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XXXXX加油站目 录1引言、概况2名词解释3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4危险目标周围消防器材及其分布5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6应急救援、报警电话7事故应急措施8人员疏散、撤离9危险区域的隔离10抢险、救援方式及控制措施11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2预案分级响应条件13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4演练计划更多资料请联系 淘宝旺旺:fx_olive1引言、概况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预案为加强突发安全消防事故的处理能力,为有效、迅速地将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保障在突发事故中人员和设施的安全,特编制加油站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油站基本情况本加油站系XXXXXXXX下属加油站。现有员工6人,其中技术人员2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加油站的平面分为加油棚、油罐区、站室、配电房和值班室。其加油棚拥有8台加油机,主要经营汽油和柴油。其油罐区内有柴油罐、汽油罐。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中3.0.3加油站等级划分的规定,该站油品存量为120立方米(柴油体积折半计入),本加油站属于二级加油站。2名词解释 2.1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2危险化学品事故 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2.3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2.4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5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2.6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7分类 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2.8分级 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3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3.1危险目标的确定3.1.1本加油站主要涉及到危险化学品(汽油、柴油)的储存和使用,主要危险在于油罐储存区和加油机。3.1.2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表1、表2、表3及表4,本加油站的汽油储存量大于20吨。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列入的品种见下表: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现有储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01汽油22071.1(按密度为0.79吨/立方米计)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第一种情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因此,该加油站汽油储罐属于储存区重大危险源类别。3.1.3主要危险因素汽油属于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极度易燃(爆炸下限(V/V):1.3、爆炸上限(V/V):6.0、闪点():50),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肤损害。柴油属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易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1)火灾、爆炸汽油和柴油均具有易燃烧的特点,因此也存在着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汽油具有甲类火灾危险特性,由于其闪点低,容易挥发,泄露时遇点火源(明火、火花、静电、雷电等)易引发火灾。当汽油或柴油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或其它点火源即可能引发爆炸事故。爆炸下限越低,爆炸范围越宽的物质,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2)静电汽油和柴油的电阻率大约在10CM,当汽油或柴油沿管道流动与管壁产生摩擦时,以及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震荡时,都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不能及时消除就有可能产生火化。当满足一定条件时,静电火花可以引发火灾爆炸。