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港大博士经验.doc_第1页
申请港大博士经验.doc_第2页
申请港大博士经验.doc_第3页
申请港大博士经验.doc_第4页
申请港大博士经验.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昨天接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的email,下午还打来电话确认,虽然暂时还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但是我90%确信我申请成功了!我终于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从去年9月到现在,200多个日夜,一直在为这个事情在努力!回想起来,有很多辛酸和甜蜜。感谢飘洋过海的帮助,从中获取了许多信息,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我也会慢慢将我的历程写出来,虽然不一定正确,力求真实。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先说一下本人背景:本科毕业于211/985高校,研究生也是211/985,只不过排名更加靠前,医学也更加强大,本科成绩平均75+(这个成了我永恒的痛,否则就很有机会被港大录取啦,后面祥述)。研究生成绩还可以,平均是B(85+),没有SCI文章(另一致命伤),中文核心三篇。导师是本领域小牛,研究生期间参加过一个“863”子项目,一个“973”项目(这一点申请港校貌似很有帮助)。担任学生干部,拿过一些省级,校级荣誉。总体来说不算强,但有一定特色。申请历程:1.英语准备虽然一直计划出去读PHD,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主要开始时想拿CSC资助去德国,有些德国大学不需要英语证明)直到去年11月才第一次考雅思,郁闷的是第一次考砸了,那个成绩连读本科都难,后来今年1月份重考,还是很差(6.0),但毕竟能有一些学校接受了(本人英语一直是硬伤,所以现在还得继续努力)。由于语言证明没有,这个使我陷于很被动境界,很多学校申请时需要语言证明,同时与老外套磁没有语言证明会失分不少。个人观点:要想出去,语言证明绕不过的,尽早准备为妙!虽然德国一些高校确实只要通过教授这一关就行了,不需要语言证明。但是如果有一个漂亮的语言成绩,会使你海阔天空!2.疯狂“海套”从去年九月份开始计划,询问一些成功出去的师兄,并开始准备CV,cover letter,还经常逛一些网站(寄托,太傻和飘版),10月终于把CV弄得漂漂亮亮啦(很多同学看了都说确实不错),开始有计划地逐个大学网站去寻找信息,发信去询问教授,那时强迫自己要一个月发上30篇,平均一天1篇。每天都在电脑前盼着邮箱里来新邮件,但几乎每天都失望。套了约30个地方,结果只有寥寥4个回应,一个说没有招生计划,一个说已经结束了,一个说要3月份才开始,要我关注他们研究生网页。只有一个澳洲较次的学校比较nice的feed back:要我雅思6.5同时申请上CSC的资助就要我(后来考了6.0去套他,就没回音啦)!个人观点:这个海套过程很重要,这样“广种”才能“薄收”(薄收也是收),同时,套的过程你也慢慢会悟出一些技巧,还会促使你对CV,cover letter不断修改完善,虽然会很沮丧,但是千万別灰心。反正发email不费钱。还有一点,套磁的标题一定要简明比如“Inquire about PhD Studentship”,所用的email 地址最好是学校的,以结尾这样不至于别人当作垃圾邮件。3.贵人帮助转眼间已经12月中旬啦,雅思成绩惨败给我很大打击,还好,凭着自己的实力与运气预先取得了学校推荐CSC公派的名额。正是这样坚定了我keep on going的决心。于是一边紧张复习再次考雅思,一边想法子找老师朋友打听联系外面的导师、学校,那时几乎陷于绝望,时间不容许我再没有进展。所以我把几乎能想到的、有过海外经历的老师都去找了,他们确实也帮了很大的忙(在此对各位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深深谢意)。通过一个老师的联系,渥太华大学的教授一个对我很感兴趣,马上帮表示帮我申请免学费的半奖(CSC要求外方大学免学费),我也积极在渥太华研究生院网上申请完毕,同时按要求把所有材料寄给他,如此我以为胜券在握,结果一月底他给我email说,要四月学校才处理申请奖学金的事情,晴天霹雳,鬼都知道CSC申请在3月20号截止。此时已经是1月21号,留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况且学校要求3月10号就要把资料弄齐。我再次陷入恐慌!只能求助于一个相当于留学中介的朋友,花了点钱,让他帮忙火速弄一个德国的大学。否则CSC的奖金就泡汤了!2月底终于朋友那边有明确答复,接受函也弄过来了,十分佩服他的神速(同时也对他表示诚挚的谢意!),这时算吃了定心丸!后面顺顺利利地递交了CSC的申请,目前学校已经将我材料递交给CSC审核。个人观点:能找贵人帮助一定要厚着脸皮去找,虽然对方不一定会帮你(我找了6个人,只有3个乐意帮忙),但总会有nice help。