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陈家湾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页
彭水县陈家湾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2页
彭水县陈家湾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3页
彭水县陈家湾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彭水县陈家湾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彭水彭水县县峰瑞煤峰瑞煤业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陈陈家湾煤家湾煤矿矿 防治水工作防治水工作实实施方案施方案 业业主主单单位位: :重重庆庆市彭水市彭水县县峰瑞煤峰瑞煤业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陈陈家湾煤家湾煤矿矿 编编制制单单位:重位:重庆庆工程工程职业职业技技术术学院学院 编编制制时间时间:二:二 O 一二年七月一二年七月 彭水彭水县县峰瑞煤峰瑞煤业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陈陈家湾煤家湾煤矿矿 防防治治水水工工作作实实施施方方案案 业业主主单单位:重位:重庆庆市彭水市彭水县县峰瑞煤峰瑞煤业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陈陈家湾煤家湾煤矿矿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 生生产规产规模:模:6 万吨万吨/年年 报报告告编编制:制:腾腾俊洋俊洋 审审 核:朱祥可核:朱祥可 项项目目负责负责人:人:杨杨春春 总总工程工程师师: : 总总 经经 理:理: 编编制制单单位:重位:重庆庆工程工程职业职业技技术术学院学院 编编制制时间时间:二:二 O 一二年七月一二年七月 重重庆庆市彭水市彭水县县峰瑞煤峰瑞煤业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陈陈家湾煤家湾煤矿矿 防治水工作防治水工作实实施方案施方案 内内审审意意见见 2012 年 7 月 20 日地质报告内审小组成员对重庆市彭水县峰瑞煤 业有限公司陈家湾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审查,经充分讨论, 形成意见如下: 1、报告送审资料较齐全,工作方法、工作目的任务明确,执行的 技术标准和规范正确,内容全面,章节安排合理,叙述较清楚。 2、本次工作是在收集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整理, 结合矿井实际进行了调查了解工作。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井的含、 隔水层,充水因素,补给条件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在上述条件基础 上所编制的图纸和资料能真实反映矿井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本次编制 矿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依据。 3、报告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提出的防治水工作建议基本可行。 4、按修改意见补充完善后,同意通过内审。 内审人员: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2 年 7 月 20 日 目目 录录 1 概述概述.1 1.1 目的、任务1 1.2 位置及交通2 1.3 自然地理概况3 1.4 以往水文地质工作3 1.5 本次水文地质工作4 1.7 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8 2 矿区地质矿区地质.10 2.1 矿区构造及地震10 2.2 矿区地层11 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2 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述 .12 3.2 矿区含、隔水层 .12 3.3 矿区构造带富水性及导水性 .13 3.4 老空(窑)水 .13 3.5 地表水13 3.6 矿区水文地质主要特征 .14 3.7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4 3.8 矿井涌水量分析 .14 4 矿井水害基本类型及危害程度矿井水害基本类型及危害程度.16 4.1 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16 4.2 矿井水害基本类型16 4.3 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16 4.4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16 5.矿井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矿井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17 5.1 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的确定 .17 5.2 防治水的目标17 5.3 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17 5.4 矿井防治水的组织措施 .20 6 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22 附附 图:图: 1水文地质图及矿区范围图 2矿井水害防治工程布置及水害避灾路线图 3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4.