静电引发火灾爆炸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必须有产生静电的条件;必须具有静电积累的条件;积累的静电必须达到产生火花放电的条件;静电放电火花波及的范围必须存在爆炸性气体;与爆炸性气体接触的静电火花必须达到爆炸性气体的最小点火能量。(3)沸腾、溢罐汽油和柴油受热后体积膨胀,蒸汽压力升高,如果储存于密闭容器中,容器内的压力会升高,高压可能造成容器破裂,甚至发生爆炸。汽油或柴油不纯,含水量较大,受到太阳辐射或其它热作用,可能发生沸腾,甚至突溢。(4)中毒汽油中含有的芳香族烃、不饱和烃类、硫化物均有毒性,此外添加的防震剂四乙基铅则具有强烈毒性。汽油中毒有三种途径,即蒸气吸入、皮肤吸收和直接入口。汽油具有溶解脂肪和类脂质性能,进入人体后会对神经系统有选择性损害。由呼吸道进入人体时,即可引起剧烈咳嗽、胸痛、继之发热、咳血痰、呼吸困难、头昏、视力模糊,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抽搐、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如管道、法兰等部位腐蚀泄漏,工作人员长期吸入可能发生中毒。3.1.4加油站作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1)作业事故作业事故主要发生在卸油、量油、加油、清罐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都使油品暴露在空气中,如果在作业中违反操作规程,使油品或油品蒸气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就可能导致爆炸燃烧事故的发生。卸油时易发生火灾加油站火灾事故的60%70%发生在卸油作业中。常见事故有:油罐漫溢。卸油时对液位监测不及时易造成油品跑冒。油品溢出罐外后,周围空气中油蒸气的浓度迅速上升,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到点火源,随即可能发生爆炸燃烧。在油品漫溢时,使用金属容器刮舀,开启电灯照明观察,均可能产生火花引起着火。油品滴漏。由于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等原因,使油品滴漏至地面,遇火花可能燃烧。静电起火。由于油管无静电接地、采用喷溅式卸油、卸油中油罐车无静电接地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油蒸气。卸油中遇明火。在非密闭卸油过程中,大量油蒸气从卸油口溢出,当周围出现烟火、火花时,就可能产生爆炸燃烧。量油时易发生火灾按规定,油罐车送油到站后应静置稳油10分钟,待静电消除后方可开盖量油,如果车到立即开盖量油,就可能引起静电起火;如果油罐未安装量油孔或量油孔铝质(铜质)镶槽脱落,在储油量油时,量油尺与钢管口摩擦产生火花,就可能点燃罐内油蒸气,引起爆炸燃烧;在气压低、无风得情况下,穿化纤服装,摩擦产生静电火花也可能点燃油蒸气。加油时易发生火灾目前国内大部分加油站未采用密封加油技术,加油时,大量油蒸气外泻,加之操作不当油品外溢等原因,在加油口附近形成了一个爆炸危险区域,遇烟火、使用手机或BP机、铁钉鞋摩擦、金属碰撞、电器打火、发动机排气管喷火等都可能导致火灾。清罐时易发生火灾在加油站油罐清洗作业时,由于无法彻底清除油蒸气和沉淀物,残余油蒸气遇到静电、摩擦、点火花都可能导致火灾。(2)非作业事故加油站非作业事故又可分为与油品相关的火灾和非油品火灾。与油品相关的火灾油蒸气沉淀。在作业过程中,会有大量油蒸气外泄,由于油蒸气密度比空气大,会沉淀于管沟、电缆沟、下水道、操作井等低洼处,积聚于室内角落处,一旦遇到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燃烧。油蒸气四处蔓延把加油站和作业区内外沟通起来,将站外火源引至站内,可能造成严重的爆炸燃烧。油罐、管道渗漏。由于腐蚀、制造缺陷、法兰未紧固好等原因,在非作业状态下,油品渗漏,遇明火可能燃烧。雷击。雷电直接击中油罐或加油设施,或者雷电作用在油罐、加油机等处产生间接放电,都可能导致油品燃烧或油气爆炸。非油品火灾常见非油品火灾有:电气火灾。电气老化、绝缘破损、短路、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过载发热、接线不规范、电器使用管理不当等引起的火灾。明火管理不当,生产、生活用火失控,引燃站外火灾蔓延,殃及站内。3.1.5对周边的影响本加油站周边无居民区,站前为公路,其余三面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一旦发生有油气泄漏、扩散及火灾爆炸事故,可能直接造成作业人员受伤或者死亡;造成生产设备、设施的损毁;造成公共设施的破坏,如断水、断电和站前道路破坏;严重的,会使破坏力波及到事故周边建筑,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4危险目标周围消防器材及其分布本加油站配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泡沫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消防桶、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灭火器及灭火毯分布在加油机附近,消防沙、消防栓位于油罐区附近。5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5.1指挥组组长:加油站站长组员:加油站安全人员指挥组职责:组织制定和修订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人员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5.2救援人员认真参加救援培训和演练,熟练掌握救援技能;对事故反映迅速,注重自我防护和对他人的保护;听从指挥,团结协作,有效救援;泄漏控制、泄漏物处理;设备抢修作业,恢复生产的检修作业;负担灭火、抢救伤员等任务;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器材物资的抢救和疏散工作。