这样会给你省很多力气,尤其background不够strong的同学,当然,找老师帮忙前,一定要把所有材料准备齐,比如简历,研究意向,CSC资助说明等等。4.网申注册目前许多欧美大学(德国部分大学除外,可以去到那边直接注册)都是要求申请者网上注册,然后才进入他们的申请流程,网上注册一般都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少则2-300,多则近千(渥太华大学75加元,430多RMB!心疼money呀!),所以建议大家先套好教授再去网上注册,否则这个钱就基本就是捐给资本主义国家作贡献啦(正好缓解经济危机,呵呵)。个人观点:以前很烦那些办信用卡的广告,校园里还很多展台放着精美礼品吸引大家去办卡,我从来对这些都不屑一顾,因为自认为还没有到需要刷卡消费的水平。但是申请学校,雅思注册报名等过程我深切体会到visa或者master card的convenient(我每次都得借同学的招行卡刷,因为学生身份现在好像不能办信用卡啦)。吐血向各位推荐招行信用卡,使用面最广(招行信用卡部应该给我点宣传费,呵呵)!5.多方准备,终于迎来收获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这个教训很深刻!所以我去年12月开始也申请了两所港校,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终于回应主题啦,呵呵)。顺便说一句,香港高校研究式PhD一般都会给全奖(每年约15万港币,除去4.2万学费。)由于很荣幸找到比较牛的推荐人(本领域前主任委员),港大那边的教授也认识他,所以教授这一关基本问题不大了,但是又一个打击,港大变态规定研究生尚未毕业只能按本科身份申请,研究生成绩不做参考!而我的本科成绩不符合最低要求(80+),所以与港大基本失之交臂,这个当然是今年2月初的事,不过那个教授还很不错,要我研究生拿到学位再申请,或者如果毕业前能发一篇SCI再申请(没有好paper就不算好candidate),这样他就可以把我推荐给遴选委员会,他还专门给我的推荐人写了情况说明(感激ing,虽然不一定有机会去港大啦,但我一定会铭记在心)。港大没戏就寄希望于中大和CSC啦,中大基本上没怎么套,因为那时居然犯了个低级错误,在医学院网站找不到教授的资料(汗一个!原来是我没有看清楚一个链接!这里提醒各位一定要认真看网页)后来材料寄过去以后没想到居然有教授主动联系我,问我去不去!真是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那几天感冒啦!呵呵),当然去啦!结果没有电面,几个email问了一些问题,她把我推荐给系里遴选委员会,经过激烈PK,争取到一个quota。终于于昨天梦圆,这个过程看似乎简单了点。(今年港校很火,竞争异常激烈,我们系才4个quota,20多个竞争。据说经济危机欧美的offer减少之故)!个人观点:不管情况怎么样,一定要锲而不舍去寻求各种机会,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上,一个老师跟我说过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话:机会是抢来的!6.总结纵观整个历程,虽然中文大学比起许多欧美名校的offer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我也比较满足啦(香港离家里比较近,生活习性相近),CSC去德国的计划虽然不一定批准,但我已决定放弃啦。申请过程总得来说,一定要有信心,多准备,坚持不懈就会有收获!个人感觉对申请成功最有帮助的是SCI paper和GPA,这个我问了许多目前轻松拿offer的人,大部分都有SCI或者GPA能达3.2-3.8/4.0,其次是参加研究的背景,参加过课题组一定要在CV里提出来。再次是推荐人,如果是大牛,或者申请的老板认识,那最好不过啦。此外,找具有海外背景的老师推荐是很有效的一种套磁方式,这样对方不管要不要你都会给你一个feed back,不要你的话有时还会很nice给你推荐给其他相关的人。申请关键环节回顾: A.如何准备推荐信:推荐信是每个学校必须要的,不管他份量多重,都要准备2-3人份,我找的是自己老板和本领域前主委(因为我参加他主持的“973”计划,有幸认识)。目前许多大学网上注册申请时会生成一个推荐信表格(里面有你注册的一些信息),要你打印出来给推荐人填写,但是一般还得准备一个“公共”版本的推荐信,便于你“海套”。推荐信内容一般分为三个部分:推荐人的介绍,推荐人认识及与我交往过程,推荐人对我的评价。肯定要自己先拟好草稿的,大牛一般没有时间帮你写,写好以后,给推荐人过目认可,然后拿推荐人单位的信纸打印出来,他再签字就OK啦,可以一下子弄10多份,装上信封,封口签字,一劳永逸,够你用啦。(我这个过程有很多lucky因素,当然也要靠自己脸皮厚去磨,建议大家尽早准备,我前后弄了2个月呢)。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么麻烦,造假行不?我不建议这样,其一,这种行为我自己不认可;其二,很多学校会给你的推荐人去信核实信息的(尤其港校),一旦发现造假行为,立即取消申请资格,并且永不超生,呵呵。B.