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附附 件:件: 1编制单位资质证书 2业主委托书及承诺书 3编制单位及编制人员个人承诺书 4采矿许可证 5矿长资格证 6矿长安全资格 1 概述概述 1.1 目的、任务目的、任务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煤矿整合的通知 (渝府发 2007128 号) ,重庆市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陈家湾煤矿为改扩建 矿井。2010 年 10 月 30 日该煤矿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新颁 发了新采矿许可证,证号:C5000002009041130018268,有效期叁年 (2010 年 10 月 30 日2013 年 10 月 30 日) 。矿井开采二叠系上统吴家 坪煤组的 K1煤层,开采标高+1376m+1240m,生产规模 6 万吨/年。 根据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发关于进一步 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 (渝煤监办201293 号) ,矿井应对本单位 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 探放水设 计及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 。为此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陈 家湾煤矿委托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其编制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 司陈家湾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 。其目的是防止和减少煤矿水害事 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其具体任务如下: 1.1.1 全面收集该矿有关的水文地质资料及生产过程中开拓、开采 和其它相关的技术资料; 1.1.2 对矿区范围进行井上、下水文地质全面调查; 1.1.3 调查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含(隔)水层的分布规律和特征; 1.1.4 分析矿井充水因素,矿井涌水量的构成情况,主要突水点的 位置、突水量及处理情况; 1.1.5 调查矿区范围内老窑分布,老空(窑)积水情况; 1.1.6 评价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1.7 提交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陈家湾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 方案 。 1.2 位置及交通位置及交通 重庆市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陈家湾煤矿(采矿权人:重庆市彭 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地处位于彭水县城区北东 75,直距 34km,属 彭水县小厂乡龙门村辖区。地理坐标:东经 1083038;北纬 29 2047;设计主矿区距小厂乡有 3.5km 简易矿山公路,小厂乡距彭水县 城 68km,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1-1) 。 图图 1-1 陈家湾煤矿交通位置示意图陈家湾煤矿交通位置示意图 1.3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概况概况 1.3.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桑柘坪向斜的北东翼,海拔标高+1480m+1250m,溶蚀性 中山沟谷地貌,总体上为北西高,南东低,山峰与沟谷相对高差一般为 230m。沟谷发育,坡度较大,地表切割较强烈,地形坡角一般为 525, 大气降水排泄畅通。 1.3.2 气象水文气象水文 矿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有冬暖、春早、 夏热的特征。区内气温最高为 40.8,最低为-2.9,年平均气温为 17.8,年平均日照 1300 小时左右,年平均无霜期 310 天左右,相对湿 度为 82%,年平均降雨量约 1040mm,其中 510 月降雨占 81%。风向 一般为 NNW,风力 23 级。 1.4 以往水文地质工作以往水文地质工作 矿区位于桑柘坪向斜的北东翼。 1988年四川省地矿局川东南地质大队提交了四川省彭水县桑柘煤 矿初步普查报告,原四川省地矿局以川地矿发1988489号文对报告进 行审批,批准表内D级储量38210kt,表外储量2390kt。陈家湾煤矿位于 桑柘坪普查区内的最北端。但矿井划定矿区范围未见地表勘探控制工程。 2006年2月,重庆市地质矿产开发局205地质队提交的重庆市彭水 县陈家湾煤矿占用矿产资源储量说明书,重庆市地质矿业协会以渝地 矿协储占审字2006080号通过审查认定,批准该矿占用K1煤炭资源 (122b)332kt,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渝国土储审备字2006 116号备案。 2008年9月,重庆正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提交有重庆市 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陈家湾煤矿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报告(扩大)。 报告经重庆市地质矿业协会以“渝地矿协矿划审2008322号”审查意见 书审查并备案确认。 2008年10月,重庆正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提交有重庆市 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陈家湾煤矿煤炭资源储量说明书。报告提交 矿井K1煤层资源量共(122b+333)共计988kt。该说明书经重庆市地质矿业 协会以“渝地矿协储核审字2008403号”审查意见书审查,并经渝国土 储审备字2008376号备案确认。 