5.3后勤支援组中心成立救灾技术组,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售货员组成,其职责是:接到中心通知后,无条件赶赴中心或受灾地点:积极参加救护培训和演练,熟识救护尝试;注重自我保护,保护他人安全;听从指挥,维护现场秩序,做好后勤服务;布置安全警戒,加强保卫工作,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厂区道路畅通;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制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进行防化防毒处理;准备消防、医疗、劳保用品等应急救援物资。6应急救援、报警电话报警电话:110或119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代理电话:05323889090 38891917事故应急措施7.1加油机火情预案(1)加油机起火,应立即关闭加油站所有电源,关闭加油机与油罐之间所有管线阀门,同时报警,并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扑救。(2)紧急疏散站内员工、车辆。保证后援消防力量的消防通道的畅通。(3)扑救加油机火灾的同时,应监控地面及管沟流散油品的情况,流散油品着火时可用小型灭火器材或消防沙进行扑救。(4)明火扑灭后,应注意防止复燃。7.2 加油时跑、冒油预案(1)向车辆加油时,发生跑、冒油,应及时关闭油枪,切断电源,停止电源,停止营业,并向站(班)长报告。(2)站(班)长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疏散站内人员,推出车辆,准备消防器材。(3)及时对现场跑、冒油品进行回收,禁止用铁制、塑料、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器皿或物品进行回收。回收后用水土覆盖残留油品,待充分吸收残油后将沙土清除干净。(4)检查邻近低洼处是否有残油,若有残油应立即清理干净,并检查其它可能产生危险的区域是否存在隐患。(5)当汽油沾湿衣物、皮肤时:脱衣服前先将其浸湿,以免产生静电火花。若无水应极慢速度脱去衣物,并准备好消防器材,以防万一。用肥皂和清水被汽油浸湿部位,试干后并涂抹适量肤轻松等软膏药加以保护。(6)油进入眼睛时,用大量蒸馏水或纯净水冲冼15分钟,较严重时到医院治疗。7.3油罐区发生火情预案(1)油罐区发生火灾,立即停电关阀,同时报警,并组织力量,使用站内消防器材灭火。(2)紧急疏散站内人员、车辆,保证后援消防力量的消防通道的畅通。(3)卸油口、操作井发生火情,应立即组织力量使用干粉、泡沫灭火器、消防沙进行扑救,或用石棉被进行覆盖窒息灭火。(4)当高架油罐发生火情,应从上风向或侧风向使用干粉、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对外溢油品,要及时围堵,扑灭流散火灾。(5)现场扑救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注意自身保护;万一火势难以控制,应及时撤离现场,配合公安消防部门灭火。(6)严禁用清水扑救油类火灾。7.4油罐车卸油火情预案(1)油罐车卸油起火发生火情,立即关闭油罐车卸油阀门,卸下油管,同时报警,并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扑救。(2)罐车顶部入孔用石棉被覆盖。(3)现场监督人员使用干粉灭火器从上风可侧风向对着火点进行扑救,同时注意保护油箱。(4)紧急疏散人员、车辆。保证后援消防力量的消防通道的畅通。(5)扑救油罐车火灾时,应注意监控区卸油口、地面及管沟流散油品的情况。流散油品着火时可用小型灭火器或消防沙进行扑救。(6)明火看扑灭后,应注意防止复燃7.5配电房火灾预案(1)配电房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营业。(2)关闭加油站所有开关、阀门,同时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3)疏散站内人员、车辆。(4)若发电机与配电房同处一室,在扑救配电房设施火灾时,应用石板被等覆7.6加油机自然灾害预案(1)遇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关闭运营设备,及时报告有关管理部门。(2)遭遇洪水、山洪、地震等自然灾害,应关闭加油站所有阀门,切断电源,安全撤离站内人员,转移重要单据和证照。(3)发生水患时,应立即关闭电源、阀门,停止营业,同时密封油罐油孔,卸油口,防止油品外溢。(4)水患过后及时组织排水,测试罐底水高检查设备,排除隐患。盖发电机油箱及其他有渗油的部分。8人员疏散、撤离依据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8.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以作业小组为单位进行人员清点,并沿消防通道紧急撤离到安全区域。8.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非事故人员以部门为单位进行人员清点,并沿消防通道紧急撤离到安全区域。8.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抢救人员在撤离前,以队为单位进行抢救行动,并将抢救情况用对讲机向救援指挥组报告;撤离后,抢救人员将抢救过程向救援指挥组报告。8.