如何寻找导师及套磁:个人感觉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是通过学校的网站,寻找教授的research background,然后稍有针对性去套一下,第二是通过science job等这些专门发布博后,博士信息的网站搜寻,然后去信推销自己。这两种种方式我称之为“海套”。由于本人背景比较weak,我的经验是“广种薄收”,但还不至于“颗粒无收”。第三种是pubmed查询一些你研究方向的全文,看了文章以后直接给通讯作者或者第一作者发email,写一些感想,最好提一些问题,同时表达意向,推销自己。这种方法费时耗力,但一般feed back都比较nice。第四种就是要找有海归背景的“贵人”帮助啦,找他们之前一定要把所有东西准备齐。洋洋洒洒一大篇,不知道是否能给大家一点帮助,希望有志出去深造的都能成功,回来建设我们伟大祖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呵呵,喊两句口号,挺新鲜的感觉!)追记:1.关于出去的思考可能由于本人背景太弱,所以申请比较费劲,我宁愿考三次国内的博士也不愿意那么辛苦去申请,花了那么大的劲,值得吗?以前我一直在思考出去为了什么?为了逃避国内就业压力?光宗耀祖?镀金增值?感受生活?在申请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直到现在我才基本清楚了我为什么要出去),我的初衷是为了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这个梦从我小时候就朦胧地存在到现在。我相信很多人也没有弄明白究竟出去为了什么,或许是时髦,或许是浮躁,也或许是向往。不管哪一种心态,有一点我觉得要清晰的是:出去绝对不是享乐,为了能真正“镀”上金,肯定要比国内付出更多!2.出去的成本分析(仅以本人个案分析,不具普遍性)申请成本是每个人决定出去以前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说实在本人当时没有什么概念,以为不用花多少钱(因为我自己海套,发email不用钱,申请CSC的项目国家给钱),但远出乎意料我整个历程下来花了2万多(包括朋友的中介费)。办理本科、硕士成绩单、学位证明及翻译,几百块没啦,往国外快递申请资料一次两三百又不见啦,网上注册几所大学花了近两千,雅思本人愚昧考了两次(都到外地)将近六千没啦,还有一笔不小的“中介费”,最后麻烦别人帮忙送礼请客,又一千多没啦。经济账或许可以算得清,但精力和心血这些根本无法算清,看着身边同学一个个都找到工作啦,自己却没着没落,那个担心呀(本人比较愚信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一句话: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所以从不去考虑工作的事,背水一战)。所以天天的工作都围绕着申请这个事,天天泡各大论坛,春节也没回去。真的付出了许多,比当年考研还要累。现在回想,如果开始就知道要付出这么多,我很可能就不会选择这条路啦。劝各位有志出去的,提前做一个“成本分析”。呵呵3.关于“中介”的事最近有些同学PM问关于中介的事,个人认为是否寻求中介帮忙因人而异,如果家庭经济情况允许,自己background比较差,或者比较迫切。那么找中介很有必要,会给你省了许多麻烦,并且中介费用并不是想像那么高,一般可以选择成功后才付款,避免了受骗可能。如果banground很strong,时间充足,自己也想实践一下整个申请过程,那大可不必找中介。自己多泡泡论坛就会有很多讯息,也就逐渐成为“出国留学专家“啦。许多朋友pm询问关于申请问题,简单介绍如下:1.目前中文大学09-10申请基本结束,只能准备明年的,8-9月份开始套教授就行。2.外语要求:IBT79,或者雅思6.5,或者老六级证书(放心,你没看错,老六级证书就可以了,香港的大学就中大能用六级申请!),或者新六级430分以上。3.只要有学位,成绩不太重要(刚问研究生院的,也就是说,系里通过了一般研究生院不会因为本科成绩卡你)。4.申请及录取一般程序(呵呵,相信是大家最关心的啦):(1)网上注册及交费(180HK dollar)(2)准备及邮寄材料到各个系(一般2月28日截止)(3)系里初选(3月初)(4)电话面试(5)面试通过,有老板要你(6)通过系里遴选委员会并获取名额(7)通过研究生院5.最好申请前套好教授,这样会顺利很多!PHD随时可以申请。 PHD跟国内不一样,国内广泛的指代博士,其实这叫“哲学博士”。是专门指那些凭借高水准的学术论文而得到的成绩。这个总体而言属于研究式,也就是属于搞学术研究的那种,基本不上课,每个月给一万三左右的港币,可以说不愁吃穿,但是要论文呢。没论文,没研究成果申请不了,没英语成绩也是没戏的。基本上是雅思6.5,托付80以上,就这成绩才有可能(这只是着哲学硕士的,PHD只有更高)。国内的研究生三年要好好学习,需要有完整的学习经历,只要“记过”什么的没戏。还要有社团组织经历,本科时期和研究生时期成绩不可低于百分之十,GPA地低于3(PHD也得3.5吧)也没戏。总之研究式要求有完整履历和足够的学术水准的,申请英联邦大学一样的要求,就是如下几项: 征对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