2008年12月,重庆正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提交有重庆市 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陈家湾煤矿开发利用方案(改扩建)以“渝 地矿协矿开审2009094号”通过审查。 通过收集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对该区的地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基本查明了矿山地质情况,可以作为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 1.5 本次水文地质工作本次水文地质工作 本次工作主要是收集和整理矿井原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再根据矿井 的开拓和开采情况,下井了解和实测矿井涌水量及出水点分布情况,并 调查矿井井下水害防治的现状和采取的措施、方案及探防、排水设备、 设施等。 1.5.11.5.1 完成工作量完成工作量 主要完成工作量详见表 1-1。 表表 1-11-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名 称单位工作量 1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km24.56 2井巷调查m1200 3实测矿井涌水量点 5 4煤矿矿井水害防治工程调查表页1 5矿井充水性图(1:5000)幅1 6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5000)幅1 7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册1 8泉、井水点调查(矿区范围之外)点1 9水文地质柱状图幅1 1.5.21.5.2 本次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本次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本次工作是在收集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整理,结合 矿井实际调查了解进行工作。原地质成果报告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 井的含、隔水层,充水因素、补给条件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因此利 用原有的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矿井实际的开采情况进行补充修正,基本 可以满足编制本矿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需要。而且在上述条 件基础上结合矿井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资料所编制的图纸和资料能真实 反映矿井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本次编制矿井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的依 据。 1.6 矿井矿井现状现状 1.6.1 矿区范围矿区范围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煤矿整合的通知 (渝府发 2007128 号) ,重庆市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陈家湾煤矿为改扩建 矿井。2010 年 10 月 30 日该煤矿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新颁 发了新采矿许可证,证号:C5000002009041130018268,有效期叁年 (2010 年 10 月 30 日2013 年 10 月 30 日) 。矿井开采二叠系上统吴家 坪煤组的 K1煤层,开采标高+1376m+1240m,生产规模 6 万吨/年。 经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划定矿区范围批复 (2009 30)号,矿区范围由 22 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为 3.6219km2,开采 K1 煤层,开采标高+1376m+1240m(详见表 1-2) 。 表表 1-2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编 号 XY 拐点编 号 XY 13248018.87 36549557.67123245878.86 36551139.68 23247878.87 36550017.68133246593.86 36551134.63 33248003.87 36550097.68143247618.87 36551047.68 43247893.87 36550427.68153248218.88 36550862.68 53247472.87 36550462.68163248218.88 36550262.68 63247284.87 36550598.68173248803.88 36550252.68 73246346.86 36549934.67183249008.88 36549672.67 83245513.86 36550122.67193248703.88 36549657.67 93244378.85 36550224.67203248588.88 36549527.67 103244700.85 36550976.68213248338.88 36549477.67 113245475.86 36550898.68223248373.88 36549067.67 矿区面积 3.6219km2;开采标高:+13761240m;开采 K1 煤层。 1.6.2 相邻矿井相邻矿井 根据重庆市采矿权管理系统查询结果,扩大后的陈家湾煤矿北为已 关闭的上岩湾煤矿,东为已关闭的兴林煤矿,邻近无其它矿权设置。 1.6.3 矿井开采现状矿井开采现状 矿井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平硐+暗斜井开拓,由上向下分水平逐步 开拓和开采,走向长壁或倾斜长壁采煤法采煤,放炮落煤,单体液压支 柱支护。