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由后勤支援队派人分别通知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沿事故现场的反方向疏散到安全区域。9危险区域的隔离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危害程度级别,确定以下内容:9.1危险区的设定本站一号危险区:加油棚本站二号危险区:油罐区本站三号危险区:发电机房9.2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分方式、方法9.2.1按有效的防火距离划定(1)以事故现场的外延8米以上为事故核心隔离区,属救援人员活动区域,用警示牌和红色警示带围起。(2)以事故现场的外延20米以上为事故次级隔离区,属后勤支援人员活动区域,用警示牌和红色警示带围起。(3)以事故现场的外延30米以上为事故三级隔离区,属其他支援人员活动区域,用警示牌和红色警示带围起。9.2.2按有效的防火单元划定(1)以事故现场的外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的容器的间距8米以上为事故核心隔离区,属救援人员活动区域。(2)以事故现场的外延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10米以上为事故核心隔离区,属救援人员活动区域。(3)以事故现场的外延与空调装置、的间距20米以上为事故核心隔离区,属救援人员活动区域。9.3事故现场隔离方式(1)以事故现场外延8米以上为事故核心隔离区,用警示牌和红色警示带围起。(2)以事故现场外延10米以上为事故次级隔离区,用警示牌和红色警示带围起。(3)以事故现场外延20米以上为事故三级隔离区,用警示牌和红色警示带围起。9.4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输导方法将通往距事故现场50米的所有道路警示牌和红色警示带隔离起来,并安排人员进行交通疏导。10抢险、救援方式及控制措施10.1抢险、救援方式、方法(1)立即启动站内的报警装置(2)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指挥组行使救援指挥职责,救援队执行救援任务,后勤支援队进行后勤支援工作。(3)关闸断电,停止一切生产作业,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控制进出。(4)立即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及消防沙进行扑灭,切断火源。(5)迅速隔离火险区域,用砂土等惰性材料吸收残液,防止进入地下水道等限制型空间。(6)清理现场,将覆盖泄漏易燃液体的消防沙等集中于空沙箱内妥善保管。10.1.2抢险、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1)所有抢险救援人员,必须服从事故现场救援指挥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2)所有抢险救援人员,必须穿好防护衣帽,戴好防毒、防烟面罩等。(3)在事故现场抢险救援时,必须三人一组,两人抢险一人监护相互照应。(4)抢险救援过程中,抢险救援人员实行轮换休息,以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力。10.2现场异常情况下抢救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10.2.1异常情况下抢险救援人员撤离的条件(1)火情火险迅速扩大而无法控制时。(2)盛装油品的容器不断膨胀时。(3)事故现场出现急剧高热时。(4)事故现场房屋设施有可能垮塌时。(5)可能出现的其他扩大火情火险的异常情况。10.2.2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撤离的方法(1)当现场异常情况可控制程度较大时,各抢险小组由事故现场内向事故现场外逐步撤离。(2)当现场异常情况无法控制时,各抢险小组应迅速由事故现场内向事故现场外撤离。(3)当现场异常情况扩大时,各抢险小组应立即撤离事故现场,迅速疏散到安全的区域。10.3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1)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应急救援指挥组行使救援指挥职责,对救援队进行调度,执行救援任务。(2)本站应急救援队伍,在集团公司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进行抢险行动。(3)当政府有关部门到来后,本站应急救援队伍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进行抢险救援行动。10.4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1)立即拨打“110”、“119”报警,上报所在地区政府部门及上级单位。(2)关闸断电,停止一切生产作业,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严格控制出入。(3)立即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及消防沙进行扑灭,切断火源。(4)迅速隔离火险区域,用砂土等惰性材料吸收残液,防止进入地下水道等限制型空间。10.5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1)迅速隔离火险区域,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消防沙和消防水等组成防火隔离区,阻断火险区域的扩大。