一半以上的项目直接pass,也是非常窃喜的事情hhh。主申的是MIS,除了没出结果的NYU和给备胎信的UW已经全部拿到了录取,CS申的不多,但是情况也还不错。至于data science因为数理统计背景不够,申的也不多,情况也一般,这也说明了match的重要。给国院学弟学妹们的话在去年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非常空白的,大家也知道我们院的背景都是交叉的,顶多物联网会算做一个cs学生,申请过程中我也恨不得把自己专业名的with law给去掉。但是这都不影响我们的好结果。个人觉得果园的申请结果完全不亚于任何北邮其他院。有的学校认为北邮加分,cs强校友强;有的学校觉得我们算半个海本,默默的又比别人高了半个level。再加上果园普遍英语还是相对较好,这都是申请过程的加分项。所以呐不要看低自己,我身边有GPA 80出头甚至没80 有辉煌战绩的,也有托福不到100GRE不到320获取dream school 的录取的,nothing is impossible。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有亮点,把重心放在提高自己+发现自己上,远比羡慕嫉妒恨别人好得多。大家心态一定要保持好,不论现在,还是未来。感谢GGU和GGU众学霸们比起来,我真是弱的没小角落躲。还想好了如果有人要我总结我的申请历程,我一定取名字叫“尴尬癌GT申请者的翻身之路”。因为我的时间太赶,基本文书是全程丢给GGU的,mentor最后给了我第一版初稿,我还大动干戈地改了一番(= =),后来mentor非常坚决的告诉我要相信GGU相信他们的经验,事实证明mentor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同时,文书方面GGU的native speaker的润色真是加分不少,自己读了文书都觉得一身清爽哈哈哈。GGU的mentor龚老师和港大的科研导师都告诉过我,potential在申请master和phd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我在科研面试的时候,我问导师需要我会什么吗,导师想了想就跟我说,只需要你有不错的学习能力和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现在想想也确实是这样,无论实习科研还是申请,作为一个转cs,基础没别人扎实,能强调的地方恐怕就是“至少我能学我不怕啊!我有未来啊!”。在我托福99的时候,我GGU的小颖姐姐+予晗姐姐帮我发邮件骚扰了所有学校的小秘,问托福卡线问题以及能不能waive等等,umich和jhu告诉我我可以waive托福时候我简直要跪下,也给我注入了一剂强力鸡血,super感谢。申请初期,我不断发邮件骚扰龚老师问他xx项目录取难度如何?巴拉巴拉(都是一些现在想起来觉得too young too simple的问题) 后来龚老师就说不要管难度如何,可以申请就大胆试试吧。这也给了我后来的申请迷之自信,最终收获自己心中top1项目的录取。推荐信递交过程中出现了临时跑路的老师,本来以为这种事情如“黑推”一样少之又少,没想到还是给碰到了。ggu的小颖姐姐当时就建议我直接换老师,不然以后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我现在也非常感谢当时的果断,不然如果因为推荐信而导致申请not complete,会是最后悔的事情。网申过程中,我乱七八糟的GRE托福,有时候还要拼分,搞得自己都晕头转向,还好有GGU的帮助。总之,在繁忙的申请季,不但有龚boss的强力文书,小颖姐姐+予晗姐姐超级耐心贴心的帮助,以及总带我们这帮果园小伙伴出去吃吃喝喝玩玩的GGU的杨老师,关老师和姜神,也是无比幸福幸运的事情。最后的最后1.心态。我总觉得我在申请季之后长大了很多 ( ),心态比以前好了非常多。知道自己不是最强的,但是也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申请结束只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学弟学妹们也会经历一遍我这一年所经历过的事情。每个阶段都有幸福和痛苦的事情,只要踏踏实实做好现在,总会有比不这样努力的better results在前方等着你。无论是考语言,申请,工作实习,实力和运气都是重要的东西,而我认为运气在心态好的时候真的会来到。不要太纠结GRE托福比别人低的那两分,不要整天羡慕别人实习公司title大,虽然前方肯定有比你强的,但你一定可以做得比现在的自己更强。2.适合自己。当我最后在两所学校纠结的时候,所有人包括父母朋友都vote for CMU,而我还是执意去了心中想去的地方。很多人以为我是因为爱洛杉矶的美食想在一号公路驰骋看我的加州男神,而我却知道自己为何要做出这个选择。我会拥有加强cs能力更充裕的时间,不用再花时间在cs之外课程耗费精力熬夜熬夜再熬夜,可以学到实用的项目也手握强校友资源,同时也可以做到我心中完美的1:1玩:学,离dream co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