回采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机 械抽出通风。主平硐、主要运输大巷采用蓄电池机车运输。根据渝府 2007128 号文,陈家湾煤矿属改扩建矿井,生产规模由 4 万吨/年扩 大为 6 万吨/年。陈家湾煤矿主平硐井口坐标为 X=3247597.38m,Y=36550913.29m,Z=+1344.59m,回风斜井井口坐标为 X=3247886.34m,Y=36550910.29m,Z=+1352.44m,主要工业广场布置在 主平硐南东侧,主要生产区布置在主平硐口的南面。 1.6.41.6.4 矿井涌水量及出水点矿井涌水量及出水点 1、矿井正常总涌水量约为 5m3/h,另据矿井提供资料,矿井最大涌 水量约为 20m3/h。 2、工业广场四周设有防洪沟,防止雨季洪水溃入矿井。 3、矿井井下各运输大巷水沟基本上为毛水沟,水沟尺寸 0.250.25m。 4、采空区偶有滴水现象。 5、无水闸门、水闸墙。 1.6.51.6.5 矿井现有水害防治情况矿井现有水害防治情况 1、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由于矿井距离地表较近,矿井 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平时矿井内几乎无水,顶板淋水、滴水可忽略 不计。 2、矿井水害水害较小,为生产安全,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始终坚持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防矿井突水的探放 制度。 1.7 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7.11.7.1 编制依据的国家标准编制依据的国家标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2) 矿山安全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 (5)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 (6) 煤矿安全规程 ; (7)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 1.7.21.7.2 编制依据的行业标准编制依据的行业标准 (1) 煤矿防治水规定 ; (2) 矿井地质工作手册 ; (3) 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 ; (4) 小型矿山设计规范 ; (5) 煤矿安全规程实施手册; (6) 煤矿安全管理规范与强制性措施全书 ; (7)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 1.7.31.7.3 矿山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矿山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2)煤炭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3)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2)企业(字号)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3)矿长资格证书复印件; (4)矿长安全资格证书复印件; (5) 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及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 (6) 重庆市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陈家湾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 实报告 ; (7) 重庆市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陈家湾煤矿开发利用方案 。 2 矿区地质矿区地质 2.1 矿区构造及地震矿区构造及地震 2.1.12.1.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矿井位于桑柘坪向斜的北东翼,单斜构造,岩层倾向 190268, 矿区北端一般为:190193,矿区南端倾向一般为:265285,倾 角 35,平均 4,未发现大的断层,地质构造简单。矿井在生产过程 中未发现较大的次级褶皱和断层,偶见小型断层,断距一般在 1.0m 以 下,对矿井生产有一定影响(见图 2-1 构造纲要图) 。 图图 2-1 构造纲要图构造纲要图 2.1.22.1.2 地震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参数区划分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 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2.2 矿区地层矿区地层 矿区范围内主要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吴家坪组 (P3w)及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2m) ,其中吴家坪组(P3w)为本区含煤 地层。现由新到老叙述如下: (1)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厚 144.7173.8m,平均 159m。为棕灰色、深灰色石灰岩,含沥青 质及硅质,夹硅质白云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本组厚 11093m,平均 101.5m,共分二段,由新到老为: 第二段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燧石灰岩,含大量燧石团块及硅质条 带,上部为灰色厚层状灰岩夹少量硅质及燧石,中部夹薄层状泥岩。本 段平均厚约 94.5m。 第一段顶部为黑色、灰黑色碳质泥岩、砂质泥岩,夹粉砂质泥岩和灰 岩透镜体。