(2)迅速隔离火险区域,将未发生泄漏的易燃物品立即转移至远离火险和人群的安全地方。(3)火情火险迅速扩大而无法控制时,及时撤离抢险救援人员。(4)划定新的现场隔离区,将消防安全区域扩大。11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依据事故分类、分级,附近急控中心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11.1现场救治(1)危化品事故处置现场人员的抢救,急救工作与自救,互救相结合,做到及时、果断、正确、不得有误。(2)伤害严重者与120医疗救护部门及时联系,用最快捷的生命通道抢救伤员。(3)医疗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着装防护用品,分组进入扩散区救护伤害人员。(4)救援人员在处置时,应经常检查个人防护用品的完好状况,发现异常或感觉身体不适时,应迅速撤离现场。(5)急救工作应坚持“立即、就地”抢救原则,迅速将受伤人员抬至空气新鲜地方。(6)烧伤急救原则迅速脱离现场,除去烧伤源。如火焰烧伤,应立即脱去着火衣裤或就地滚动或跳入就近水源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浸湿的衣服、布单覆盖灭火。切勿奔跑,避免助长火势,增加伤害。快速脱掉燃烧或热液浸湿的衣服,必要时可用剪刀除去,减少创面继续损伤。伤员如有疼痛,可给止痛药物或针刺等,严防因剧烈疼痛而引起休克。严重伤员,应静卧休息,保持呼吸道畅通,若呼吸心脏停止者,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氰化物患者除外)。如有出血者应进行止血,有骨折者应简单对患处固定。急救处理时,要注意到创面保持局部清洁。大面积烧伤,用清洁无毒敷料或清洁的布料敷盖伤面,也可作简单包扎。处理时,应禁止在创面上涂用消炎粉、油膏或不适用的药物,避免增加感染或给后期治疗带来不必要的困难。(7)外伤急救原则严重出血伤员,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对大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伤员,可采用指压止血法,在作品上方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压迫在骨头上进行止血。伤口的包扎应用无菌沙布、棉垫、绷带或干净的布带包扎,以达到伤口隔离止血的目的。骨折伤员在急救和移动时,要行简易固定,预防休克,防止再损。开放性骨折伤员应注意创口的止血和清洁,并进行包扎,预防感染。脊椎骨折伤员急救时,要使受伤者就地静卧,可用木板作担架。搬运胸、腰椎骨折伤员时,应先在患者背后垫一被单,然后由两人以上分别在左右各使一端向上提起,再由一人扶下肢,一人扶肩部运送到担架上,禁止一人抱肩,一人抬腿的搬运方法,以及脊椎再受伤。11.2患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1)当患者呼吸困难时,立即给患者氧气;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脏按摩。(2)当患者大量流血时,应迅速止血,并立即给患者输血。(3)当烧伤患者创伤面过大时,应迅速用流动清水冲淋降温,用清洁纱布覆盖创伤面,及时进行抗菌治疗,避免上面污染等。11.5患者治疗方案根据伤害的类别和伤害的程度的不同,对患者进行解毒、防冻伤、抗化学灼伤、抗烧伤、骨科外伤等治疗。11.6信息、药物、器材储备信息11.6.1现场救护、救治信息(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毒物周知卡(3)化学品伤害救治卡(4)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1.6.2现场救护、救治药物(1)医用纱布、绷带(2)医用酒精、生理盐水(3)云南白药、创可贴(4)烫伤膏、紫药水11.6.3现场救护、救治器材(1)担架、夹板(2)洗浴、冲淋装置12预案分级响应条件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条件。12.1当易燃液体发生泄漏时,启动一级应急预案(本站内部应急预案)(1)迅速封盖泄漏处,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工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校园小超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工会相关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校车碰撞测试题及答案
- 用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公共外交面试题及答案
- 减灾中心面试题及答案
- 校园现金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元团市委下属事业单位招募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医院系统瘫痪应急预案
- 光伏项目技术标准清单
- 117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 水电站全套课件
- 输气管线破裂漏气应急处置方案
- 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重点
- 脑卒中急救中的辅助检查与影像学应用
- 野外蚊虫叮咬预防知识讲座
- 人体解剖学试卷及答案
- 成人重症患者镇痛管理(专家共识)
- (完整版)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