下部为 K1煤层,其厚 0.36m0.68m,平均 0.41m,全区可 采。底部为浅灰色铝土角砾岩,厚 2.53.5m,平均厚 3.0m。本段与下 伏茅口组地层呈假整合接触。本段平均厚 7.0m。 (3)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2m) 厚 243419m,平均厚 277m。灰色、浅灰色中质厚层状灰岩,夹 白云质灰岩,含拟岩质。 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述 矿区位于桑柘坪向斜的北东翼,总体上为北西高,南东低,山峰与 沟谷相对高差一般为 230m。沟谷发育,坡度较大,地表切割较强烈,地 形坡角一般为 525。矿区地形地貌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途径为大气降水,因该矿区地形切割强烈; 而大气降水多呈雨量大,雨时短,雨期集中等山区特点,大气降雨形成 的地表水极易排泄、不利地下水的补给。其动态变化受季节降水的影响 较大。大气降水通过含水层补给地下水后,径流先以垂直渗入为主,然 后转入侧向运动,总的径流方向由西向东,最终以泉水形式排泄入冲沟, 自然排泄于矿区之外。该矿井工作面距离地面较近,暂时不受采空区影 响,但随着开采的进行,采空区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在开采过程中,一 定要遵循“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止采空区积水对矿井造成 安全威胁。 因此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3.2 矿区含、隔水层矿区含、隔水层 区内含水层主要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2m)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 上段(P3w2)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均为岩溶裂隙含水层。二叠系 上统吴家坪组下段(P3w1)含煤段为隔水层。 3.2.13.2.1 含水层含水层 区内含水层主要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2m)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 上段(P3w2)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均为岩溶裂隙含水层。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为棕灰色、深灰色石灰岩,含沥青质及 硅质,夹硅质白云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 144.7173.8m,平 均 159m。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上段(P3w2):为石灰岩,底界下距 K1煤层 4.5m,地表岩溶裂隙较发育,含水性极不均匀,泉点出露少,为不均匀 岩溶含水层,含水性较弱。本段平均厚约 94.5m。 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2m):厚 243419m,平均厚 277m。位于煤 系地层之下,浅部岩溶发育,为不均匀的岩溶含水层,其导水性、富水 性较强。大气降水沿岩溶裂隙及构造裂隙缓慢补给该含水层。本层上距 K1煤层仅 3.5m。 3.2.23.2.2 隔水层隔水层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下段(P3w1)含煤段为隔水层,上部为灰黑色 泥岩、砂质泥岩,下部为浅灰色、灰白色水云母泥岩及铝质泥岩,中夹 K1煤层。本层富水性、导水性极弱。本段平均厚 7.0m。 3.3 矿区构造带富水性及导水性矿区构造带富水性及导水性 矿区构造简单,矿井在生产过程中未发现较大的次级褶皱和断层, 但不排除今后在采掘中遇到断层的可能性。 3.4 老空(窑)水老空(窑)水 矿井因从未停采,边采边排,周边未聚集老空水; 3.5 地表水地表水 在矿区范围内无江河、水库等地表水体,区内主要发育冲沟,接受 大气降雨的补给,大气降水顺坡形成片流,排出矿区。 3.6 矿区水文地质主要特征矿区水文地质主要特征 矿区地下水以岩溶水为主,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矿区坡 陡,纵向冲沟较发育,地表径流条件好,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只有少 部分补给地下水。矿井离地面距离较近,且矿井从未停采,边采边排, 周边未聚集老空水。陈家湾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3.7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3.7.1 大气降雨大气降雨 大气降水渗入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矿井涌水有显著的季节性变 化,雨季矿井涌水量大于旱季涌水量至少一倍以上,暴雨过后矿井涌水 量显著增大。 3.7.2 地下水地下水 矿山所采煤层 K1煤层位于吴家坪组一段下部,该段为相对隔水层。 岩性主要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煤层、浅灰色、灰白色水云母泥岩 及铝质泥岩。由于岩石致密,含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弱,起到相对隔(阻) 水作用。吴家坪组二段为相对含水层。岩性主要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燧石 灰岩、灰色厚层状灰岩夹少量硅质及燧石。地表溶隙较发育,含水性不 均匀。随着继续开采,矿井涌水量会加大,对煤层开采的影响也更明显。 3.7.3 地表水地表水 在矿区范围内无江河、水库等地表水体,区内主要发育冲沟,接受 大气降雨的补给,大气降水顺坡形成片流,排出矿区,所以矿区范围内 地表水不易渗入井下。 3.8 矿井涌水量分析矿井涌水量分析 根据近期观测现矿井涌水量平均为:正常=5m3/h,最大=20m3/h。矿 井已开采面积约为 0.686km2。 本次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根据公式 Q预=Q0预测矿井涌水量。 0 1 S S 式中: Q预:预测涌水量(m3/h); Q0:现矿井最大或正常涌水量(m3/h); S0:现开采平面积(m2) 0.686km2 S1:预测范围的面积(m2) 1.47km2 预测矿井在开采末期正常涌水量 Q预正=7.32m3/h,最大涌水量 Q预最 =29.28m3/h。 4 矿井水害基本类型及危害程度矿井水害基本类型及危害程度 4.1 矿井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 矿井回采过程中采动裂隙以淋水、滴水形式进入矿井,给采煤掘进 工作面施工条件带来一定困难,但是矿井采掘工程基本不受水害影响。 4.2 矿井水害基本类型矿井水害基本类型 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裂隙水。水害基本类型为裂隙水, 对矿井的危害程度低。 4.3 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矿井主要水害类型为裂隙水,井下水流多通过巷道水沟自流排出井 口,部分通过机械排出地面。掘进过程中需经常用探放水钻机超前探水, 确保掘进安全。因此,矿井防治水工作简单。 4.4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根据彭水县峰瑞煤业有限公司陈家湾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的资料可知,矿井单位涌水量小于 0.1L/s.m;矿井因从未停采,边采边 排,周边未聚集老空水;矿井最大涌水量为 20m3/h,正常涌水量为 5m3/h;矿井目前无突水,采掘工程基本不受水害影响;矿井防治水工作 易于进行。故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 5.矿井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矿井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 5.1 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的确定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的确定 为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使矿井防治水工作能顺利开展,降低水 害对矿井的威胁,按照相关规程、规定及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矿井 开采的实际情况编制本方案。 5.2 防治水的防治水的目标目标 本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水害以大气降水、裂隙水为主,所 以矿井防治水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大气降水、裂隙水对矿井安全的威胁。 5.3 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5.3.1 掘进期间的防治水措施 (1) 为保证矿井巷道掘进期间的安全生产,按相关规程、文件的要 求,采用专业探水钻机施工超前探放水钻孔,进行边探边掘。(探孔参数 见探放水设计中的掘进期间探放水钻孔布置示意图) (2) 钻孔深度根据施工的情况,煤巷保证超前距离不低于 20m 保护 煤柱,岩巷保证超前距离不低于 15m 的保护岩柱,探水距离减去超前距 为可掘进距离。必须采用专业探水钻机打钻,保证足够的探水深度和巷 道掘进时有足够的超前距离。 5.3.2 工作面回采前的探放水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等的规定,在回采上 覆有采空区的煤层时,必须进行探放水。本矿井的 K1煤层距离地表较 近,其采动裂隙间接通达地面,地表水和大气降水可通过采动裂隙进入 矿井,在采空区形成积水,这为矿井的正常生产带来了水害威胁,所以 进行探放水是必须进行的。 在进行探放水之前,由矿井负责水文地质的人员作探放水设计。探 放水不只探放采空区的水,还要探放 K1煤层开采后形成的沉降带积水 和上覆含水层的水,尽可能的减少水害对工作面的威胁。探放水工作必 须在工作面开始回采前完成。 从矿井的实际开采情况看,回采前进行的探放水对减少水害威胁, 保证工作面正常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3.3 地表水的防治 矿区无常年性地表水体。矿区及外围受地貌条件所限,地表汇水面 积不大,即使暴雨也难成洪流,不会对矿井造成洪水灾害。 5.3.4 井下排水设施、设备的维护 井下各条巷道的水沟等排水设施必须定期维护、清理,并建立相应 台帐,保证其有效过水断面能满足矿井排水的需要。 5.3.5 留设防水煤柱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规定和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每个水平回 采完后,应留设相邻水平、采区防水煤柱,防水煤柱的参数如下: L0.5KM P KP/3 式中:L防水煤柱宽度,m; M煤厚或采高,取 0.41m; KP煤的抗张强度,Mpa,KP取 1MPa; P水头压力(MPa),取矿井最低标高+1240m 处的最大值为 3.16MPa; K安全系数,一般取 25,本方案取 5。 L0.550.41=3.15m1/16 . 3 3 根据上式,水平、采区煤柱设计沿倾向留设 30m 的水平或采区煤柱, 各水平上下各留设 5m。 5.3.6 职工防治水安全培训教育 矿井防治水是一项关系到矿井安危和职工生命安全的工作,职工是 防治水工作执行的第一人,做好职工的防治水安全培训教育,可以减少 矿井水害发生的几率。矿应定期对职工进行防治水安全培训教育,主持 培训的人员必须是专业的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培训完后对培训的内容进 行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允许下井工作。 5.3.7 井下常见的发生水害的预兆及处理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